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資本論 吳曉宇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玩具圈,又跑出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最近,知名積木廠商布魯可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即將在香港主板完成上市,預計籌集2-3億美金。布魯可半年前從港交所鎩羽而歸,這次終于得償所愿。趕上了“谷子經濟”的東風,布魯可或許也能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谷子經濟”第一股。
一直以來,外界對于布魯可玩具業(yè)務有著不少質疑,其中過分依賴奧特曼IP是最常被人所提及的。脫離了IP,布魯可的商業(yè)模式還能不能玩得轉,投資者們顯然需要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布魯可奧特曼積木人(圖源:布魯可官方微博)
不過,娛樂資本論詳細梳理了布魯可招股書,發(fā)現(xiàn)他們的微信小程序早已不再是單純的線上商城。通過社區(qū)化和游戲化改造,布魯可在微信端汲取了巨額的私域流量,吸引超過200萬用戶加入其中。
布魯可還提到,平均每位小程序用戶購買5件玩具。保守估計,單單小程序用戶就為布魯可貢獻了2個億的收入。這似乎不太符合大家對奧特曼這個IP都是“小學生”的既定印象,業(yè)內眾所周知,小程序用戶相比線下用戶更依賴玩法而不是IP,這顯然能夠幫助他們擺脫對奧特曼IP的依賴。
發(fā)力微信小程序,將其社區(qū)化和游戲化的玩具廠商不只是布魯可一家。泡泡瑪特、卡游、TOYCITY,各家廠商的小程序雖然玩法不同,但背后的邏輯都殊途同歸。那就是拿出趣味化和社交化的服務體驗,取悅今天的年輕人。
今天,線下快閃和各種二次元實體已經成為玩具銷售的主流渠道。以微信小程序作為橋梁,打通線上線下消費體驗本該是廠商發(fā)力的重點。不過在現(xiàn)實中,游戲化小程序商城和線下活動依舊涇渭分明。
01 泡泡瑪特開創(chuàng)新玩法,卡游布魯可紛紛跟進
第一個開創(chuàng)了小程序商城游戲化的玩具廠商并非布魯可,而是潮玩巨頭泡泡瑪特。
2018年,泡泡瑪特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同時推出了抽盒機的新玩法。抽盒機的概念非常簡單。消費者可以在小程序上購買盲盒,并且不需要等到盲盒通過物流寄到自己手中,線上就可以直接拆封。線上拆封后,消費者可以知道自己所買到的盲盒款式。如果不是心儀的款式,用戶還可以在社區(qū)中與其他同好進行交換,或者直接退回,搖盒等動作也被泡泡瑪特移植到了小程序上。
自那之后,泡泡瑪特在會員注冊、出示會員碼、積分抵扣、門店自提等各個支付環(huán)節(jié)都會加入打開小程序的動作,極力把用戶拉入到抽盒機小程序的會員體系中。與此同時,泡泡瑪特抽盒機開始不斷豐富玩法,加入了拼圖、圖鑒展示、守護精靈、會員激勵活動等等。
這些游戲化的機制深受年輕人追捧,并迅速推動泡泡瑪特抽盒機用戶指數(shù)級增長。2021年的時候,泡泡瑪特的注冊會員數(shù)還只有750萬人。到了今天,這個數(shù)字已經激增至3892.7萬人。其中,大部分注冊會員都在使用抽盒機小程序。
泡泡瑪特抽盒機
抽盒機小程序業(yè)務當然給泡泡瑪特帶來了巨額收益。根據2024年半年報,泡泡瑪特抽盒機上半年實現(xiàn)收入3.99億元,占到了總收入的8.75%。而去年,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11.1%。目前,TOYCITY和Suplay等一大批潮玩公司也都推出了類似抽盒機玩法的小程序。
自此之后,小程序游戲化就成為主流玩具廠商運營線上商城時候的新思路。而布魯可和卡游這樣的玩具廠商,則進一步挖掘了小程序商城的新玩法,尋找更多可觸達的用戶群體。
小娛之前曝光過,卡圈流行各種常見的趣味玩法,例如抽抽樂、翻翻樂、轉盤、爬樓等等,很多可以在線上進行交易,雖然里面也免不了有欺騙行為,但總體充滿未知感和刺激感,還是讓很多人欲罷不能。
布魯可的小程序商城布魯可積木人CLUB主打社區(qū)共創(chuàng)。官方會周期性舉辦社區(qū)共創(chuàng)活動。用戶可以通過自改、涂裝、創(chuàng)意魔改、影視復刻和視頻創(chuàng)作等多種形式對布魯可的積木人進行二創(chuàng),而粉絲作品在未來有很大幾率轉化為布魯可的新品。
布魯可積木人CLUB中最為游戲化的部分還是IP圖鑒和成就系統(tǒng)。消費者購買布魯可玩具,能夠使用小程序掃描產品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收集玩具圖鑒。點亮圖鑒后,用戶可以達成成就,獲得積分。
布魯可圖鑒成就
另外,消費者還可以憑借積分和圖鑒完成度參與限時活動,獲得新的玩具。總之,通過這種近似于手游的收集機制,布魯可激發(fā)了消費者的購買動力。
根據布魯可招股書中公開披露的信息,布魯可積木人CLUB注冊用戶突破200萬,平均每位用戶購買5件產品。按照目前布魯可積木20元的平均售價,單單小程序用戶就為布魯可貢獻了2個億的收入。這個數(shù)字已經可以占到布魯可上半年收入的20%。
與前面提到的玩具產品不同,卡游公司主營卡牌業(yè)務,產品形態(tài)也更接近現(xiàn)在的抽卡手游。因此,卡游的抽卡小程序玩法也更多。專門的抽賞機之外,卡游小程序內部還設置了“卡兜奇愿泉”小游戲。
“卡兜奇愿泉”的系統(tǒng)和雙11等購物節(jié)的小游戲類似。用戶通過邀請好友助力、邀請新用戶、購買產品和加入社群等形式獲得許愿卡。許愿卡投入許愿池中,即可獲得卡冊、立牌和卡包等實體福利。顯然,卡兜奇愿泉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卡游拉新固客。
02 撬動私域流量,年輕人喜歡游戲化小程序
發(fā)力游戲化小程序,往往意味著玩具廠商需要投入資金來研發(fā)新玩法和商業(yè)模式,并讓這些游戲內容穩(wěn)定運行。那么,玩具廠商們的動力何在?
和一些業(yè)內人士交流后娛樂資本論發(fā)現(xiàn),迎合主流受眾口味、構筑私域流量和避免對單一IP過度依賴是各家廠商豐富小程序商城的主要驅動力。
盲盒抽盒機出現(xiàn)之前,已經有一些小型潮玩品牌推出了小程序商城。不過在當時,這些潮玩公司的目的并不單純。
小程序開發(fā)者天天向娛樂資本論透露,在行業(yè)早期野蠻生長的時代,玩具廠商們把銷售的重心向微信小程序轉移,不僅可以減少盲盒的實際生產數(shù)量,規(guī)避大范圍的監(jiān)管,還能手動調整盲盒的掉率,最終使得部分稀有品的價格被炒上天價。
這名開發(fā)者直言,現(xiàn)在的監(jiān)管規(guī)則要求潮玩企業(yè)把每款玩具的掉率在各種形式的抽盒機上明確標注出來。消費者如果發(fā)現(xiàn)廠商標識的掉率不準確,就有權找潮玩企業(yè)進行投訴和索賠。但是,早期監(jiān)管不規(guī)范的時候,潮玩公司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他也接到過許多類似的需求。
然而,大型潮玩公司,游戲化小程序的核心目標還是獲客。一位潮玩從業(yè)者告訴小娛,潮玩的主要受眾集中在15-30歲之間,基本是Z世代年輕人。手游已經完全滲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潮玩小程序商城游戲化,顯然迎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的消費習慣,讓原本的購買行為更加社交化。
泡泡瑪特首席消費者運營官周樹穎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周樹穎表示,普通的電商小程序可能只是一個賣貨的地方,而泡泡瑪特抽盒機主要通過玩法創(chuàng)新提升購物趣味性,利用高品質內容與產品創(chuàng)新,提升用戶的審美與IP認同。
游戲化小程序對于玩具廠商另一個重要意義,莫過于形成一個完善的私域流量場,并最終促進消費的轉化。
如何理解這種私域流量?一位潮玩廠牌主理人向小娛解釋道:“線上和線下消費的過程中,潮玩的用戶都能在支付環(huán)節(jié)上接觸到小程序。那么,小程序的會員已經成為廠商的優(yōu)質用戶。在這塊私域中,廠商們通過各種小游戲環(huán)節(jié),以較低的成本對核心粉絲進行觸達,并最終推動復購。這種私域鏈路閉環(huán)已經在這些年被驗證了無數(shù)次?!?/p>
娛樂資本論曾經采訪過一位私域運營工具供應商,他表示泡泡瑪特內部有上百人團隊負責小程序開發(fā)與維護。僅僅需要50個人,就能運營一萬個私域群。每天有近百萬人通過各個入口和渠道訪問泡泡瑪特抽盒機,這種用戶粘性和轉化效率不是普通的運維方式可以匹敵的。
最后,游戲化小程序不同于普通的廣告或品牌宣傳。它能夠讓用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深刻品牌認知。當消費者對某個IP失去興趣的時候,它依舊可以消費其他的玩具產品。
小娛接觸過多位布魯可的粉絲。據這些粉絲講述,他們購買布魯可玩具的初衷,無一例外都是沖著奧特曼或變形金剛拼插玩具去的。隨著小程序社區(qū)內部的深度交流,這些奧特曼或者變形金剛的粉絲逐漸轉化成了布魯可的粉絲,開始購買其他IP的布魯可拼插積木。
英雄無限積木人(圖源:布魯可官方微博)
其中,布魯可原創(chuàng)IP《英雄無限》是最大的受益者?!队⑿蹮o限》和《卡游三國》等IP類似,都是從中國經典文學作品人物出發(fā),融入現(xiàn)代元素。
受益于游戲化小程序等諸多因素,《英雄無限》IP的收入增長異常迅速。2022年時,《英雄無限》IP的拼插類玩具全年收入還只有186.5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英雄無限》IP玩具的收入就已經突破1.69億元。這對于布魯可擺脫“奧特曼依賴癥”是大有裨益的。
03 線上線下割裂,小程序商城仍需進化
發(fā)展時間超過五年,小程序商城的游戲化還在繼續(xù)。今年,線下快閃和二次元谷店已成為IP授權領域無可爭議的熱點。線下的流量和消費勢能正在被更多廠商所關注。收集圖鑒和抽盒仍是小程序游戲化1.0時代的玩法。游戲化小程序如何與線下快閃或者“谷子經濟”實現(xiàn)連結,是各個玩具廠商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
前文小娛已經提到,小程序商城傳播和裂變很大一部分來自線下購買和支付。因此,線下場景對于小程序商城異常重要。小程序商城玩法與線下沉浸式活動進行聯(lián)動,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事實卻并非如此。天天曾經合作過不少玩具廠商的客戶。他表示自己經歷過的線下活動不外乎兩種形式,一種活動是在固定場所或路線進行打卡,使用打卡賺取的積分來兌換獎品;另一種則是購買商品并掃碼,參與現(xiàn)場抽獎活動。還有些廠商向消費者提供智能手環(huán)或者頭戴設備,利用上面的硬件來做互動和沉浸式體驗。
依照天天的經驗,線下活動所使用的H5頁面或者小程序往往是一次性的,活動結束后就會被直接廢棄。消費者在線下快閃或線下谷店購買周邊紀念品的時候,小程序商城會有單獨的二維碼在商店中。游戲化小程序和線下活動不產生任何聯(lián)動效應。
卡游線上活動界面
“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潮玩客戶,線上和線下的界限比較清晰。即便是同一家公司,小程序商店的客戶和線下活動的客戶也是兩撥人。在線下活動中,公眾號發(fā)揮的作用可能都比小程序來得明顯?!碧焯爝@樣說道。
這種策略并非完全沒有道理。一位潮玩業(yè)內人士告訴小娛,線下快閃的核心意義在于擴大IP的曝光程度,收獲的客戶也是泛用戶群體。小程序商城中的粉絲又大多是核心粉絲。泛用戶導流入核心粉絲私域,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不過,這名業(yè)內人士也承認,線上的游戲化小程序體驗與線下沉浸式體驗活動相結合,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購物體驗。年輕人喜歡游戲化小程序商城,證明他們接受類似的形式。小程序和線下進行深度融合,勢必能夠帶來更新奇的體驗。然而,現(xiàn)在還沒有哪家公司能讓線下活動和小程序商城真正地聯(lián)動起來,只能繼續(xù)等待。
游戲化小程序讓泡泡瑪特和布魯可等玩具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也讓他們有機會擺脫單一IP依賴癥。未來,游戲化小程序還能怎樣進化,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娛樂資本論將持續(xù)關注這一領域,希望能夠見證新的趨勢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