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超2000億“護盤”資金來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超2000億“護盤”資金來了

在股市震蕩時,中國資本市場強大的韌性和自愈力從中顯現(xiàn)。

文|財天COVER 陽一

編輯 | 朗明

金融監(jiān)管機構發(fā)聲、“國家隊”相繼出手、A股龍頭企業(yè)紛紛跟進……一股堪稱“史詩級”密集增持回購的熱浪,席卷了A股市場。

在4月7日,A股跟隨全球股市出現(xiàn)大幅調整。但就在股市震蕩時,中國資本市場強大的韌性和自愈力從中顯現(xiàn)。

從4月7日尾盤起,包括中央?yún)R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家隊”相繼發(fā)布公告,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ETF)。從當日盤后至4月8日,央企、地方國企、A股上市公司也密集發(fā)布公告,基于對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積極開展增持、回購計劃。

據(jù)《財經天下》根據(jù)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tǒng)計,自4月7日盤后至4月8日晚24:00期間,有185家A股公司公布新增回購和增持計劃相關公告,其中披露數(shù)值的擬增持、回購金額上限合計648億元。

若再加上中國國新首批增持金額800億元、中國誠通增持資金1000億元,此輪A股市場增持回購金額或超2440億元。

01、最高80億,增持回購潮涌動

一股聲勢浩大的增持回購潮,在A股上市公司中掀起。眾多上市公司紛紛拋出相關方案,讓投資者看到公司管理層和大股東們用“真金白銀”的誠意,來提振市場信心。

除了此次發(fā)布增持、回購相關公告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公司披露了回購進展,合計總數(shù)已接近300家公司。而這張名單,還在持續(xù)加長中。

一批央國企集體行動,成為其中“一馬當先”的存在。

能源領域中的“三桶油”,先后拋出了重磅增持計劃。根據(jù)中國石油公告,其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計劃自公告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少于28億元,不超過56億元。

中國石化集團也在4月8日宣布,基于對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即日起正式啟動新一期增持計劃,擬增持中國石化A股及H股股份,金額不少于20億元,不超過30億元。

4月8日晚間,中國海油集團也宣布,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中國海洋石油A股及港股股份,擬增持金額累計不少于20億元,不超過40億元。此外,根據(jù)其旗下子公司公告,中國海油集團計劃在即日起的12個月內,增持中海油服3億元至5億元股份,增持海油工程3億元至5億元股份。

三峽能源也在4月8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15億元、不高于30億元。中國核電也發(fā)布公告稱,董事長盧鐵忠提議公司回購部分股份,回購資金總額為3億元至5億元。

此外,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在4月8日盤前集體發(fā)布公告表示,計劃提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中國電子也宣布,通過加快回購、增持、并購重組等手段,不斷推動所屬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

面對央企們的密集行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在4月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yè)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

更多上市公司中的民企行業(yè)龍頭也紛紛出手。寧德時代最高80億元的回購方案,成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筆。

寧德時代在4月8日公告稱,公司擬使用不低于40億元、不超過80億元回購,回購價格上限為392.32元/股。根據(jù)該價格計算,寧德時代的最高回購資金80億元的上限,回購股份可超過2000萬股。

作為新能源企業(yè)中的“寧王”,2024年寧德時代營收為3620.1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截至4月8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為219.05元/股,上漲1.78%,市值達到了9645.64億元。

作為國內石油化工民營龍頭企業(yè)之一,榮盛石化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10億元,不超過20億元,而榮盛石化2024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8.77億元。一個增持或許就花掉了一年的凈利潤。

也有不少企業(yè)加快了回購股份的腳步。美的集團就宣布,擬以15億元至30億元回購公司A股股份。

4月7日,海爾智家發(fā)布公告稱,首次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61萬股股份,總金額為1447.95萬元(不含交易費),此次回購為海爾智家10億至20億元回購A股計劃的一部分。同時,海爾智家董事及高管宣布自愿增持計劃,擬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合計金額2085萬至4170萬元。

還有多家公司在4月8日更新了回購的“進度條”。貴州茅臺發(fā)布回購進展公告稱,截至4月7日已累計回購131.59萬股,累計回購金額19.48億元。同時,公司已著手起草新一輪回購股份方案,公司控股股東已著手起草增持方案。伊利股份披露,截至4月8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約3285.94萬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約為7.78億元。

一批上市企業(yè)的實控人、董監(jiān)高等“關鍵少數(shù)”也積極出手。

光伏龍頭隆基綠能公告顯示,其董事長鐘寶申以1500.93萬元,增持公司股份105萬股。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副董事長王來勝也計劃以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資金,增持公司股份。素有“化工界華為”之稱的萬華化學,其董事長廖增太提議公司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部分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增持、回購公司股票,釋放出了更多的良好信號。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看來,這對穩(wěn)定市場、增強市場對公司的信心都有著重要意義。在他看來,發(fā)布增持、回購信息的A股、港股上市企業(yè),也值得投資者繼續(xù)關注。

02、最高1000億元增持,“國家隊”出手

從二級市場交易來看,4月7日至4月8日,中央?yún)R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旗下持倉的ETF連續(xù)兩天明顯放量。三大“國家隊”紛紛出手增持A股,無疑是給市場注入了一針強而有效的“強心劑”。

中國國新、中國誠通在4月7日盤后就發(fā)布公告稱,增持中國股票資產,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中央?yún)R金也發(fā)布公告稱,中央?yún)R金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ETF),未來將繼續(xù)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中央?yún)R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的重要戰(zhàn)略力量,發(fā)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來,中央?yún)R金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工作。中央?yún)R金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xù)發(fā)揮好資本市場穩(wěn)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

這波“國家隊”增持,在4月8日也迎來了更為強勁的第二彈。

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央行堅定支持中央?yún)R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shù)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yún)R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中國國新在4月8日發(fā)布公告稱,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yè)股票、科技創(chuàng)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中國誠通在8日晚間更是再度發(fā)布公告稱,根據(jù)公司董事會決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旸投資繼7日增持股票資產后,還將繼續(xù)大額增持ETF和中央企業(yè)上市公司股票。

此外,全國社?;鹄硎聲舶l(fā)布公告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xù)增持。

不只如此。在這個關鍵時刻,險資入市也迎來了政策利好。

4月8日盤前,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jiān)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

政策的松動,或將為資本市場帶來萬億增量的“彈藥”。富國基金公開測算數(shù)據(jù)顯示,保險行業(yè)2024年資金運用余額為33.26萬億元,預計若用足權益資產比例上限,可帶來1.66萬億元增量入市資金。

隨后,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平安等多家險企也集體發(fā)聲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并將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做好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并且,部分險企也已出資增持。陽光保險表示,已于4月7日和8日連續(xù)增持國內權益類資產。

4月8日中午,中國太保公告稱,已于4月7日增持了ETF等產品。公司還披露稱,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提議,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中國人壽4月8日也表示,公司將為資本市場注入“真金白銀”。

東莞證券非銀研報分析稱,對險企而言,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不僅是政策引導的重要方向,更是企業(yè)實現(xiàn)穩(wěn)健運營、謀求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必然需求。

瑞銀估計,在2025年期間,除了“國家隊”(包括中央?yún)R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及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平臺),其他長期投資者可能在內地監(jiān)管機構的指導下,以可持續(xù)且穩(wěn)定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預計內地保險公司、互惠基金及社會保障基金進入中國股市的凈流入可能分別達到1萬億、5900億及1200億元。

在多路資金的密集出手下,4月8日,A股開啟反彈模式,滬深兩市的成交額超過1.65萬億元,超3200只個股迎來上漲。

多家機構、業(yè)內分析人士對市場也表現(xiàn)出樂觀的判斷。

在管清友看來,這一次,從政策、“國家隊”到產業(yè)資本層面,打出了一系列非常全面的金融“組合拳”,面對市場波動時,“應對思路清楚,也更從容”。“市場感受到了國家層面對穩(wěn)定金融市場的決心,都是真招實招?!彼麑Α敦斀浱煜隆繁硎?,從市場的反應來看,效果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資本市場之后企穩(wěn)反彈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4月8日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自己已經“加到了滿倉”。早在4月7日,王一平就表示,在操作上,分步抄底中國核心資產,是“比較穩(wěn)妥的選擇”。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若外部風險階段性緩和,科技股或迎來估值修復窗口。而對于防御型投資者來說,紅利低波ETF、國有銀行等高股息資產,仍是震蕩市中的“避風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超2000億“護盤”資金來了

在股市震蕩時,中國資本市場強大的韌性和自愈力從中顯現(xiàn)。

文|財天COVER 陽一

編輯 | 朗明

金融監(jiān)管機構發(fā)聲、“國家隊”相繼出手、A股龍頭企業(yè)紛紛跟進……一股堪稱“史詩級”密集增持回購的熱浪,席卷了A股市場。

在4月7日,A股跟隨全球股市出現(xiàn)大幅調整。但就在股市震蕩時,中國資本市場強大的韌性和自愈力從中顯現(xiàn)。

從4月7日尾盤起,包括中央?yún)R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家隊”相繼發(fā)布公告,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ETF)。從當日盤后至4月8日,央企、地方國企、A股上市公司也密集發(fā)布公告,基于對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積極開展增持、回購計劃。

據(jù)《財經天下》根據(jù)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tǒng)計,自4月7日盤后至4月8日晚24:00期間,有185家A股公司公布新增回購和增持計劃相關公告,其中披露數(shù)值的擬增持、回購金額上限合計648億元。

若再加上中國國新首批增持金額800億元、中國誠通增持資金1000億元,此輪A股市場增持回購金額或超2440億元。

01、最高80億,增持回購潮涌動

一股聲勢浩大的增持回購潮,在A股上市公司中掀起。眾多上市公司紛紛拋出相關方案,讓投資者看到公司管理層和大股東們用“真金白銀”的誠意,來提振市場信心。

除了此次發(fā)布增持、回購相關公告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公司披露了回購進展,合計總數(shù)已接近300家公司。而這張名單,還在持續(xù)加長中。

一批央國企集體行動,成為其中“一馬當先”的存在。

能源領域中的“三桶油”,先后拋出了重磅增持計劃。根據(jù)中國石油公告,其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計劃自公告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少于28億元,不超過56億元。

中國石化集團也在4月8日宣布,基于對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即日起正式啟動新一期增持計劃,擬增持中國石化A股及H股股份,金額不少于20億元,不超過30億元。

4月8日晚間,中國海油集團也宣布,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中國海洋石油A股及港股股份,擬增持金額累計不少于20億元,不超過40億元。此外,根據(jù)其旗下子公司公告,中國海油集團計劃在即日起的12個月內,增持中海油服3億元至5億元股份,增持海油工程3億元至5億元股份。

三峽能源也在4月8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15億元、不高于30億元。中國核電也發(fā)布公告稱,董事長盧鐵忠提議公司回購部分股份,回購資金總額為3億元至5億元。

此外,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在4月8日盤前集體發(fā)布公告表示,計劃提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中國電子也宣布,通過加快回購、增持、并購重組等手段,不斷推動所屬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

面對央企們的密集行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在4月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yè)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

更多上市公司中的民企行業(yè)龍頭也紛紛出手。寧德時代最高80億元的回購方案,成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筆。

寧德時代在4月8日公告稱,公司擬使用不低于40億元、不超過80億元回購,回購價格上限為392.32元/股。根據(jù)該價格計算,寧德時代的最高回購資金80億元的上限,回購股份可超過2000萬股。

作為新能源企業(yè)中的“寧王”,2024年寧德時代營收為3620.1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截至4月8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為219.05元/股,上漲1.78%,市值達到了9645.64億元。

作為國內石油化工民營龍頭企業(yè)之一,榮盛石化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10億元,不超過20億元,而榮盛石化2024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8.77億元。一個增持或許就花掉了一年的凈利潤。

也有不少企業(yè)加快了回購股份的腳步。美的集團就宣布,擬以15億元至30億元回購公司A股股份。

4月7日,海爾智家發(fā)布公告稱,首次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61萬股股份,總金額為1447.95萬元(不含交易費),此次回購為海爾智家10億至20億元回購A股計劃的一部分。同時,海爾智家董事及高管宣布自愿增持計劃,擬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合計金額2085萬至4170萬元。

還有多家公司在4月8日更新了回購的“進度條”。貴州茅臺發(fā)布回購進展公告稱,截至4月7日已累計回購131.59萬股,累計回購金額19.48億元。同時,公司已著手起草新一輪回購股份方案,公司控股股東已著手起草增持方案。伊利股份披露,截至4月8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約3285.94萬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約為7.78億元。

一批上市企業(yè)的實控人、董監(jiān)高等“關鍵少數(shù)”也積極出手。

光伏龍頭隆基綠能公告顯示,其董事長鐘寶申以1500.93萬元,增持公司股份105萬股。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副董事長王來勝也計劃以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資金,增持公司股份。素有“化工界華為”之稱的萬華化學,其董事長廖增太提議公司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部分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增持、回購公司股票,釋放出了更多的良好信號。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看來,這對穩(wěn)定市場、增強市場對公司的信心都有著重要意義。在他看來,發(fā)布增持、回購信息的A股、港股上市企業(yè),也值得投資者繼續(xù)關注。

02、最高1000億元增持,“國家隊”出手

從二級市場交易來看,4月7日至4月8日,中央?yún)R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旗下持倉的ETF連續(xù)兩天明顯放量。三大“國家隊”紛紛出手增持A股,無疑是給市場注入了一針強而有效的“強心劑”。

中國國新、中國誠通在4月7日盤后就發(fā)布公告稱,增持中國股票資產,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中央?yún)R金也發(fā)布公告稱,中央?yún)R金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ETF),未來將繼續(xù)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中央?yún)R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的重要戰(zhàn)略力量,發(fā)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來,中央?yún)R金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工作。中央?yún)R金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xù)發(fā)揮好資本市場穩(wěn)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

這波“國家隊”增持,在4月8日也迎來了更為強勁的第二彈。

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央行堅定支持中央?yún)R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shù)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yún)R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

中國國新在4月8日發(fā)布公告稱,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yè)股票、科技創(chuàng)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中國誠通在8日晚間更是再度發(fā)布公告稱,根據(jù)公司董事會決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旸投資繼7日增持股票資產后,還將繼續(xù)大額增持ETF和中央企業(yè)上市公司股票。

此外,全國社?;鹄硎聲舶l(fā)布公告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xù)增持。

不只如此。在這個關鍵時刻,險資入市也迎來了政策利好。

4月8日盤前,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jiān)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

政策的松動,或將為資本市場帶來萬億增量的“彈藥”。富國基金公開測算數(shù)據(jù)顯示,保險行業(yè)2024年資金運用余額為33.26萬億元,預計若用足權益資產比例上限,可帶來1.66萬億元增量入市資金。

隨后,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平安等多家險企也集體發(fā)聲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并將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做好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并且,部分險企也已出資增持。陽光保險表示,已于4月7日和8日連續(xù)增持國內權益類資產。

4月8日中午,中國太保公告稱,已于4月7日增持了ETF等產品。公司還披露稱,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提議,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中國人壽4月8日也表示,公司將為資本市場注入“真金白銀”。

東莞證券非銀研報分析稱,對險企而言,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不僅是政策引導的重要方向,更是企業(yè)實現(xiàn)穩(wěn)健運營、謀求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必然需求。

瑞銀估計,在2025年期間,除了“國家隊”(包括中央?yún)R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及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平臺),其他長期投資者可能在內地監(jiān)管機構的指導下,以可持續(xù)且穩(wěn)定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預計內地保險公司、互惠基金及社會保障基金進入中國股市的凈流入可能分別達到1萬億、5900億及1200億元。

在多路資金的密集出手下,4月8日,A股開啟反彈模式,滬深兩市的成交額超過1.65萬億元,超3200只個股迎來上漲。

多家機構、業(yè)內分析人士對市場也表現(xiàn)出樂觀的判斷。

在管清友看來,這一次,從政策、“國家隊”到產業(yè)資本層面,打出了一系列非常全面的金融“組合拳”,面對市場波動時,“應對思路清楚,也更從容”?!笆袌龈惺艿搅藝覍用鎸Ψ€(wěn)定金融市場的決心,都是真招實招?!彼麑Α敦斀浱煜隆繁硎?,從市場的反應來看,效果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資本市場之后企穩(wěn)反彈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4月8日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自己已經“加到了滿倉”。早在4月7日,王一平就表示,在操作上,分步抄底中國核心資產,是“比較穩(wěn)妥的選擇”。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若外部風險階段性緩和,科技股或迎來估值修復窗口。而對于防御型投資者來說,紅利低波ETF、國有銀行等高股息資產,仍是震蕩市中的“避風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