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合作伙伴終對簿公堂,普拉達要求凍結中國奢侈品電商寺庫千萬財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合作伙伴終對簿公堂,普拉達要求凍結中國奢侈品電商寺庫千萬財產

寺庫曾是普拉達在中國涉足電商的首站。

圖片來源:Racked

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近日,天眼查App公開了普拉達時裝商業(yè)(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文書。

根據文書,普拉達申請凍結寺庫上海公司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上海嘉定區(qū)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該申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裁定立即對寺庫實行財產查封凍結,為期一年。

2019年5月,正在轉型中的普拉達和Miu Miu宣布入駐寺庫,這是普拉達集團在中國涉足電商的首站。當時寺庫仍是國內最主要的奢侈品電商之一,包括華倫天奴和浪凡等有意加碼線上渠道的奢侈品牌均與其達成合作。

但這幾乎成了寺庫最后的高光時刻。根據財報,寺庫2020年營收下滑12%至60.2億元,歸母凈利潤從盈利1.54億元變?yōu)樘潛p7186.4萬元,毛利潤的跌幅為26.4%,并進一步將毛利率壓縮至14.6%。

與之伴隨而來的還有多起法律訴訟。天眼查公司風險信息顯示,寺庫涉及上百條法律訴訟,其中包含網絡購物合同和供應商貨款支付糾紛。受此影響,寺庫旗下的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公司被凍結財產金額超過1億元。

陷入困境中的寺庫曾試圖通過私有化來解決問題。2021年,寺庫創(chuàng)始人李日學提議以總價約2.3億美元的現(xiàn)金收購公司全部已發(fā)行、李日學及其附屬尚未擁有的A類普通股。

但根據財經媒體金融界的報道,2022年5月23日,寺庫又稱,公司董事會下屬的特別委員會收到李日學的通知函,他將撤回之前發(fā)出的不具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這種不穩(wěn)定且不具持續(xù)性的運營方式,顯然只會讓寺庫更難從泥沼中脫身。

曾有寺庫員工告訴界面新聞,從2021年9月份開始就再沒有收到過工資。而公司飛書群內的人數(shù)也從2020年的900人上下減少到了2021年的535人。“每個部門都被分配了裁員指標。”該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門也從13個人縮減到了7個人。

而寺庫的困境,實則也是當前國內奢侈品電商集體落寞的縮影。當前寺庫仍在繼續(xù)運營,而尚品網和等其它本土奢侈品電商早接連倒下。

過去十年,中國電商市場高速發(fā)展,淘寶和京東兩個頭部平臺擁有最多的消費者。早期崛起奢侈品牌出于調性的考慮,沒有選擇淘寶和京東,而是與在奢侈品行業(yè)已有一定名氣的寺庫合作。

但當淘寶和京東開始重整形象,在奢侈品行業(yè)發(fā)力后,寺庫們被拋棄便在意料之中。加之近年奢侈品牌均著力加碼下沉市場,面向廣闊消費群體的淘寶和京東便是最好的試水渠道。

此外,奢侈品銷售與一般的日常百貨不同,單價高且產量有限的特點是其注定無法大規(guī)模走量,電商平臺積累的品牌資源,尤其是頭部品牌的資源,自然成為在市場中決勝的關鍵。

雖然寺庫曾和多個奢侈品牌合作,但它始終缺乏頭部品牌的支持。然按照寺庫的運營模式,它可以通過第三方供貨商在自己的平臺上銷售路易威登和愛馬仕等頭部奢侈品牌,但貨物款式不全、真假信息難以辨別以及售后服務差等問題依然存在。

市場環(huán)境變化疊加自身運營模式的缺陷,最終壓垮了寺庫。它最早在中國嘗試線上銷售奢侈品的模式,但在風口真正到來之時,卻已經無法在市場上尋找到立足之地。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寺庫

2k
  • 專賣戶外背包的VENQUE在中國市場能有多大機會?
  • TOPBRAND | La Perla獲50萬援助;奢侈品電商寺庫退市;Fila推出高端系列;Burberry任命新CEO

普拉達

2.9k
  • 普拉達:擬以13.75億美元收購范思哲
  • TOPBRAND | New Look獲融資;Prada收購Versace談判或近尾聲;雅詩蘭黛集團遭訴訟;Fendi任命CEO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合作伙伴終對簿公堂,普拉達要求凍結中國奢侈品電商寺庫千萬財產

寺庫曾是普拉達在中國涉足電商的首站。

圖片來源:Racked

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近日,天眼查App公開了普拉達時裝商業(yè)(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文書。

根據文書,普拉達申請凍結寺庫上海公司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上海嘉定區(qū)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該申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裁定立即對寺庫實行財產查封凍結,為期一年。

2019年5月,正在轉型中的普拉達和Miu Miu宣布入駐寺庫,這是普拉達集團在中國涉足電商的首站。當時寺庫仍是國內最主要的奢侈品電商之一,包括華倫天奴和浪凡等有意加碼線上渠道的奢侈品牌均與其達成合作。

但這幾乎成了寺庫最后的高光時刻。根據財報,寺庫2020年營收下滑12%至60.2億元,歸母凈利潤從盈利1.54億元變?yōu)樘潛p7186.4萬元,毛利潤的跌幅為26.4%,并進一步將毛利率壓縮至14.6%。

與之伴隨而來的還有多起法律訴訟。天眼查公司風險信息顯示,寺庫涉及上百條法律訴訟,其中包含網絡購物合同和供應商貨款支付糾紛。受此影響,寺庫旗下的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公司被凍結財產金額超過1億元。

陷入困境中的寺庫曾試圖通過私有化來解決問題。2021年,寺庫創(chuàng)始人李日學提議以總價約2.3億美元的現(xiàn)金收購公司全部已發(fā)行、李日學及其附屬尚未擁有的A類普通股。

但根據財經媒體金融界的報道,2022年5月23日,寺庫又稱,公司董事會下屬的特別委員會收到李日學的通知函,他將撤回之前發(fā)出的不具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這種不穩(wěn)定且不具持續(xù)性的運營方式,顯然只會讓寺庫更難從泥沼中脫身。

曾有寺庫員工告訴界面新聞,從2021年9月份開始就再沒有收到過工資。而公司飛書群內的人數(shù)也從2020年的900人上下減少到了2021年的535人。“每個部門都被分配了裁員指標。”該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門也從13個人縮減到了7個人。

而寺庫的困境,實則也是當前國內奢侈品電商集體落寞的縮影。當前寺庫仍在繼續(xù)運營,而尚品網和等其它本土奢侈品電商早接連倒下。

過去十年,中國電商市場高速發(fā)展,淘寶和京東兩個頭部平臺擁有最多的消費者。早期崛起奢侈品牌出于調性的考慮,沒有選擇淘寶和京東,而是與在奢侈品行業(yè)已有一定名氣的寺庫合作。

但當淘寶和京東開始重整形象,在奢侈品行業(yè)發(fā)力后,寺庫們被拋棄便在意料之中。加之近年奢侈品牌均著力加碼下沉市場,面向廣闊消費群體的淘寶和京東便是最好的試水渠道。

此外,奢侈品銷售與一般的日常百貨不同,單價高且產量有限的特點是其注定無法大規(guī)模走量,電商平臺積累的品牌資源,尤其是頭部品牌的資源,自然成為在市場中決勝的關鍵。

雖然寺庫曾和多個奢侈品牌合作,但它始終缺乏頭部品牌的支持。然按照寺庫的運營模式,它可以通過第三方供貨商在自己的平臺上銷售路易威登和愛馬仕等頭部奢侈品牌,但貨物款式不全、真假信息難以辨別以及售后服務差等問題依然存在。

市場環(huán)境變化疊加自身運營模式的缺陷,最終壓垮了寺庫。它最早在中國嘗試線上銷售奢侈品的模式,但在風口真正到來之時,卻已經無法在市場上尋找到立足之地。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