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彩云國物語》到《月刊少女》,內娛怎么又盯上了日本IP?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彩云國物語》到《月刊少女》,內娛怎么又盯上了日本IP?

又要“慘遭真人化”了?

文|ACGx

被動漫愛好者吐槽“慘遭真人化”的列表又迎來了新的成員。近段時間愛奇藝公布的片單中,改編自輕小說《彩云國物語》以及漫畫《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月刊少女野崎君》的影視劇赫然在列。

《彩云國物語》于2006年推出的改編動畫、漫畫深受國內動漫愛好者歡迎,而此次真人劇集將“大女主底色中融入甜愛喜感+青春勵志燃動”作為亮點,計劃明年播出。同樣因動畫化在國內收獲高人氣的作品《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月刊少女野崎君》,皆主打“戀愛”“搞笑”元素的融合,改編真人劇集將于今年開播。

如今的內地影視劇市場,似乎改編日本IP的風潮又起。其實這是自2015年“IP熱”興起以來,內地影視劇出品方開始囤積各類IP的結果。

單以漫畫改編為例,據(jù)ACGx的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傳出過“版權購入”消息、將翻拍真人影視劇的日漫IP著實不少(詳見文章末尾附表)。每當內地“漫改真人”消息傳出,總會引來原作黨一片哀嚎。即便如此,視頻平臺、影視公司等出品方卻還是義無反顧開啟了“漫改101”。

日漫翻拍真人影視劇,與網文IP的開發(fā)思路十分接近——都是以優(yōu)質內容源頭為核心,開發(fā)下游衍生作品。在IP熱潮下,出品方紛紛開始挑選具備市場潛質、擁有品牌價值的作品,再買下版權“占坑”,其選擇范圍不限于網文、歌曲、漫畫、游戲,既包括國產作品又含有海外經典,所以在國內動漫愛好者間打下口碑的日本漫畫,是出品方爭奪的對象。

經典作品的魅力在于??闯P?,影視劇制作方可以隨時根據(jù)當前內娛政策規(guī)定與市場偏好,有選擇地進行IP開發(fā)。

比如前文提到的內地真人版《彩云國物語》,其實于2016年曾放出備案消息?!洱垯选贰禢ANA》在數(shù)年前真人版版權購入的消息已經傳出,制作似乎近年來才提上日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宣布《龍櫻》真人改編版權購入的一方為阿里,今年疑似改編自《龍櫻》的電視劇《鳴龍少年》備案方為哇唧唧哇。而國內粉絲“想不到要怎么翻拍”的《NANA》,早在2012年曾被改編成真人劇《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由戚薇、路晨、李承鉉主演,但成片遲遲未播;2021年,騰訊影業(yè)、和力辰光宣布再次翻拍《娜娜》并開啟了全民海選,近日網傳項目因版權問題擱置。此外,還有許多IP僅僅宣布了開發(fā)真人劇集、電影的消息,隨即成為了視頻平臺、娛樂公司IP倉庫的一員,等待被翻牌。

不難發(fā)現(xiàn),漫改劇從立項到開播,需要面臨許多問題,籌備過程可能將耗費大量時間。既然如此,為什么國內還必須購買版權進行改編?

對于出品方而言,知名IP改編作品是一張安全牌,畢竟已經在國內動漫愛好者之中打下口碑的漫畫,內容質量有保障,且經歷過市場檢驗。站在演員所屬的娛樂公司角度,漫改影視劇是磨練、推廣新人的好機會,有話題度助力宣傳曝光,多元化的題材選擇,還可以覆蓋不同喜好的年輕觀眾群體。

這種模式早在2008年東方衛(wèi)視翻拍《網球王子》時已經被印證。首部劇集選擇在北京奧運前期開播,全國平均收視率達0.9,收視率位居同時段全國26個城市之首。由于首部作品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不少國內地方電視臺、海外電視臺均購買了該劇的播放權,制片方則是在次年推出了續(xù)作。東方衛(wèi)視選秀娛樂節(jié)目《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的參賽選手們在劇中刷足了存在感,也面向大眾混了“臉熟”,其中不乏后來憑《愛情公寓》《我不是藥神》為觀眾熟悉的王傳君,以及因《棋魂》人氣高漲的張超。漫畫《網球王子》塑造的男性群像,無疑與選秀節(jié)目想要彰顯多位選手魅力的目標相契合,兩者的潛在受眾也有一定重合,即對部分年輕女性觀眾有吸引力。

首部《網球王子》改編劇誕生時,IP概念還沒有被影視劇市場反復提及,如今,改編翻拍已然成了影視劇不可忽視的內容源頭,日漫也包含其中。

過去十多年里,整個真人影視劇內容市場在不斷變化中發(fā)展。一方面,古裝言情類型劇集一直擁有群眾基礎,還容易誕生“黑馬”爆款,隨著此類IP開發(fā)逐漸升溫,部分觀眾存在一定的審美疲勞,開始尋求現(xiàn)代背景的青春校園、都市言情影視劇。其中在青春校園言情劇里,勵志、喜劇、戀愛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又被許多日漫玩出了新花樣,因此目前國內各平臺對購入的日漫IP進行改編,不失為一個選擇。

比如計劃今年開播的《理科生墜入情網》《月刊少女》,原作漫畫的優(yōu)勢是能在有限的劇情中完成個性鮮明的角色塑造,這也卻為真人改編帶來了難題。

《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講述了兩名理科天才型研究生用數(shù)據(jù)來證明“喜歡”定義的愛情喜劇。高智商科研狂魔對待戀愛態(tài)度清奇的反差萌,成為作品的最大看點,兩人的實驗過程不乏“撒狗糧”的橋段,證明方式又涵蓋概率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專業(yè)知識,但作品因缺少生活氣息、加深了理科生木訥較真的刻板印象受到部分原作黨的吐槽。

試想生活中,若看到男女主這般直男直女的神奇腦回路,只想為兩人遞上一包溜溜梅問候一聲“你沒事吧”。其實動畫化前日本已經推出了真人版電影/4集短劇《誰說理科生不懂愛情》,即便還原頗高,國內觀眾在豆瓣卻未能給予高分,這正證明了觀眾難以適應真人演繹夸張的故事類型及表演風格。

按照內地改編版本放出的海報和角色介紹,該版進行了不少改動。如果說原作女主是“外表御姐內心少女”,那么內地真人劇是“從外表到個性都如一的少女”,從天才學霸變佛系咸魚,可以猜想她與男主的碰撞,變成了內地偶像劇觀眾青睞的歡喜冤家模式。從配角介紹看來,似乎還增加了更多矛盾沖突的制造,情節(jié)更為曲折,似乎還想引出原生家庭等話題探討。

《月刊少女野崎君》比起《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漫畫所描繪的日常更加碎片化。內容勢必需要擴充,以支撐劇集時長。

從目前官方曝光的劇照來看,原作中雙人自行車、打傘身高差等爆笑名場面,真人版追求高度還原,一些雙人CP劇照則致力于“發(fā)糖”,相較原作中的朦朧氛圍更進一步。

不過,男主少女漫畫家的身份不顯突兀,有賴于日本成熟的行業(yè)體系與大眾對漫畫家的高認知度,如何將這樣的角色放到國內的環(huán)境中不顯違和,也是備受原作黨關注的事情。另外,被夸贊“少女心滿滿”的改編動畫原創(chuàng)情節(jié)煙火大會,似乎也被內地真人劇所沿用,動畫里的木屐、浴衣、蘋果糖等日本煙火大會標配,真人劇劇照定格在女主身著漢元素服飾、男主吃棉花糖的一幕;女主佐千代的身份還新增了“二次元網站UP主”,男主弟弟從漫畫里的柔道部主化身成“詠春教練”……足以感受到片方在“還原原作”與“本土化落地”間的極限拉扯。

 

漫畫可以夸張到天馬行空不顯尷尬,轉換到現(xiàn)實,相應情節(jié)卻容易讓人腳趾扣地。再加上中國與日本國情、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影視規(guī)范、市場喜好等區(qū)別,文化差異也是橫亙在片方面前的難題。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某些細微的調整可能需要后續(xù)故事做出一系列改動。

回望已經播出的劇集,因改編問題口碑撲街的不在少數(shù),比如眾多明星加盟、于2016年上星播出的電視劇《深夜食堂》亦不能幸免。在動漫愛好者對內地多部真人化失望后,唱衰成為了常態(tài),他們聽聞改編消息只想呼吁“讓紙片人停留在二次元”。

短時間內,動漫愛好者面對漫改影視劇的第一反應不會改變。不過,近年來也多了很多近似“不看好真人化,但打臉當我沒說”的言論。畢竟內地影視劇市場已經有了成績亮眼的作品,對日漫改編真人的本地化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2018年韓延導演的電影《動物世界》,改編自《賭博默示錄》,豆瓣評分7.2分,盡管內地真人電影版所討論的人性議題并沒有原作那么尖銳,但流暢完整的敘事搭配華麗的畫面,強化了男主冒險的爽點,易被多數(shù)普通電影觀眾所接受。

無獨有偶,2020年由愛奇藝、小糖人傳媒、厚海文化出品,改編自同名日漫的《棋魂》真人劇,有25萬人在豆瓣為其打出8.6分的成績。許多觀眾表示劇中存在褚贏的形象、配角添加感情戲突兀等問題,但整體上卻抓住了“本土化”的精髓,香港回歸的報道、四驅車的熱門、少年宮的存在以及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等元素融入,讓觀眾相信故事“發(fā)生在90年代至千禧年后的中國”。日前,《棋魂》真人版在日本開播,再度引得許多觀眾在社交平臺展開安利。

日漫IP本土化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好像找到了能夠解決的方法論,但后續(xù)漫改作品是否有效落地、甚至達到“優(yōu)質影視內容”的衡量標準,還有待觀察。

對于漫改影視劇的片方而言,原作黨是選擇IP進行改編的原因之一,但為了挖掘改編影視劇的潛在觀眾,原作黨所糾結的“深度還原”卻不再是翻拍劇成片的主要目標。與此同時,原作黨又是項目啟動初期的話題度保障,他們在有限信息中,自然最在意的是可以直觀感受的選角、畫面——一如動漫愛好者對待播劇《理科生墜入情網》《月刊少女》的吐槽。作品與觀眾見面后,內容的核心沖突、人物情感、價值表達如何展現(xiàn),才是影視劇觀眾最在意的內容,也是在影視改編過程中需要持續(xù)攻克的難題。

附表:(數(shù)據(jù)來自網絡公開信息整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彩云國物語》到《月刊少女》,內娛怎么又盯上了日本IP?

又要“慘遭真人化”了?

文|ACGx

被動漫愛好者吐槽“慘遭真人化”的列表又迎來了新的成員。近段時間愛奇藝公布的片單中,改編自輕小說《彩云國物語》以及漫畫《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月刊少女野崎君》的影視劇赫然在列。

《彩云國物語》于2006年推出的改編動畫、漫畫深受國內動漫愛好者歡迎,而此次真人劇集將“大女主底色中融入甜愛喜感+青春勵志燃動”作為亮點,計劃明年播出。同樣因動畫化在國內收獲高人氣的作品《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月刊少女野崎君》,皆主打“戀愛”“搞笑”元素的融合,改編真人劇集將于今年開播。

如今的內地影視劇市場,似乎改編日本IP的風潮又起。其實這是自2015年“IP熱”興起以來,內地影視劇出品方開始囤積各類IP的結果。

單以漫畫改編為例,據(jù)ACGx的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傳出過“版權購入”消息、將翻拍真人影視劇的日漫IP著實不少(詳見文章末尾附表)。每當內地“漫改真人”消息傳出,總會引來原作黨一片哀嚎。即便如此,視頻平臺、影視公司等出品方卻還是義無反顧開啟了“漫改101”。

日漫翻拍真人影視劇,與網文IP的開發(fā)思路十分接近——都是以優(yōu)質內容源頭為核心,開發(fā)下游衍生作品。在IP熱潮下,出品方紛紛開始挑選具備市場潛質、擁有品牌價值的作品,再買下版權“占坑”,其選擇范圍不限于網文、歌曲、漫畫、游戲,既包括國產作品又含有海外經典,所以在國內動漫愛好者間打下口碑的日本漫畫,是出品方爭奪的對象。

經典作品的魅力在于??闯P拢耙晞≈谱鞣娇梢噪S時根據(jù)當前內娛政策規(guī)定與市場偏好,有選擇地進行IP開發(fā)。

比如前文提到的內地真人版《彩云國物語》,其實于2016年曾放出備案消息?!洱垯选贰禢ANA》在數(shù)年前真人版版權購入的消息已經傳出,制作似乎近年來才提上日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宣布《龍櫻》真人改編版權購入的一方為阿里,今年疑似改編自《龍櫻》的電視劇《鳴龍少年》備案方為哇唧唧哇。而國內粉絲“想不到要怎么翻拍”的《NANA》,早在2012年曾被改編成真人劇《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由戚薇、路晨、李承鉉主演,但成片遲遲未播;2021年,騰訊影業(yè)、和力辰光宣布再次翻拍《娜娜》并開啟了全民海選,近日網傳項目因版權問題擱置。此外,還有許多IP僅僅宣布了開發(fā)真人劇集、電影的消息,隨即成為了視頻平臺、娛樂公司IP倉庫的一員,等待被翻牌。

不難發(fā)現(xiàn),漫改劇從立項到開播,需要面臨許多問題,籌備過程可能將耗費大量時間。既然如此,為什么國內還必須購買版權進行改編?

對于出品方而言,知名IP改編作品是一張安全牌,畢竟已經在國內動漫愛好者之中打下口碑的漫畫,內容質量有保障,且經歷過市場檢驗。站在演員所屬的娛樂公司角度,漫改影視劇是磨練、推廣新人的好機會,有話題度助力宣傳曝光,多元化的題材選擇,還可以覆蓋不同喜好的年輕觀眾群體。

這種模式早在2008年東方衛(wèi)視翻拍《網球王子》時已經被印證。首部劇集選擇在北京奧運前期開播,全國平均收視率達0.9,收視率位居同時段全國26個城市之首。由于首部作品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不少國內地方電視臺、海外電視臺均購買了該劇的播放權,制片方則是在次年推出了續(xù)作。東方衛(wèi)視選秀娛樂節(jié)目《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的參賽選手們在劇中刷足了存在感,也面向大眾混了“臉熟”,其中不乏后來憑《愛情公寓》《我不是藥神》為觀眾熟悉的王傳君,以及因《棋魂》人氣高漲的張超。漫畫《網球王子》塑造的男性群像,無疑與選秀節(jié)目想要彰顯多位選手魅力的目標相契合,兩者的潛在受眾也有一定重合,即對部分年輕女性觀眾有吸引力。

首部《網球王子》改編劇誕生時,IP概念還沒有被影視劇市場反復提及,如今,改編翻拍已然成了影視劇不可忽視的內容源頭,日漫也包含其中。

過去十多年里,整個真人影視劇內容市場在不斷變化中發(fā)展。一方面,古裝言情類型劇集一直擁有群眾基礎,還容易誕生“黑馬”爆款,隨著此類IP開發(fā)逐漸升溫,部分觀眾存在一定的審美疲勞,開始尋求現(xiàn)代背景的青春校園、都市言情影視劇。其中在青春校園言情劇里,勵志、喜劇、戀愛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又被許多日漫玩出了新花樣,因此目前國內各平臺對購入的日漫IP進行改編,不失為一個選擇。

比如計劃今年開播的《理科生墜入情網》《月刊少女》,原作漫畫的優(yōu)勢是能在有限的劇情中完成個性鮮明的角色塑造,這也卻為真人改編帶來了難題。

《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講述了兩名理科天才型研究生用數(shù)據(jù)來證明“喜歡”定義的愛情喜劇。高智商科研狂魔對待戀愛態(tài)度清奇的反差萌,成為作品的最大看點,兩人的實驗過程不乏“撒狗糧”的橋段,證明方式又涵蓋概率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專業(yè)知識,但作品因缺少生活氣息、加深了理科生木訥較真的刻板印象受到部分原作黨的吐槽。

試想生活中,若看到男女主這般直男直女的神奇腦回路,只想為兩人遞上一包溜溜梅問候一聲“你沒事吧”。其實動畫化前日本已經推出了真人版電影/4集短劇《誰說理科生不懂愛情》,即便還原頗高,國內觀眾在豆瓣卻未能給予高分,這正證明了觀眾難以適應真人演繹夸張的故事類型及表演風格。

按照內地改編版本放出的海報和角色介紹,該版進行了不少改動。如果說原作女主是“外表御姐內心少女”,那么內地真人劇是“從外表到個性都如一的少女”,從天才學霸變佛系咸魚,可以猜想她與男主的碰撞,變成了內地偶像劇觀眾青睞的歡喜冤家模式。從配角介紹看來,似乎還增加了更多矛盾沖突的制造,情節(jié)更為曲折,似乎還想引出原生家庭等話題探討。

《月刊少女野崎君》比起《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漫畫所描繪的日常更加碎片化。內容勢必需要擴充,以支撐劇集時長。

從目前官方曝光的劇照來看,原作中雙人自行車、打傘身高差等爆笑名場面,真人版追求高度還原,一些雙人CP劇照則致力于“發(fā)糖”,相較原作中的朦朧氛圍更進一步。

不過,男主少女漫畫家的身份不顯突兀,有賴于日本成熟的行業(yè)體系與大眾對漫畫家的高認知度,如何將這樣的角色放到國內的環(huán)境中不顯違和,也是備受原作黨關注的事情。另外,被夸贊“少女心滿滿”的改編動畫原創(chuàng)情節(jié)煙火大會,似乎也被內地真人劇所沿用,動畫里的木屐、浴衣、蘋果糖等日本煙火大會標配,真人劇劇照定格在女主身著漢元素服飾、男主吃棉花糖的一幕;女主佐千代的身份還新增了“二次元網站UP主”,男主弟弟從漫畫里的柔道部主化身成“詠春教練”……足以感受到片方在“還原原作”與“本土化落地”間的極限拉扯。

 

漫畫可以夸張到天馬行空不顯尷尬,轉換到現(xiàn)實,相應情節(jié)卻容易讓人腳趾扣地。再加上中國與日本國情、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影視規(guī)范、市場喜好等區(qū)別,文化差異也是橫亙在片方面前的難題。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某些細微的調整可能需要后續(xù)故事做出一系列改動。

回望已經播出的劇集,因改編問題口碑撲街的不在少數(shù),比如眾多明星加盟、于2016年上星播出的電視劇《深夜食堂》亦不能幸免。在動漫愛好者對內地多部真人化失望后,唱衰成為了常態(tài),他們聽聞改編消息只想呼吁“讓紙片人停留在二次元”。

短時間內,動漫愛好者面對漫改影視劇的第一反應不會改變。不過,近年來也多了很多近似“不看好真人化,但打臉當我沒說”的言論。畢竟內地影視劇市場已經有了成績亮眼的作品,對日漫改編真人的本地化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2018年韓延導演的電影《動物世界》,改編自《賭博默示錄》,豆瓣評分7.2分,盡管內地真人電影版所討論的人性議題并沒有原作那么尖銳,但流暢完整的敘事搭配華麗的畫面,強化了男主冒險的爽點,易被多數(shù)普通電影觀眾所接受。

無獨有偶,2020年由愛奇藝、小糖人傳媒、厚海文化出品,改編自同名日漫的《棋魂》真人劇,有25萬人在豆瓣為其打出8.6分的成績。許多觀眾表示劇中存在褚贏的形象、配角添加感情戲突兀等問題,但整體上卻抓住了“本土化”的精髓,香港回歸的報道、四驅車的熱門、少年宮的存在以及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等元素融入,讓觀眾相信故事“發(fā)生在90年代至千禧年后的中國”。日前,《棋魂》真人版在日本開播,再度引得許多觀眾在社交平臺展開安利。

日漫IP本土化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好像找到了能夠解決的方法論,但后續(xù)漫改作品是否有效落地、甚至達到“優(yōu)質影視內容”的衡量標準,還有待觀察。

對于漫改影視劇的片方而言,原作黨是選擇IP進行改編的原因之一,但為了挖掘改編影視劇的潛在觀眾,原作黨所糾結的“深度還原”卻不再是翻拍劇成片的主要目標。與此同時,原作黨又是項目啟動初期的話題度保障,他們在有限信息中,自然最在意的是可以直觀感受的選角、畫面——一如動漫愛好者對待播劇《理科生墜入情網》《月刊少女》的吐槽。作品與觀眾見面后,內容的核心沖突、人物情感、價值表達如何展現(xiàn),才是影視劇觀眾最在意的內容,也是在影視改編過程中需要持續(xù)攻克的難題。

附表:(數(shù)據(jù)來自網絡公開信息整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