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投策二季度資產配置策略解讀:全球變局下的防守與突圍

2025年二季度,全球市場遭遇美國實施“全面對等關稅”政策的沖擊,引發(fā)供應鏈震蕩和經濟衰退風險。中國資產表現出韌性,國際金價創(chuàng)新高,全球央行購金量激增。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的報告指出,投資者需重新評估美元資產,把握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紅利。報告預測,美國通脹反彈、消費者信心下滑,全球經濟面臨挑戰(zhàn)。

2025年二季度甫一開局,全球市場便深陷“多事之秋”。4月2日美國單方面宣布實施“全面對等關稅”,對60個貿易伙伴國加征最高46%的附加關稅,引發(fā)全球供應鏈劇烈震蕩。關稅沖擊之下,市場再次拉響世界經濟衰退風險警報,投資者大舉拋售全球風險資產,而中國資產則一枝獨秀,韌性凸顯。與此同時,國際金價突破3200美元/盎司關口,刷新歷史新高,全球央行一季度購金量同比激增23%,市場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去美元化”趨勢投票。

在當前全球宏觀環(huán)境的劇烈波動中,投資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決策困局:美股科技股估值高懸,中資資產價值重估暗流涌動,美債收益率劇烈波動。當傳統(tǒng)資產定價邏輯遭遇地緣博弈、產業(yè)重構、貨幣信用體系動搖的多重沖擊,如何通過戰(zhàn)略性資產配置抵御財富縮水風險,并在經濟周期下行中捕捉結構性機遇,成為亟待解決的命題。

值此關鍵時點,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2025年二季度全球資產配置策略季報》(下稱“報告”),為投資者揭示破局路徑。報告以“對等關稅亂局”為宏觀背景,系統(tǒng)闡釋了全球經濟再平衡、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大類資產輪動邏輯等核心議題。報告認為,隨著“對等關稅”落地,需重新評估美元資產,美股不敗和美債不破的觀點將被審視。投資者應借勢“東升西落”捕捉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紅利。在百年變局的“熵增時刻”,與其預測風暴,不如鍛造方舟——這正是這份報告給予百萬投資者的突圍啟示。

關稅沖擊下,全球經貿秩序面臨重構

2025年4月,美國宣布實施“全面對等關稅”政策,包括對全球征收10%基準關稅,并對貿易逆差最高的60個國家加征差異化附加關稅。這一政策被市場認為是二季度全球經濟的“灰犀?!笔录?/p>

在“對等關稅”計劃反復拉扯的擾動下,報告預計,二季度美國通脹反彈、消費者信心下滑、失業(yè)率上升和經濟增長失速是大概率事件,美聯(lián)儲降息預期仍不明朗(存在滯漲可能),全球流動性共振尚需等待,金融市場也可能劇烈波動,美國經濟也將在亂局中自食其果,全球經濟或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報告認為,受美國“對等關稅”沖擊最大的經濟體仍是中國和歐洲。展望二季度,歐洲經濟將呈現“危中有機”的復雜格局。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沖擊力度或超預期,歐洲大概率采取反制措施,短期可能加劇貿易摩擦與經濟下行壓力,但中長期將加速“去美國化”進程,推動中歐經貿合作深化。同時,地緣政治倒逼歐洲戰(zhàn)略自主提速,德國5000億歐元基建基金、歐盟8000億歐元防務計劃等“財政擴張+軍工產業(yè)化”組合拳將集中落地,預計拉動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對沖關稅沖擊。貨幣寬松仍存空間但面臨通脹擾動,若“對等關稅”推升歐元區(qū)通脹反彈超預期,6月降息概率或從80%降至50%,政策相機抉擇。

而針對關稅沖擊下的中國經濟,報告認為,隨著政策組合拳的加速落地,外部沖擊或將弱化。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預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3%,略高于一季度的5.2%。

財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擬按4%安排,赤字規(guī)模達5.66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4.4萬億元,重點用于基建、房地產收儲等領域;同時發(fā)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和消費以舊換新。貨幣政策方面,報告預計全年央行將降準100個基點、降息30個基點,以平滑政府債發(fā)行帶來的流動性波動,并與美聯(lián)儲政策節(jié)奏協(xié)調。具體來看,報告預計,二季度降準可能很快落地,降幅大概率為50個基點。伴隨著四大國有銀行注資超5000億元,一系列政策舉措將為地方政府化債、穩(wěn)樓市、支持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等多方面提供數萬億元的資金支持,這對二季度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報告指出,為對沖貿易戰(zhàn)影響,二季度中國經濟的重心將放在消費與投資。消費在今年被寄予厚望,《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出通過“以舊換新”、生育補貼等政策組合,從1-2月社零增速達4%,服務消費(如文旅、健康)占比首超55%數據來看,效果可觀。二季度在消費能力提升方面,可以重點關注民營企業(yè)座談會后阿里、字節(jié)等互聯(lián)網大廠加大資本開支帶來的就業(yè)提升和工資上漲的效果;在消費意愿提高方面,觀察穩(wěn)樓市股市積極效應的積累,及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對居民消費傾向的驅動。但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居民收入預期偏弱(2月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5.6%),青年失業(yè)率18.1%等仍待改善的因素,可能抑制內生增長。投資方面,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收窄至3.6%,房企到位資金降幅收窄13.4個百分點,但新開工面積仍下降13%。報告預計二季度在地方政府專項債收購存量房綜合舉措下,房價企穩(wěn)城市增加,年內有望實現房地產企穩(wěn)。

美股交易衰退,“東升西落”繼續(xù)演進

美股方面,報告指出,建議繼續(xù)低配美股,等待風險釋放后再恢復至標配,而觀察指標就是特朗普或者美聯(lián)儲認錯糾偏,中美就貿易戰(zhàn)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一致,企業(yè)盈利數據的積極變化或者市場短期下跌幅度足夠大。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對歐洲股市觀點作出重要修正。相較于年初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5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中“歐股或弱于美股”的判斷,最新研判認為,由于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歐洲基于安全自主的軍費開支大幅增加,地緣政策沖突緩解帶動油價下跌,疊加通脹繼續(xù)下行過程中降息穩(wěn)步推進且預期穩(wěn)定,市場給予這些確定性因素積極反饋,預計歐洲股市全年仍可保持強勢。但經過一季度的大幅上漲,股指已經提前透支了這些樂觀預期,二季度大概率震蕩回落整固,等待基本面的復蘇。鑒于此,調整對歐元區(qū)及英國股市觀點,從保守改為標配。

論及中國權益資產的投資機會,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市場交易的“東升西落”宏大敘事邏輯沒有改變,中國資產重估趨勢才剛剛開始。不過,具體到二季度來看,盡管有年度目標的向上牽引,但在外部沖擊導致全球資產波動加劇擾動下,A股市場難以形成一致的樂觀預期,政策量變的積累尚需時日,大概率還是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過程,難以形成趨勢性指數行情。

報告認為,港股將引領中國資產重估,仍維持全年港股表現亮眼并維持超配的觀點,并強調,二季度可能的震蕩蓄勢是為了年內更好的上漲。

盡管較年初已有較大漲幅,但港股靜態(tài)估值在全球仍處于有比較優(yōu)勢的位置,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PE分別為10.29和23.23倍,相對自身的歷史分位數為55.36%和20.49%。當前港股在技術上處于主升浪后的調整階段,一方面需要震蕩整理消化獲利籌碼,另一方面可能會受到美股大幅調整,估值差距縮小的壓制以及中美貿易戰(zhàn)升級帶來沖擊。

而若將時間拉長到全年,年內美聯(lián)儲結束縮表(目前減少國債購買金額200億美元,縮表規(guī)模降至每月400億美元)且繼續(xù)降息50~100個基點還是大概率事件,中美有望在未來某個時段迎來流動性寬松共振,甚至不排除未來某個時點中美就貿易達成某種協(xié)議的可能,如果類似的時刻出現,或將是港股發(fā)起年內第二波上漲的契機。

超配美債,黃金繼續(xù)走牛

針對全球債券市場,展望二季度,報告指出,美債將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聯(lián)儲繼續(xù)降息等利好驅動保持上漲態(tài)勢。經過去年四季度的再次下跌和今年一季度的止跌企穩(wěn),目前美債收益率下行的動力和空間足夠,是投資者投資美債的好時機,操作上建議超配(推薦)。

提及國內債市,報告指出,二季度國內債市多空因素交織,具體走勢向上還是向下需要觀察國內基本面的發(fā)展變化和政策力度變化,投資上需要警惕與耐心同在,把握收益率上行過程中左側配置機會,操作上建議標配。

外匯市場方面,展望二季度,美元指數多空因素皆存,或維持弱勢震蕩,非美強弱各異,人民幣有望延續(xù)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二季度將歐元、日元從保守提高至標配。

商品市場方面,2025年一季度黃金繼續(xù)高歌猛進,在主升浪中狂奔,二季度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推出之際,“特朗普不可能三角”造成全球尤其是美國國內預期紊亂,美國主權信用受到市場質疑,價值觀淪陷且已現“帝國黃昏時刻”,“東升西落”成為全球資金交易的主線,美債乃至全球主權債務規(guī)模持續(xù)增加難以為繼,美國帶給世界的是高度的不確定性等,所有的這一切無不在刺激黃金加速上漲。報告認為,在可以預見的二季度,這些支撐黃金牛市的邏輯看不到完全逆轉的可能情況。

原油方面,展望二季度,受美國貿易戰(zhàn)影響,全國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下行風險,導致原油需求預期降低,對油價形成打壓;從供給端來看,OPEC+堅持在二季度增產,無疑對油價再次形成壓制。鑒于此,原油二季度維持弱勢震蕩的概率較大。

基本金屬方面,報告指出,經過一季度的上漲,二季度銅價或高位震蕩偏強;國內二季度金屬鋁供應壓力增加,海外能源成本高企抑制產能釋放,鋁價或區(qū)間震蕩。

“危中有機”,全球動蕩孕育三大投資主線

報告指出,二季度全球動蕩中孕育三大投資主線。首先是黃金的確定性溢價。美國關稅沖擊加速國際經貿秩序重構,黃金作為“信用之錨”成為資金共識。報告認為,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資產波動率加大,除了黃金有較強對沖波動率的功能外,其余資產風險和機會之間的轉換時機難以把握。

其次是超跌資產的均值回歸帶來的投資機會。報告建議需要重點關注中國權益資產,如科創(chuàng)板塊和恒生科技超跌產生的機會,以及美股超跌的配置機會。

最后是特朗普對等關稅劇情反轉的機會,即秩序重建的預期博弈。報告指出,若美國政策糾偏(如特朗普調整關稅清單)或“反關稅聯(lián)盟”快速成型并產生積極成果,國際經貿秩序“先破后立”帶來的新機遇。盡管二季度還為時過早,但這種苗頭一旦形成,資本市場必將提前反應,這就是機會。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以服務國家戰(zhàn)略為己任,以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為使命,堅持專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持續(xù)夯實專業(yè)服務能力,倡導“財富價值管理”理念,攜手客戶踐行社會責任,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價值。在投資策略服務領域,致力于引導客戶建立基于經濟周期研判與資產配置理論的科學投資框架,通過跨周期、多品類的組合管理實現財富穩(wěn)健增值。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這份對當前宏觀環(huán)境予以清晰研判的資產配置策略報告,此時發(fā)布正逢其時。當全球貿易秩序進入“規(guī)則真空期”,中國資產的制度優(yōu)勢、產業(yè)優(yōu)勢、市場優(yōu)勢正在形成獨特的確定性溢價。這種溢價既體現為港股科技股的估值修復,也反映在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增強。對投資者而言,既需警惕美股調整引發(fā)的波動外溢,更要把握全球資金再平衡中的戰(zhàn)略機遇。正如報告所傳遞的宗旨:在防守中布局未來,或許正是復雜環(huán)境下的最優(yōu)解。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中國銀行

7k
  • 中國銀行調整積存金產品按金額購買起點
  • 中銀金租與覽翌航空就采購50架LE200型eVTOL航空器達成意向協(xié)議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中銀投策二季度資產配置策略解讀:全球變局下的防守與突圍

2025年二季度,全球市場遭遇美國實施“全面對等關稅”政策的沖擊,引發(fā)供應鏈震蕩和經濟衰退風險。中國資產表現出韌性,國際金價創(chuàng)新高,全球央行購金量激增。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的報告指出,投資者需重新評估美元資產,把握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紅利。報告預測,美國通脹反彈、消費者信心下滑,全球經濟面臨挑戰(zhàn)。

2025年二季度甫一開局,全球市場便深陷“多事之秋”。4月2日美國單方面宣布實施“全面對等關稅”,對60個貿易伙伴國加征最高46%的附加關稅,引發(fā)全球供應鏈劇烈震蕩。關稅沖擊之下,市場再次拉響世界經濟衰退風險警報,投資者大舉拋售全球風險資產,而中國資產則一枝獨秀,韌性凸顯。與此同時,國際金價突破3200美元/盎司關口,刷新歷史新高,全球央行一季度購金量同比激增23%,市場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去美元化”趨勢投票。

在當前全球宏觀環(huán)境的劇烈波動中,投資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決策困局:美股科技股估值高懸,中資資產價值重估暗流涌動,美債收益率劇烈波動。當傳統(tǒng)資產定價邏輯遭遇地緣博弈、產業(yè)重構、貨幣信用體系動搖的多重沖擊,如何通過戰(zhàn)略性資產配置抵御財富縮水風險,并在經濟周期下行中捕捉結構性機遇,成為亟待解決的命題。

值此關鍵時點,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2025年二季度全球資產配置策略季報》(下稱“報告”),為投資者揭示破局路徑。報告以“對等關稅亂局”為宏觀背景,系統(tǒng)闡釋了全球經濟再平衡、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大類資產輪動邏輯等核心議題。報告認為,隨著“對等關稅”落地,需重新評估美元資產,美股不敗和美債不破的觀點將被審視。投資者應借勢“東升西落”捕捉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紅利。在百年變局的“熵增時刻”,與其預測風暴,不如鍛造方舟——這正是這份報告給予百萬投資者的突圍啟示。

關稅沖擊下,全球經貿秩序面臨重構

2025年4月,美國宣布實施“全面對等關稅”政策,包括對全球征收10%基準關稅,并對貿易逆差最高的60個國家加征差異化附加關稅。這一政策被市場認為是二季度全球經濟的“灰犀牛”事件。

在“對等關稅”計劃反復拉扯的擾動下,報告預計,二季度美國通脹反彈、消費者信心下滑、失業(yè)率上升和經濟增長失速是大概率事件,美聯(lián)儲降息預期仍不明朗(存在滯漲可能),全球流動性共振尚需等待,金融市場也可能劇烈波動,美國經濟也將在亂局中自食其果,全球經濟或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報告認為,受美國“對等關稅”沖擊最大的經濟體仍是中國和歐洲。展望二季度,歐洲經濟將呈現“危中有機”的復雜格局。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沖擊力度或超預期,歐洲大概率采取反制措施,短期可能加劇貿易摩擦與經濟下行壓力,但中長期將加速“去美國化”進程,推動中歐經貿合作深化。同時,地緣政治倒逼歐洲戰(zhàn)略自主提速,德國5000億歐元基建基金、歐盟8000億歐元防務計劃等“財政擴張+軍工產業(yè)化”組合拳將集中落地,預計拉動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對沖關稅沖擊。貨幣寬松仍存空間但面臨通脹擾動,若“對等關稅”推升歐元區(qū)通脹反彈超預期,6月降息概率或從80%降至50%,政策相機抉擇。

而針對關稅沖擊下的中國經濟,報告認為,隨著政策組合拳的加速落地,外部沖擊或將弱化。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預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3%,略高于一季度的5.2%。

財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擬按4%安排,赤字規(guī)模達5.66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4.4萬億元,重點用于基建、房地產收儲等領域;同時發(fā)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和消費以舊換新。貨幣政策方面,報告預計全年央行將降準100個基點、降息30個基點,以平滑政府債發(fā)行帶來的流動性波動,并與美聯(lián)儲政策節(jié)奏協(xié)調。具體來看,報告預計,二季度降準可能很快落地,降幅大概率為50個基點。伴隨著四大國有銀行注資超5000億元,一系列政策舉措將為地方政府化債、穩(wěn)樓市、支持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等多方面提供數萬億元的資金支持,這對二季度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報告指出,為對沖貿易戰(zhàn)影響,二季度中國經濟的重心將放在消費與投資。消費在今年被寄予厚望,《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出通過“以舊換新”、生育補貼等政策組合,從1-2月社零增速達4%,服務消費(如文旅、健康)占比首超55%數據來看,效果可觀。二季度在消費能力提升方面,可以重點關注民營企業(yè)座談會后阿里、字節(jié)等互聯(lián)網大廠加大資本開支帶來的就業(yè)提升和工資上漲的效果;在消費意愿提高方面,觀察穩(wěn)樓市股市積極效應的積累,及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對居民消費傾向的驅動。但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居民收入預期偏弱(2月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5.6%),青年失業(yè)率18.1%等仍待改善的因素,可能抑制內生增長。投資方面,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收窄至3.6%,房企到位資金降幅收窄13.4個百分點,但新開工面積仍下降13%。報告預計二季度在地方政府專項債收購存量房綜合舉措下,房價企穩(wěn)城市增加,年內有望實現房地產企穩(wěn)。

美股交易衰退,“東升西落”繼續(xù)演進

美股方面,報告指出,建議繼續(xù)低配美股,等待風險釋放后再恢復至標配,而觀察指標就是特朗普或者美聯(lián)儲認錯糾偏,中美就貿易戰(zhàn)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一致,企業(yè)盈利數據的積極變化或者市場短期下跌幅度足夠大。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對歐洲股市觀點作出重要修正。相較于年初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5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中“歐股或弱于美股”的判斷,最新研判認為,由于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歐洲基于安全自主的軍費開支大幅增加,地緣政策沖突緩解帶動油價下跌,疊加通脹繼續(xù)下行過程中降息穩(wěn)步推進且預期穩(wěn)定,市場給予這些確定性因素積極反饋,預計歐洲股市全年仍可保持強勢。但經過一季度的大幅上漲,股指已經提前透支了這些樂觀預期,二季度大概率震蕩回落整固,等待基本面的復蘇。鑒于此,調整對歐元區(qū)及英國股市觀點,從保守改為標配。

論及中國權益資產的投資機會,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市場交易的“東升西落”宏大敘事邏輯沒有改變,中國資產重估趨勢才剛剛開始。不過,具體到二季度來看,盡管有年度目標的向上牽引,但在外部沖擊導致全球資產波動加劇擾動下,A股市場難以形成一致的樂觀預期,政策量變的積累尚需時日,大概率還是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過程,難以形成趨勢性指數行情。

報告認為,港股將引領中國資產重估,仍維持全年港股表現亮眼并維持超配的觀點,并強調,二季度可能的震蕩蓄勢是為了年內更好的上漲。

盡管較年初已有較大漲幅,但港股靜態(tài)估值在全球仍處于有比較優(yōu)勢的位置,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PE分別為10.29和23.23倍,相對自身的歷史分位數為55.36%和20.49%。當前港股在技術上處于主升浪后的調整階段,一方面需要震蕩整理消化獲利籌碼,另一方面可能會受到美股大幅調整,估值差距縮小的壓制以及中美貿易戰(zhàn)升級帶來沖擊。

而若將時間拉長到全年,年內美聯(lián)儲結束縮表(目前減少國債購買金額200億美元,縮表規(guī)模降至每月400億美元)且繼續(xù)降息50~100個基點還是大概率事件,中美有望在未來某個時段迎來流動性寬松共振,甚至不排除未來某個時點中美就貿易達成某種協(xié)議的可能,如果類似的時刻出現,或將是港股發(fā)起年內第二波上漲的契機。

超配美債,黃金繼續(xù)走牛

針對全球債券市場,展望二季度,報告指出,美債將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聯(lián)儲繼續(xù)降息等利好驅動保持上漲態(tài)勢。經過去年四季度的再次下跌和今年一季度的止跌企穩(wěn),目前美債收益率下行的動力和空間足夠,是投資者投資美債的好時機,操作上建議超配(推薦)。

提及國內債市,報告指出,二季度國內債市多空因素交織,具體走勢向上還是向下需要觀察國內基本面的發(fā)展變化和政策力度變化,投資上需要警惕與耐心同在,把握收益率上行過程中左側配置機會,操作上建議標配。

外匯市場方面,展望二季度,美元指數多空因素皆存,或維持弱勢震蕩,非美強弱各異,人民幣有望延續(xù)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二季度將歐元、日元從保守提高至標配。

商品市場方面,2025年一季度黃金繼續(xù)高歌猛進,在主升浪中狂奔,二季度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推出之際,“特朗普不可能三角”造成全球尤其是美國國內預期紊亂,美國主權信用受到市場質疑,價值觀淪陷且已現“帝國黃昏時刻”,“東升西落”成為全球資金交易的主線,美債乃至全球主權債務規(guī)模持續(xù)增加難以為繼,美國帶給世界的是高度的不確定性等,所有的這一切無不在刺激黃金加速上漲。報告認為,在可以預見的二季度,這些支撐黃金牛市的邏輯看不到完全逆轉的可能情況。

原油方面,展望二季度,受美國貿易戰(zhàn)影響,全國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下行風險,導致原油需求預期降低,對油價形成打壓;從供給端來看,OPEC+堅持在二季度增產,無疑對油價再次形成壓制。鑒于此,原油二季度維持弱勢震蕩的概率較大。

基本金屬方面,報告指出,經過一季度的上漲,二季度銅價或高位震蕩偏強;國內二季度金屬鋁供應壓力增加,海外能源成本高企抑制產能釋放,鋁價或區(qū)間震蕩。

“危中有機”,全球動蕩孕育三大投資主線

報告指出,二季度全球動蕩中孕育三大投資主線。首先是黃金的確定性溢價。美國關稅沖擊加速國際經貿秩序重構,黃金作為“信用之錨”成為資金共識。報告認為,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資產波動率加大,除了黃金有較強對沖波動率的功能外,其余資產風險和機會之間的轉換時機難以把握。

其次是超跌資產的均值回歸帶來的投資機會。報告建議需要重點關注中國權益資產,如科創(chuàng)板塊和恒生科技超跌產生的機會,以及美股超跌的配置機會。

最后是特朗普對等關稅劇情反轉的機會,即秩序重建的預期博弈。報告指出,若美國政策糾偏(如特朗普調整關稅清單)或“反關稅聯(lián)盟”快速成型并產生積極成果,國際經貿秩序“先破后立”帶來的新機遇。盡管二季度還為時過早,但這種苗頭一旦形成,資本市場必將提前反應,這就是機會。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以服務國家戰(zhàn)略為己任,以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為使命,堅持專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持續(xù)夯實專業(yè)服務能力,倡導“財富價值管理”理念,攜手客戶踐行社會責任,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價值。在投資策略服務領域,致力于引導客戶建立基于經濟周期研判與資產配置理論的科學投資框架,通過跨周期、多品類的組合管理實現財富穩(wěn)健增值。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這份對當前宏觀環(huán)境予以清晰研判的資產配置策略報告,此時發(fā)布正逢其時。當全球貿易秩序進入“規(guī)則真空期”,中國資產的制度優(yōu)勢、產業(yè)優(yōu)勢、市場優(yōu)勢正在形成獨特的確定性溢價。這種溢價既體現為港股科技股的估值修復,也反映在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增強。對投資者而言,既需警惕美股調整引發(fā)的波動外溢,更要把握全球資金再平衡中的戰(zhàn)略機遇。正如報告所傳遞的宗旨:在防守中布局未來,或許正是復雜環(huán)境下的最優(yōu)解。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