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與店 電才
自2021年12月因偷稅漏稅賬號被封,薇婭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名字,淡出在消費者視線中已兩年有余。
兩年多時間內,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薇婭,為數不多的公開露面的場合是浙江百年老字號研究院的活動上,彼時薇婭的身份不再是直播間里光鮮亮麗的頭部主播,而是“首席導師”。她成為了一名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分享著自己在直播電商行業(yè)積累的經驗。
就在大家以為薇婭就此轉型幕后時,過去一年種種跡象又顯示,她似乎是在“試水”復出,例如以帶有老公董海峰名字的“謙尋-海鋒”稱號開通視頻號,時不時分享著個人生活動態(tài)。
事實上,在互聯(lián)網上幾近銷聲匿跡的薇婭,這兩年并沒有閑著。作為MCN公司謙尋的控股股東,薇婭與老公董海峰一直在布局電商直播產業(yè)鏈,甚至將商業(yè)版圖的觸角延伸到的投資領域。
在薇婭離開電商直播圈的幾年里,國內頭部電商主播的生態(tài)氛圍與競爭格局也悄然發(fā)生轉變。謀求轉型成為不少頭部主播的新課題,而薇婭過早的“斷臂求生”,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薄?/p>
01 沉在水下的商業(yè)版圖
無法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薇婭,隱身后的第一步,便是為控股的MCN公司謙尋打造“去薇婭化”的主播矩陣。
2021年雙十一,薇婭以82億元人民幣的日成交額躋身淘寶TOP2頭部主播之列。頂級頭部主播流量效應為其背后的MCN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過分依賴頭部主播也使得MCN公司的風險容易聚焦在一個人身上。失去薇婭的謙尋,開始培養(yǎng)起新主播。
自2022年2月,謙尋在原來的直播陣地淘寶相繼推出了“蜜蜂驚喜社”、“蜜蜂歡樂社”和“蜜蜂心愿社”三個直播賬號。截至發(fā)稿,這三個直播間的粉絲數量分別達到了1034.3萬、255.6萬和303.2萬。除了淘寶,謙尋還在抖音開辟了新戰(zhàn)場。薇婭曾經的助播琦兒便在抖音開設直播間,目前粉絲已經有680萬。
雖然無論是巔峰時期的粉絲數量,還是直播帶貨一日的銷售額,這些新主播們與薇婭都有不小的差距,卻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住了薇婭已有的粉絲們,降低了粉絲的流失。
據悉,薇婭被封殺前便擁有數量不小的私域流量,其微信群便多達9000多個。而新走馬上任的主播們,大多沿襲了薇婭此前直播帶貨的風格,與此前的受眾定位符合,自然而然將之前的一部分流量承接了起來。
重新打造主播矩陣,只能算薇婭和謙尋盡力挽回已有損失的一步棋,顯然薇婭的野心不僅于此,她和背后MCN公司想要的,是更加深入參與直播帶貨這一產業(yè),比如布局上游的供應鏈與下游的品牌。
早在2020年,謙尋便搭建了一個鏈接MCN機構、達人和商家的SaaS平臺——羚客。在這個平臺上,入駐商家超過7萬家,商品數量則超過3000萬。不僅如此,謙尋還自建供應鏈基地。據悉,其旗下已擁有一家超過1萬平方的超級供應鏈基地,儲存的SKU多達數萬個。
2023年4月,一則關于薇婭的新聞又引發(fā)了轟動。杭州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公告顯示,謙尋以2206萬元,購買了一塊位于杭州市濱江區(qū)的工業(yè)用地。這塊用地占地1.6平方米,將被計劃用于作為謙尋的“新零售電商直播產業(yè)基地”,而此后的投資總額將在3億元人民幣。
一位電商研究人士對節(jié)點財經表示:“薇婭現在復不復出其實意義不大,謙尋已經完成‘去薇婭化’的一系列動作,哪怕這當中有不少是因為某些外部環(huán)境因素催化。過分依賴個人IP的公司,風險性都是極大的,因為人是最不穩(wěn)定的因素。但薇婭可以當成是謙尋早期推出的成功樣品,如果打造薇婭過程中積累的認知與經驗可復用,對謙尋來說才是殺手锏。”
多年在直播電商領域的積累,讓薇婭與謙尋手握不少資金。除了買地,薇婭還做起了LP,將目光投向了投資領域。
2020年11月,薇婭老公,同時也是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董海峰斥資1.5億元投資加濕器品牌德爾瑪。2021年11月,在醫(yī)美產品公司巨子生物A輪的融資名單中,除了高瓴資本,黑蟻資本,鼎暉投資,君聯(lián)資本,CPE源峰等知名創(chuàng)投機構外,謙尋控股旗下的謙喵資本也赫然在列。而這兩家被投標的在近兩年分別于A股和港股上市。
“現在直播電商賽道紅利期已經不那么明顯,資本化運作也是探索新商業(yè)可能的方式之一。直播間現在已經成為不少知名度低品牌的重要渠道。德爾瑪與巨子生物都曾被薇婭在直播間大力推廣過,謙尋也有可能通過直播電商這一渠道變相成為挖掘創(chuàng)業(yè)消費品牌的孵化器。”上述電商研究人士分析道。
02 頭部主播下半場敘事
經過幾年烈火烹油般飛速發(fā)展,國內直播電商賽道明顯已經進入下半場征程中。一方面,面對越來越中心化的頭部主播流量,平臺方想要打破這種單一依賴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隨著整個互聯(lián)網流量增長的放緩,各個頭部主播之間的流量競爭愈發(fā)激烈。這也迫使各大主播們尋找新的故事。
在經歷李佳琦停播109天、花西子“哪里貴了”言論翻車事件后,李佳琦背后的MCN公司美ONE逐漸意識到對單一頭部主播過分依賴的巨大風險性。而美ONE降低對頭部主播依賴的第一步也還是豐富旗下主播矩陣。
李佳琦團隊中曾經的助播紛紛登場,在原本只屬于李佳琦的直播間里帶貨,而李佳琦本人則大幅縮短在直播間里的時間。此外,美ONE還開通了新的矩陣號,并大力尋找挖掘新的主播。2023年2月,美ONE出品了一檔名為“所有女生的主播”的綜藝,節(jié)目中由李佳琦親自選拔有潛力的主播們。
事與愿違的是,新的矩陣號在體量上與李佳琦還是相距甚遠。目前,美ONE旗下兩大主播團直播間“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櫥”粉絲數量分別為330.5萬和262.2萬,而李佳琦直播間的粉絲數為8287.3萬。
“美ONE‘去李佳琦化’的入局太晚了。早年美ONE創(chuàng)始人戚振波放棄100多位主播,all in李佳琦,賭的就是李佳琦的個人人格魅力。李佳琦越火,美ONE就越離不開李佳琦,綁定得也越深,反而錯過了最佳的商業(yè)拓展時機?!币晃恢辈ル娚虡I(yè)內人士對節(jié)點財經表示。
在薇婭深陷偷稅丑聞、李佳琦停播時,另一大頭部主播辛巴則陷入了被頻繁封號的煩惱中。被封號的原因包括虛假宣傳、言論不當以及與平臺快手之間的矛盾等。
相較而言,辛巴對于主播矩陣的打造更早,目前看來也更成熟。在2020年,辛巴便成立自己的MCN公司,開始簽約孵化大量主播。在去年雙十一中,辛巴及其辛選團隊共計創(chuàng)造銷售額88億元,其中來自矩陣主播的銷售額便共計達到了55億元,單人銷售額破億的主播人數則達到了十幾位。
供應鏈也是辛巴重點布局的一環(huán)。2019年,辛巴開始孵化“辛選”原生品牌,創(chuàng)建一系列自營品牌。2021年,辛巴又啟動“辛造”項目,整合了3000多家高規(guī)格工廠資源。
“頭部主播們喜歡布局上游供應鏈不僅僅是為了擴大業(yè)務范圍降低對單一業(yè)務的依賴,同時也能增加自身在選品和定價上的話語權。對于既有直播電商業(yè)務也有反哺作用?!鄙鲜鲭娚萄芯咳耸繉?jié)點財經表示。
薇婭、李佳琦、辛巴,無一不是抓住時代風口的幸運兒。在直播電商的上半場,他們只需要比拼各自的選品帶貨的能力。然而,當互聯(lián)網流量增長變緩競爭加劇、頭部主播與平臺方品牌方矛盾重重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時,頭部主播們更需要比拼的則是戰(zhàn)略眼光、商業(yè)拓展能力以及資本運作能力等。直播電商的蛋糕顯然難以再變大,但頭部主播們的廝殺還會以其他的方式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