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黎炫岐
編輯| 高智
“中國奶茶第一股”香飄飄似乎仍難驅散虧損陰云。
其近期發(fā)布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香飄飄實現營收11.7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6.26%,歸母凈利潤虧損0.44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0.80億元。已經是連續(xù)四年中報業(yè)績出現虧損。
回溯香飄飄的發(fā)展歷程,盡管其一度為了改善業(yè)績下滑的狀況,不僅確立了沖泡+即飲“雙輪驅動”的發(fā)展戰(zhàn)略,還不斷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品,甚至在不久前跨界做起了雪糕,但始終未能在年輕人主導消費的市場上重拾光環(huán)。即便是從2021年開始頻繁走進包括李佳琦這類明星主播的直播間,也沒能讓其順利翻紅。
而日前香飄飄發(fā)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在即飲板塊,公司會拓寬產品品類,將在無糖茶、即飲咖啡、電解質功能性飲料等方向進行初步研究與探索。
不難推測,香飄飄仍試圖押注新賽道“自救”。
押注新賽道,趕個晚集
香飄飄想要押注無糖茶、即飲咖啡、電解質功能性飲料等方向,其實不算一個差勁的選擇。
畢竟,這三條賽道在近年來的確炙手可熱。對于半年報不夠好看的香飄飄而言,蛋糕足夠誘人。
香飄飄2023半年報
億歐智庫發(fā)布的《2023中國無糖茶飲行業(yè)白皮書》顯示,2017-2021年間,無糖茶飲的市場規(guī)模年復合增速達28.6%;
頭豹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即飲咖啡行業(yè)概覽》顯示,中國即飲咖啡市場近幾年增長快速,2021年市場規(guī)模約為96.4億元,預計未來將以15.7%的增長率增長,2026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04.1億元;
而天貓新品創(chuàng)新中心發(fā)布的《2022電解質飲料趨勢報告》顯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功能性飲料增速達38%,是國內飲料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潛力的確不小,香飄飄卻來得太晚。目前無論是無糖茶飲,還是即飲咖啡和電解質功能飲料都已涌入不少玩家,且早已出現頭部。
從無糖茶飲來看,近期,農夫山泉援引尼爾森數據顯示,過去12 個月東方樹葉同比增長114%,增速超即飲茶行業(yè)整體增速9倍以上,東方樹葉連同茶π貢獻了整個即飲茶市場超過六成的增量。
再看即飲咖啡,過去一年,更多品牌開始擴充即飲咖啡產品陣容。星巴克即飲咖啡星冰樂整體銷額表現亮眼;娃哈哈推出新品即飲咖啡“咖位” ;東鵬飲料將東鵬大咖視為第二曲線,投入資源重點發(fā)展;隅田川推出即飲咖啡產品……
至于電解質功能飲料,除了一度搶占國內市場的進口品牌佳得樂和寶礦力,以及新興品牌元氣森林等,近兩年不少國產飲料品牌也紛紛布局于此,就連旺旺、盼盼也在今年年初上新了電解質水產品。
從天貓電解質飲料榜單來看,近一年GMV(商品交易總額)排行前八名的品牌中,國產品牌占據四席,外星人位列第一,已超過寶礦力水特和佳得樂。
當市場已然于焉成形,香飄飄才邁出探索的步伐,多少是有些姍姍來遲。
直播間也難救香飄飄
盡管時機已晚,香飄飄卻如此執(zhí)著于更換賽道,與其發(fā)展瓶頸不無關系。尤其是最近幾年,曾為國民級奶茶品牌的香飄飄,一度被“唱衰”。
從業(yè)績飄忽不定,到股價大幅下挫和市值縮水,再到最為直觀的被消費者遺忘……香飄飄占據國內固體奶茶市場的龍頭地位,這一點到現在依然成立,但伴隨著新式茶飲的崛起,在一條日漸沒落的賽道拔得頭籌,香飄飄似乎也顯得有幾分窘迫。
事實上,早從2017年開始,香飄飄就試圖通過推出蘭芳園和MECO品牌,開啟了“沖泡+即飲”的雙輪驅動戰(zhàn)略,從而調整賽道。但新式茶飲憑借短視頻、直播間和社交平臺的種草筆記,以更快的速度搶占了市場,重新培育了消費者心智。
2020年“618”期間,香飄飄攜手明星鄧倫進入了頭部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還特約贊助了那年天貓“雙十一”狂歡夜,一整年與頭部主播合作直播超過30余場次。此外,香飄飄還邀請了王俊凱、王一博等流量明星作為產品代言人。
而在2021年至2023年,香飄飄也多次走進直播間。鋅刻度留意到,在這期間,其在各大直播間主推的產品包括牛乳茶和meco果汁茶。其中,2022年至2023年,香飄飄主推的則是在即飲賽道推出的新品超即溶CC檸檬液。
直播間的確帶來了直觀的效果。從香飄飄日前發(fā)布的半年報來看,作為該公司看好的黑馬產品,上半年蘭芳園凍檸茶累計實現線上銷售同比增長235%,線上渠道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及較高復購率。值得一提的是,正如《21世紀財經》所說,李佳琦等電商頭部主播直播間多次出現蘭芳園系列產品,這或與該系列產品線上銷售額大幅增長關系緊密。
不過,從消費者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反饋來看,直播間帶來的銷量很難轉化為復購。
在小紅書上,有不少消費者通過直播間下單香飄飄產品后卻發(fā)布了“避雷”筆記。其中有網友發(fā)布“李佳琦直播間的香飄飄,避雷”的筆記吐槽啵啵牛乳茶稱,“真的是齁甜,倒了滿滿一杯水還是甜……真的不如最早的紅豆奶茶、香芋奶茶和原味奶茶啥的?!绷碛芯W友也表示“剛開始是前陣子在李佳琦直播間秒殺了一箱,畢竟好多年沒喝也不知道情況,打開一開沒有以前那個煉乳了,我還高興了一下……但是一杯還是需要我兌兩杯左右的水,不然太甜了?!?/p>
而在香飄飄官方旗艦店,其推出的新品超即溶CC檸檬液在“直播專享”鏈接中,下單量達到8000+,但評價僅300余條。而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這一新品的大部分相關內容都為營銷推廣,消費者真實反饋并不算多。
總慢市場趨勢一步,靠營銷能加速嗎?
事實上,回溯香飄飄的的發(fā)展歷程,它已不是第一次錯過時機。
盡管早在2017年,香飄飄就切入即飲賽道,推出了包括“MECO”牛乳茶和“蘭芳園”絲襪奶茶在內的液體奶茶;2018年試水果汁市場,推出“MECO”杯裝果汁茶,并正式明確了“沖泡+即飲”雙輪驅動戰(zhàn)略;后來又走向細分市場推出凍檸茶、牛乳茶……但其每一次“求變”,似乎都比市場趨勢慢一步。
這樣的結果是,在2020年-2021年,其創(chuàng)新效果并不明顯。在2020年,其即飲類產品的營收為6.57億元,同比減少了34.62%。2021年前三季度,香飄飄沖泡類產品收入14.12億元,同比增長9.05%;即飲類產品收入卻僅為5.31億元,同比減少7.56%。
圖片來源:香飄飄2023半年報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曾在接受《財經天下》采訪時分析稱,香飄飄的主營業(yè)務已經觸到了天花板,雖然公司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但整體效果并不明顯;同時,由于公司的主要核心業(yè)務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也造成了現在的一些創(chuàng)新“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效果”。
于是,香飄飄想出的對策是,“將逐步加大即飲業(yè)務板塊的費用投放力度,包括新進即飲銷售團隊人員費用、品牌宣傳推廣費用及渠道冰凍化投入等”。比如,以凍檸茶為例,據官方介紹,香飄飄將主打“零蔗糖、喝到爽”的健康概念與正宗港式風味,通過鎖定重點市場,開展線上種草、線下重點布局分眾梯媒、主流地鐵廣告和商圈快閃等活動,在目標人群中率先火起來,形成較強的品牌認知,再向其他區(qū)域進行擴散。
然而,“重營銷、輕研發(fā)”也一直是香飄飄的老問題。
據財報數據,2019-2021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高達9.67億元、7.14億元和7.40億元,但研發(fā)費用卻分別只有3103萬元、2342萬元和2805萬元。
所以,香飄飄想要靠加碼營銷提速,從而實現彎道超車,從目前來看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