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焦One 金玙璠
編輯 | 魏佳
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向來是車企的“必爭之地”,更是我們觀察車企動向、了解車市格局的絕佳機會。
這屆車展明顯能聞到格局重塑的火藥味——當七成展車變成新能源,特斯拉和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品牌集體缺席,車企爭相邀請海外媒體時,這場車展早已不是簡單的“新車秀”,三個關鍵詞可以概括這場劇變:燃油車時代加速落幕,中國車市重新洗牌,以及本土車企的“出海大冒險”。
但變化的細節(jié)遠比這更耐人尋味,「定焦One」總結了本屆車展的三大變化:
產品戰(zhàn):無論是混動還是純電,SUV都成了核心戰(zhàn)場。
36萬平方米的展館里,上百款新車中有43款全新車型,半數(shù)是SUV。其中新能源車占了七成,混動和純電車型比例是4:6。
有意思的是,混動和純電戰(zhàn)場,車企們都不約而同押注SUV?;靹雨嚑I里,賽力斯問界M8和理想L6的“守擂戰(zhàn)”打得火熱,有的傳統(tǒng)車企卻想用價格戰(zhàn)“掀桌”;純電這邊更夸張,零跑直接把帶激光雷達的SUV殺到13萬區(qū)間。
技術戰(zhàn):以前家家宣傳智駕能力,現(xiàn)在個個強調安全。
走進車展,最明顯的變化是,“智駕”統(tǒng)一改成“智能輔助駕駛”,各車企展廳里相關展示大幅減少,智駕在新車發(fā)布時甚至成了被迅速帶過的版塊。
曾經慣用的“L2.9”、“準L3”話術更是徹底消失,企業(yè)對外統(tǒng)一宣稱“產品僅具備L2級輔助駕駛功能”,智駕從過去的“宣傳大賽”變成了“狂秀安全”。
營銷戰(zhàn):人形機器人比車模更搶鏡。
兩年前的國家會展中心,還上演著寶馬冰激凌事件,今年的流量密碼徹底換血:限量款帽子、明星整活、人形機器人和概念車。不得不說,這屆車展的營銷邏輯實際更“卷”了,要么是取巧的引流方式,要么是足夠前沿的科幻秀。
就連大佬們的社交場也換了規(guī)則。往年網紅CEO串門互動的熱鬧場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產業(yè)鏈的“朋友圈秀場”:李想帶著寧德時代曾毓群試車,寶馬董事長和長城魏建軍來了一場“跨國巨頭握手局”。這些看似隨意的同框,背后可能是供應鏈話語權的暗流涌動。
這場車展傳遞出最清晰的行業(yè)信號或許是:中國車市已經從“搶蛋糕”進入“分座位”時代——混動SUV的擂主未必能守到最后,中國車企的下一戰(zhàn)可能不只在國內紅海,而缺席的玩家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產品戰(zhàn):SUV成主力,混動大而全、純電拼“智斗”
今年的上海車展,SUV成了絕對主角。根據威爾森統(tǒng)計,本次車展參展車型達97款(其中全新車型43款),SUV占比高達53%,B級(中型)和C級(大型)SUV占比32%。
混動和純電兩條賽道都火藥味十足——混動SUV市場被問界、理想牢牢占住山頭,但極氪、深藍等玩家也在高調入場;純電賽道則是新勢力的戰(zhàn)場,小鵬、蔚來、零跑們用智能化“卷”出新高度,連10萬元級市場都開始配激光雷達。
圖源 / 華泰證券
先來看混動SUV的擂臺。
混動市場不再是理想“一家獨大”,今年上海車展上,已經上市的問界M8搶了不少風頭。它的最大賣點是華為的智能化配置和豪華內飾,而價格做到了35萬級。關注新能源的投資人林牧稱,M8的宣傳和營銷是奔著月銷2萬輛去的。
老牌車企也沒打算看熱鬧。在百萬級豪車戰(zhàn)場,吉利旗下的極氪正用“堆料戰(zhàn)術”搶市場,9X光輝版“5顆激光雷達、雙Thor芯片”的配置堪稱行業(yè)天花板,但百萬級的定價直接叫板奔馳GLS,對于成立僅4年的新品牌來說略顯激進。
在30萬級市場里,深藍S09堆料也很猛:前排雙大屏+后排兩塊娛樂屏。雖有華為智駕加持,但品牌溢價能否支撐這個價位仍需市場檢驗。
十萬出頭的品牌則喊出“油電同價”,比如,長城哈弗的二代梟龍MAX,把四驅混動的價格打到11萬級,比一些兩驅插混車更便宜,主攻預算有限但有輕度越野需求的人群,不過,需要理性看待它的智能化和售后網絡。
混動比的是又大又全,轉到純電戰(zhàn)場,新勢力拼的就是“智斗”。
備受關注的理想i8缺席,家庭版Mega還是主力;小鵬沒有新車發(fā)布;蔚來帶NIO蔚來、ONVO樂道、firefly螢火蟲三品牌同時亮相,其中樂道亮相了第二款SUV車型L90:這款車以“大空間+換電+性價比”切入家庭市場,如果實際續(xù)航與智駕表現(xiàn)和宣傳吻合,可能是30萬級純電SUV的有力競爭者,但作為一個才成立一年多的品牌,“更適合蔚來鐵桿粉絲,且生活在換電站密集區(qū)的用戶”,林牧稱。
零跑把重磅新車B10留給了車展,這款車直接把激光雷達車型打到13萬級別,比比亞迪的激光雷達車型更便宜;還裝上了高通8295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是給精打細算的年輕家庭準備的代步車。不過,如果要經常跑長途或在意品牌,可以再看看實際續(xù)航反饋。
這場SUV混戰(zhàn)背后是赤裸裸的市場爭奪。乘聯(lián)會數(shù)據顯示,2024年中大型SUV零售銷量164.6萬輛,同比暴漲52.5%,其中8成是新能源車。
2025年的上海車展再次證明,國內SUV市場的生存法則:混動靠“大而全”拉攏家庭用戶,純電用“智而潮”吸引年輕群體,但說到底,各家車企都心知肚明,怎么打都離不開“大空間+低能耗+智能化”這三點。新勢力在智能化上的激進創(chuàng)新,雖讓自主品牌壓力山大,但智駕監(jiān)管收緊,也給了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一些喘息的機會,現(xiàn)在理想和賽力斯暫時領跑,但傳統(tǒng)車企的轉身速度也超過了一些從業(yè)者的預期。
智駕戰(zhàn):從“吹?!钡奖J?,集體強調安全
早在上海車展開幕前,車企的智駕營銷就集體上演了一場“連夜改PPT”的劇情。
原因是4月中旬,工信部等監(jiān)管部門要求規(guī)范宣傳:例如,不要出現(xiàn)自動、自主、智駕、高階智駕,建議用“(組合)輔助駕駛”;禁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L2不能用接管,接管是L3的用詞……
狂飆的智駕營銷終于踩了急剎車。據一位車企內部人士透露,要求一出,很多車企團隊緊急修改PPT和展臺物料,甚至有的宣傳頁因來不及調整直接被撤下。
走進車展會發(fā)現(xiàn),智駕宣傳的確變得非常保守:
小米展廳內展出了小米SU7和SU7Ultra全系車型,相關視頻中減少了智能駕駛相關的內容。
比亞迪的展廳物料中,年初發(fā)布的“天神之眼”系統(tǒng),后綴從原來的“高階智駕”改為“駕駛輔助”,“載客泊車”改為“下車泊入”。
車展首日,上汽集團與華為共同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正式發(fā)布,余承東站臺支持,全程沒有提“智能駕駛”,只強調尚界第一款車在被動安全方面做了加強。
同一天,理想汽車發(fā)布的L6升級車型,從原本宣傳的“智駕煥新款”,變成了“智能煥新版”。理想產品負責人強調,這個版本最大的升級是輔助駕駛,而輔助駕駛最大的價值是安全。
圖源 / 理想汽車官方微博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則在車展上宣布,公司要推出業(yè)內第一個專門針對智能駕駛安全的項目,名為“AI智能輔助駕駛安全訓練營”,目的是提升用戶對輔助駕駛的安全意識。
車展上,同樣謹慎的還有各家車企的銷售們。不管是小米、樂道等新勢力,還是埃安、嵐圖這些背靠傳統(tǒng)車企的品牌,銷售話術都默契地避開“智駕”這個詞,改用 “駕駛輔助”或“智能輔助駕駛”。
近年來因宣傳模糊導致的消費者誤操作事故頻發(fā),如今監(jiān)管介入,讓車企不得不從“秀肌肉”轉向“守規(guī)矩”。而不論是車企從業(yè)者、產業(yè)鏈人士都提到,行業(yè)共識是——智駕足夠重要,仍是車企的核心戰(zhàn)場。
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數(shù)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達55.7%,預計2025年滲透率將突破65%。政策也為L3落地留出空間,北京和武漢已經率先開放L3測試。
如今車企在輔助駕駛上的較量,升級成了安全戰(zhàn)、價格戰(zhàn)、更高階的技術戰(zhàn):
以前家家宣傳智駕能力,現(xiàn)在個個強調安全;
當車企們把純視覺方案當主流,砍掉激光雷達實現(xiàn)降本時,零跑把激光雷達車型壓到13萬;
車展前一日,華為宣布乾崑ADS 4.0支持高速L3商用;車展首日,廣汽埃安聯(lián)手滴滴推出L4級Robotaxi——都表明車企在智駕技術上的暗戰(zhàn)還在繼續(xù)。
營銷戰(zhàn):大佬消失、機器人吸睛
還記得2023年上海車展的“寶馬冰激凌事件”嗎?當時品牌翻車的鬧劇,加上雷軍等車企大佬互動的熱搜,堪稱流量爆炸。
兩年過去,今年的上海車展換了“劇本”——除了周鴻祎被網紅“鹵鵝哥”投喂的小插曲外,大佬們都收起鋒芒,把展臺變成了朋友圈和科技秀場。
先來看大佬們的朋友圈秀場:如果說之前車展拼的是車企老板的個人IP,那今年車展,產業(yè)鏈朋友圈才是硬通貨。
車展第一天,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來到理想展臺,李想陪著他體驗了理想MEGA Home;搜狐創(chuàng)始人張朝陽在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的陪同下逛車展,來到奇瑞捷途縱橫G700展臺時,當場買下一臺,成為這款車的第一位車主;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參觀長城展臺,和董事長魏建軍來了一場“跨國交流”。
當大佬們忙著“組局”,展臺間的廝殺卻更簡單粗暴。據周譯總結,小米、鴻蒙智行這兩個上海車展的新面孔,以及秀技術的小鵬和比亞迪,是全場最熱鬧的四個展臺。
圖源 / 小鵬汽車官方微博
上一屆上海車展雷軍走到哪兒,人群就跟到哪兒,今年小米展臺,雷軍缺席,“YU7”沒有亮相,但架不住觀眾為價值129元的閃電黃棒球帽排長隊。小米還是那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廠商:別人家車展是新車配車模,小米汽車直接整了個香車配帽子,看似虧本的買賣,實際每個戴帽子的觀眾都是行走的廣告牌。
華為鴻蒙智行展出了八款車型,最神秘的尊界S800依然圍著護欄看不到內飾。但這不妨礙華為系把展廳變成明星真人秀:
除了演員陳道明空降賽力斯展臺、姚安娜站臺阿維塔之外,更有話題度的還是,余承東帶著問界車主馬東、黃渤大談智駕話題,雖用詞謹慎,圍觀卻不少?!扳Р患胺馈钡姆浪疁y試更是吸睛:余承東在介紹問界M8的防水性能時,黃渤擰開手里的礦泉水就往車座上潑水,當場測試防水性能,營銷效果拉滿。
當然,能引發(fā)更多圍觀的還得是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滿場溜達揮手,觀眾舉著手機追拍。這可能是比請明星更能產生UGC(用戶生成)內容的營銷,小鵬還賺了波“科技公司”的人設。
有的車企也想復制這個流量密碼:紅旗請來樂聚夸父機器人當主持人;深藍汽車展臺請來宇樹G1人形機器人和觀眾互動;在寧德時代和上汽榮威展臺,也有智元人形機器人的身影。
比亞迪也不甘示弱,搬出兩款造型前衛(wèi)的概念車:王朝網的Dynasty-D、海洋網的Ocean-S,雖然量產還早,但用概念車講故事的策略賺足了眼球。
表面看,“大佬組局”和“展臺整活”是兩條平行線:大佬們爭奪產業(yè)鏈話語權,展臺靠黑科技展示公司的科技含量。實際上,這兩條支線指向了同一條主線——汽車行業(yè)的戰(zhàn)爭,早已從產品PK升級到生態(tài)位爭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