正在閱讀:

IPO雷達 | 格藍若問題重重: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100%,客戶、供應商重疊,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IPO雷達 | 格藍若問題重重: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100%,客戶、供應商重疊,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

產品結構單一,營收依賴國家電網。

圖片來源:圖蟲

實習記者 | 劉相君

今年5月,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藍若或公司)向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遞交了招股書獲受理,擬募資12.83億元,近日該公司更新了問詢函的回復。

公司是電力領域智能感知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互感器計量性能智能監(jiān)測裝置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及相應在線監(jiān)測平臺開發(fā)建設等技術服務。

2020年-2022年(報告期,公司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893.67萬元、5621.55萬元和4.1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03.73萬元、-1894.71萬元和1.8億元。

從數(shù)據中不難發(fā)現(xiàn)2021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較2020年下降288.77%,主要是因為公司2021年確認股份支付1804.38萬元。

除此之外,界面新聞發(fā)現(xiàn)格藍若曾經出現(xiàn)0元轉讓股權、承接注銷的關聯(lián)方員工以及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的情況,公司的客戶高度集中,營收依賴國家電網,且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

0元轉讓股權為哪般?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竇峭奇和竇亞奇。竇峭奇直接持有公司35.24%的股份,并通過鑫榮理咨詢及鑫榮格咨詢分別控制公司4.22%及6.10%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45.56%股份的表決權;竇峭奇之弟竇亞奇作為一致行動人,直接持有公司6.84%的股份,與竇峭奇合計控制公司52.40%股份的表決權。

圖片來源:招股書

2018年3月格藍若前身格藍若有限成立,隨后經歷三次增資和五次股權轉讓,并于2022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竇亞奇、竇峭奇于2020年4月向張偉宇合計轉讓150萬元出資額,同年6月張偉將150萬元出資額轉讓給竇峭奇;2020年4月竇峭奇向黃純禮、馮新剛、嚴平分別轉讓150.00萬元、265.20萬元、938.10萬元出資額,以上股權轉讓價格均為0元

對于張偉入股公司的背景與股東適格性,以及短期內取得和轉讓公司股權的原因,格藍若僅表示:張偉宇入股公司及和退出公司均基于其投資判斷。

對于向黃純禮、馮新剛、嚴平0元股權轉讓,公司表示,股權轉讓時(2020年4月)公司處于發(fā)展早期階段,總體尚未實現(xiàn)盈利,且截止2020 年3月末,公司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出資額,股權價值較低;同時本次股權轉讓標的股權對應的注冊資本均未實繳,受讓方自股權轉讓之日起承擔股東出資義務;此外,引入三位股東對公司有利好。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關聯(lián)方注銷后承接其12名員工

2021年1月、2022年1月、3月外部投資者投后,格藍若估值分別為3.20億元、4.00億元和4.68億元。根據預計市值報告,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以及參考報告期內歷次外部股權轉讓PE倍數(shù),公司預計市值為14.41億元至18.0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竇峭奇、竇亞奇、副董事長嚴平、副總經理王迅和監(jiān)事會主席馮新剛曾于2019-2022年注銷或辭任多家關聯(lián)方。

武漢格藍若光電互感器有限公司(簡稱光電互感)為實際控制人在報告期內注銷的關聯(lián)方,公司董事長竇峭奇、董事竇亞奇、副董事長嚴平、監(jiān)事莊雪飛均曾在光電互感任職。公司承接了光電互感的生產、行政、財務人員共計12人,2020年年末存在對光電互感的應收賬款。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為引入外部投資機構烽火基金,2020年10月,格藍若有限及其當時的全體股東、關聯(lián)方光電互感與烽火基金共同簽署相關投資協(xié)議;為引入外部投資機構中比基金,2022年3月,格藍若有限及其全部非外部投資人原股東與中比基金簽署相關投資協(xié)議。

客戶高度集中,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均為100%,其中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9.96%、84.88%和51.20%,對國網系統(tǒng)內公司銷售收入合計占比分別達99.96%、84.88%和91.03%。

公司前五大客戶占比和第一大客戶占比均顯著高于同行業(yè)可比公司。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格藍若在最新回復中表示,公司在主要產品類型、主要客戶類型或客戶涉及行業(yè)方面與同行業(yè)可比上市公司存在較大差異,同行業(yè)可比公司主要產品類型相對豐富,主要客戶涉及較多行業(yè)或較多客戶類型,而公司產品較為單一,客戶以國家電網系統(tǒng)內公司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副董事長嚴平曾擔任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電南自)(600268.SH)副總經理等職務,董事王迅曾擔任國電南自供應鏈管理部主任等職務,總工程師陳應林曾擔任國電南自數(shù)字化變電站事業(yè)部副總經理等職務,技術研發(fā)中心副總經理代潔曾在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擔任軟件部經理等職務,公司成立后不久成為國網供應商。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分別為182.60萬元、1101.11萬元和5723.55萬元,占總采購額比分別為51.36%、53.23%和68.54%。其中,國家電網既是公司客戶又是供應商。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曾支付28萬元違約金,用于解除與供應商的采購合同,但未說明具體情況。

大額分紅后募資補流,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

界面新聞注意到,格藍若于2020年和2022年進行了兩次利潤分配。2020年11月19日,格藍若有限召開股東會,決議同意將未分配利潤1840.00萬元用于實繳注冊資本,此前格藍若有限實繳出資額僅349.70萬元。

2022年7月25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利潤分配方案》,同意公司以現(xiàn)有總股本3557.00萬股為基數(shù),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xiàn)金23.90元(含稅),現(xiàn)金紅利派發(fā)總金額為8500.00萬元。

在上市前大額分紅,又拿出擬募集資金中的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格藍若喻意為何?

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告期內,公司存在以個人卡支付員工薪酬和收取費用退款的情況,涉及的金額分別為219.16萬元、45.40萬元和92.40萬元,其中實際控制人用個人卡收取費用退款的金額為6萬元

公司第三方回款主要為國家電網及其下屬公司客戶因自身資金安排及付款的便利性指定其關聯(lián)公司等代為支付貨款,招股書披露的該類第三方回款的金額為5588.11萬元,占比78.06%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公司在流動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由于經營發(fā)展、營運資金周轉需要,存在向關聯(lián)方借入及歸還資金的情況。同時,公司存在向關聯(lián)方借出和收回資金的情況,報告期各期持續(xù)存在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應付款分別為35.31萬元、399.43萬元和90.57萬元。2021年末其他應付款余額較大,主要系實際控制人竇峭奇為公司代墊部分款項所致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國家電網

4k
  • 國家電網:擇機開展股票回購
  • 國家電網一季度電網投資同比增長27.7%,創(chuàng)歷史同期新高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IPO雷達 | 格藍若問題重重: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100%,客戶、供應商重疊,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

產品結構單一,營收依賴國家電網。

圖片來源:圖蟲

實習記者 | 劉相君

今年5月,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藍若或公司)向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遞交了招股書獲受理,擬募資12.83億元,近日該公司更新了問詢函的回復。

公司是電力領域智能感知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互感器計量性能智能監(jiān)測裝置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及相應在線監(jiān)測平臺開發(fā)建設等技術服務。

2020年-2022年(報告期,公司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893.67萬元、5621.55萬元和4.1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03.73萬元、-1894.71萬元和1.8億元。

從數(shù)據中不難發(fā)現(xiàn)2021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較2020年下降288.77%,主要是因為公司2021年確認股份支付1804.38萬元。

除此之外,界面新聞發(fā)現(xiàn)格藍若曾經出現(xiàn)0元轉讓股權、承接注銷的關聯(lián)方員工以及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的情況,公司的客戶高度集中,營收依賴國家電網,且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

0元轉讓股權為哪般?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竇峭奇和竇亞奇。竇峭奇直接持有公司35.24%的股份,并通過鑫榮理咨詢及鑫榮格咨詢分別控制公司4.22%及6.10%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45.56%股份的表決權;竇峭奇之弟竇亞奇作為一致行動人,直接持有公司6.84%的股份,與竇峭奇合計控制公司52.40%股份的表決權。

圖片來源:招股書

2018年3月格藍若前身格藍若有限成立,隨后經歷三次增資和五次股權轉讓,并于2022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竇亞奇、竇峭奇于2020年4月向張偉宇合計轉讓150萬元出資額,同年6月張偉將150萬元出資額轉讓給竇峭奇;2020年4月竇峭奇向黃純禮、馮新剛、嚴平分別轉讓150.00萬元、265.20萬元、938.10萬元出資額,以上股權轉讓價格均為0元。

對于張偉入股公司的背景與股東適格性,以及短期內取得和轉讓公司股權的原因,格藍若僅表示:張偉宇入股公司及和退出公司均基于其投資判斷。

對于向黃純禮、馮新剛、嚴平0元股權轉讓,公司表示,股權轉讓時(2020年4月)公司處于發(fā)展早期階段,總體尚未實現(xiàn)盈利,且截止2020 年3月末,公司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出資額,股權價值較低;同時本次股權轉讓標的股權對應的注冊資本均未實繳,受讓方自股權轉讓之日起承擔股東出資義務;此外,引入三位股東對公司有利好。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關聯(lián)方注銷后承接其12名員工

2021年1月、2022年1月3月外部投資者投后,格藍若估值分別為3.20億元、4.00億元和4.68億元。根據預計市值報告,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以及參考報告期內歷次外部股權轉讓PE倍數(shù),公司預計市值為14.41億元至18.0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竇峭奇、竇亞奇、副董事長嚴平、副總經理王迅和監(jiān)事會主席馮新剛曾于2019-2022年注銷或辭任多家關聯(lián)方。

武漢格藍若光電互感器有限公司(簡稱光電互感)為實際控制人在報告期內注銷的關聯(lián)方,公司董事長竇峭奇、董事竇亞奇、副董事長嚴平、監(jiān)事莊雪飛均曾在光電互感任職。公司承接了光電互感的生產、行政、財務人員共計12人,2020年年末存在對光電互感的應收賬款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為引入外部投資機構烽火基金,2020年10月,格藍若有限及其當時的全體股東、關聯(lián)方光電互感與烽火基金共同簽署相關投資協(xié)議;為引入外部投資機構中比基金,2022年3月,格藍若有限及其全部非外部投資人原股東與中比基金簽署相關投資協(xié)議。

客戶高度集中,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均為100%,其中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9.96%、84.88%和51.20%,對國網系統(tǒng)內公司銷售收入合計占比分別達99.96%、84.88%和91.03%。

公司前五大客戶占比和第一大客戶占比均顯著高于同行業(yè)可比公司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格藍若在最新回復中表示,公司在主要產品類型、主要客戶類型或客戶涉及行業(yè)方面與同行業(yè)可比上市公司存在較大差異,同行業(yè)可比公司主要產品類型相對豐富,主要客戶涉及較多行業(yè)或較多客戶類型,而公司產品較為單一,客戶以國家電網系統(tǒng)內公司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名高管曾任職于電力系統(tǒng),副董事長嚴平曾擔任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電南自)(600268.SH)副總經理等職務,董事王迅曾擔任國電南自供應鏈管理部主任等職務,總工程師陳應林曾擔任國電南自數(shù)字化變電站事業(yè)部副總經理等職務,技術研發(fā)中心副總經理代潔曾在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擔任軟件部經理等職務,公司成立后不久成為國網供應商。

圖片來源:問詢函的回復

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分別為182.60萬元、1101.11萬元和5723.55萬元,占總采購額比分別為51.36%、53.23%和68.54%。其中,國家電網既是公司客戶又是供應商。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曾支付28萬元違約金,用于解除與供應商的采購合同,但未說明具體情況。

大額分紅后募資補流,財務內控不規(guī)范

界面新聞注意到,格藍若于2020年和2022年進行了兩次利潤分配。2020年11月19日,格藍若有限召開股東會,決議同意將未分配利潤1840.00萬元用于實繳注冊資本,此前格藍若有限實繳出資額僅349.70萬元。

2022年7月25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利潤分配方案》,同意公司以現(xiàn)有總股本3557.00萬股為基數(shù),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xiàn)金23.90元(含稅),現(xiàn)金紅利派發(fā)總金額為8500.00萬元。

在上市前大額分紅,又拿出擬募集資金中的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格藍若喻意為何?

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告期內,公司存在以個人卡支付員工薪酬和收取費用退款的情況,涉及的金額分別為219.16萬元、45.40萬元和92.40萬元,其中實際控制人用個人卡收取費用退款的金額為6萬元

公司第三方回款主要為國家電網及其下屬公司客戶因自身資金安排及付款的便利性指定其關聯(lián)公司等代為支付貨款,招股書披露的該類第三方回款的金額為5588.11萬元,占比78.06%。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公司在流動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由于經營發(fā)展、營運資金周轉需要,存在向關聯(lián)方借入及歸還資金的情況。同時,公司存在向關聯(lián)方借出和收回資金的情況,報告期各期持續(xù)存在。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應付款分別為35.31萬元、399.43萬元和90.57萬元。2021年末其他應付款余額較大,主要系實際控制人竇峭奇為公司代墊部分款項所致。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