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開心麻花:成也“含騰量”,敗也“含騰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開心麻花:成也“含騰量”,敗也“含騰量”

過度依賴“含騰量”的開心麻花,持續(xù)盈利能力并不穩(wěn)定,過度的商業(yè)化也正在侵蝕曾經(jīng)的內(nèi)容原創(chuàng)能力。

文丨文娛價值官 陳桐

編 輯丨美圻

沉寂許久的電影市場,終于被《獨行月球》打破了平靜。

貓眼專業(yè)版實時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8月18日12時,《獨行月球》票房突破25.52億元,打破中國影史暑期檔科幻片累計票房等多項紀錄,按照目前的日均票房表現(xiàn),《獨行月球》票房達到預計的40億元應該問題不大。這讓自疫情以來持續(xù)低迷的電影市場,迎來短暫的暑期觀影小高峰,讓人看到了行業(yè)復蘇希望。

不過,在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獨行月球》的豆瓣評分卻跌至開分以來的新低,這部既不喜劇也不科幻,硬塞“煽情?!钡钠礈愂诫娪?,讓好看與難看兩種評價呈現(xiàn)不可調(diào)和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

百分之百“含騰量”“沈馬組合”再合作等噱頭為《獨行月球》吸引了不少票房與流量,但是,過度依賴“含騰量”的開心麻花,持續(xù)盈利能力并不穩(wěn)定,過度的商業(yè)化也正在侵蝕曾經(jīng)的內(nèi)容原創(chuàng)能力。當觀眾一次次被廉價的笑點逗樂,難保下次他們還會不會為情懷買單。

喜劇不喜劇,科幻不科幻

今年上半年,各地疫情多有反復,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風險地區(qū)電影院暫不開放,部分低風險地區(qū)電影院則采取限流或關閉等措施。疫情最為嚴重時,全國超過半數(shù)的影院暫停營業(yè),多部熱門影片撤檔。重創(chuàng)之下,電影業(yè)已經(jīng)成了“特困行業(yè)”。

種種困局中,從業(yè)者普遍陷入一種沮喪的情緒,《獨行月球》票房強勁并創(chuàng)下多項紀錄,無疑給行業(yè)打了一劑強心針。從需求端來看,今年暑期檔熱度較去年有所提升。從供給端看,電影排片情況明顯修復,影視公司的業(yè)績預期逐漸改善,多項利好因素疊加下,行業(yè)復蘇有了更多希望。

但是,在提振暑期檔的同時,《獨行月球》本身的問題不容忽視。高票房的背后,《獨行月球》的口碑出現(xiàn)兩級分化,其豆瓣評分已經(jīng)從最初7.3分降到了6.8分,很少有電影有如此極端的評價,愛者真愛,恨者痛恨。

在題材與故事架構上,《獨行月球》就先天有些擰巴。就故事架構而言,明顯能看到《火星救援》《荒島余生》《星際探索》以及《絕世天劫》的烙印,對于有一定閱片量的觀眾來說,很容易就就能找到一大堆類似的片子,所以立意并沒有太多新意。尤其是看過《火星救援》之后,《獨行月球》大部分拯救的戲碼甚至特效都有《火星救援》的影子,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袋鼠剛子的存在。

同時,《獨行月球》雜糅的元素雜糅非常多:愛情,科幻,搞笑,末日等等,但每一點都是蜻蜓點水,表現(xiàn)得都比較淺,只能說是做到了框架上的滿足,將各個元素都加進來了,勉強縫合在了一起,但要說多好,真談不上。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獨行月球》的笑點只能說是及格,許多笑點不夠扎實,是建立在沈騰的個人魅力上的,同一句話換一個演員,恐怕觀眾就覺得不那么好笑了。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獨行月球》許多笑點和梗都帶著些刻意,不如《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那么自然流暢。諸如馬藍星喝水被燙到、李成儒飾演的教授進場摔倒、3D 打印加特林、禿頭的黃子韜和火云邪神這些梗都比較生硬,有些甚至達到了很尷尬的程度。

這種結構的散漫加上刻意的笑點設置,以及完全沒有拍好的冷幽默,給人一種隔靴搔癢的痛苦,你很明白他想讓你在這個點笑出來,偏偏你明白了之后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偉大的悲喜劇都只能從底層草根之中生長起來,太成功的人往往會失去共情普通大眾的能力。這些年,名利雙收的“沈馬組合”已經(jīng)太成功了,越來越難接觸到普通人,他們的表演已經(jīng)失去了早期豐富的感情和內(nèi)涵。《獨行月球》中沈騰刻意的翻騰打鬧,馬麗全程面癱的工具人女指揮官,很讓觀眾共情。這些年,郭德綱其實也有類似問題。

“沈馬依賴癥”怎么解?

科幻與喜劇元素混搭,加上“沈馬組合”自帶的搞笑體質(zhì),讓《獨行月球》在上映之前就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正式上映后,該片更是火速挑起了暑期檔大梁,連續(xù)15天成為暑期檔單日票房冠軍,這其中,主演沈騰馬麗貢獻頗大。

繼《夏洛特煩惱》后時隔七年沈騰馬麗再次大銀幕合作,備受期待,為電影增添了許多看點與話題,對票房的號召力可想而知。

“含騰量”、“沈馬組合”這兩個詞,最近幾年頻頻出現(xiàn)在觀眾視線中,幾乎成了開心麻花喜劇電影最鮮明的標簽,《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這些“沈馬組合”挑大梁或是“含騰量”很高的電影,幾乎都成為了一匹票房“黑馬”。

另外,像《李茶的姑媽》《溫暖的抱抱》等電影,雖然“含騰量”不算太高,但在前期預熱和宣發(fā)時,它們卻都以沈騰為主要宣傳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可能才吸引了不少觀眾選擇前往影院觀看,最終,這些沈騰客串的“小而美”電影,票房也都超過了5億。

在喜劇電影市場,沈騰本人以及“沈馬組合”已經(jīng)成為一大IP了。沈騰與馬麗不愧是開心麻花的“門面”,也不愧是配合多年的搭檔,無論是獨立出演還是強強聯(lián)合,其拋梗、接梗、玩梗能力一流,默契度也滿分,由他們擔任主演的電影,這幾年基本都不愁票房。

自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上映,開心麻花在7年內(nèi),獨立出品或聯(lián)合出品的影片只有7部影片,除《夏洛特煩惱》外,還有《驢得水》《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西虹市首富》《半個喜劇》以及《獨行月球》,即將上映的還有艾倫沈騰主演的《超能一家人》。

其他觀眾耳熟能詳?shù)摹稖嘏谋ПА贰度詹宦渚频辍贰兑荒钐焯谩贰独蠲缣印贰哆@個殺手不太冷靜》,雖然有開心麻花演員主演、出演或參演,但并非“開心麻花電影”。以《溫暖的抱抱》為例,出品公司共有6個,聯(lián)合出品的公司共有12個,但這18家公司并沒有開心麻花,這些電影除了參演者有開心麻花演員,實際上與開心麻花并沒有關系。

但是,從開心麻花這7年出品的電影看,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沈馬依賴癥”已經(jīng)是開心麻花無法回避的一大隱患。雖然捧出了沈騰馬麗這一對頂流喜劇演員,但開心麻花旗下的其他演員并不具有“國民級”知名度,即便是沈騰和馬麗這樣的“絕對王牌”,也并未在開心麻花持股,兩人僅僅和開心麻花簽有長約,這也使得開心麻花面臨頭部藝人可能會流失的風險。

一方面時刻面臨頭部藝人可能流失的風險,另一方面,開心麻花的成功與核心競爭力又過度依賴頭部藝人。這些年,開心麻花沒有沈騰馬麗參與的電影多數(shù)都成績平平,一旦王牌演員變動、流失或是沈騰馬麗主演的作品不如人意,那么開心麻花口碑崩塌的速度必然會加速,傷筋動骨在所難免。

火爆背后,開心麻花難開心

除了“沈馬依賴癥”,開心麻花也飽受盈利穩(wěn)定性的困擾,其業(yè)務擴張與IPO之路走得并不順利。

2003年,因為“非典”影響,建筑系畢業(yè)的張晨、記者出身的遇凱、《翠花,上酸菜》的導演田有良等一起籌拍的電視劇項目被擱置。于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當時并不繁榮的話劇與舞臺劇領域,成立了一家喜劇公司,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xiàn)給你擰》歷經(jīng)重重困難成功上演后,“開心麻花”開始擰起來了。

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心麻花逐漸形成了強有力的品牌號召力與影響力。目前,開心麻花的業(yè)務主演分為音樂劇、網(wǎng)絡劇、電影、藝人經(jīng)濟等幾大類,收入來源主要分為戲劇、電影、藝人經(jīng)濟三大部分,其中,影視業(yè)務對營收的貢獻最大。

2014年,開心麻花還未轉戰(zhàn)大銀幕,當年的凈利潤只有0.39億元,2015年,進軍影視業(yè)務的開心麻花出品了爆款《夏洛特煩惱》,總票房突破15億,當年凈利潤飆升至1.3億元,此后,影視業(yè)務一直是其營收與凈利潤的核心來源。

成功試水影視業(yè)務后,開心麻花進入了快速擴張期,業(yè)務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舞臺部演出,接連推出《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等多部電影作品。和其他行業(yè)新貴一樣,隨著業(yè)務擴張,IPO成為開心麻花進一步發(fā)展的首選融資方式。

2017年6月,開心麻花報送了擬在創(chuàng)業(yè)板IPO的申請文件,擬募集資金7億元,用于戲劇、電影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個項目。然而僅僅9個月后,開心麻花就終止了此次IPO申請,當時給出的原因是擬進行股權結構調(diào)整。隨后,開心麻花第二大股東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基金清空持有的開心麻花股權。2019年5月,開心麻花正式終止掛牌,結束了IPO之路。

經(jīng)歷新三板掛牌、摘牌,沖刺A股失敗后,開心麻花資本化的“陰影”更為濃重。在此期間,《李茶的姑媽》《日不落酒店》兩部電影票房慘淡反響平平,單一的收入構成,爆款的波動性都影響了開心麻花盈利的穩(wěn)定性。而沈騰也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綜藝節(jié)目中,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沉淀優(yōu)秀的新作品。

加之,開心麻花過度依賴沈騰和馬麗,無論是內(nèi)容生產(chǎn)還是盈利都面臨許多波動性風險,IPO之路半途而廢后,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獨行月球》的票房成績很難讓開心麻花高枕無憂,開心麻煩也不可能一直“開心”。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開心麻花:成也“含騰量”,敗也“含騰量”

過度依賴“含騰量”的開心麻花,持續(xù)盈利能力并不穩(wěn)定,過度的商業(yè)化也正在侵蝕曾經(jīng)的內(nèi)容原創(chuàng)能力。

文丨文娛價值官 陳桐

編 輯丨美圻

沉寂許久的電影市場,終于被《獨行月球》打破了平靜。

貓眼專業(yè)版實時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8月18日12時,《獨行月球》票房突破25.52億元,打破中國影史暑期檔科幻片累計票房等多項紀錄,按照目前的日均票房表現(xiàn),《獨行月球》票房達到預計的40億元應該問題不大。這讓自疫情以來持續(xù)低迷的電影市場,迎來短暫的暑期觀影小高峰,讓人看到了行業(yè)復蘇希望。

不過,在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獨行月球》的豆瓣評分卻跌至開分以來的新低,這部既不喜劇也不科幻,硬塞“煽情?!钡钠礈愂诫娪?,讓好看與難看兩種評價呈現(xiàn)不可調(diào)和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

百分之百“含騰量”“沈馬組合”再合作等噱頭為《獨行月球》吸引了不少票房與流量,但是,過度依賴“含騰量”的開心麻花,持續(xù)盈利能力并不穩(wěn)定,過度的商業(yè)化也正在侵蝕曾經(jīng)的內(nèi)容原創(chuàng)能力。當觀眾一次次被廉價的笑點逗樂,難保下次他們還會不會為情懷買單。

喜劇不喜劇,科幻不科幻

今年上半年,各地疫情多有反復,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風險地區(qū)電影院暫不開放,部分低風險地區(qū)電影院則采取限流或關閉等措施。疫情最為嚴重時,全國超過半數(shù)的影院暫停營業(yè),多部熱門影片撤檔。重創(chuàng)之下,電影業(yè)已經(jīng)成了“特困行業(yè)”。

種種困局中,從業(yè)者普遍陷入一種沮喪的情緒,《獨行月球》票房強勁并創(chuàng)下多項紀錄,無疑給行業(yè)打了一劑強心針。從需求端來看,今年暑期檔熱度較去年有所提升。從供給端看,電影排片情況明顯修復,影視公司的業(yè)績預期逐漸改善,多項利好因素疊加下,行業(yè)復蘇有了更多希望。

但是,在提振暑期檔的同時,《獨行月球》本身的問題不容忽視。高票房的背后,《獨行月球》的口碑出現(xiàn)兩級分化,其豆瓣評分已經(jīng)從最初7.3分降到了6.8分,很少有電影有如此極端的評價,愛者真愛,恨者痛恨。

在題材與故事架構上,《獨行月球》就先天有些擰巴。就故事架構而言,明顯能看到《火星救援》《荒島余生》《星際探索》以及《絕世天劫》的烙印,對于有一定閱片量的觀眾來說,很容易就就能找到一大堆類似的片子,所以立意并沒有太多新意。尤其是看過《火星救援》之后,《獨行月球》大部分拯救的戲碼甚至特效都有《火星救援》的影子,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袋鼠剛子的存在。

同時,《獨行月球》雜糅的元素雜糅非常多:愛情,科幻,搞笑,末日等等,但每一點都是蜻蜓點水,表現(xiàn)得都比較淺,只能說是做到了框架上的滿足,將各個元素都加進來了,勉強縫合在了一起,但要說多好,真談不上。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獨行月球》的笑點只能說是及格,許多笑點不夠扎實,是建立在沈騰的個人魅力上的,同一句話換一個演員,恐怕觀眾就覺得不那么好笑了。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獨行月球》許多笑點和梗都帶著些刻意,不如《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那么自然流暢。諸如馬藍星喝水被燙到、李成儒飾演的教授進場摔倒、3D 打印加特林、禿頭的黃子韜和火云邪神這些梗都比較生硬,有些甚至達到了很尷尬的程度。

這種結構的散漫加上刻意的笑點設置,以及完全沒有拍好的冷幽默,給人一種隔靴搔癢的痛苦,你很明白他想讓你在這個點笑出來,偏偏你明白了之后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偉大的悲喜劇都只能從底層草根之中生長起來,太成功的人往往會失去共情普通大眾的能力。這些年,名利雙收的“沈馬組合”已經(jīng)太成功了,越來越難接觸到普通人,他們的表演已經(jīng)失去了早期豐富的感情和內(nèi)涵?!丢毿性虑颉分猩蝌v刻意的翻騰打鬧,馬麗全程面癱的工具人女指揮官,很讓觀眾共情。這些年,郭德綱其實也有類似問題。

“沈馬依賴癥”怎么解?

科幻與喜劇元素混搭,加上“沈馬組合”自帶的搞笑體質(zhì),讓《獨行月球》在上映之前就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正式上映后,該片更是火速挑起了暑期檔大梁,連續(xù)15天成為暑期檔單日票房冠軍,這其中,主演沈騰馬麗貢獻頗大。

繼《夏洛特煩惱》后時隔七年沈騰馬麗再次大銀幕合作,備受期待,為電影增添了許多看點與話題,對票房的號召力可想而知。

“含騰量”、“沈馬組合”這兩個詞,最近幾年頻頻出現(xiàn)在觀眾視線中,幾乎成了開心麻花喜劇電影最鮮明的標簽,《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這些“沈馬組合”挑大梁或是“含騰量”很高的電影,幾乎都成為了一匹票房“黑馬”。

另外,像《李茶的姑媽》《溫暖的抱抱》等電影,雖然“含騰量”不算太高,但在前期預熱和宣發(fā)時,它們卻都以沈騰為主要宣傳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可能才吸引了不少觀眾選擇前往影院觀看,最終,這些沈騰客串的“小而美”電影,票房也都超過了5億。

在喜劇電影市場,沈騰本人以及“沈馬組合”已經(jīng)成為一大IP了。沈騰與馬麗不愧是開心麻花的“門面”,也不愧是配合多年的搭檔,無論是獨立出演還是強強聯(lián)合,其拋梗、接梗、玩梗能力一流,默契度也滿分,由他們擔任主演的電影,這幾年基本都不愁票房。

自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上映,開心麻花在7年內(nèi),獨立出品或聯(lián)合出品的影片只有7部影片,除《夏洛特煩惱》外,還有《驢得水》《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西虹市首富》《半個喜劇》以及《獨行月球》,即將上映的還有艾倫沈騰主演的《超能一家人》。

其他觀眾耳熟能詳?shù)摹稖嘏谋ПА贰度詹宦渚频辍贰兑荒钐焯谩贰独蠲缣印贰哆@個殺手不太冷靜》,雖然有開心麻花演員主演、出演或參演,但并非“開心麻花電影”。以《溫暖的抱抱》為例,出品公司共有6個,聯(lián)合出品的公司共有12個,但這18家公司并沒有開心麻花,這些電影除了參演者有開心麻花演員,實際上與開心麻花并沒有關系。

但是,從開心麻花這7年出品的電影看,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沈馬依賴癥”已經(jīng)是開心麻花無法回避的一大隱患。雖然捧出了沈騰馬麗這一對頂流喜劇演員,但開心麻花旗下的其他演員并不具有“國民級”知名度,即便是沈騰和馬麗這樣的“絕對王牌”,也并未在開心麻花持股,兩人僅僅和開心麻花簽有長約,這也使得開心麻花面臨頭部藝人可能會流失的風險。

一方面時刻面臨頭部藝人可能流失的風險,另一方面,開心麻花的成功與核心競爭力又過度依賴頭部藝人。這些年,開心麻花沒有沈騰馬麗參與的電影多數(shù)都成績平平,一旦王牌演員變動、流失或是沈騰馬麗主演的作品不如人意,那么開心麻花口碑崩塌的速度必然會加速,傷筋動骨在所難免。

火爆背后,開心麻花難開心

除了“沈馬依賴癥”,開心麻花也飽受盈利穩(wěn)定性的困擾,其業(yè)務擴張與IPO之路走得并不順利。

2003年,因為“非典”影響,建筑系畢業(yè)的張晨、記者出身的遇凱、《翠花,上酸菜》的導演田有良等一起籌拍的電視劇項目被擱置。于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當時并不繁榮的話劇與舞臺劇領域,成立了一家喜劇公司,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xiàn)給你擰》歷經(jīng)重重困難成功上演后,“開心麻花”開始擰起來了。

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心麻花逐漸形成了強有力的品牌號召力與影響力。目前,開心麻花的業(yè)務主演分為音樂劇、網(wǎng)絡劇、電影、藝人經(jīng)濟等幾大類,收入來源主要分為戲劇、電影、藝人經(jīng)濟三大部分,其中,影視業(yè)務對營收的貢獻最大。

2014年,開心麻花還未轉戰(zhàn)大銀幕,當年的凈利潤只有0.39億元,2015年,進軍影視業(yè)務的開心麻花出品了爆款《夏洛特煩惱》,總票房突破15億,當年凈利潤飆升至1.3億元,此后,影視業(yè)務一直是其營收與凈利潤的核心來源。

成功試水影視業(yè)務后,開心麻花進入了快速擴張期,業(yè)務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舞臺部演出,接連推出《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等多部電影作品。和其他行業(yè)新貴一樣,隨著業(yè)務擴張,IPO成為開心麻花進一步發(fā)展的首選融資方式。

2017年6月,開心麻花報送了擬在創(chuàng)業(yè)板IPO的申請文件,擬募集資金7億元,用于戲劇、電影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個項目。然而僅僅9個月后,開心麻花就終止了此次IPO申請,當時給出的原因是擬進行股權結構調(diào)整。隨后,開心麻花第二大股東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基金清空持有的開心麻花股權。2019年5月,開心麻花正式終止掛牌,結束了IPO之路。

經(jīng)歷新三板掛牌、摘牌,沖刺A股失敗后,開心麻花資本化的“陰影”更為濃重。在此期間,《李茶的姑媽》《日不落酒店》兩部電影票房慘淡反響平平,單一的收入構成,爆款的波動性都影響了開心麻花盈利的穩(wěn)定性。而沈騰也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綜藝節(jié)目中,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沉淀優(yōu)秀的新作品。

加之,開心麻花過度依賴沈騰和馬麗,無論是內(nèi)容生產(chǎn)還是盈利都面臨許多波動性風險,IPO之路半途而廢后,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獨行月球》的票房成績很難讓開心麻花高枕無憂,開心麻煩也不可能一直“開心”。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