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德國30年來首現(xiàn)貿易逆差,全球主要工業(yè)國為何深陷逆差泥潭?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德國30年來首現(xiàn)貿易逆差,全球主要工業(yè)國為何深陷逆差泥潭?

除去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暴漲造成的國際貿易沖擊,過于強勢的美元及相對弱勢的其他貨幣也加劇了除美國之外各大工業(yè)國以本幣計算的進口額激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錢伯彥

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最新的貿易數據顯示,德國5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1.7%至1258億歐元,進口額同比增長27.8%至1267億歐元,錄得近10億歐元的貿易逆差。

經過統(tǒng)計口徑變化調整之后,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貿易逆差。三十年前在兩德正式統(tǒng)一的情緒提振下,德國民眾狂歡式的消費需求爆炸曾短暫使德國陷入一個月的貿易赤字。

貿易收支平衡被打破并不僅僅發(fā)生在德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在內的主要發(fā)達工業(yè)國無一例外地均處于貿易逆差擴大的困境。

德國現(xiàn)貿易逆差并不意外

作為世界出口大國的德國三十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貿易逆差并不意外。

新冠疫情爆發(fā)之前,德國常年保持每月190億至21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但自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便出現(xiàn)了失控的趨勢。2021年7月,德國的月度貿易順差仍能保持在171億歐元,之后便一路下滑至今年3月的19億歐元和4月的31億歐元,距離出現(xiàn)貿易逆差僅有一線之隔。

貿易逆差的出現(xiàn)主要歸因于德國進口額的快速增長。

新冠疫情之前,德國的月度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穩(wěn)定地保持在1120億歐元和920億歐元上下。雖然德國的出口額自去年4月起就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峰值且近一年保持同比超過10%的連續(xù)增長,但是以能源類產品為主的進口額增幅在過去六個月之內連續(xù)保持在出口增幅的兩倍以上,并最終導致德國的進口額于今年第二季度趕上出口額。

藍線為德國各月度出口額,紅色為進口額,柱狀圖為各月貿易收支平衡。圖源: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

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歷年的數據顯示,三十三大品類之中的農作物類、原油與天然氣、礦物類為德國凈進口的主要品類。4月的外貿數據顯示,德國該月的原油與天然氣進口額分別為48.54億歐元和56.22億歐元,同比增幅分別達93.5%和163%。

美英法逆差形勢惡化

與德國類似,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在后疫情時代也快速恢復。美東時間7月7日,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國際貿易數據顯示,5月美國進出口額分別為3414億美元和2559億美元,當月貿易赤字小幅回落至855億美元。2022年前5個月美國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4%,但進口總額24%的同比增幅使得美國的貿易赤字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8.4%(1265億美元),逆差總額高達4613億美元。

藍線為美國各月度貿易逆差額。圖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美國商務部的歷史數據顯示,美國的月度貿易逆差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持續(xù)快速攀升,并從2019年初的近400億美元攀升至今年3月的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深色線為美國貿易逆差曲線,淺色線為美國原油逆差曲線。圖源:美國普查局

若以前5個月的貿易逆差均值推算,2022年全年的美國貿易逆差將超過11000億美元,這也將是美國年度貿易逆差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美元關口。2021年,美國貿易逆差為8591億美元,較2020年的6767億美元增長27%。

法國海關7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5月貿易逆差再創(chuàng)紀錄達到130億歐元,3月和4月法國月度貿易逆差分別為128億和127億歐元。

僅以5月進出口數據為例,法國當月出口額與上月持平,達476億歐元,但進口額仍然持續(xù)增長至607億歐元。過去十二個月內,法國的貿易逆差已經累計高達1139億歐元,同樣刷新歷史紀錄。

法國每月貿易逆差額(單位十億歐元)圖源:法國國家統(tǒng)計與經濟研究所

法國貿易部的數據顯示,法國2021年全年的貿易逆差達847億歐元,已經為歷史之最。其中僅能源進口一項就貢獻了431億歐元,去年12月法國110億歐元的月度貿易逆差就因與1970年全球石油危機的月度紀錄齊平而給馬克龍彼時的競選活動蒙上陰影。

當前正飽受通脹、脫歐貿易沖突以及首相約翰遜辭職風波沖擊的英國情況亦與法國類似。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早先的數據表明,1月至4月英國不含貴金屬交易的貿易逆差達到206億英鎊,同樣為近年來新高。

英國每季度貿易收支。圖源: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

日本和韓國也未幸免

其他主要工業(yè)國方面,日本財務省早先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5月貿易赤字達到2.38萬億日元,較4月8428億日元的貿易逆差環(huán)比擴大超過183%,而去年5月日本曾錄得月度貿易盈余3694億日元。與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德國與法國類似,日本5月雖然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5.8%,但是能源漲價導致進口額同比暴漲48.9%。

今年5月也是日本連續(xù)第10個月錄得貿易逆差。與傳統(tǒng)印象中的出口大國不同,日本自2008年之后經常出現(xiàn)月度貿易逆差。例如2014年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之際,日本全年所有月份均陷入貿易逆差,2014年1月2.795萬億日元的貿易赤字紀錄保持至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14年時間之內,日本僅有5年維持貿易順差,剩余9年之中的2012、2013、2014、2021年的貿易逆差均在5萬億日元以上。

日本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貿易逆差已經高達6.51萬億日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5.375萬億日元的逆差額。

日本歷年貿易收支。圖源:時事通訊

與日本產業(yè)鏈生態(tài)位接近的亞洲另一出口大國韓國同樣無法避免陷入貿易逆差。韓國產業(yè)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15.6%、高達3503億美元,但仍無法趕上同比增長26.2%、高達3606億美元的進口額。103億美元的半年期逆差額不僅打破了韓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連續(xù)貿易順差紀錄,更是韓國歷史上同期最大的逆差額。其中僅在6月,韓國就錄得24.7億美元的貿易赤字,而去年同期韓國還保持43.7億美元的貿易盈余。

韓國政府同樣將創(chuàng)紀錄的貿易逆差歸咎于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其中原油、煤炭及液化天然氣三項的半年度進口額就高達87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7.5%。

資源出口國家的狂歡

與依賴能源與大宗商品進口的主要工業(yè)國紛紛陷入貿易逆差相對的,則是資源出口型國家正在貿易順差上不斷刷新著紀錄。

澳大利亞統(tǒng)計局7月7日公布的5月國際貿易數據顯示,該月澳大利亞經季節(jié)性調整的貿易順差達到159.7億澳元,遠超外界預期的108億澳元并刷新歷史紀錄。受煤炭以及其他礦物燃料價格上漲的推動,5月出口額環(huán)比增長超過9.5%,其中僅煤炭一項的環(huán)比增幅就超過了兩成。除了煤炭之外,澳大利亞還是鐵礦石與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大國。不過,由于鐵礦石價格的回落,5月澳大利亞金屬礦物的出口額環(huán)比增幅僅為2.8%。

澳大利亞月度貿易順差額曲線。圖源:澳大利亞統(tǒng)計局

唯一得益于能源價格上漲的G7國家則是加拿大。

加拿大5月錄得貿易順差53.2億加元,比4月22億加元的貿易順差擴大了一倍有余,且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順差的主要貢獻者為環(huán)比增長5.7%的能源類出口(204億美元),占到了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一,其中原油出口量環(huán)比增長達9.2%。此外,加拿大的鉀肥出口同樣創(chuàng)歷史新高,尤其是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并引發(fā)對俄制裁之后,加拿大迅速填補了市場真空。

今年前5個月加拿大的累計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59億加元,而去年該國的國際貿易收支是逆差15億加元。

為何紛紛陷入逆差泥潭?

除去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暴漲造成的國際貿易沖擊之外,過于強勢的美元以及相對弱勢的其他貨幣也加劇了除美國之外的各大工業(yè)國以本幣計算的進口額激增。

過去一周時間內,衡量美元相對一攬子國際貨幣的美元指數已經觸及107,為二十年以來的新高。美元指數的構成之中,歐元占到了近六成的權重,日元與英鎊權重均為一成左右。

作為世界第二大貨幣,歐元受累于歐元區(qū)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以及歐洲央行至今仍未正式進入加息周期的拖累,已經從年初的1歐元兌1.2美元下跌至1歐元兌1.02美元,市場普遍預計歐元與美元平價即將發(fā)生。

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以及俄羅斯對歐洲多國宣布停止供應管道天然氣之后,歐洲多國不得不以更高昂的現(xiàn)貨價格從國際市場搶奪液化天然氣,并一度造成了歐洲天然氣價格對亞洲天然氣價格的倒掛。

不同于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直接以歐元簽訂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多以美元結算價格的液化天然氣使得歐洲諸國難以規(guī)避歐元匯率下跌的沖擊。

至于世界第三大貨幣的日元,在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多次表明拒絕加息、無限量購買日本國債的態(tài)度之后更是一路下跌至1美元兌136日元,距離年初1美元兌115日元已經下跌超過15%。

另一方面,強勢美元的存在卻使得常年貿易逆差的美國連續(xù)兩個月逆差額下滑。雖然美國今年累計逆差額仍然創(chuàng)下新高,但該國5月的855億美元逆差額已經比4月的871億美元、3月的1098億美元逆差額有所收窄。

此外,供應鏈危機也是造成以德國為代表的出口大國陷入貿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德國工商大會(DIHK)外貿主管Volker Treier表示,重要的進口品無法被運達并進行進一步加工,而出口商也難以將供應鏈的額外成本轉嫁給國際客戶。

德國批發(fā)、外貿和服務業(yè)協(xié)會(BGA)主席Dirk Jandura表示:“雖然眼下德國企業(yè)的訂單仍然充裕,但是新增訂單卻在減少。如果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那么情況將會變得更加糟糕。除了需要更多的自由貿易之外,別無他法?!?/span>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德國30年來首現(xiàn)貿易逆差,全球主要工業(yè)國為何深陷逆差泥潭?

除去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暴漲造成的國際貿易沖擊,過于強勢的美元及相對弱勢的其他貨幣也加劇了除美國之外各大工業(yè)國以本幣計算的進口額激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錢伯彥

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最新的貿易數據顯示,德國5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1.7%至1258億歐元,進口額同比增長27.8%至1267億歐元,錄得近10億歐元的貿易逆差。

經過統(tǒng)計口徑變化調整之后,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貿易逆差。三十年前在兩德正式統(tǒng)一的情緒提振下,德國民眾狂歡式的消費需求爆炸曾短暫使德國陷入一個月的貿易赤字。

貿易收支平衡被打破并不僅僅發(fā)生在德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在內的主要發(fā)達工業(yè)國無一例外地均處于貿易逆差擴大的困境。

德國現(xiàn)貿易逆差并不意外

作為世界出口大國的德國三十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貿易逆差并不意外。

新冠疫情爆發(fā)之前,德國常年保持每月190億至21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但自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便出現(xiàn)了失控的趨勢。2021年7月,德國的月度貿易順差仍能保持在171億歐元,之后便一路下滑至今年3月的19億歐元和4月的31億歐元,距離出現(xiàn)貿易逆差僅有一線之隔。

貿易逆差的出現(xiàn)主要歸因于德國進口額的快速增長。

新冠疫情之前,德國的月度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穩(wěn)定地保持在1120億歐元和920億歐元上下。雖然德國的出口額自去年4月起就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峰值且近一年保持同比超過10%的連續(xù)增長,但是以能源類產品為主的進口額增幅在過去六個月之內連續(xù)保持在出口增幅的兩倍以上,并最終導致德國的進口額于今年第二季度趕上出口額。

藍線為德國各月度出口額,紅色為進口額,柱狀圖為各月貿易收支平衡。圖源: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

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歷年的數據顯示,三十三大品類之中的農作物類、原油與天然氣、礦物類為德國凈進口的主要品類。4月的外貿數據顯示,德國該月的原油與天然氣進口額分別為48.54億歐元和56.22億歐元,同比增幅分別達93.5%和163%。

美英法逆差形勢惡化

與德國類似,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在后疫情時代也快速恢復。美東時間7月7日,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國際貿易數據顯示,5月美國進出口額分別為3414億美元和2559億美元,當月貿易赤字小幅回落至855億美元。2022年前5個月美國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4%,但進口總額24%的同比增幅使得美國的貿易赤字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8.4%(1265億美元),逆差總額高達4613億美元。

藍線為美國各月度貿易逆差額。圖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美國商務部的歷史數據顯示,美國的月度貿易逆差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持續(xù)快速攀升,并從2019年初的近400億美元攀升至今年3月的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深色線為美國貿易逆差曲線,淺色線為美國原油逆差曲線。圖源:美國普查局

若以前5個月的貿易逆差均值推算,2022年全年的美國貿易逆差將超過11000億美元,這也將是美國年度貿易逆差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美元關口。2021年,美國貿易逆差為8591億美元,較2020年的6767億美元增長27%。

法國海關7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5月貿易逆差再創(chuàng)紀錄達到130億歐元,3月和4月法國月度貿易逆差分別為128億和127億歐元。

僅以5月進出口數據為例,法國當月出口額與上月持平,達476億歐元,但進口額仍然持續(xù)增長至607億歐元。過去十二個月內,法國的貿易逆差已經累計高達1139億歐元,同樣刷新歷史紀錄。

法國每月貿易逆差額(單位十億歐元)圖源:法國國家統(tǒng)計與經濟研究所

法國貿易部的數據顯示,法國2021年全年的貿易逆差達847億歐元,已經為歷史之最。其中僅能源進口一項就貢獻了431億歐元,去年12月法國110億歐元的月度貿易逆差就因與1970年全球石油危機的月度紀錄齊平而給馬克龍彼時的競選活動蒙上陰影。

當前正飽受通脹、脫歐貿易沖突以及首相約翰遜辭職風波沖擊的英國情況亦與法國類似。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早先的數據表明,1月至4月英國不含貴金屬交易的貿易逆差達到206億英鎊,同樣為近年來新高。

英國每季度貿易收支。圖源: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

日本和韓國也未幸免

其他主要工業(yè)國方面,日本財務省早先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5月貿易赤字達到2.38萬億日元,較4月8428億日元的貿易逆差環(huán)比擴大超過183%,而去年5月日本曾錄得月度貿易盈余3694億日元。與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德國與法國類似,日本5月雖然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5.8%,但是能源漲價導致進口額同比暴漲48.9%。

今年5月也是日本連續(xù)第10個月錄得貿易逆差。與傳統(tǒng)印象中的出口大國不同,日本自2008年之后經常出現(xiàn)月度貿易逆差。例如2014年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之際,日本全年所有月份均陷入貿易逆差,2014年1月2.795萬億日元的貿易赤字紀錄保持至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14年時間之內,日本僅有5年維持貿易順差,剩余9年之中的2012、2013、2014、2021年的貿易逆差均在5萬億日元以上。

日本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貿易逆差已經高達6.51萬億日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5.375萬億日元的逆差額。

日本歷年貿易收支。圖源:時事通訊

與日本產業(yè)鏈生態(tài)位接近的亞洲另一出口大國韓國同樣無法避免陷入貿易逆差。韓國產業(yè)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15.6%、高達3503億美元,但仍無法趕上同比增長26.2%、高達3606億美元的進口額。103億美元的半年期逆差額不僅打破了韓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連續(xù)貿易順差紀錄,更是韓國歷史上同期最大的逆差額。其中僅在6月,韓國就錄得24.7億美元的貿易赤字,而去年同期韓國還保持43.7億美元的貿易盈余。

韓國政府同樣將創(chuàng)紀錄的貿易逆差歸咎于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其中原油、煤炭及液化天然氣三項的半年度進口額就高達87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7.5%。

資源出口國家的狂歡

與依賴能源與大宗商品進口的主要工業(yè)國紛紛陷入貿易逆差相對的,則是資源出口型國家正在貿易順差上不斷刷新著紀錄。

澳大利亞統(tǒng)計局7月7日公布的5月國際貿易數據顯示,該月澳大利亞經季節(jié)性調整的貿易順差達到159.7億澳元,遠超外界預期的108億澳元并刷新歷史紀錄。受煤炭以及其他礦物燃料價格上漲的推動,5月出口額環(huán)比增長超過9.5%,其中僅煤炭一項的環(huán)比增幅就超過了兩成。除了煤炭之外,澳大利亞還是鐵礦石與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大國。不過,由于鐵礦石價格的回落,5月澳大利亞金屬礦物的出口額環(huán)比增幅僅為2.8%。

澳大利亞月度貿易順差額曲線。圖源:澳大利亞統(tǒng)計局

唯一得益于能源價格上漲的G7國家則是加拿大。

加拿大5月錄得貿易順差53.2億加元,比4月22億加元的貿易順差擴大了一倍有余,且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順差的主要貢獻者為環(huán)比增長5.7%的能源類出口(204億美元),占到了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一,其中原油出口量環(huán)比增長達9.2%。此外,加拿大的鉀肥出口同樣創(chuàng)歷史新高,尤其是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并引發(fā)對俄制裁之后,加拿大迅速填補了市場真空。

今年前5個月加拿大的累計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59億加元,而去年該國的國際貿易收支是逆差15億加元。

為何紛紛陷入逆差泥潭?

除去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暴漲造成的國際貿易沖擊之外,過于強勢的美元以及相對弱勢的其他貨幣也加劇了除美國之外的各大工業(yè)國以本幣計算的進口額激增。

過去一周時間內,衡量美元相對一攬子國際貨幣的美元指數已經觸及107,為二十年以來的新高。美元指數的構成之中,歐元占到了近六成的權重,日元與英鎊權重均為一成左右。

作為世界第二大貨幣,歐元受累于歐元區(qū)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以及歐洲央行至今仍未正式進入加息周期的拖累,已經從年初的1歐元兌1.2美元下跌至1歐元兌1.02美元,市場普遍預計歐元與美元平價即將發(fā)生。

在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以及俄羅斯對歐洲多國宣布停止供應管道天然氣之后,歐洲多國不得不以更高昂的現(xiàn)貨價格從國際市場搶奪液化天然氣,并一度造成了歐洲天然氣價格對亞洲天然氣價格的倒掛。

不同于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直接以歐元簽訂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多以美元結算價格的液化天然氣使得歐洲諸國難以規(guī)避歐元匯率下跌的沖擊。

至于世界第三大貨幣的日元,在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多次表明拒絕加息、無限量購買日本國債的態(tài)度之后更是一路下跌至1美元兌136日元,距離年初1美元兌115日元已經下跌超過15%。

另一方面,強勢美元的存在卻使得常年貿易逆差的美國連續(xù)兩個月逆差額下滑。雖然美國今年累計逆差額仍然創(chuàng)下新高,但該國5月的855億美元逆差額已經比4月的871億美元、3月的1098億美元逆差額有所收窄。

此外,供應鏈危機也是造成以德國為代表的出口大國陷入貿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德國工商大會(DIHK)外貿主管Volker Treier表示,重要的進口品無法被運達并進行進一步加工,而出口商也難以將供應鏈的額外成本轉嫁給國際客戶。

德國批發(fā)、外貿和服務業(yè)協(xié)會(BGA)主席Dirk Jandura表示:“雖然眼下德國企業(yè)的訂單仍然充裕,但是新增訂單卻在減少。如果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那么情況將會變得更加糟糕。除了需要更多的自由貿易之外,別無他法?!?/span>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