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網劇爆火的“開端”?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網劇爆火的“開端”?

2022精品國劇的開端?

文|文景網娛

《開端》究竟有多火?

可以說,這部劇自上線以來,刷新了筆者對于“微博熱搜”的認知。

先念一下其他正午劇作品的“熱搜能力”:《喬家兒女》算是唯一能抗衡些許的作品,36集拿下178個熱搜,集均5個;而到了《山海情》就已經下降到93個了。

《開端》有多少個呢?8集,308個,集均38個。對比之下,同期的《雪中悍刀行》、《鏡雙城》、《王牌部隊》簡直不配擁有姓名。

就連新浪微博CEO都出來問上一句“昨天一口氣刷了8集”,并對超前點播取消事件表示了不解。

當然了,如此頻繁的上熱搜,必然是有人在幫忙。微博賬號“鴨屁屁墩”在1月19日發(fā)布微博說“開端的熱搜是我司在做”,并表示只有幾個重要劇情點和播前定檔的熱搜是人為的,其他都是“自來水”。

公關方面的話不能全信,真假都要去三分,不過即便如此,仍舊掩蓋不了《開端》的爆火事實。除了拿下海量熱搜,開播兩周10億+的播放量也是足以自傲的硬實力體現。

在全民對國產劇集體失望的當下,《開端》是如何做到脫穎而出?

01 沒有劇能隨便成功

劇情之前,先談演技。

趙今麥和白敬亭兩位演員此前的路人緣一直不錯。趙今麥被網友們評價為“什么年齡就演什么戲”,從《巴啦啦小魔仙》里的凌美琪,到《流浪地球》中的韓朵朵,再到后來的《少年派》里的林妙妙,這位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的新生讓我們看到了她的閃光點。

更重要的是,這位姑娘似乎運氣與眼光都不錯,幾部主演劇集哪怕質量不夠,仍舊正好卡在如今主體觀眾的興趣時間點上,比如童年的小魔仙,科幻崛起的韓朵朵。就這樣一步一步留下了深刻印象,為她在《開端》中的表現加了不少分。

而白敬亭也成功以此劇洗脫了“綜藝咖”的負面評價。《明星大偵探》給他帶來了熱度與粉絲,卻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正面評價,《開端》這部作品既證明了他,也拯救了他,可謂是時也命也。

再談劇情。整體觀感已經脫離了“矮子里面拔將軍”的情況,不再是完全靠同行襯托(當然也有一定關系)?!熬o湊”,是這部劇集的關鍵詞,更像是壓縮過的一部電影,冗雜的部分被篩除,只剩下干貨,看起來自然過癮。

其次是題材吃香?!皶r空循環(huán)”并不是太過新穎的題材,但是歷久彌香,影史上的《土撥鼠之日》、《源代碼》、《羅拉快跑》等等經典影片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題材的難點在于,每一次循環(huán),觀眾都會期待這一次的“變化”會是什么,如何巧妙設計變化點是必修課。

《開端》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或者說借鑒的很有風味。尤其是白敬亭本身被吹上天的“心態(tài)變化”,其實在筆者看來與《源代碼》中阿湯哥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

劇情設計上,其實也與《羅拉快跑》高度相似,尤其是該影片中的“8分鐘找到火車上裝炸彈的人”,思路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但必須指出的是,《開端》完全可以被定義為“借鑒”而非“抄襲”,其內容具備極大的創(chuàng)新成分,即便是看過上述影片的觀眾,仍舊可以在《開端》中獲得新鮮感。

種種加持下,《開端》走上了2022年網劇的第一座山巔,也讓網劇行業(yè)的價值得到了新的呈現。

02 屬于網劇的時代

根據CMNC發(fā)布的《2021網劇發(fā)展報告》顯示,2020年、2021年國內共上線網劇268部、266部,整體備案數量平穩(wěn)發(fā)展;從題材來看,“甜寵”“古裝”劇熱度頗高,懸疑劇暫時落后,未能重現2020年《隱秘的角落》般的“出圈”現象。

而在國際市場上,《魷魚游戲》卻是憑借超高的熱度,讓制片方和出品方奈飛都狂攬了一大波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細分之下,《開端》與《魷魚游戲》其實相似點還是很多的。

《魷魚游戲》的“大逃殺”和《開端》中的“時間循環(huán)”,至少在網劇領域都是小眾題材,此前也極少有能夠出圈的作品。

與此同時,它們對于自身的定位也很清楚——短小精悍、投入少、受眾明確,這同樣也是大部分網劇固有特點。

在這些特點的加持下,網劇比起動輒幾十集的正劇更容易獲得年輕群體的喜愛,也更容易破圈傳播,也讓網劇市場迅速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開端》背后的出品方,正是推出過《隱秘的角落》《覺醒年代》的正午陽光。再透露一個冷知識,堪稱國產劇巔峰之作的《瑯琊榜》,正午陽光同樣在出品方之列。

一部接一部的好劇,讓“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這句口號愈發(fā)響亮,也讓資本偷來了更多的青睞。

03 資本與現實與未來

2016年,正午陽光便拿到了華人文化基金的A輪投資,后者持股25%,成為第一大股東,當時的正午陽光話事人侯鴻亮以23.5%股份位居第二。

對于侯鴻亮來說,這已經是極好的變化。此前他在山影任職總經理時,限于國有資本的性質問題,即便來了風投也不敢合作,到了正午陽光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但是后來部分網劇的口碑下滑,讓正午陽光開始自省,最終決定暫停建設自家影城,并砍掉藝人經紀業(yè)務,宣布和旗下藝人解約。

這毫無疑問讓資本市場不怎么開心,畢竟實實在在的利益直接被割掉了。但對于正午陽光來說,雖然沒有了發(fā)展全產業(yè)鏈的機會,卻也堅定了“做精品劇”的方向。

又經過了幾年的迷茫與探索,才又有了《開端》的出現。

可以說正午陽光的發(fā)展史,就是中國影視劇、網劇產業(yè)的縮影。從最開始的質量為先,到被資本迷了眼,走向全產業(yè)鏈,搞起藝人經濟和粉絲經濟,最后口碑跌到谷底,周而復始。

正午陽光改變了,成功了,也希望能為其他同行帶來一次真正的觸動,帶給他們變革的動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網劇爆火的“開端”?

2022精品國劇的開端?

文|文景網娛

《開端》究竟有多火?

可以說,這部劇自上線以來,刷新了筆者對于“微博熱搜”的認知。

先念一下其他正午劇作品的“熱搜能力”:《喬家兒女》算是唯一能抗衡些許的作品,36集拿下178個熱搜,集均5個;而到了《山海情》就已經下降到93個了。

《開端》有多少個呢?8集,308個,集均38個。對比之下,同期的《雪中悍刀行》、《鏡雙城》、《王牌部隊》簡直不配擁有姓名。

就連新浪微博CEO都出來問上一句“昨天一口氣刷了8集”,并對超前點播取消事件表示了不解。

當然了,如此頻繁的上熱搜,必然是有人在幫忙。微博賬號“鴨屁屁墩”在1月19日發(fā)布微博說“開端的熱搜是我司在做”,并表示只有幾個重要劇情點和播前定檔的熱搜是人為的,其他都是“自來水”。

公關方面的話不能全信,真假都要去三分,不過即便如此,仍舊掩蓋不了《開端》的爆火事實。除了拿下海量熱搜,開播兩周10億+的播放量也是足以自傲的硬實力體現。

在全民對國產劇集體失望的當下,《開端》是如何做到脫穎而出?

01 沒有劇能隨便成功

劇情之前,先談演技。

趙今麥和白敬亭兩位演員此前的路人緣一直不錯。趙今麥被網友們評價為“什么年齡就演什么戲”,從《巴啦啦小魔仙》里的凌美琪,到《流浪地球》中的韓朵朵,再到后來的《少年派》里的林妙妙,這位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的新生讓我們看到了她的閃光點。

更重要的是,這位姑娘似乎運氣與眼光都不錯,幾部主演劇集哪怕質量不夠,仍舊正好卡在如今主體觀眾的興趣時間點上,比如童年的小魔仙,科幻崛起的韓朵朵。就這樣一步一步留下了深刻印象,為她在《開端》中的表現加了不少分。

而白敬亭也成功以此劇洗脫了“綜藝咖”的負面評價?!睹餍谴髠商健方o他帶來了熱度與粉絲,卻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正面評價,《開端》這部作品既證明了他,也拯救了他,可謂是時也命也。

再談劇情。整體觀感已經脫離了“矮子里面拔將軍”的情況,不再是完全靠同行襯托(當然也有一定關系)?!熬o湊”,是這部劇集的關鍵詞,更像是壓縮過的一部電影,冗雜的部分被篩除,只剩下干貨,看起來自然過癮。

其次是題材吃香?!皶r空循環(huán)”并不是太過新穎的題材,但是歷久彌香,影史上的《土撥鼠之日》、《源代碼》、《羅拉快跑》等等經典影片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題材的難點在于,每一次循環(huán),觀眾都會期待這一次的“變化”會是什么,如何巧妙設計變化點是必修課。

《開端》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或者說借鑒的很有風味。尤其是白敬亭本身被吹上天的“心態(tài)變化”,其實在筆者看來與《源代碼》中阿湯哥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

劇情設計上,其實也與《羅拉快跑》高度相似,尤其是該影片中的“8分鐘找到火車上裝炸彈的人”,思路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但必須指出的是,《開端》完全可以被定義為“借鑒”而非“抄襲”,其內容具備極大的創(chuàng)新成分,即便是看過上述影片的觀眾,仍舊可以在《開端》中獲得新鮮感。

種種加持下,《開端》走上了2022年網劇的第一座山巔,也讓網劇行業(yè)的價值得到了新的呈現。

02 屬于網劇的時代

根據CMNC發(fā)布的《2021網劇發(fā)展報告》顯示,2020年、2021年國內共上線網劇268部、266部,整體備案數量平穩(wěn)發(fā)展;從題材來看,“甜寵”“古裝”劇熱度頗高,懸疑劇暫時落后,未能重現2020年《隱秘的角落》般的“出圈”現象。

而在國際市場上,《魷魚游戲》卻是憑借超高的熱度,讓制片方和出品方奈飛都狂攬了一大波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細分之下,《開端》與《魷魚游戲》其實相似點還是很多的。

《魷魚游戲》的“大逃殺”和《開端》中的“時間循環(huán)”,至少在網劇領域都是小眾題材,此前也極少有能夠出圈的作品。

與此同時,它們對于自身的定位也很清楚——短小精悍、投入少、受眾明確,這同樣也是大部分網劇固有特點。

在這些特點的加持下,網劇比起動輒幾十集的正劇更容易獲得年輕群體的喜愛,也更容易破圈傳播,也讓網劇市場迅速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開端》背后的出品方,正是推出過《隱秘的角落》《覺醒年代》的正午陽光。再透露一個冷知識,堪稱國產劇巔峰之作的《瑯琊榜》,正午陽光同樣在出品方之列。

一部接一部的好劇,讓“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這句口號愈發(fā)響亮,也讓資本偷來了更多的青睞。

03 資本與現實與未來

2016年,正午陽光便拿到了華人文化基金的A輪投資,后者持股25%,成為第一大股東,當時的正午陽光話事人侯鴻亮以23.5%股份位居第二。

對于侯鴻亮來說,這已經是極好的變化。此前他在山影任職總經理時,限于國有資本的性質問題,即便來了風投也不敢合作,到了正午陽光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但是后來部分網劇的口碑下滑,讓正午陽光開始自省,最終決定暫停建設自家影城,并砍掉藝人經紀業(yè)務,宣布和旗下藝人解約。

這毫無疑問讓資本市場不怎么開心,畢竟實實在在的利益直接被割掉了。但對于正午陽光來說,雖然沒有了發(fā)展全產業(yè)鏈的機會,卻也堅定了“做精品劇”的方向。

又經過了幾年的迷茫與探索,才又有了《開端》的出現。

可以說正午陽光的發(fā)展史,就是中國影視劇、網劇產業(yè)的縮影。從最開始的質量為先,到被資本迷了眼,走向全產業(yè)鏈,搞起藝人經濟和粉絲經濟,最后口碑跌到谷底,周而復始。

正午陽光改變了,成功了,也希望能為其他同行帶來一次真正的觸動,帶給他們變革的動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