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Matter時代”行業(yè)再顯梯隊化,多強競逐第一序列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Matter時代”行業(yè)再顯梯隊化,多強競逐第一序列

“Matter時代”來臨,智能家居跨入全新紀元。

文|智能相對論 佘凱文

“混亂”多年來一直是智能家居行業(yè)的弊病,并不是說整個行業(yè)發(fā)展混亂,而是指業(yè)內設備、品牌間的互聯割據、生態(tài)混亂。即便不少品牌都在擴張自己的生態(tài)圈,然而都是在各自為戰(zhàn)的前提中進行的。

直到今年,智能家居行業(yè)生態(tài)割裂、標準混亂或許終于迎來了解決方案。在此前的 WWDC22 上,針對智能家居領域蘋果帶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正式宣布 HomeKit 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兼容Matter協議,包括谷歌、亞馬遜、飛利浦、歐瑞博、Yeelight、Aqara等成為首批支持品牌。

對于行業(yè)而言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進步,對于智能家居生態(tài)而言,更有著革命性的意義。

蘋果正式宣布將要兼容Matter,智能家居行業(yè)將迎來大變革

1、Matter開啟新時代大門,智能家居進入全新紀元

Matter究竟是什么?或許不少人有著這樣的疑問。簡單來說,Matter可以理解為智能家居之間的一種通用語言,能使不同品牌、不同生態(tài)之間的產品跨壁壘交流。

打個比方,如果用戶家中使用的是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相應的該用戶就只能使用HomeKit生態(tài)下的相關產品,此時又買了臺華為的智慧屏,卻發(fā)現系統(tǒng)和硬件之間無法協同,Matter的出現打破了這種隔閡,從此不管用戶用的何種系統(tǒng),與其他品牌的相關硬件都能匹配,前提是都需要支持Matter協議。

那么Matter又能為智能家居行業(yè)發(fā)展帶去哪些好處?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對于用戶而言,Matter到來后將最大化打開用戶選擇,不再受到品牌閉環(huán)生態(tài)的影響,徹底告別智能家居連接復雜的時代。例如選擇一款燈具,用戶不再需要考慮生態(tài)匹配,他的選擇決策變成了外觀、亮度、性價比等其他的維度。即便是極端情況下,比如精裝房用戶,家中已經預裝了某品牌智能家居系統(tǒng),而用戶因場景化需求,又配置一套不同的系統(tǒng),此時因為Matter的存在,也能使一個硬件在兩套系統(tǒng)中工作。

概括來說就是任何品牌的任何Matter設備,都可以與用戶自己選擇的智能家居應用相匹配,Matter結束了困擾行業(yè)發(fā)展、困擾用戶體驗已久的設備安裝和配置過程。

2、Matter打破了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品牌之間普遍的互操作性

其次,為什么連制造商、品牌方也熱衷于Matter協議?

原因在于,Matter打破了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品牌之間的普遍的互操作性。此前,一些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為了能融入不同生態(tài),可能需要針對不同生態(tài)做研發(fā),即便是同一個產品,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態(tài)連接,需要有兩個乃至幾個不同單元產品,有的甚至還會面臨“二選一”的問題,融入了A的生態(tài)圈就無法進入B的生態(tài)圈。

而在Matter驅動下,使得制造商們化繁為簡,只需一個支持Matter的單品就能融入其他所有生態(tài)之中,在打破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壁壘,創(chuàng)造更流暢的用戶體驗之時,也將大大加速智能家居的普及。

總的來說,Matter時代的到來,最受益的肯定是消費者,而對于品牌來說,雖然一定程度地節(jié)省了成本,但是Matter的落地在為所有品牌提供了公平競爭環(huán)境的同時,也使差異化變得困難,如何在Matter時代脫穎而出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Matter時代考驗的是“私貨”能力

“Matter制定的互聯互通框架下,大家的競爭力不再是功能實現,而是更垂直、更深層次的特性,如音箱的節(jié)目源、內容、語音對話的能力、設備便捷控制的交互方法、應用場景的抽象整合等,咱們俗稱為‘私貨’。”這是歐瑞博副總裁譚榮港就Matter時代到來對智能家居行業(yè)競爭模式變化的判斷。

“私貨”也可以理解為“差異化”,并不是智能家居行業(yè)特有的“煩惱”,這是行業(yè)走向成熟的標志,就像如今的智能手機行業(yè),在技術成熟后品牌差異也在被不斷抹平,而攝像、芯片、系統(tǒng)這些“私貨”,就成為了競爭關鍵。

那么想在智能家居賽道脫穎而出,又需要有哪些“私貨”?

1、系統(tǒng)層:去“泛化”,向“專精”

首先,系統(tǒng)肯定將成為焦點。當前國內智能家居系統(tǒng)領域,面臨著長期空白,不像國外有著亞馬遜Alexa、蘋果HomeKit和谷歌Home等專門針對智能家居的系統(tǒng)。

系統(tǒng)的重要性在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其他智能硬件領域已經體現的非常充分,也必將成為未來行業(yè)玩家必爭之地。當前,國內已經有不少玩家開始對系統(tǒng)層發(fā)起進攻,包括小米、華為等品牌都在涉足,但他們都有一個問題在于,與其說他們是一套智能家居系統(tǒng),不如說是一套“泛物聯網”系統(tǒng)更加準確。

2、交互層:破“單一”,厚“多元”

其次,在Matter時代將更加考驗產品的交互能力。這是行業(yè)從“能用”到“好用”的發(fā)展過程。

當前智能家居行業(yè)在交互環(huán)節(jié)依舊面臨著許多“尷尬”。比如交互的單一性,許多以智能音箱為核心的智能家居品牌,交互方式基本都是語音交互,然而語音交互的模式又并非完美無缺,人機對話的不流暢、機器對用戶說話理解不到位或“一呼百應”、“百呼無應”都是問題。也有一些玩家主要依托安裝在手機中的APP實現對智能家居終端的集中控制,但這無疑就加劇了用戶操作的復雜性。

顯然,只有交互的“多元化”,將使用戶具備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3、感知層:除“枯燥”,重“美學”

最后,“好看”也將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這在智能手機行業(yè)已經體現的相當極致,比如手機色彩方面,有統(tǒng)計顯示國內十大手機品牌當前在售色彩多達270多款配色。同樣的白色,可能叫鈦白、陶瓷白,也可能叫夢羽白、夢幻白,甚至叫淺夢星河、初雪水晶。

各種名字的背后體現出的都是消費者對于“美”的追求,智能家居對美的訴求其實更勝于手機,畢竟需要與整體家裝融合,“美”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想象一下,在一間全新新中式風格裝修的房間內,墻壁上一款突出的極具現代特色的“控制屏”,這個畫面是多么不和諧。

也是看到了這一訴求,歐瑞博開始向“科技美學”靠攏,今年全新發(fā)布了MixSwitch Defy、巴赫系列、MixSwitch Original等不同系列產品,用來適配簡約、現代、輕奢等各種風格,還提供22款驚艷配 定制服務,讓智能家居真正具有了家居空間美學裝飾性。

當然,這些并不會是全部,Matter落地后智能家居產品將會更加百花齊放,廠商也會有更多的產品創(chuàng)新。

解構Matter時代,誰會最先獲利?

蘋果正式宣布HomeKit開始兼容Matter協議后,在促使智能家居走向新紀元的同時,也必然將會誕生第一波受益的玩家,然而Matter的這個“大桃子”也并非人人都能摘得。

且不說滿足Matter認證的要求,需要繳納較高的會員費和認證費,Matter其實也分化了市場的競爭維度。過去,互聯互通更多的是停留在用戶單方面的需求上,平臺、廠商在高壓競爭中“疲于奔命”,現在在除去“連通壓力”后,品牌方得以更加專注于功能、體驗等細節(jié)維度。

而獲利者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中小型玩家,他們不再需要看大牌臉色、不再需要擔心圍墻的阻攔,專注創(chuàng)新、關注體驗,Matter相當于將主動權還給了他們;二是已經提前做好準備的玩家,相比前者他們能更快速地享受到Matter帶來的紅利,當連接不再是行業(yè)瓶頸,系統(tǒng)及產品成為左右用戶買單的最終決策層,那些提前做好了準備的玩家相當于贏在了起跑線。

至于未來,“智能家居將不再只是一個行業(yè),它已經變成一個時代。”那如何才能在一個時代中站穩(wěn)?“擁抱它”將是唯一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Matter時代”行業(yè)再顯梯隊化,多強競逐第一序列

“Matter時代”來臨,智能家居跨入全新紀元。

文|智能相對論 佘凱文

“混亂”多年來一直是智能家居行業(yè)的弊病,并不是說整個行業(yè)發(fā)展混亂,而是指業(yè)內設備、品牌間的互聯割據、生態(tài)混亂。即便不少品牌都在擴張自己的生態(tài)圈,然而都是在各自為戰(zhàn)的前提中進行的。

直到今年,智能家居行業(yè)生態(tài)割裂、標準混亂或許終于迎來了解決方案。在此前的 WWDC22 上,針對智能家居領域蘋果帶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正式宣布 HomeKit 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兼容Matter協議,包括谷歌、亞馬遜、飛利浦、歐瑞博、Yeelight、Aqara等成為首批支持品牌。

對于行業(yè)而言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進步,對于智能家居生態(tài)而言,更有著革命性的意義。

蘋果正式宣布將要兼容Matter,智能家居行業(yè)將迎來大變革

1、Matter開啟新時代大門,智能家居進入全新紀元

Matter究竟是什么?或許不少人有著這樣的疑問。簡單來說,Matter可以理解為智能家居之間的一種通用語言,能使不同品牌、不同生態(tài)之間的產品跨壁壘交流。

打個比方,如果用戶家中使用的是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相應的該用戶就只能使用HomeKit生態(tài)下的相關產品,此時又買了臺華為的智慧屏,卻發(fā)現系統(tǒng)和硬件之間無法協同,Matter的出現打破了這種隔閡,從此不管用戶用的何種系統(tǒng),與其他品牌的相關硬件都能匹配,前提是都需要支持Matter協議。

那么Matter又能為智能家居行業(yè)發(fā)展帶去哪些好處?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對于用戶而言,Matter到來后將最大化打開用戶選擇,不再受到品牌閉環(huán)生態(tài)的影響,徹底告別智能家居連接復雜的時代。例如選擇一款燈具,用戶不再需要考慮生態(tài)匹配,他的選擇決策變成了外觀、亮度、性價比等其他的維度。即便是極端情況下,比如精裝房用戶,家中已經預裝了某品牌智能家居系統(tǒng),而用戶因場景化需求,又配置一套不同的系統(tǒng),此時因為Matter的存在,也能使一個硬件在兩套系統(tǒng)中工作。

概括來說就是任何品牌的任何Matter設備,都可以與用戶自己選擇的智能家居應用相匹配,Matter結束了困擾行業(yè)發(fā)展、困擾用戶體驗已久的設備安裝和配置過程。

2、Matter打破了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品牌之間普遍的互操作性

其次,為什么連制造商、品牌方也熱衷于Matter協議?

原因在于,Matter打破了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品牌之間的普遍的互操作性。此前,一些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為了能融入不同生態(tài),可能需要針對不同生態(tài)做研發(fā),即便是同一個產品,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態(tài)連接,需要有兩個乃至幾個不同單元產品,有的甚至還會面臨“二選一”的問題,融入了A的生態(tài)圈就無法進入B的生態(tài)圈。

而在Matter驅動下,使得制造商們化繁為簡,只需一個支持Matter的單品就能融入其他所有生態(tài)之中,在打破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壁壘,創(chuàng)造更流暢的用戶體驗之時,也將大大加速智能家居的普及。

總的來說,Matter時代的到來,最受益的肯定是消費者,而對于品牌來說,雖然一定程度地節(jié)省了成本,但是Matter的落地在為所有品牌提供了公平競爭環(huán)境的同時,也使差異化變得困難,如何在Matter時代脫穎而出又成了一個新問題。

Matter時代考驗的是“私貨”能力

“Matter制定的互聯互通框架下,大家的競爭力不再是功能實現,而是更垂直、更深層次的特性,如音箱的節(jié)目源、內容、語音對話的能力、設備便捷控制的交互方法、應用場景的抽象整合等,咱們俗稱為‘私貨’?!边@是歐瑞博副總裁譚榮港就Matter時代到來對智能家居行業(yè)競爭模式變化的判斷。

“私貨”也可以理解為“差異化”,并不是智能家居行業(yè)特有的“煩惱”,這是行業(yè)走向成熟的標志,就像如今的智能手機行業(yè),在技術成熟后品牌差異也在被不斷抹平,而攝像、芯片、系統(tǒng)這些“私貨”,就成為了競爭關鍵。

那么想在智能家居賽道脫穎而出,又需要有哪些“私貨”?

1、系統(tǒng)層:去“泛化”,向“專精”

首先,系統(tǒng)肯定將成為焦點。當前國內智能家居系統(tǒng)領域,面臨著長期空白,不像國外有著亞馬遜Alexa、蘋果HomeKit和谷歌Home等專門針對智能家居的系統(tǒng)。

系統(tǒng)的重要性在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其他智能硬件領域已經體現的非常充分,也必將成為未來行業(yè)玩家必爭之地。當前,國內已經有不少玩家開始對系統(tǒng)層發(fā)起進攻,包括小米、華為等品牌都在涉足,但他們都有一個問題在于,與其說他們是一套智能家居系統(tǒng),不如說是一套“泛物聯網”系統(tǒng)更加準確。

2、交互層:破“單一”,厚“多元”

其次,在Matter時代將更加考驗產品的交互能力。這是行業(yè)從“能用”到“好用”的發(fā)展過程。

當前智能家居行業(yè)在交互環(huán)節(jié)依舊面臨著許多“尷尬”。比如交互的單一性,許多以智能音箱為核心的智能家居品牌,交互方式基本都是語音交互,然而語音交互的模式又并非完美無缺,人機對話的不流暢、機器對用戶說話理解不到位或“一呼百應”、“百呼無應”都是問題。也有一些玩家主要依托安裝在手機中的APP實現對智能家居終端的集中控制,但這無疑就加劇了用戶操作的復雜性。

顯然,只有交互的“多元化”,將使用戶具備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3、感知層:除“枯燥”,重“美學”

最后,“好看”也將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這在智能手機行業(yè)已經體現的相當極致,比如手機色彩方面,有統(tǒng)計顯示國內十大手機品牌當前在售色彩多達270多款配色。同樣的白色,可能叫鈦白、陶瓷白,也可能叫夢羽白、夢幻白,甚至叫淺夢星河、初雪水晶。

各種名字的背后體現出的都是消費者對于“美”的追求,智能家居對美的訴求其實更勝于手機,畢竟需要與整體家裝融合,“美”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想象一下,在一間全新新中式風格裝修的房間內,墻壁上一款突出的極具現代特色的“控制屏”,這個畫面是多么不和諧。

也是看到了這一訴求,歐瑞博開始向“科技美學”靠攏,今年全新發(fā)布了MixSwitch Defy、巴赫系列、MixSwitch Original等不同系列產品,用來適配簡約、現代、輕奢等各種風格,還提供22款驚艷配 定制服務,讓智能家居真正具有了家居空間美學裝飾性。

當然,這些并不會是全部,Matter落地后智能家居產品將會更加百花齊放,廠商也會有更多的產品創(chuàng)新。

解構Matter時代,誰會最先獲利?

蘋果正式宣布HomeKit開始兼容Matter協議后,在促使智能家居走向新紀元的同時,也必然將會誕生第一波受益的玩家,然而Matter的這個“大桃子”也并非人人都能摘得。

且不說滿足Matter認證的要求,需要繳納較高的會員費和認證費,Matter其實也分化了市場的競爭維度。過去,互聯互通更多的是停留在用戶單方面的需求上,平臺、廠商在高壓競爭中“疲于奔命”,現在在除去“連通壓力”后,品牌方得以更加專注于功能、體驗等細節(jié)維度。

而獲利者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中小型玩家,他們不再需要看大牌臉色、不再需要擔心圍墻的阻攔,專注創(chuàng)新、關注體驗,Matter相當于將主動權還給了他們;二是已經提前做好準備的玩家,相比前者他們能更快速地享受到Matter帶來的紅利,當連接不再是行業(yè)瓶頸,系統(tǒng)及產品成為左右用戶買單的最終決策層,那些提前做好了準備的玩家相當于贏在了起跑線。

至于未來,“智能家居將不再只是一個行業(yè),它已經變成一個時代?!蹦侨绾尾拍茉谝粋€時代中站穩(wěn)?“擁抱它”將是唯一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