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鐘薛高“冤”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鐘薛高“冤”嗎?

“雪糕刺客”是商家篩選的結果,而不是消費者篩選的結果。

文丨新博弈 半盞茶

關于鐘薛高的爭議還在繼續(xù)。

7月8日,#鐘薛高是怎么得罪了年輕人#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截至目前,該話題累計閱讀量已經突破4.3億。作為“雪糕刺客”的代表,從最初高價引發(fā)關注,到后來“高溫不化”、“燒不化”等輿論危機,鐘薛高被推向輿論的“暴風眼”。

在這個過程中,鐘薛高采取的公關策略也略顯“傲慢”,一方面,品牌試圖借輿論危機“玩?!保骸胺顒癫欢称房茖W的自媒體,不要沒話找化了”,“一只不說化的雪糕,專治話多話密話不盡”。

另一方面,一張疑似鐘薛高創(chuàng)始人林盛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瘋傳,相關言論也在加劇網絡負面情緒的蔓延。直到目前,盡管鐘薛高連發(fā)兩次聲明,但市場的憤怒依然未能消解。

貴沒有錯,錯的是場景

“雪糕刺客”事件發(fā)酵至今,網友聲討的對象為高價雪糕,其中鐘薛高作為高價雪糕的代表,也是被聲討最多的那個。但是,盡管網友對準高價雪糕,但“高價”并不是導致此次輿論持續(xù)發(fā)酵的核心因素,賣得貴也不是這些雪糕的原罪。

就鐘薛高而言,該品牌成立于2018年,從一開始,鐘薛高的定位就是國產高端雪糕品牌。2018年“雙11”期間,鐘薛高推出“厄瓜多爾粉鉆”定價66元/支,此款產品限量2萬支,上線15個小時即售罄。根據品牌官網數據,2018年至今,鐘薛高天貓旗艦店累計到店訪問量超過4億。另外有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鐘薛高的營收達到8億元。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高價雪糕在國內并非沒有市場,這個市場足以支撐一個甚至多個品牌生存得很好。并且,愿意為這類雪糕買單的消費者,他們自身也很清楚,自己消費的不只是產品,還有高端品牌帶來的附加值。

如果高價雪糕持續(xù)對準相應的客群,“雪糕刺客”這個詞便不會出現。但現在,這些高價雪糕借助線下商超進入了新的消費場景,躺在曾經放滿平價雪糕的冰柜里,商家又沒有對每一種雪糕明碼標價,而線下商超所覆蓋的消費群體更大,且消費預期各不相同。

尤其是進入夏天,雪糕消費頻次提升,成為日常消耗品,更大的客群成為高價雪糕的潛在消費群,其中也包括大量消費平價雪糕的客群。根據美團此前發(fā)布的數據,今年6月,“雪糕批發(fā)”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323%,在整體訂單價格上,3元以下的訂單占比超7成。

可以說,在更大的市場中,大多數人只是把夏天吃雪糕當成一種很普通的快樂,消費預期普遍在5元以下,且在往常,大多消費者確實能用5元以下的價格品嘗到這種快樂。然而,“高價雪糕”打破了這種“普通的快樂”,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高價雪糕“刺”中,產生被欺騙、被強迫消費的感覺,“快樂”就成了憤怒。

歸根結底,是場景錯位帶來的消費偏差。如果不是在如此普遍的商超中,消費者的消費預期也不會有過大落差,如果高價雪糕的銷售場景是在商場專柜等整體消費更高的場景中,20+的價格也不會成為“刺客”。

但是,當體驗過這種落差的群體擴大,“憤怒”便會持續(xù)蔓延,加劇輿論發(fā)酵。尤其是在消費者花費高價之后,并沒有體驗到更好的味道、更高的品質,他們甚至發(fā)現高價雪糕的成本不足以支撐他的價格,“每根鐘薛高生產成本約3到8元”等類似的詞條沖上熱搜,“聲討”便更加激烈。這也是鐘薛高在出現“高溫不化”、“燒不化”等現象后,進一步陷入輿論危機的關鍵。

鋪開線下渠道沒有錯,錯的是擾亂原有消費層

縱觀“雪糕刺客”整個事件,鐘薛高被推向風口浪尖還有一個原因,即人們普遍認為是鐘薛高的出現抬高了雪糕市場的整體價格??陀^來講,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盡然。

鐘薛高最初定位高端品牌,是因為當時國內的平價雪糕市場已經基本飽和,若再走同樣的路線很難突圍。并且,平價雪糕本身的利潤空間就不大,而國內當時缺少高端的雪糕品牌,發(fā)力空白市場也是鐘薛高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大原因。再加上鐘薛高創(chuàng)始人林盛本就是一個廣告人,借助營銷思維,鐘薛高以網紅品牌的形象橫空出世。

在這個過程中,鐘薛高確實提供了一個以網紅品牌驅動消費升級的思路,并成功落地。但同時,旅行打卡在各種社交媒體盛行,各地都刮起了文創(chuàng)雪糕的風,走相似路線的雪糕產品越來越多,一些平價雪糕也開始開發(fā)高端產品,這些現象共同加速了高價雪糕走向市場。

而對銷售渠道的商家來說,售賣一塊高價雪糕的利潤可能等于幾塊甚至幾十塊平價雪糕的利潤,利益驅動下,更多商家也更愿意把冰柜空間留給高價雪糕,以提升坪效。那么給消費者的感知便是,“雪糕刺客”越來越多,被“刺”的概率變大。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統計了24個品牌737種雪糕的價格,其中,超半數的雪糕價格集中在5-15元之間,20%以上的雪糕價格在15元以上,而低于3元的雪糕占比只有7%。

圖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但這里的問題在于,無論是鐘薛高、文創(chuàng)雪糕還是其他的網紅高價雪糕,他們最初火起來都借助了相對特殊的消費場景,比如旅行、網絡種草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品牌也會逐漸沉淀出自己的忠實消費群和潛在消費群。但伴隨著網紅經濟而生,市場的火爆程度必然帶有營銷的粉飾,廠商、銷售渠道對市場接受度的感知也會帶有營銷的粉飾。

因此,當高價雪糕試圖借助“渠道便利”對接更大的消費群,便成了“雪糕刺客”,原本的平價市場被擾亂,消費不對位隨之激發(fā)起更大的沖突。背后深層的原因在于,“雪糕刺客”是商家篩選的結果,而不是消費者篩選的結果,以至于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雪糕價格漲到了怎樣的程度,消費需求并沒有大面積升級。此次輿論爆發(fā),也能反映出市場需求在重新做出選擇,進而驅動市場產生新的變化。

目前,鐘薛高已經開始嘗試推進線下單獨冰柜,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也在《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guī)定》中明確要求:“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或服務?!辈煌└庵g有更清晰的劃分,實際上也是保護不同消費層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站在平價雪糕的發(fā)展道路上的高價雪糕們,也需要重新探索更適合自身的發(fā)展道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鐘薛高

2.4k
  • 鐘薛高被強制執(zhí)行542萬余元
  • 鐘薛高及子公司被強執(zhí)134萬余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鐘薛高“冤”嗎?

“雪糕刺客”是商家篩選的結果,而不是消費者篩選的結果。

文丨新博弈 半盞茶

關于鐘薛高的爭議還在繼續(xù)。

7月8日,#鐘薛高是怎么得罪了年輕人#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截至目前,該話題累計閱讀量已經突破4.3億。作為“雪糕刺客”的代表,從最初高價引發(fā)關注,到后來“高溫不化”、“燒不化”等輿論危機,鐘薛高被推向輿論的“暴風眼”。

在這個過程中,鐘薛高采取的公關策略也略顯“傲慢”,一方面,品牌試圖借輿論危機“玩梗”:“奉勸不懂食品科學的自媒體,不要沒話找化了”,“一只不說化的雪糕,專治話多話密話不盡”。

另一方面,一張疑似鐘薛高創(chuàng)始人林盛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瘋傳,相關言論也在加劇網絡負面情緒的蔓延。直到目前,盡管鐘薛高連發(fā)兩次聲明,但市場的憤怒依然未能消解。

貴沒有錯,錯的是場景

“雪糕刺客”事件發(fā)酵至今,網友聲討的對象為高價雪糕,其中鐘薛高作為高價雪糕的代表,也是被聲討最多的那個。但是,盡管網友對準高價雪糕,但“高價”并不是導致此次輿論持續(xù)發(fā)酵的核心因素,賣得貴也不是這些雪糕的原罪。

就鐘薛高而言,該品牌成立于2018年,從一開始,鐘薛高的定位就是國產高端雪糕品牌。2018年“雙11”期間,鐘薛高推出“厄瓜多爾粉鉆”定價66元/支,此款產品限量2萬支,上線15個小時即售罄。根據品牌官網數據,2018年至今,鐘薛高天貓旗艦店累計到店訪問量超過4億。另外有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鐘薛高的營收達到8億元。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高價雪糕在國內并非沒有市場,這個市場足以支撐一個甚至多個品牌生存得很好。并且,愿意為這類雪糕買單的消費者,他們自身也很清楚,自己消費的不只是產品,還有高端品牌帶來的附加值。

如果高價雪糕持續(xù)對準相應的客群,“雪糕刺客”這個詞便不會出現。但現在,這些高價雪糕借助線下商超進入了新的消費場景,躺在曾經放滿平價雪糕的冰柜里,商家又沒有對每一種雪糕明碼標價,而線下商超所覆蓋的消費群體更大,且消費預期各不相同。

尤其是進入夏天,雪糕消費頻次提升,成為日常消耗品,更大的客群成為高價雪糕的潛在消費群,其中也包括大量消費平價雪糕的客群。根據美團此前發(fā)布的數據,今年6月,“雪糕批發(fā)”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323%,在整體訂單價格上,3元以下的訂單占比超7成。

可以說,在更大的市場中,大多數人只是把夏天吃雪糕當成一種很普通的快樂,消費預期普遍在5元以下,且在往常,大多消費者確實能用5元以下的價格品嘗到這種快樂。然而,“高價雪糕”打破了這種“普通的快樂”,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高價雪糕“刺”中,產生被欺騙、被強迫消費的感覺,“快樂”就成了憤怒。

歸根結底,是場景錯位帶來的消費偏差。如果不是在如此普遍的商超中,消費者的消費預期也不會有過大落差,如果高價雪糕的銷售場景是在商場專柜等整體消費更高的場景中,20+的價格也不會成為“刺客”。

但是,當體驗過這種落差的群體擴大,“憤怒”便會持續(xù)蔓延,加劇輿論發(fā)酵。尤其是在消費者花費高價之后,并沒有體驗到更好的味道、更高的品質,他們甚至發(fā)現高價雪糕的成本不足以支撐他的價格,“每根鐘薛高生產成本約3到8元”等類似的詞條沖上熱搜,“聲討”便更加激烈。這也是鐘薛高在出現“高溫不化”、“燒不化”等現象后,進一步陷入輿論危機的關鍵。

鋪開線下渠道沒有錯,錯的是擾亂原有消費層

縱觀“雪糕刺客”整個事件,鐘薛高被推向風口浪尖還有一個原因,即人們普遍認為是鐘薛高的出現抬高了雪糕市場的整體價格??陀^來講,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盡然。

鐘薛高最初定位高端品牌,是因為當時國內的平價雪糕市場已經基本飽和,若再走同樣的路線很難突圍。并且,平價雪糕本身的利潤空間就不大,而國內當時缺少高端的雪糕品牌,發(fā)力空白市場也是鐘薛高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大原因。再加上鐘薛高創(chuàng)始人林盛本就是一個廣告人,借助營銷思維,鐘薛高以網紅品牌的形象橫空出世。

在這個過程中,鐘薛高確實提供了一個以網紅品牌驅動消費升級的思路,并成功落地。但同時,旅行打卡在各種社交媒體盛行,各地都刮起了文創(chuàng)雪糕的風,走相似路線的雪糕產品越來越多,一些平價雪糕也開始開發(fā)高端產品,這些現象共同加速了高價雪糕走向市場。

而對銷售渠道的商家來說,售賣一塊高價雪糕的利潤可能等于幾塊甚至幾十塊平價雪糕的利潤,利益驅動下,更多商家也更愿意把冰柜空間留給高價雪糕,以提升坪效。那么給消費者的感知便是,“雪糕刺客”越來越多,被“刺”的概率變大。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統計了24個品牌737種雪糕的價格,其中,超半數的雪糕價格集中在5-15元之間,20%以上的雪糕價格在15元以上,而低于3元的雪糕占比只有7%。

圖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但這里的問題在于,無論是鐘薛高、文創(chuàng)雪糕還是其他的網紅高價雪糕,他們最初火起來都借助了相對特殊的消費場景,比如旅行、網絡種草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品牌也會逐漸沉淀出自己的忠實消費群和潛在消費群。但伴隨著網紅經濟而生,市場的火爆程度必然帶有營銷的粉飾,廠商、銷售渠道對市場接受度的感知也會帶有營銷的粉飾。

因此,當高價雪糕試圖借助“渠道便利”對接更大的消費群,便成了“雪糕刺客”,原本的平價市場被擾亂,消費不對位隨之激發(fā)起更大的沖突。背后深層的原因在于,“雪糕刺客”是商家篩選的結果,而不是消費者篩選的結果,以至于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雪糕價格漲到了怎樣的程度,消費需求并沒有大面積升級。此次輿論爆發(fā),也能反映出市場需求在重新做出選擇,進而驅動市場產生新的變化。

目前,鐘薛高已經開始嘗試推進線下單獨冰柜,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也在《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guī)定》中明確要求:“經營者應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或服務?!辈煌└庵g有更清晰的劃分,實際上也是保護不同消費層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站在平價雪糕的發(fā)展道路上的高價雪糕們,也需要重新探索更適合自身的發(fā)展道路。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