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宋丹丹“尷尬”上熱搜,內娛苦綜藝“無聊”久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宋丹丹“尷尬”上熱搜,內娛苦綜藝“無聊”久矣?

內娛綜藝,越來越掀不起浪花了。

文|娛樂獨角獸 沫染

#想看宋丹丹、寧靜、許晴一起參加綜藝#。

經(jīng)歷了“塢學”連續(xù)多日的話題洗禮后,網(wǎng)友們終于在窒息、抓馬、刺激的氛圍里,居然將這個話題刷上了熱搜榜。大眾真的苦綜藝無聊久矣。

上周五,《花兒與少年》露營季首播,憑借著嘉賓撕扯扯頭花現(xiàn)場封神的綜藝IP,重啟之后也只能是在一團和氣中被質疑失了“花學內味兒”,蓋上“無聊”的標簽。而此前熱播的《向往的生活6》解鎖的第一個高位熱搜,同樣是“無聊”。

內娛綜藝,越來越掀不起浪花了。即將走過半載的綜藝市場,能夠真正稱得上“爆款”的項目,幾乎沒有?!栋胧鞈偃恕返陌屠怖材芰緾P已是春節(jié)時候;《乘風破浪》的王心凌現(xiàn)象級翻紅也沒能加熱節(jié)目。

最近一次“撕破”無聊大網(wǎng)的,是上周日首播的《五十公里桃花塢2》。#王傳君拒絕宋丹丹提議#、#宋丹丹 讓人窒息#、#桃花塢尷尬九分鐘 文字轉述#等話題席卷熱搜,其中首個話題閱讀量突破6.8億,其他話題也均已破億。尷尬、窒息,但大眾也不斷在其中,感受一個被盤活的內娛綜藝。

我們不推崇話題先行的撕逼現(xiàn)場,但更害怕一個足夠無聊的內娛綜藝。而內娛綜藝的無聊怪圈,也絕非簡單的“話題效應”可以概括。以此為契機,我們也試圖來探究一下:內娛綜藝,什么時候能真正不無聊了?

“四不像”困境:綜藝忌貪心

“塢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很多人熱情高昂解構的新話題,在于它所出現(xiàn)的名場面,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而產(chǎn)生:社交。

在社牛、社恐的顯性標簽下,社交這個復雜的命題究竟是怎樣的,其實很難回答?!短一▔]2》干脆以9分鐘呈現(xiàn)了一場多人社交的碰撞,個體與群體、資歷與性格、代際與人際,都在這個大染缸里被呈現(xiàn)。窒息的感覺被放大到極致。

而這種對單個主題的強度聚焦,恰恰是當下大多數(shù)綜藝所缺失的。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我們無奈地發(fā)現(xiàn),當下熱播綜藝幾乎沒人能夠逃脫觀眾“四不像”的質疑。

在越來越多的綜藝里,我們能夠看到的,其實是“復合”:垂類題材想要打透圈層、想要合家歡,綜藝呈現(xiàn)要有社會議題、要關照現(xiàn)實等,當所有的這些都作用于創(chuàng)作時,最初的主題也就不可避免開始模糊。

“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雖然客觀上后明偵時代市場仍未催生一檔新爆款,但騰訊視頻攜手何忱全力加碼的《開始推理吧》,仍備受市場期待,只是播出后卻出現(xiàn)了以上高贊短評。

這或許與節(jié)目定位有關。節(jié)目制片人多曉萌透露:節(jié)目兼顧了推理類用戶對推理內容的需求和泛娛樂用戶在故事劇情中獲得滿足感。簡而言之,便是既要推理燒腦,也要合家歡。但也是這份“兼容”,讓兩者都難以更極致。不過首期之后,節(jié)目也漸入佳境,全網(wǎng)熱度上漲。

類型題材的出圈邏輯,其實是先打透圈層、而后才是輻射更廣泛群體的出圈。比如《這就是街舞》《中國新說唱》的封神系列。這一點也在劇集市場被多次驗證。但是這兩年大家似乎不約而同的渴望通過元素疊加實現(xiàn)出圈,但是效果卻并不理想。

露營綜藝里,小白成長記對資深愛好者來講“不夠露營”,對于慢綜藝用戶來講,又是“低配版向往的生活”。為了盡可能擴展用戶群,電競綜藝越來越多的融入CP磕糖、選秀、實訓、明星等多重元素,但同樣面臨用戶群定位模糊、難以打透圈層的問題。脫口秀的創(chuàng)新路徑里,團綜、行業(yè)、明星素人并行,同樣猶在探索中。

泛娛樂化的真人秀,其實同樣難以逃脫此類問題。雖然不斷有聲音為嚴敏“叫屈”,但截止6月19日收官,《新游記》的豆瓣評分再度下滑至4.8分。他所打造的濃縮版的現(xiàn)實社會也的確融入了大量社會議題,但同樣難以兼顧內容設計、規(guī)則上的變化,明星變形計的缺少共鳴等也導致節(jié)目效果不及預期。

“貪心”的另一面,是綜藝時長越來越長。發(fā)展到今年,幾乎大半頭部綜藝都以上下兩期、一周雙更甚至三更的形式出現(xiàn),動輒三四個小時的時長。想要完整的故事線,想要真人秀,想要話題十足的后采、想要與社會議題相關聯(lián)等,甚至于還要滿足品牌主的曝光時長要求,所以也只能讓進度條一再延長。

更夸張的,在招商艱難的當下,品牌的訴求被無限放大,各種存在感十足的貼片廣告、高頻次口播等,也嚴重破壞了內容品質,成為壓倒“無聊”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人秀困境:無聊更可怕

如果說曾經(jīng)大家在《向往的生活》里宋丹丹和兒子巴圖的相處里,一笑而過,那如今她在《桃花塢》里面對晚輩的態(tài)度,則著實引發(fā)了大眾的不適。問代表作、問情感狀況、“打壓上癮”、區(qū)別對待……觀眾似乎可以找到很多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尷尬共鳴”。

雖然目前來看,《桃花塢2》的話題熱度尚未完全發(fā)酵:貓眼、燈塔等數(shù)據(jù)平臺上,節(jié)目熱度值尚未進入top3。但若橫向來比,相比同期開播的《花少》露營季,“塢學”已然實現(xiàn)了熱度突破。

在大眾對“塢學”的偏愛里,其實能夠看到太多最初“花學”封神的影子:至少每個人都是鮮活的。雖然這份鮮活的碰撞,可能會讓人產(chǎn)生不適。畢竟這幾年的內娛綜藝,越來越和諧美好,即使是最主張冒犯的藝術的《吐槽大會》,也曾陷入“洗白”的質疑里。

如今的真人秀里,越來越看不到“人”。明星們不僅不再把微博當成朋友圈發(fā),在真人秀里同樣立起了“完美人設”。寧靜那英上演了一出姐姐的高端對話局,充滿了語言的藝術,看似張力十足火花四濺實則毫無漏洞,反倒是兩人和于文文的拉扯,有點浪姐內味兒。

最初的真人秀,極其擅長通過制造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或是聯(lián)結,強化故事的戲劇性,增加看點,而明星也貢獻了一出出名場面。只是當大眾開始“認真”,事情則又走向另一個方向:比如刻在黃曉明身上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霸總標簽,再比如因為女性獨立議題而多次商務代言受到狙擊的楊笠。

輿論的邊界極難預測,大膽開麥的另一面可能是尚未享受到流量紅利,反而率先走入到爭議區(qū)。即使是相對而言風險較低的炒CP,也同樣面臨拆CP的風險,是以也被很多明星拒絕。

“無聊”的一個顯性表現(xiàn),大概是很久沒有出現(xiàn)過“綜藝造神”的現(xiàn)象了。曾經(jīng)楊穎憑借著跑男穩(wěn)坐頂流位置,寧靜憑借著性格直率有話直說成為綜藝市場的寵兒,許晴的“公主病”、劉濤的賢妻人設、李晨的大黑牛等都是不褪色的記憶點。

回憶今年的綜藝市場,王心凌的甜美貫穿始終之外,似乎已經(jīng)很難想起什么太多的綜藝名場面了。稍微有記憶點的,似乎只有這一季剛剛加入跑男的白鹿,憑借著搞笑女的特質被大眾所喜愛。穩(wěn)妥,似乎成了這個并不安穩(wěn)的娛樂環(huán)境里,最好的選擇。

這兩年來,綜藝制作越來越強調對現(xiàn)實的關照,強調對社會議題的探討,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是同樣也為綜藝制作提供了捷徑。就像《桃花塢》的窒息九分鐘里,當然有對社交議題的探討,但同樣逃不脫話題先行的質疑。

綜藝“無聊”,是綜合性因素作用的結果。暑期檔在即,沉寂了小半年的內娛綜藝能夠逐漸被盤活嗎?作為夏日限定的《脫口秀大會5》《這就是街舞5》,自然有望承接住來自市場的期待;除此之外,近兩日網(wǎng)傳路透名單拉開了《披荊斬棘》的大幕,愛奇藝的《中國說唱巔峰對決》也被透露有望定檔暑期。

視頻網(wǎng)站們各自手握頭部項目,成熟的節(jié)目模式也是節(jié)目品質的有力保障,能否打破內娛綜藝的困境,或許在此一舉。一批新類型題材的布局如《登陸圓魚洲》《她他它偵探社》《即興喜劇大聯(lián)盟》等引發(fā)了市場關注,只是它們又是否會走出“無聊困境”呢?仍然需要關注。

綜藝即將迎來持續(xù)上新季,我們也期待著一個不再只是依賴于考古才能獲得快樂的內容市場,也希望挺過“倒春寒”的綜藝市場迎來盛夏的綻放。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宋丹丹“尷尬”上熱搜,內娛苦綜藝“無聊”久矣?

內娛綜藝,越來越掀不起浪花了。

文|娛樂獨角獸 沫染

#想看宋丹丹、寧靜、許晴一起參加綜藝#。

經(jīng)歷了“塢學”連續(xù)多日的話題洗禮后,網(wǎng)友們終于在窒息、抓馬、刺激的氛圍里,居然將這個話題刷上了熱搜榜。大眾真的苦綜藝無聊久矣。

上周五,《花兒與少年》露營季首播,憑借著嘉賓撕扯扯頭花現(xiàn)場封神的綜藝IP,重啟之后也只能是在一團和氣中被質疑失了“花學內味兒”,蓋上“無聊”的標簽。而此前熱播的《向往的生活6》解鎖的第一個高位熱搜,同樣是“無聊”。

內娛綜藝,越來越掀不起浪花了。即將走過半載的綜藝市場,能夠真正稱得上“爆款”的項目,幾乎沒有?!栋胧鞈偃恕返陌屠怖材芰緾P已是春節(jié)時候;《乘風破浪》的王心凌現(xiàn)象級翻紅也沒能加熱節(jié)目。

最近一次“撕破”無聊大網(wǎng)的,是上周日首播的《五十公里桃花塢2》。#王傳君拒絕宋丹丹提議#、#宋丹丹 讓人窒息#、#桃花塢尷尬九分鐘 文字轉述#等話題席卷熱搜,其中首個話題閱讀量突破6.8億,其他話題也均已破億。尷尬、窒息,但大眾也不斷在其中,感受一個被盤活的內娛綜藝。

我們不推崇話題先行的撕逼現(xiàn)場,但更害怕一個足夠無聊的內娛綜藝。而內娛綜藝的無聊怪圈,也絕非簡單的“話題效應”可以概括。以此為契機,我們也試圖來探究一下:內娛綜藝,什么時候能真正不無聊了?

“四不像”困境:綜藝忌貪心

“塢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很多人熱情高昂解構的新話題,在于它所出現(xiàn)的名場面,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而產(chǎn)生:社交。

在社牛、社恐的顯性標簽下,社交這個復雜的命題究竟是怎樣的,其實很難回答?!短一▔]2》干脆以9分鐘呈現(xiàn)了一場多人社交的碰撞,個體與群體、資歷與性格、代際與人際,都在這個大染缸里被呈現(xiàn)。窒息的感覺被放大到極致。

而這種對單個主題的強度聚焦,恰恰是當下大多數(shù)綜藝所缺失的。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我們無奈地發(fā)現(xiàn),當下熱播綜藝幾乎沒人能夠逃脫觀眾“四不像”的質疑。

在越來越多的綜藝里,我們能夠看到的,其實是“復合”:垂類題材想要打透圈層、想要合家歡,綜藝呈現(xiàn)要有社會議題、要關照現(xiàn)實等,當所有的這些都作用于創(chuàng)作時,最初的主題也就不可避免開始模糊。

“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雖然客觀上后明偵時代市場仍未催生一檔新爆款,但騰訊視頻攜手何忱全力加碼的《開始推理吧》,仍備受市場期待,只是播出后卻出現(xiàn)了以上高贊短評。

這或許與節(jié)目定位有關。節(jié)目制片人多曉萌透露:節(jié)目兼顧了推理類用戶對推理內容的需求和泛娛樂用戶在故事劇情中獲得滿足感。簡而言之,便是既要推理燒腦,也要合家歡。但也是這份“兼容”,讓兩者都難以更極致。不過首期之后,節(jié)目也漸入佳境,全網(wǎng)熱度上漲。

類型題材的出圈邏輯,其實是先打透圈層、而后才是輻射更廣泛群體的出圈。比如《這就是街舞》《中國新說唱》的封神系列。這一點也在劇集市場被多次驗證。但是這兩年大家似乎不約而同的渴望通過元素疊加實現(xiàn)出圈,但是效果卻并不理想。

露營綜藝里,小白成長記對資深愛好者來講“不夠露營”,對于慢綜藝用戶來講,又是“低配版向往的生活”。為了盡可能擴展用戶群,電競綜藝越來越多的融入CP磕糖、選秀、實訓、明星等多重元素,但同樣面臨用戶群定位模糊、難以打透圈層的問題。脫口秀的創(chuàng)新路徑里,團綜、行業(yè)、明星素人并行,同樣猶在探索中。

泛娛樂化的真人秀,其實同樣難以逃脫此類問題。雖然不斷有聲音為嚴敏“叫屈”,但截止6月19日收官,《新游記》的豆瓣評分再度下滑至4.8分。他所打造的濃縮版的現(xiàn)實社會也的確融入了大量社會議題,但同樣難以兼顧內容設計、規(guī)則上的變化,明星變形計的缺少共鳴等也導致節(jié)目效果不及預期。

“貪心”的另一面,是綜藝時長越來越長。發(fā)展到今年,幾乎大半頭部綜藝都以上下兩期、一周雙更甚至三更的形式出現(xiàn),動輒三四個小時的時長。想要完整的故事線,想要真人秀,想要話題十足的后采、想要與社會議題相關聯(lián)等,甚至于還要滿足品牌主的曝光時長要求,所以也只能讓進度條一再延長。

更夸張的,在招商艱難的當下,品牌的訴求被無限放大,各種存在感十足的貼片廣告、高頻次口播等,也嚴重破壞了內容品質,成為壓倒“無聊”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人秀困境:無聊更可怕

如果說曾經(jīng)大家在《向往的生活》里宋丹丹和兒子巴圖的相處里,一笑而過,那如今她在《桃花塢》里面對晚輩的態(tài)度,則著實引發(fā)了大眾的不適。問代表作、問情感狀況、“打壓上癮”、區(qū)別對待……觀眾似乎可以找到很多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尷尬共鳴”。

雖然目前來看,《桃花塢2》的話題熱度尚未完全發(fā)酵:貓眼、燈塔等數(shù)據(jù)平臺上,節(jié)目熱度值尚未進入top3。但若橫向來比,相比同期開播的《花少》露營季,“塢學”已然實現(xiàn)了熱度突破。

在大眾對“塢學”的偏愛里,其實能夠看到太多最初“花學”封神的影子:至少每個人都是鮮活的。雖然這份鮮活的碰撞,可能會讓人產(chǎn)生不適。畢竟這幾年的內娛綜藝,越來越和諧美好,即使是最主張冒犯的藝術的《吐槽大會》,也曾陷入“洗白”的質疑里。

如今的真人秀里,越來越看不到“人”。明星們不僅不再把微博當成朋友圈發(fā),在真人秀里同樣立起了“完美人設”。寧靜那英上演了一出姐姐的高端對話局,充滿了語言的藝術,看似張力十足火花四濺實則毫無漏洞,反倒是兩人和于文文的拉扯,有點浪姐內味兒。

最初的真人秀,極其擅長通過制造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或是聯(lián)結,強化故事的戲劇性,增加看點,而明星也貢獻了一出出名場面。只是當大眾開始“認真”,事情則又走向另一個方向:比如刻在黃曉明身上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霸總標簽,再比如因為女性獨立議題而多次商務代言受到狙擊的楊笠。

輿論的邊界極難預測,大膽開麥的另一面可能是尚未享受到流量紅利,反而率先走入到爭議區(qū)。即使是相對而言風險較低的炒CP,也同樣面臨拆CP的風險,是以也被很多明星拒絕。

“無聊”的一個顯性表現(xiàn),大概是很久沒有出現(xiàn)過“綜藝造神”的現(xiàn)象了。曾經(jīng)楊穎憑借著跑男穩(wěn)坐頂流位置,寧靜憑借著性格直率有話直說成為綜藝市場的寵兒,許晴的“公主病”、劉濤的賢妻人設、李晨的大黑牛等都是不褪色的記憶點。

回憶今年的綜藝市場,王心凌的甜美貫穿始終之外,似乎已經(jīng)很難想起什么太多的綜藝名場面了。稍微有記憶點的,似乎只有這一季剛剛加入跑男的白鹿,憑借著搞笑女的特質被大眾所喜愛。穩(wěn)妥,似乎成了這個并不安穩(wěn)的娛樂環(huán)境里,最好的選擇。

這兩年來,綜藝制作越來越強調對現(xiàn)實的關照,強調對社會議題的探討,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是同樣也為綜藝制作提供了捷徑。就像《桃花塢》的窒息九分鐘里,當然有對社交議題的探討,但同樣逃不脫話題先行的質疑。

綜藝“無聊”,是綜合性因素作用的結果。暑期檔在即,沉寂了小半年的內娛綜藝能夠逐漸被盤活嗎?作為夏日限定的《脫口秀大會5》《這就是街舞5》,自然有望承接住來自市場的期待;除此之外,近兩日網(wǎng)傳路透名單拉開了《披荊斬棘》的大幕,愛奇藝的《中國說唱巔峰對決》也被透露有望定檔暑期。

視頻網(wǎng)站們各自手握頭部項目,成熟的節(jié)目模式也是節(jié)目品質的有力保障,能否打破內娛綜藝的困境,或許在此一舉。一批新類型題材的布局如《登陸圓魚洲》《她他它偵探社》《即興喜劇大聯(lián)盟》等引發(fā)了市場關注,只是它們又是否會走出“無聊困境”呢?仍然需要關注。

綜藝即將迎來持續(xù)上新季,我們也期待著一個不再只是依賴于考古才能獲得快樂的內容市場,也希望挺過“倒春寒”的綜藝市場迎來盛夏的綻放。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