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專家預計,2024年CPI同比溫和增長,豬價反彈幅度有限。

文|時代周報 阿力米熱

編輯|潘展虹

2023年全年, CPI比上年上漲0.2%,穩(wěn)物價成效持續(xù)顯現,整體消費市場持續(xù)恢復。

1月12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氣及節(jié)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huán)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鄢称泛湍茉磧r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保持穩(wěn)定。從環(huán)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

具體來看,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43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雞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類價格降幅在1.7%—8.4%之間。

非食品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非食品中,中藥材價格上漲17.7%,漲幅比上月有所回落;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擴大。

“展望2024年,預計CPI同比增速將由負轉正,呈現前低后高趨勢,整體維持0.5-1%增速,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帶動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PPI)波動加劇,2024年仍將維持低位運行。”甬興證券固收首席鄭嘉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2023年CPI同比上漲0.2%

作為反映消費需求的一項重要指標,2023年二季度以來,CPI持續(xù)處于0附近的低位水平。

具體來看,2023年7月,CPI為年內首次同比負增長,8月由負轉正為0.1%,但9月再次下跌至0%,10月、11月、12月則連續(xù)三個月負增長。而截至12月,PPI同比已經連續(xù)15個月負增長。

剖析其原因,2023年CPI同比均處于低位,背后是預期不佳、有效需求不足,也有部分領域供給過剩的因素?!捌渲?,受高基數影響,豬肉和原油價格回落,對物價構成拖累。整體上,國內消費需求溫和復蘇,消費需求復蘇滯后于生產供給,物價承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去年消費者物價低迷略超預期,主要受豬肉、原油價格下降超預期,高基數,國內消費需求溫和修復、日用品供給充裕等方面共同影響?!惫獯筱y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從數據上來看,豬肉價格作為食品中權重最高的一項,2023年豬價格偏低位運行。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jiān)測顯示,截至12月6日,2023年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15.03元/公斤,年均價較2022年同期相比下跌3.77元/公斤,跌幅為20.05%。

從全年整體趨勢來看,2023年豬價僅出現兩波明顯的上漲,分別出現在2月份和7月份。

周茂華分析稱,去年2月、7月豬肉價格階段性反彈,主要是供需短期波動引起的,2月養(yǎng)殖戶惜售、冷凍儲備增加,經濟復蘇與季節(jié)性需求等,導致供需偏緊;7月受生豬出欄整體減少、局部極端氣候等對短期供給構成擾動。同時,消費修復,及市場生豬季節(jié)性消費改善樂觀預期等,都推動豬肉價格短期走高。

不過,從趨勢看,豬肉價格有望逐步改善?!笆袌鰴C制將推動生豬市場供需再平衡,豬肉價格持續(xù)回落,部分虧損嚴重養(yǎng)殖產能有序退出,改善市場供需關。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xù)11個月環(huán)比下滑,生豬產能持續(xù)壓降對生豬價格影響有望逐步顯現。”周茂華說道。

實際上,不止豬肉等食品的價格下降,今年以來,部分耐用消費品如汽車等也出現降價促銷,這也反映出當前老百姓在消費方面相對偏弱,商品產能過剩、供過于求。

不完全統(tǒng)計,2023年12月以來,近20多家車企先后開啟降價促銷活動。這其中,不僅包括哪吒、極氪、吉利、廣汽傳祺等在內的新勢力代表,還有一汽豐田、一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資品牌。

“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見效,疊加假期出行、娛樂和家庭服務需求增加,消費將逐步恢復并持續(xù)擴大,市場需求偏弱等問題有望逐步緩解?!编嵓蝹フf道。

2023年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2024年要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xù)擴大,并穩(wěn)定和擴大傳統(tǒng)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等。

后續(xù)走勢怎么看?

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CPI一般與經濟增速、消費者收入水平等息息相關。隨著擴內需政策逐步發(fā)力,多位分析人士預計,2024年,CPI或將保持溫和上升態(tài)勢。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24年,豬肉和原油將由2023年的拖累因素轉為平穩(wěn)支撐因素,加上國內需求整體回升,CPI同比或逐步企穩(wěn)。但是,居民“就業(yè)-收入-消費”循環(huán)暢通仍面臨梗阻,預計2024年CPI同比漲幅整體偏溫和,全年增長1%左右。

具體來看,食品價格或將小幅上行。豬肉方面,2024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延續(xù)下降將會帶動豬肉價格走高,不過,市場高集中度導致去化速度仍然偏慢,預計豬價反彈幅度有限。其他食品方面,近年來全國農業(yè)生產保持穩(wěn)定,預計鮮果、鮮菜等價格變化幅度不大。

非食品中,隨著美聯儲轉向降息,主要經濟體進入補庫存階段,大宗商品價格有上升可能。與此同時,EIA能源市場分析報告亦指出,由于原油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2024年國際油價或將小幅上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從全年來看,2023年CPI上漲0.2%,并未出現年初預期的疫情放開后的通脹回升現象。隨著擴內需政策逐步發(fā)力,疊加春節(jié)錯位因素影響,預計2024年2月CPI同比大概率能回升至上漲區(qū)間。

而在PPI方面,溫彬分析稱,從2023年全年看,PPI由1月的-0.8%一路下行并快速探底,于5月達到年中低點-5.4%,隨后在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上年基數回落的帶動下回升至12月的-2.7%,全年平均下降3.0%,大幅弱于2022年的4.1%,反映當前我國工業(yè)企業(yè)領域產能充沛及下游內外需偏弱的特征依舊存在。

展望下一階段,預計2024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望波動上行,我國一系列穩(wěn)增長政策有望帶動投資企穩(wěn),下游消費有望逐步恢復,同時低基數也會產生正向支撐,預計2024年PPI將緩步回正,時點或在年中左右。

伍超明也預計PPI同比將在今年年中附近轉正。他指出,在翹尾因素拖累作用減弱、原油價格震蕩上行、國內需求刺激政策等共同作用下,PPI同比有望逐步改善。不過,受需求端制約,回升幅度可能有限。

“從整體的經濟走勢來看,2024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將呈現出‘內生動力回歸、外部約束猶存’的修復格局,動能上將逐漸由政策支撐切換到內生循環(huán)弱復蘇,預計全年GDP約增長4.8%左右,各季度走勢平穩(wěn)?!蔽槌髡f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去年12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2024年會反彈嗎?

專家預計,2024年CPI同比溫和增長,豬價反彈幅度有限。

文|時代周報 阿力米熱

編輯|潘展虹

2023年全年, CPI比上年上漲0.2%,穩(wěn)物價成效持續(xù)顯現,整體消費市場持續(xù)恢復。

1月12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氣及節(jié)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huán)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保持穩(wěn)定。從環(huán)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

具體來看,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43個百分點,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雞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類價格降幅在1.7%—8.4%之間。

非食品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非食品中,中藥材價格上漲17.7%,漲幅比上月有所回落;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擴大。

“展望2024年,預計CPI同比增速將由負轉正,呈現前低后高趨勢,整體維持0.5-1%增速,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帶動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PPI)波動加劇,2024年仍將維持低位運行?!别d證券固收首席鄭嘉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2023年CPI同比上漲0.2%

作為反映消費需求的一項重要指標,2023年二季度以來,CPI持續(xù)處于0附近的低位水平。

具體來看,2023年7月,CPI為年內首次同比負增長,8月由負轉正為0.1%,但9月再次下跌至0%,10月、11月、12月則連續(xù)三個月負增長。而截至12月,PPI同比已經連續(xù)15個月負增長。

剖析其原因,2023年CPI同比均處于低位,背后是預期不佳、有效需求不足,也有部分領域供給過剩的因素?!捌渲?,受高基數影響,豬肉和原油價格回落,對物價構成拖累。整體上,國內消費需求溫和復蘇,消費需求復蘇滯后于生產供給,物價承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去年消費者物價低迷略超預期,主要受豬肉、原油價格下降超預期,高基數,國內消費需求溫和修復、日用品供給充裕等方面共同影響?!惫獯筱y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從數據上來看,豬肉價格作為食品中權重最高的一項,2023年豬價格偏低位運行。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jiān)測顯示,截至12月6日,2023年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15.03元/公斤,年均價較2022年同期相比下跌3.77元/公斤,跌幅為20.05%。

從全年整體趨勢來看,2023年豬價僅出現兩波明顯的上漲,分別出現在2月份和7月份。

周茂華分析稱,去年2月、7月豬肉價格階段性反彈,主要是供需短期波動引起的,2月養(yǎng)殖戶惜售、冷凍儲備增加,經濟復蘇與季節(jié)性需求等,導致供需偏緊;7月受生豬出欄整體減少、局部極端氣候等對短期供給構成擾動。同時,消費修復,及市場生豬季節(jié)性消費改善樂觀預期等,都推動豬肉價格短期走高。

不過,從趨勢看,豬肉價格有望逐步改善?!笆袌鰴C制將推動生豬市場供需再平衡,豬肉價格持續(xù)回落,部分虧損嚴重養(yǎng)殖產能有序退出,改善市場供需關。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xù)11個月環(huán)比下滑,生豬產能持續(xù)壓降對生豬價格影響有望逐步顯現。”周茂華說道。

實際上,不止豬肉等食品的價格下降,今年以來,部分耐用消費品如汽車等也出現降價促銷,這也反映出當前老百姓在消費方面相對偏弱,商品產能過剩、供過于求。

不完全統(tǒng)計,2023年12月以來,近20多家車企先后開啟降價促銷活動。這其中,不僅包括哪吒、極氪、吉利、廣汽傳祺等在內的新勢力代表,還有一汽豐田、一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資品牌。

“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見效,疊加假期出行、娛樂和家庭服務需求增加,消費將逐步恢復并持續(xù)擴大,市場需求偏弱等問題有望逐步緩解。”鄭嘉偉說道。

2023年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2024年要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xù)擴大,并穩(wěn)定和擴大傳統(tǒng)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等。

后續(xù)走勢怎么看?

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CPI一般與經濟增速、消費者收入水平等息息相關。隨著擴內需政策逐步發(fā)力,多位分析人士預計,2024年,CPI或將保持溫和上升態(tài)勢。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24年,豬肉和原油將由2023年的拖累因素轉為平穩(wěn)支撐因素,加上國內需求整體回升,CPI同比或逐步企穩(wěn)。但是,居民“就業(yè)-收入-消費”循環(huán)暢通仍面臨梗阻,預計2024年CPI同比漲幅整體偏溫和,全年增長1%左右。

具體來看,食品價格或將小幅上行。豬肉方面,2024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延續(xù)下降將會帶動豬肉價格走高,不過,市場高集中度導致去化速度仍然偏慢,預計豬價反彈幅度有限。其他食品方面,近年來全國農業(yè)生產保持穩(wěn)定,預計鮮果、鮮菜等價格變化幅度不大。

非食品中,隨著美聯儲轉向降息,主要經濟體進入補庫存階段,大宗商品價格有上升可能。與此同時,EIA能源市場分析報告亦指出,由于原油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2024年國際油價或將小幅上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從全年來看,2023年CPI上漲0.2%,并未出現年初預期的疫情放開后的通脹回升現象。隨著擴內需政策逐步發(fā)力,疊加春節(jié)錯位因素影響,預計2024年2月CPI同比大概率能回升至上漲區(qū)間。

而在PPI方面,溫彬分析稱,從2023年全年看,PPI由1月的-0.8%一路下行并快速探底,于5月達到年中低點-5.4%,隨后在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上年基數回落的帶動下回升至12月的-2.7%,全年平均下降3.0%,大幅弱于2022年的4.1%,反映當前我國工業(yè)企業(yè)領域產能充沛及下游內外需偏弱的特征依舊存在。

展望下一階段,預計2024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望波動上行,我國一系列穩(wěn)增長政策有望帶動投資企穩(wěn),下游消費有望逐步恢復,同時低基數也會產生正向支撐,預計2024年PPI將緩步回正,時點或在年中左右。

伍超明也預計PPI同比將在今年年中附近轉正。他指出,在翹尾因素拖累作用減弱、原油價格震蕩上行、國內需求刺激政策等共同作用下,PPI同比有望逐步改善。不過,受需求端制約,回升幅度可能有限。

“從整體的經濟走勢來看,2024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將呈現出‘內生動力回歸、外部約束猶存’的修復格局,動能上將逐漸由政策支撐切換到內生循環(huán)弱復蘇,預計全年GDP約增長4.8%左右,各季度走勢平穩(wěn)。”伍超明說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