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交投活躍,可轉債ETF(511380)盤中成交額達8.40億元,備受資金關注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交投活躍,可轉債ETF(511380)盤中成交額達8.40億元,備受資金關注

截至2023年12月8日 14:36,可轉債ETF(511380)上漲0.14%,最新價報10.91元,盤中成交額已達8.40億元,換手率14.07%,市場交投活躍。

圖片來源: 圖蟲創(chuàng)意

截至2023年12月8日14:36,可轉債ETF(511380)上漲0.14%,最新價報10.91元,盤中成交額已達8.40億元,換手率14.07%,市場交投活躍。

規(guī)模方面,可轉債ETF最新規(guī)模達59.72億元。

數(shù)據(jù)顯示,杠桿資金持續(xù)布局中??赊D債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14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4.06億元。

可轉債ETF緊密跟蹤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樣本券由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組成。指數(shù)采用市值加權計算,以反映滬深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整體表現(xiàn)。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931078)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浦發(fā)轉債(110059)、興業(yè)轉債(113052)、中信轉債(113021)、大秦轉債(113044)、G三峽EB1(132018)、上銀轉債(113042)、南銀轉債(113050)、杭銀轉債(110079)、重銀轉債(113056)、通22轉債(110085),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28.66%。

浙商證券結合年度策略《格局重塑、趨勢進階》的觀點,展望2024年轉債具備一定配置價值。

(1)2024年利率中樞有望延續(xù)下行,對轉債的支撐有望延續(xù)。

(2)2024年權益市場的中小盤行情大概率更突出。轉債的正股大多為中小市值股票,2024年或將有較好表現(xiàn)。

(3)轉債的高估值可能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高估值的轉債并非全無投資機會。面對轉債市場持續(xù)高估值,需注意部分轉債性價比降低、強贖引發(fā)估值快速壓降及債市調(diào)整帶來的估值壓力三方面問題。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以上內(nèi)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與界面有連云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交投活躍,可轉債ETF(511380)盤中成交額達8.40億元,備受資金關注

截至2023年12月8日 14:36,可轉債ETF(511380)上漲0.14%,最新價報10.91元,盤中成交額已達8.40億元,換手率14.07%,市場交投活躍。

圖片來源: 圖蟲創(chuàng)意

截至2023年12月8日14:36,可轉債ETF(511380)上漲0.14%,最新價報10.91元,盤中成交額已達8.40億元,換手率14.07%,市場交投活躍。

規(guī)模方面,可轉債ETF最新規(guī)模達59.72億元。

數(shù)據(jù)顯示,杠桿資金持續(xù)布局中。可轉債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14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4.06億元。

可轉債ETF緊密跟蹤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樣本券由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組成。指數(shù)采用市值加權計算,以反映滬深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整體表現(xiàn)。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shù)(931078)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浦發(fā)轉債(110059)、興業(yè)轉債(113052)、中信轉債(113021)、大秦轉債(113044)、G三峽EB1(132018)、上銀轉債(113042)、南銀轉債(113050)、杭銀轉債(110079)、重銀轉債(113056)、通22轉債(110085),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28.66%。

浙商證券結合年度策略《格局重塑、趨勢進階》的觀點,展望2024年轉債具備一定配置價值。

(1)2024年利率中樞有望延續(xù)下行,對轉債的支撐有望延續(xù)。

(2)2024年權益市場的中小盤行情大概率更突出。轉債的正股大多為中小市值股票,2024年或將有較好表現(xiàn)。

(3)轉債的高估值可能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高估值的轉債并非全無投資機會。面對轉債市場持續(xù)高估值,需注意部分轉債性價比降低、強贖引發(fā)估值快速壓降及債市調(diào)整帶來的估值壓力三方面問題。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