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中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將出口至阿根廷。
2月1日晚間,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集團)官微消息稱,當日,阿根廷核電公司與中核集團、中核集團中國中原、中國中原阿根廷分公司正式簽署阿根廷阿圖查三號核電站項目設計采購和施工合同。
根據(jù)總承包合同約定,中核集團將通過工程總承包方式,以“交鑰匙”模式,為阿根廷建設一座“華龍一號”壓水堆核電站,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前動工。
“交鑰匙”模式指的是跨國公司為東道國建造工程項目,設計與建造工程完成后,將該項目所有權和管理權依合同完整地交給對方,由對方開始經(jīng)營。
這意味著繼巴基斯坦后,阿根廷成為“華龍一號”走出國門的又一站,
根據(jù)阿根廷核電公司披露的消息,阿根廷阿圖查三號核電站預計投資總額80億美元(約508.84億元人民幣)。
2021年5月20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2號(K-2)機組正式進入商業(yè)運行,標志著“華龍一號”走出國門,落地巴基斯坦。
“華龍一號”是由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合作研發(fā)設計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
“華龍一號”機組的設計壽命為60年,每臺機組裝機容量可達120萬千瓦,年發(fā)電能力近100億度。其安全性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首臺套國產(chǎn)化率達到88%,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
2022年是中阿建交50周年。早在1985年,中阿兩國政府就簽訂《和平利用核能協(xié)議》。中核集團以旗下子公司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原)牽頭推進項目開發(fā)。
2010年起,中核集團與阿方開展核能交流,并簽署了關于核能領域合作意向協(xié)議。
2015年開始,中核集團海外市場開發(fā)提速,華龍國際核電技術公司成立。
當年2月,中阿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xié)議》。
當年11月,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正式簽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電站商務合同及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合作建設阿根廷第四、第五座核電站。
其中,阿根廷第四座核電站,即阿圖查核電站3號機組的重水堆核電站,采用來自加拿大坎杜能源公司設計的重水堆技術。阿根廷第五座核電站項目,采用由中方設計的“華龍一號”壓水堆技術。
重水堆一度是阿根廷新建核電的首選技術路線。阿根廷現(xiàn)擁有三個在運核電機組,總裝機176.3萬千瓦,均采用重水堆技術。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為第二代核電技術。
中核集團也曾引進加拿大坎杜的重水堆技術,在秦山三期建設了兩臺重水堆核電機組,該工程于1998年6月開工,2003年7月全面建成投產(chǎn)。
2016年6月,在G20能源部長會議期間,中國國家能源局與阿根廷能礦部簽署了《關于合作建設阿根廷核電站的諒解備忘錄》,明確了重水堆和壓水堆項目后續(xù)工作總體目標。
阿根廷總統(tǒng)馬克里當時表示,重水堆項目將于2017年開工建設,力爭壓水堆項目于2019年開工建設。
但兩大項目的落地受到阿根廷政權更迭影響。
2017年5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又簽署了關于阿根廷第四座和第五座核電站建設的總合同,明確在2018年開工建設一臺70萬千瓦CANDU-6型重水堆核電機組,在2020年開工建設一臺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壓水堆核電機組。
2021年6月,阿根廷核電公司明確核電發(fā)展行動計劃,提出首先建設“華龍一號”輕水堆技術,同時維持重水堆發(fā)展計劃。
中核集團是中國第二大核電企業(yè),也是國內(nèi)唯一的專營核燃料生產(chǎn)商、供應商和服務商,同時是目前中國唯一實現(xiàn)批量出口核電站的企業(yè)。
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首堆在福清5號機組開工;2021年1月30日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2020年11月10日,中核集團宣布“華龍一號”已經(jīng)形成完整的自主知識產(chǎn)權與型號標準體系。
2022年1月1日,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并網(wǎng)成功,這是全球第三臺、中國第二臺“華龍一號”并網(wǎng)發(fā)電機組。
此外,“華龍一號”已經(jīng)在中國福建漳州、海南昌江等地實現(xiàn)批量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