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白帆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慎
近期美國關稅政策使海運行業(yè)受到極大干擾,原本計劃出貨的貨主們被迫按下暫停鍵,整個海運產業(yè)鏈和背后無數人的生計陷入困境。
4月10日,美國對中國征收的關稅繼續(xù)維持在125%,無論是貨代還是貨主,都陷入觀望狀態(tài)。但也有反應迅速的海運公司,已經決定暫停原定于下個月開通的赴美跨太平洋貨運航線。
這使得亞洲與全球供應鏈發(fā)生了一連串劇烈反應,尤其是亞洲到美國的航線,是此次關稅政策影響最劇烈的市場。
一家全球性貨運代理與物流服務公司的內部人員告訴界面新聞,他們公司的美國業(yè)務客戶紛紛停止報價,本來預定艙位的也叫停了。此外,還有專做美線市場的貨代稱,自己主動放棄了一些訂單,“剛談好的費用,(關稅)馬上又變了?!?/span>
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科技產品廠商負責人和他的美國客戶們,也因當前的關稅問題業(yè)務停擺。
他告訴界面新聞,他的美國客戶個個都要求產品降價,以應對采購商們要支付的關稅成本,但關稅達到125%之后,大家索性放棄了掙扎。“談價格沒有任何意義,哪怕是價格打了對折都沒有意義了?!彼硎?,這樣的關稅太離譜了。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回復界面新聞稱,“不確定性”是目前最大的挑戰(zhàn);許多客戶在觀望,一邊保持貨物流動,一邊努力尋找不同情境下的解決方案,降低影響;比如將貨物轉運到其他市場,在保稅倉存儲貨物等等。
據《財新》報道,前幾天,大量貨船搶著裝貨以期在關稅落地前趕到美國,而未能趕上這波時間窗口期的集裝箱,則滯留在港口碼頭的堆場上,很多貨主開始辦理退關手續(xù)。
在海運運輸的整個鏈條里,發(fā)貨方和貨代基本上處在觀望狀態(tài),海運市場的貨量急速下滑,運價或繼續(xù)下探。
分析公司Vizion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訂單總量從51.6萬TEU(標準箱)大幅下降至16.9萬個TEU,一周內下降了67%。 其中從亞洲到美國的預訂數據顯示,貨運量已經從14.8萬TEU下降了63%至5.4萬TEU。
有貨代向媒體透露,受美國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當前中國輸往美國的貨物中,有三成五至四成已暫停出貨;越南方面,暫停出貨的比例也超過了三成;跨境電商出貨量則面臨腰斬。
寧波航運交易所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上周(3月29日-4月4日)受關稅調整影響,市場貨量平淡、艙位充足,運價小幅下跌。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1232.7點,較上周下跌0.5%;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489.4點,較上周下跌2.3%。
面對當前市場對關稅政策普遍焦慮的情況,由亞洲三家航運巨頭海洋網聯(lián)航運 (ONE)、韓新海運(HMM)和陽明海運組成的集裝箱聯(lián)盟 Premier Alliance決定暫停原定于下個月開通的通往美國的跨太平洋貨運航線。
一些航運公司向界面新聞表示,美國不斷變化的高額關稅政策,讓整個行業(yè)陷入混亂,他們目前正忙于給客戶更新關稅政策,同時也在向客戶搜集信息。
其實在關稅政策前,亞洲-美國和亞洲-歐洲航線的貨運量一直持續(xù)低迷。國際貨運公司羅賓升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春節(jié)后貨量恢復緩慢,3月歷來是海運市場的傳統(tǒng)淡季,同時貨主因之前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暫緩出貨,還有買家仍在消化此前數月提前囤積的庫存。
進入4月,船公司預計將進一步削減運力,以支撐運價維持高位,為5月份到來的長約協(xié)議簽署埋下伏筆,尤其是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TPEB)上。然而,由于暫停出貨和高額關稅的干擾,運價上漲的動力不足。
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前段時間提出了一項針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海運運營商的船舶征收百萬美元級別的“??抠M”的政策。對于中國制造船舶比例高的船公司,貨主有降低簽約貨量現象,同樣使得航運公司貨運量不足,會直接影響運價。
羅賓升在報告中表示,若該政策最終落地,將影響美國進口貿易、全球航運市場及產業(yè)鏈各利益相關方。部分完全依賴中國造船舶的中小型航運公司恐難以完全轉嫁成本,可能被迫大幅調整現有業(yè)務模式。
如今,在美國市場,很多商品已經應聲漲價,超市搶購雞蛋、衛(wèi)生紙的新聞登上熱搜,當地居民苦不堪言。
與此同時,中國的廠商正在積極想辦法,如何把貨運出去。界面新聞記者在一個聚集著貨代、跨境電商商家等從業(yè)者的微信群里發(fā)現,轉口貿易被多次提及。
有廠家認為,無法直接將中國商品運往美國市場,可以考慮通過第三國運輸。但也有廠家認為,這種方式的成本高、風險大,不是一個好辦法。還有一些人開始考慮,是否要轉變銷售目的地,比如轉移到中東市場、南美市場、歐洲市場,以及中國國內。
美關稅政策影響了整個產業(yè)鏈和背后無數人的生計。一位在重慶做服裝生意的跨境電商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太不靠譜!”
不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將會極大影響航運公司的布局,亞洲-美國航線的貨運量或將持續(xù)下探。
行業(yè)自媒體“信德海事”援引貨代公司Flexport的觀點稱,不少中小型美國進口商將難以承受成本沖擊,甚至可能出現棄貨現象。還有行業(yè)人士警告稱,兩三周后預計會有相當多的貨物被棄置在港口,以避免高額的關稅,許多中小企業(yè)恐將因此破產。
實際上,汽車行業(yè)已經感受到了這一變化。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北美的底特律入境口岸,已經有大量在加拿大生產、通過鐵路運輸進入美國的汽車滯留在此。
上周,美國已經開始針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為了避免被征收關稅,汽車只能滯留在美國港口暫停裝運,但暫緩物流只是短期舉措,后面怎么辦?車企們還在商討進一步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