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無法照搬抖音模式,中國團隊在TikTok上如何找機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無法照搬抖音模式,中國團隊在TikTok上如何找機會?

月GMV翻倍增長,紅利期仍在。

文|深響 朱琳

根據網絡安全服務公司Cloudflare,TikTok已于2021年超越Google、Facebook,成為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互聯(lián)網網站。截至2021年9月,TikTok的全球月活用戶數量突破十億。這使得TikTok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新流量金礦。

但這座金礦如何開采?TikTok上的生意又有哪些特點?以何種姿勢入場才能占得先機?又需要怎樣的操作才能與后來者拉開差距?

Newme是一家面向歐美市場的DTC出海家居品牌,將國內“新、奇、特”的家居類產品,通過小包空運的方式售賣至海外市場。其主要依靠TikTok渠道,通過TikTok的短視頻廣告投放、結合自有團隊和第三方代播進行直播帶貨,用TikTok小店及獨立站承接流量,實現(xiàn)轉化和商品售賣。

Newme創(chuàng)始人顧俊告訴「深響」:“TikTok會提供商品銷售補貼、物流補貼、用戶購物補貼、直播激勵補貼等各種補貼?!毖韵轮?,相比于海外的其他的平臺,TikTok對創(chuàng)業(yè)者更友好。

目前,Newme已累計在TikTok短視頻廣告投放超百萬美金,日廣告投放收入訂單峰值超過一千單。店內現(xiàn)有SKU三百到四百個,數件單品銷量過萬。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Newme月GMV呈翻倍增長態(tài)勢,峰值達到近百萬美元。

“中國玩家的勤奮度真的不是任何一個歐美國家能比的?!?/p>

高起點團隊

Newme成立于2020年11月,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已完成三輪融資:

  • 成立之初,云沐資本和執(zhí)勢資本投資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
  • 2021年11月由惟一資本領投,青贏創(chuàng)投跟投的數百萬美金的天使輪融資;
  • 今年2月22日,Newme獲得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華映資本獨家投資。

Newme的創(chuàng)始人顧俊背景豐富,先后供職于京東、樂蜂網、唯品會,主要負責電商平臺新媒體的內容工作。2015年,顧俊創(chuàng)辦進口美妝社交電商,借助社交平臺種草日韓美妝產品,再將產品進口售賣至國內。該公司曾完成三輪融資,分別獲得了來自顧俊樂蜂網前老板李靜、經緯中國、險峰長青、貝塔斯曼的投資,累計融資近千萬美金。

隨著拼多多、小紅書、云集微店等大型社交電商的崛起,中小公司市場份額受到擠壓,顧俊開始尋找下一個出海機會。2018年前后,顧俊看到了海外B2B電商市場的潛力。于是,他轉戰(zhàn)印度,做起了當地的社交電商。但好景不長,在疫情和中印貿易沖突的雙重打擊下,顧俊不得不另辟戰(zhàn)場。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顧俊這次很快確定了方向。2020年疫情期間,身處美國的顧俊洞察到了美國線上零售市場的機會,火速創(chuàng)辦了如今的Newme。

與顧俊相似,Newme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譚健榮也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譚健榮曾在法國生活7年,在微軟供職2年,創(chuàng)立過3C消費電子品牌Emie,獲得了貝塔斯曼、藍湖資本、景林資本等多家機構的投資,融資總額上億元。

目前,Newme共有員工二十余名。他們大多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背景,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熟悉海外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干铐憽挂舶l(fā)現(xiàn),相比于抖音上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草莽”氣息,TikTok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更加“有范兒”,幾乎沒有零起點的玩家。

把握渠道,讓品牌差異化

時間過得飛快。

2020年,TikTok還僅在小范圍試水電商功能;去年年初,TikTok就在印尼、英國先后上線TikTok Shop功能,類似國內的抖音小店,并逐漸從邀請制到開放,完善工具、功能,消費者可以在TikTok內完成購物全流程,也就是所謂的“全閉環(huán)”。美國站點則開通了TikTok Shopping,觀眾可以從視頻和直播點擊購物車鏈接,購買行為在站外完成,這被業(yè)內稱作“半閉環(huán)”。

Newme2021年3月開始賣貨,入局時間算是恰到好處。畢竟,任何眾所周知的金礦紅利期都不會太長。

對比其他渠道,TikTok流量成本相對較低。根據Adbadger數據顯示,亞馬遜CPC(廣告平均點擊價格)在0.5~1美元/次的范圍內波動,而TikTok平均CPC費用僅為0.11美元,流量洼地效應明顯。這也是品牌們選擇TikTok的最主要動力。

另外,TikTok與海外的傳統(tǒng)電商平臺相比,完全不同的內容表現(xiàn)張力,也是拉近品牌與消費者距離的有力抓手。

消費者打開亞馬遜購物界面時,往往是有明確的購物需求的,亞馬遜只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貨比三家的平臺。所以在內容上,亞馬遜主要做的是對商品詳情的解讀說明。而TikTok則是通過內容運營實現(xiàn)反向”種草“,刺激消費者不斷產生新的購物沖動。

而這種內容表現(xiàn)力已經反作用于品牌的選品邏輯——據顧俊介紹,在起步階段,團隊主要是從短視頻獨有的社交傳播屬性角度進行考量,挑選價格低廉、新穎度高、展示效果好的產品上架銷售,輔以TikTok作為獲客渠道,通過廣告投放和直播,引導顧客在TikTok小店或獨立站完成商品交易。

顧俊告訴「深響」,TikTok上的爆品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最直白的就是超級便宜;第二,是從無認知,用戶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第三,「before after」(使用前后)對比明顯、展示感好、用戶效果可見性高的。”

這與國內直播帶貨的選品邏輯類似。這套打法短期的確能助力商品銷量,長期看,卻仍然需要品牌擁有自己的產品能力與門檻。

Newme曾在TikTok上買過一款發(fā)光的emoji口罩,4天賣出10000件。這款產品其實早在五年前就在亞馬遜上有售了,但一直默默無聞。直到Newme在TikTok上帶火,那些亞馬遜店鋪才又把它“打撈”出來。

這讓顧俊意識到簡單爆品始終是把雙刃劍。要想長期玩下去,打造自有品牌、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壁壘勢在必行。

他告訴「深響」,在渠道的紅利面前,應該先做全品類。“TikTok沒有更多的品類限制,所以我們在起步階段,嚴選了適合短視頻或者直播展示的產品,先后做了短視頻和直播。Newme現(xiàn)在包括測品在內總體SKU是三百到四百個,單品價格區(qū)間在25到30美元?!?/p>

但接下來,就需要深耕了——“我們現(xiàn)在在不斷地收窄產品范圍,尤其是家居這個品類里,我們正在深入更細分的產品市場?!?/p>

Newme計劃在發(fā)力前端銷量、擴大規(guī)模的同時,進一步開啟供應鏈的改造工作,通過自研、包款等方式重新定義產品,迭代自有品牌。

以下為「深響」整理后的部分訪談實錄:

關于產品

Q:根據您的觀察或經驗,您認為現(xiàn)在TikTok平臺上的爆品有哪些共性?

A:主要有三點:第一,最直白的就是超級便宜;第二,是從無認知,用戶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第三,是before after這種前后對比明顯、展示感好、用戶效果可見性高的。

Q:Newme的選品邏輯和規(guī)劃是怎樣的?

A:Newme的產品大多集中在家居領域。我認為在渠道的紅利面前,應該先做全品類。再加上TikTok沒有更多的品類限制,所以我們在起步階段,嚴選了適合短視頻或者直播展示的產品,先后做了短視頻和直播。

家居品類和短視頻這個內容屬性比較匹配,比如服裝品類,它的內容屬性是一秒鐘的圖片,Instagram上面有很多穿搭圖片,就成為了內容,家居類產品涉及使用,剛好15到60秒的視頻就可以解決認知問題。

Newme現(xiàn)在包括測品在內總體SKU是三百到四百個,單品價格區(qū)間在25到30美元,也有低到5美元的。我們現(xiàn)在在不斷地收窄產品范圍,尤其是家居這個品類里,我們正在深入更細分的產品市場。比如最近上的一些兒童專用的電動指甲刀,它不是給小朋友剪指甲簡單地另買一套,而是電動的指甲打磨器,更安全更適用兒童使用。

Q:您之前在演講中提到“在TikTok的生態(tài)里,中國商家出海主要有三個品類機會:一是創(chuàng)新品類的爆品空間;二是成熟品類的創(chuàng)新功能;三是成熟品類的另類表達”,請問現(xiàn)在還是這三個機會嗎?

A:我覺得品類從來都是存在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品類的區(qū)別。我認為之前提的這三點仍然是當前的主要品類機會——爆品空間,并列表達和創(chuàng)新功能。

長期來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TikTok本質上還是內容平臺,而商品的內容其實就在于商品本身。

關于供應鏈與物流

Q:在開發(fā)產品方面,Newme是怎樣選擇供應商的?Newme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又是什么樣的?

A:我們是先鎖定品類,再鎖定供應商。體量較小的企業(yè)在早期很難找到非常優(yōu)質的供應商,供應商開發(fā)也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大多是OEM ,但正在走向ODM?,F(xiàn)在很多工廠具備研發(fā)能力,但不具備市場化和產品定義的能力。對Newme來說,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工廠的研發(fā)能力通常比我們強,甚至比我們更專業(yè)。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更愿意采取的合作關系是包款,工廠開發(fā)出新產品后前六個月專供我們售賣,保證一定時間內的原創(chuàng)性。

Q:測品、采購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流程?

A:測出20件之前都不采購,就拿市場上的素材視頻去測反應,同時先找到供應鏈,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采購得到。如果這個商品在一定周期之內銷售,比如現(xiàn)在確定的事情是一周之內銷售過20件,我們就可以小批量采購這些商品,以這種批次管理來做我們的商品采購。

Q:這個模式庫存壓力應該比較小吧?

A:我們會比較小,也有產品特性的緣故。因為我們沒有尺碼,沒有過多周期性,有些產品會有周期性,但是這些產品相對來說我們也有限,但一類羽絨服壓著賣不出去就是真賣不出去了。

Q:在物流方面,NEWME也是和TikTok合作的嗎?

A:我們按照不同地區(qū)分為兩種模式。英國和印尼是在TikTok閉環(huán)下,先發(fā)貨到TikTok國內倉,之后由TikTok合作物流商承運;而在美國可以通過投流或者半閉環(huán)小黃車來銷售商品,但最終是在Newme獨立站上成交的,Newme會與海外物流商直接合作。

Q:物流這塊的成本會占你們整體的多少?

A:目前是15%到20%。

關于TikTok營銷

Q:您認為現(xiàn)在的TikTok還是流量洼地嗎?

A:TikTok流量成本現(xiàn)階段看起來不會有很大的提升,平均cpm價格在10美元左右,對比facebook已經達到30美元,流量成本是比較低的。

而且TikTok作為內容渠道,需要大量生產力和超強的篩選機制才能定義用戶的精準度,所以我堅信TikTok已經有很大月活的基礎上,數據標簽會越來越精準,商業(yè)化變現(xiàn)也會更高效率。

Q:TikTok上現(xiàn)在還是流量的紅利期,您預測它會持續(xù)多長的時間?

A:一年到一年半。

Q:Newme作為一個先發(fā)者,您覺得這種先發(fā)者的優(yōu)勢能夠保持多久?

A:本質上我們還沒有特別大的優(yōu)勢,因為大家市場規(guī)模都太小了,所以這種優(yōu)勢沒有什么差異化的價值。其次,我覺得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里,知行合一才可能帶來一些較大的差異。進來的人越多,紅利越高,豐富度越長,意味著你越專注,才會擁有的越多紅利,但這對我們來說不算是一個威脅,因為這個行業(yè)太大了,如果一個蛋糕有5000億,于我們而言有50億已經很大了,我覺得足夠了。

Q:現(xiàn)在直播的強度如何?短視頻更新的頻率如何?

A:現(xiàn)在我們有6個直播間,日播,大概單場4到6個小時。短視頻賬號有7、8個,之前拼接搬運的素材比較多,現(xiàn)在也在做更多素材自有化,包括我們對接了俄羅斯的拍攝團隊,確確實實我們正在用全球化的生產力重新解構內容貢獻這件事情。

我們都是自播,也會代理一些我們自己覆蓋不了的供應鏈的品類,比如服裝,珠寶這類供應鏈很深的品類,效果還不錯。

Q:您提到70%的銷售是來自于短視頻,你們重點發(fā)展的方向是更偏直播還是偏短視頻?

A:我希望是平衡的,因為這兩個地方帶來的品類機會是不一樣的,而且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一樣。當然我們很刻意的在往直播引導,包括我個人的精力,所以我們的直播體量才會慢慢的起來,但不意味著公司就一定加強直播或加強短視頻,這兩者來說都有它自己的弊端和優(yōu)勢。

Q:您覺得在TikTok上開店和在亞馬遜速賣通上開店有什么區(qū)別?

A:在我看來有三點:第一是人群的區(qū)別,亞馬遜用戶以白人男性為主,而TikTok上45歲以上和25歲以下的用戶很多。這也導致它跟亞馬遜的直接競爭關系不大,更像是一個下沉市場。第二是品類的區(qū)別,亞馬遜上出售的多為標品,銷售周期長;TikTok售賣非標品則更有優(yōu)勢。第三是內容表現(xiàn)度的區(qū)別,亞馬遜類似于對商品詳情頁的解讀,而TikTok更多的是基于用戶購物沖動的“種草”。

Q:去年五月亞馬遜封了一大批中國賣家,很多人在跨境行業(yè)里叫苦不迭。相比起來TikTok會對中國賣家更友好一些嗎?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A:當然會更友好,從平臺政策來看,TikTok會提供商品銷售補貼、物流補貼、用戶購物補貼、直播激勵補貼等各種補貼。

Q:您可以說是同時見證了國內和國外電商的發(fā)展。那在您看來,有沒有哪些國內比較成熟的玩法在TikTok上可能是行不通的?

A:一個是品牌自播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用戶購物習慣一定是從低客單、超低價、高性價比這個角度開始的,而品牌是需要賣出溢價的,這就形成了矛盾。

二是電商“達人化”,比如MCN,我認為它的機會就不在中國玩家手里。主播對個人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培養(yǎng)出一個超級主播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無法照搬抖音模式,中國團隊在TikTok上如何找機會?

月GMV翻倍增長,紅利期仍在。

文|深響 朱琳

根據網絡安全服務公司Cloudflare,TikTok已于2021年超越Google、Facebook,成為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互聯(lián)網網站。截至2021年9月,TikTok的全球月活用戶數量突破十億。這使得TikTok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新流量金礦。

但這座金礦如何開采?TikTok上的生意又有哪些特點?以何種姿勢入場才能占得先機?又需要怎樣的操作才能與后來者拉開差距?

Newme是一家面向歐美市場的DTC出海家居品牌,將國內“新、奇、特”的家居類產品,通過小包空運的方式售賣至海外市場。其主要依靠TikTok渠道,通過TikTok的短視頻廣告投放、結合自有團隊和第三方代播進行直播帶貨,用TikTok小店及獨立站承接流量,實現(xiàn)轉化和商品售賣。

Newme創(chuàng)始人顧俊告訴「深響」:“TikTok會提供商品銷售補貼、物流補貼、用戶購物補貼、直播激勵補貼等各種補貼?!毖韵轮?,相比于海外的其他的平臺,TikTok對創(chuàng)業(yè)者更友好。

目前,Newme已累計在TikTok短視頻廣告投放超百萬美金,日廣告投放收入訂單峰值超過一千單。店內現(xiàn)有SKU三百到四百個,數件單品銷量過萬。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Newme月GMV呈翻倍增長態(tài)勢,峰值達到近百萬美元。

“中國玩家的勤奮度真的不是任何一個歐美國家能比的?!?/p>

高起點團隊

Newme成立于2020年11月,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已完成三輪融資:

  • 成立之初,云沐資本和執(zhí)勢資本投資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
  • 2021年11月由惟一資本領投,青贏創(chuàng)投跟投的數百萬美金的天使輪融資;
  • 今年2月22日,Newme獲得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華映資本獨家投資。

Newme的創(chuàng)始人顧俊背景豐富,先后供職于京東、樂蜂網、唯品會,主要負責電商平臺新媒體的內容工作。2015年,顧俊創(chuàng)辦進口美妝社交電商,借助社交平臺種草日韓美妝產品,再將產品進口售賣至國內。該公司曾完成三輪融資,分別獲得了來自顧俊樂蜂網前老板李靜、經緯中國、險峰長青、貝塔斯曼的投資,累計融資近千萬美金。

隨著拼多多、小紅書、云集微店等大型社交電商的崛起,中小公司市場份額受到擠壓,顧俊開始尋找下一個出海機會。2018年前后,顧俊看到了海外B2B電商市場的潛力。于是,他轉戰(zhàn)印度,做起了當地的社交電商。但好景不長,在疫情和中印貿易沖突的雙重打擊下,顧俊不得不另辟戰(zhàn)場。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顧俊這次很快確定了方向。2020年疫情期間,身處美國的顧俊洞察到了美國線上零售市場的機會,火速創(chuàng)辦了如今的Newme。

與顧俊相似,Newme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譚健榮也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譚健榮曾在法國生活7年,在微軟供職2年,創(chuàng)立過3C消費電子品牌Emie,獲得了貝塔斯曼、藍湖資本、景林資本等多家機構的投資,融資總額上億元。

目前,Newme共有員工二十余名。他們大多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背景,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熟悉海外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深響」也發(fā)現(xiàn),相比于抖音上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草莽”氣息,TikTok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更加“有范兒”,幾乎沒有零起點的玩家。

把握渠道,讓品牌差異化

時間過得飛快。

2020年,TikTok還僅在小范圍試水電商功能;去年年初,TikTok就在印尼、英國先后上線TikTok Shop功能,類似國內的抖音小店,并逐漸從邀請制到開放,完善工具、功能,消費者可以在TikTok內完成購物全流程,也就是所謂的“全閉環(huán)”。美國站點則開通了TikTok Shopping,觀眾可以從視頻和直播點擊購物車鏈接,購買行為在站外完成,這被業(yè)內稱作“半閉環(huán)”。

Newme2021年3月開始賣貨,入局時間算是恰到好處。畢竟,任何眾所周知的金礦紅利期都不會太長。

對比其他渠道,TikTok流量成本相對較低。根據Adbadger數據顯示,亞馬遜CPC(廣告平均點擊價格)在0.5~1美元/次的范圍內波動,而TikTok平均CPC費用僅為0.11美元,流量洼地效應明顯。這也是品牌們選擇TikTok的最主要動力。

另外,TikTok與海外的傳統(tǒng)電商平臺相比,完全不同的內容表現(xiàn)張力,也是拉近品牌與消費者距離的有力抓手。

消費者打開亞馬遜購物界面時,往往是有明確的購物需求的,亞馬遜只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貨比三家的平臺。所以在內容上,亞馬遜主要做的是對商品詳情的解讀說明。而TikTok則是通過內容運營實現(xiàn)反向”種草“,刺激消費者不斷產生新的購物沖動。

而這種內容表現(xiàn)力已經反作用于品牌的選品邏輯——據顧俊介紹,在起步階段,團隊主要是從短視頻獨有的社交傳播屬性角度進行考量,挑選價格低廉、新穎度高、展示效果好的產品上架銷售,輔以TikTok作為獲客渠道,通過廣告投放和直播,引導顧客在TikTok小店或獨立站完成商品交易。

顧俊告訴「深響」,TikTok上的爆品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最直白的就是超級便宜;第二,是從無認知,用戶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第三,「before after」(使用前后)對比明顯、展示感好、用戶效果可見性高的。”

這與國內直播帶貨的選品邏輯類似。這套打法短期的確能助力商品銷量,長期看,卻仍然需要品牌擁有自己的產品能力與門檻。

Newme曾在TikTok上買過一款發(fā)光的emoji口罩,4天賣出10000件。這款產品其實早在五年前就在亞馬遜上有售了,但一直默默無聞。直到Newme在TikTok上帶火,那些亞馬遜店鋪才又把它“打撈”出來。

這讓顧俊意識到簡單爆品始終是把雙刃劍。要想長期玩下去,打造自有品牌、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壁壘勢在必行。

他告訴「深響」,在渠道的紅利面前,應該先做全品類?!癟ikTok沒有更多的品類限制,所以我們在起步階段,嚴選了適合短視頻或者直播展示的產品,先后做了短視頻和直播。Newme現(xiàn)在包括測品在內總體SKU是三百到四百個,單品價格區(qū)間在25到30美元?!?/p>

但接下來,就需要深耕了——“我們現(xiàn)在在不斷地收窄產品范圍,尤其是家居這個品類里,我們正在深入更細分的產品市場。”

Newme計劃在發(fā)力前端銷量、擴大規(guī)模的同時,進一步開啟供應鏈的改造工作,通過自研、包款等方式重新定義產品,迭代自有品牌。

以下為「深響」整理后的部分訪談實錄:

關于產品

Q:根據您的觀察或經驗,您認為現(xiàn)在TikTok平臺上的爆品有哪些共性?

A:主要有三點:第一,最直白的就是超級便宜;第二,是從無認知,用戶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第三,是before after這種前后對比明顯、展示感好、用戶效果可見性高的。

Q:Newme的選品邏輯和規(guī)劃是怎樣的?

A:Newme的產品大多集中在家居領域。我認為在渠道的紅利面前,應該先做全品類。再加上TikTok沒有更多的品類限制,所以我們在起步階段,嚴選了適合短視頻或者直播展示的產品,先后做了短視頻和直播。

家居品類和短視頻這個內容屬性比較匹配,比如服裝品類,它的內容屬性是一秒鐘的圖片,Instagram上面有很多穿搭圖片,就成為了內容,家居類產品涉及使用,剛好15到60秒的視頻就可以解決認知問題。

Newme現(xiàn)在包括測品在內總體SKU是三百到四百個,單品價格區(qū)間在25到30美元,也有低到5美元的。我們現(xiàn)在在不斷地收窄產品范圍,尤其是家居這個品類里,我們正在深入更細分的產品市場。比如最近上的一些兒童專用的電動指甲刀,它不是給小朋友剪指甲簡單地另買一套,而是電動的指甲打磨器,更安全更適用兒童使用。

Q:您之前在演講中提到“在TikTok的生態(tài)里,中國商家出海主要有三個品類機會:一是創(chuàng)新品類的爆品空間;二是成熟品類的創(chuàng)新功能;三是成熟品類的另類表達”,請問現(xiàn)在還是這三個機會嗎?

A:我覺得品類從來都是存在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品類的區(qū)別。我認為之前提的這三點仍然是當前的主要品類機會——爆品空間,并列表達和創(chuàng)新功能。

長期來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TikTok本質上還是內容平臺,而商品的內容其實就在于商品本身。

關于供應鏈與物流

Q:在開發(fā)產品方面,Newme是怎樣選擇供應商的?Newme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又是什么樣的?

A:我們是先鎖定品類,再鎖定供應商。體量較小的企業(yè)在早期很難找到非常優(yōu)質的供應商,供應商開發(fā)也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大多是OEM ,但正在走向ODM。現(xiàn)在很多工廠具備研發(fā)能力,但不具備市場化和產品定義的能力。對Newme來說,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工廠的研發(fā)能力通常比我們強,甚至比我們更專業(yè)。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更愿意采取的合作關系是包款,工廠開發(fā)出新產品后前六個月專供我們售賣,保證一定時間內的原創(chuàng)性。

Q:測品、采購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流程?

A:測出20件之前都不采購,就拿市場上的素材視頻去測反應,同時先找到供應鏈,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采購得到。如果這個商品在一定周期之內銷售,比如現(xiàn)在確定的事情是一周之內銷售過20件,我們就可以小批量采購這些商品,以這種批次管理來做我們的商品采購。

Q:這個模式庫存壓力應該比較小吧?

A:我們會比較小,也有產品特性的緣故。因為我們沒有尺碼,沒有過多周期性,有些產品會有周期性,但是這些產品相對來說我們也有限,但一類羽絨服壓著賣不出去就是真賣不出去了。

Q:在物流方面,NEWME也是和TikTok合作的嗎?

A:我們按照不同地區(qū)分為兩種模式。英國和印尼是在TikTok閉環(huán)下,先發(fā)貨到TikTok國內倉,之后由TikTok合作物流商承運;而在美國可以通過投流或者半閉環(huán)小黃車來銷售商品,但最終是在Newme獨立站上成交的,Newme會與海外物流商直接合作。

Q:物流這塊的成本會占你們整體的多少?

A:目前是15%到20%。

關于TikTok營銷

Q:您認為現(xiàn)在的TikTok還是流量洼地嗎?

A:TikTok流量成本現(xiàn)階段看起來不會有很大的提升,平均cpm價格在10美元左右,對比facebook已經達到30美元,流量成本是比較低的。

而且TikTok作為內容渠道,需要大量生產力和超強的篩選機制才能定義用戶的精準度,所以我堅信TikTok已經有很大月活的基礎上,數據標簽會越來越精準,商業(yè)化變現(xiàn)也會更高效率。

Q:TikTok上現(xiàn)在還是流量的紅利期,您預測它會持續(xù)多長的時間?

A:一年到一年半。

Q:Newme作為一個先發(fā)者,您覺得這種先發(fā)者的優(yōu)勢能夠保持多久?

A:本質上我們還沒有特別大的優(yōu)勢,因為大家市場規(guī)模都太小了,所以這種優(yōu)勢沒有什么差異化的價值。其次,我覺得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里,知行合一才可能帶來一些較大的差異。進來的人越多,紅利越高,豐富度越長,意味著你越專注,才會擁有的越多紅利,但這對我們來說不算是一個威脅,因為這個行業(yè)太大了,如果一個蛋糕有5000億,于我們而言有50億已經很大了,我覺得足夠了。

Q:現(xiàn)在直播的強度如何?短視頻更新的頻率如何?

A:現(xiàn)在我們有6個直播間,日播,大概單場4到6個小時。短視頻賬號有7、8個,之前拼接搬運的素材比較多,現(xiàn)在也在做更多素材自有化,包括我們對接了俄羅斯的拍攝團隊,確確實實我們正在用全球化的生產力重新解構內容貢獻這件事情。

我們都是自播,也會代理一些我們自己覆蓋不了的供應鏈的品類,比如服裝,珠寶這類供應鏈很深的品類,效果還不錯。

Q:您提到70%的銷售是來自于短視頻,你們重點發(fā)展的方向是更偏直播還是偏短視頻?

A:我希望是平衡的,因為這兩個地方帶來的品類機會是不一樣的,而且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一樣。當然我們很刻意的在往直播引導,包括我個人的精力,所以我們的直播體量才會慢慢的起來,但不意味著公司就一定加強直播或加強短視頻,這兩者來說都有它自己的弊端和優(yōu)勢。

Q:您覺得在TikTok上開店和在亞馬遜速賣通上開店有什么區(qū)別?

A:在我看來有三點:第一是人群的區(qū)別,亞馬遜用戶以白人男性為主,而TikTok上45歲以上和25歲以下的用戶很多。這也導致它跟亞馬遜的直接競爭關系不大,更像是一個下沉市場。第二是品類的區(qū)別,亞馬遜上出售的多為標品,銷售周期長;TikTok售賣非標品則更有優(yōu)勢。第三是內容表現(xiàn)度的區(qū)別,亞馬遜類似于對商品詳情頁的解讀,而TikTok更多的是基于用戶購物沖動的“種草”。

Q:去年五月亞馬遜封了一大批中國賣家,很多人在跨境行業(yè)里叫苦不迭。相比起來TikTok會對中國賣家更友好一些嗎?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A:當然會更友好,從平臺政策來看,TikTok會提供商品銷售補貼、物流補貼、用戶購物補貼、直播激勵補貼等各種補貼。

Q:您可以說是同時見證了國內和國外電商的發(fā)展。那在您看來,有沒有哪些國內比較成熟的玩法在TikTok上可能是行不通的?

A:一個是品牌自播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用戶購物習慣一定是從低客單、超低價、高性價比這個角度開始的,而品牌是需要賣出溢價的,這就形成了矛盾。

二是電商“達人化”,比如MCN,我認為它的機會就不在中國玩家手里。主播對個人綜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培養(yǎng)出一個超級主播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