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叮咚買菜食安問題頻發(fā),希冀實現全面盈利,資金趨緊如何造血是關鍵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叮咚買菜食安問題頻發(fā),希冀實現全面盈利,資金趨緊如何造血是關鍵

靠價格補貼贏得競爭的時代結束了。

文|全球財說 林洛栩

叮咚買菜再遇難關,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夕被曝食安問題。

與此同時,赴美上市不足一年,叮咚買菜的股價和業(yè)績水平已同樣備受關注。

叮咚買菜屢教屢罰仍違規(guī),股價狂跌市值不足10億美元

3月17日,北京海淀市場監(jiān)管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信息稱,針對媒體報道的叮咚買菜前置倉存在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簽、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并且已于3月16日對叮咚買菜進行約談,即刻開展專項行動,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新京報的報道顯示,經過臥底暗訪發(fā)現,把報廢死魚當活魚賣,早已是叮咚買菜三元站內公開的秘密。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源于叮咚買菜對于前置倉嚴苛的損耗率要求。

叮咚買菜三元站站長對媒體表示,三月份三元站的水產損耗率目標為0.2%,非水產損耗率0.08%,配送人效即總訂單數/前置倉上班人數為80。

對于生鮮賽道而言,損耗率確實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果蔬水產在運輸途中就會出現較大損耗。

但是,若因為叮咚買菜的嚴苛限制,從而發(fā)生“死魚冒充活魚”等情況,對于消費者而言必定難以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叮咚買菜第一次發(fā)生食安問題。

2022年2月,叮咚買菜因經營的鮮活皮皮蝦、鱘魚等農產品鎘超標、活鱘魚氧佛沙星不符合要求等問題,曾被沒收違法所得10467元,處以罰款19萬元,共計罰沒20余萬元。

1月,叮咚買菜曾因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含量不合格,被罰款超38萬元。

上述事件屢見不鮮若羅列將會占去過大篇幅,生鮮電商不新鮮、食物違規(guī)超標等,都可謂是觸碰了消費者的“大忌”,在看叮咚買菜官網宣傳似乎有些“可笑”。

圖片來源:叮咚買菜官網

食安問題在一定層面,將嚴重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并影響叮咚買菜的品牌及市場形象。

由于叮咚買菜事件,海淀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決定組織30個市場監(jiān)管所對轄區(qū)“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yōu)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真正的牽一發(fā)動全身,不過集體專項調查也會讓問題逐一顯現。

3月17日晚間,叮咚買菜官方微博發(fā)布致歉說明及整改匯報,并稱開展以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運營。

即便如此,消息曝出后叮咚買菜美股盤前一度下挫22%,3月17日最終收跌-10.82%,股價報收3.79美元。

原本此前一日中概股剛剛回暖,單日便攀升超66%后。然而之后叮咚買菜火速再臨難題,此前其股價已至2.51美元最低谷,最新市值不足10億美元。

圖片來源:Choice

回看叮咚買菜2021年6月上市時便不甚順利,由于每日優(yōu)鮮上市破發(fā)慘烈,叮咚買菜臨時大幅下調ADS至募資規(guī)??s減73.6%。

彼時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叮咚買菜減少融資額度或是因為機構認購不足,以減少破發(fā)風險。

資料顯示,叮咚買菜前身為鄰里社交平臺叮咚小區(qū),成立于2014年。后于2017年轉型為線上生鮮銷售,并搭建配送到家平臺應用App叮咚買菜。

此后經過10輪融資,投資者云集了今日資本、高榕資本、紅杉中國、CMC資本、啟明創(chuàng)投、弘毅創(chuàng)投、龍湖資本、達晨財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叮咚買菜估值約為350億人民幣,但如今市值卻在60億元一線苦苦掙扎,似乎被打回“原形”。

早前盒馬CEO侯毅曾在朋友圈多次嗆聲叮咚買菜,并稱“上百億資金困在里面,幾乎沒有韭菜,好像一艘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

確實,靠價格補貼贏得競爭的時代結束了。

希冀實現全面盈利?現實骨感如何造血是關鍵

那么,叮咚買菜的業(yè)績表現又如何呢?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叮咚買菜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77.5%至201.2億元,凈虧損擴大至64.29億元,2020年同期凈虧損為31.77億元。

雖然營收規(guī)模大幅提升,但是凈虧損同樣也是翻倍增長。經計算,2019年-2021年叮咚買菜三年累計虧損額已經接近115億元。

不過叮咚買菜驕傲的告訴眾人,其2021年四季度虧損環(huán)比縮減近50%,并且“大本營”上海地區(qū)在12月份實現整體盈利。

若單獨看Q4業(yè)績,確實有種曙光將至的感覺。畢竟第四季度,叮咚買菜毛利率上升至27.7%,相比上個季度環(huán)比提升了9.5個百分點。

財報指出,毛利率的提升離不開叮咚買菜在“商品力”上的投入,數據顯示其自有品牌商品銷售占整體GMV比例達10.2%,自有研發(fā)加工商品占整體GMV比例為6.5%。

不過,若將財報按季度拆解可以發(fā)現,2021年四季度叮咚買菜GMV為60.04億元,營收為54.84億元;而三季度GMV卻為70.2億元、營收為61.9億元。

雖然第四季度較上年縱向對比同比增長,且虧損慢慢收窄,但是橫向對比卻出現了環(huán)比首次下降。

叮咚買菜創(chuàng)始人兼CEO梁昌霖在業(yè)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上海是叮咚買菜進入的第一個城市,并在這個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

上海地區(qū)的首次盈利,能夠代表叮咚買菜距離盈利僅有一步之遙?

答案顯然不是肯定的。

縱觀叮咚買菜的發(fā)展歷程,自2017年入駐上海耗時4年才實現單月盈利,一切并不容易。

并且,叮咚買菜真正的業(yè)績爆發(fā),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疫情居家改變了部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叮咚買菜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8.801億元、113.358億元,由于“宅經濟”增長迅速,叮咚買菜利用前置倉模式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但若想在上海地區(qū)再實現高速增長或突破,難上加難。更難的是,在其它城市如何搶占市場,從而打造叮咚買菜的第二個“上海地區(qū)”。

梁昌霖希冀到2022年底,在36個城市全面盈利。但是,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占絕對優(yōu)勢,上海的消費環(huán)境及水平也難以復制。

繼續(xù)補貼?增加配送員拉新任務進行地推?繼續(xù)大幅投入建造更多的前置倉?

面對每日優(yōu)鮮、美團、盒馬、京東等諸多同賽道競爭對手,從生鮮配送再到預制菜,每條賽道均不存在壁壘且格外擁擠,顯然已不是初初擴展時的情景。

同時,持續(xù)的虧損加之股價不振,也讓市場人士對其現金流產生擔憂。

上市前叮咚買菜同樣認為,公司從二級市場拿錢不是那么迫切,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錢,且經過D輪、D+輪融資現金流充沛。

截至2021年年末,叮咚買菜的各類現金總計52.31億元。

看著逐季度減少的現金流,僅第四季度凈現金流出便高達24.34億,以當下燒錢速度恐難再支撐一年,如何補血變成最重要的問題。

但是梁昌霖認為“不盡然”,他稱前置倉的固定投入很大,有一定的爬坡期,但這些成本將隨著規(guī)模增長逐漸被攤薄。

造血功能尚未養(yǎng)成,還會有投資者愿意為叮咚買菜補血嗎?這個答案,或將在2022年末揭曉。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叮咚買菜食安問題頻發(fā),希冀實現全面盈利,資金趨緊如何造血是關鍵

靠價格補貼贏得競爭的時代結束了。

文|全球財說 林洛栩

叮咚買菜再遇難關,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夕被曝食安問題。

與此同時,赴美上市不足一年,叮咚買菜的股價和業(yè)績水平已同樣備受關注。

叮咚買菜屢教屢罰仍違規(guī),股價狂跌市值不足10億美元

3月17日,北京海淀市場監(jiān)管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信息稱,針對媒體報道的叮咚買菜前置倉存在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簽、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并且已于3月16日對叮咚買菜進行約談,即刻開展專項行動,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新京報的報道顯示,經過臥底暗訪發(fā)現,把報廢死魚當活魚賣,早已是叮咚買菜三元站內公開的秘密。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源于叮咚買菜對于前置倉嚴苛的損耗率要求。

叮咚買菜三元站站長對媒體表示,三月份三元站的水產損耗率目標為0.2%,非水產損耗率0.08%,配送人效即總訂單數/前置倉上班人數為80。

對于生鮮賽道而言,損耗率確實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果蔬水產在運輸途中就會出現較大損耗。

但是,若因為叮咚買菜的嚴苛限制,從而發(fā)生“死魚冒充活魚”等情況,對于消費者而言必定難以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叮咚買菜第一次發(fā)生食安問題。

2022年2月,叮咚買菜因經營的鮮活皮皮蝦、鱘魚等農產品鎘超標、活鱘魚氧佛沙星不符合要求等問題,曾被沒收違法所得10467元,處以罰款19萬元,共計罰沒20余萬元。

1月,叮咚買菜曾因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含量不合格,被罰款超38萬元。

上述事件屢見不鮮若羅列將會占去過大篇幅,生鮮電商不新鮮、食物違規(guī)超標等,都可謂是觸碰了消費者的“大忌”,在看叮咚買菜官網宣傳似乎有些“可笑”。

圖片來源:叮咚買菜官網

食安問題在一定層面,將嚴重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并影響叮咚買菜的品牌及市場形象。

由于叮咚買菜事件,海淀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決定組織30個市場監(jiān)管所對轄區(qū)“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yōu)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真正的牽一發(fā)動全身,不過集體專項調查也會讓問題逐一顯現。

3月17日晚間,叮咚買菜官方微博發(fā)布致歉說明及整改匯報,并稱開展以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運營。

即便如此,消息曝出后叮咚買菜美股盤前一度下挫22%,3月17日最終收跌-10.82%,股價報收3.79美元。

原本此前一日中概股剛剛回暖,單日便攀升超66%后。然而之后叮咚買菜火速再臨難題,此前其股價已至2.51美元最低谷,最新市值不足10億美元。

圖片來源:Choice

回看叮咚買菜2021年6月上市時便不甚順利,由于每日優(yōu)鮮上市破發(fā)慘烈,叮咚買菜臨時大幅下調ADS至募資規(guī)模縮減73.6%。

彼時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叮咚買菜減少融資額度或是因為機構認購不足,以減少破發(fā)風險。

資料顯示,叮咚買菜前身為鄰里社交平臺叮咚小區(qū),成立于2014年。后于2017年轉型為線上生鮮銷售,并搭建配送到家平臺應用App叮咚買菜。

此后經過10輪融資,投資者云集了今日資本、高榕資本、紅杉中國、CMC資本、啟明創(chuàng)投、弘毅創(chuàng)投、龍湖資本、達晨財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叮咚買菜估值約為350億人民幣,但如今市值卻在60億元一線苦苦掙扎,似乎被打回“原形”。

早前盒馬CEO侯毅曾在朋友圈多次嗆聲叮咚買菜,并稱“上百億資金困在里面,幾乎沒有韭菜,好像一艘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

確實,靠價格補貼贏得競爭的時代結束了。

希冀實現全面盈利?現實骨感如何造血是關鍵

那么,叮咚買菜的業(yè)績表現又如何呢?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叮咚買菜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77.5%至201.2億元,凈虧損擴大至64.29億元,2020年同期凈虧損為31.77億元。

雖然營收規(guī)模大幅提升,但是凈虧損同樣也是翻倍增長。經計算,2019年-2021年叮咚買菜三年累計虧損額已經接近115億元。

不過叮咚買菜驕傲的告訴眾人,其2021年四季度虧損環(huán)比縮減近50%,并且“大本營”上海地區(qū)在12月份實現整體盈利。

若單獨看Q4業(yè)績,確實有種曙光將至的感覺。畢竟第四季度,叮咚買菜毛利率上升至27.7%,相比上個季度環(huán)比提升了9.5個百分點。

財報指出,毛利率的提升離不開叮咚買菜在“商品力”上的投入,數據顯示其自有品牌商品銷售占整體GMV比例達10.2%,自有研發(fā)加工商品占整體GMV比例為6.5%。

不過,若將財報按季度拆解可以發(fā)現,2021年四季度叮咚買菜GMV為60.04億元,營收為54.84億元;而三季度GMV卻為70.2億元、營收為61.9億元。

雖然第四季度較上年縱向對比同比增長,且虧損慢慢收窄,但是橫向對比卻出現了環(huán)比首次下降。

叮咚買菜創(chuàng)始人兼CEO梁昌霖在業(yè)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上海是叮咚買菜進入的第一個城市,并在這個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

上海地區(qū)的首次盈利,能夠代表叮咚買菜距離盈利僅有一步之遙?

答案顯然不是肯定的。

縱觀叮咚買菜的發(fā)展歷程,自2017年入駐上海耗時4年才實現單月盈利,一切并不容易。

并且,叮咚買菜真正的業(yè)績爆發(fā),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疫情居家改變了部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叮咚買菜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8.801億元、113.358億元,由于“宅經濟”增長迅速,叮咚買菜利用前置倉模式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但若想在上海地區(qū)再實現高速增長或突破,難上加難。更難的是,在其它城市如何搶占市場,從而打造叮咚買菜的第二個“上海地區(qū)”。

梁昌霖希冀到2022年底,在36個城市全面盈利。但是,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占絕對優(yōu)勢,上海的消費環(huán)境及水平也難以復制。

繼續(xù)補貼?增加配送員拉新任務進行地推?繼續(xù)大幅投入建造更多的前置倉?

面對每日優(yōu)鮮、美團、盒馬、京東等諸多同賽道競爭對手,從生鮮配送再到預制菜,每條賽道均不存在壁壘且格外擁擠,顯然已不是初初擴展時的情景。

同時,持續(xù)的虧損加之股價不振,也讓市場人士對其現金流產生擔憂。

上市前叮咚買菜同樣認為,公司從二級市場拿錢不是那么迫切,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錢,且經過D輪、D+輪融資現金流充沛。

截至2021年年末,叮咚買菜的各類現金總計52.31億元。

看著逐季度減少的現金流,僅第四季度凈現金流出便高達24.34億,以當下燒錢速度恐難再支撐一年,如何補血變成最重要的問題。

但是梁昌霖認為“不盡然”,他稱前置倉的固定投入很大,有一定的爬坡期,但這些成本將隨著規(guī)模增長逐漸被攤薄。

造血功能尚未養(yǎng)成,還會有投資者愿意為叮咚買菜補血嗎?這個答案,或將在2022年末揭曉。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