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市占率領先韓國0.1%,中國船企前三季度接單量居全球首位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市占率領先韓國0.1%,中國船企前三季度接單量居全球首位

中國船企承接新船訂單1327萬補償總噸,占全球43.7%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徐寧

今年前9個月,中韓船企接單量幾乎打成了平手

據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 Research)107日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球新船訂單為3034萬補償總噸(CGT),同比下降約32%。補償總噸即修正總噸,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系數得出。

其中中國船企承接新船訂單524艘,共計1327萬CGT,43.7%的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同期,韓國船企共獲新單1322萬CGT,約占世界總量的43.6%,僅差0.1%,落后于中國排名第二。

從手持訂單量來看,中國船企也領先于韓國

截至9月末,中國船企手持新船訂單量達4334萬CGT,全球份額占比約42%;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達3606萬CGT,全球份額占比約35%。

今年來中國和韓國輪番爭搶造船業(yè)的頭把交椅,競爭日益激烈。今年前七個月中,韓國船企有五個月的接單量超過中國,這主要受全球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市場需求增加影響,船東增加了在韓國訂造LNG船的力度。

今年8,雖然韓國在LNG運輸船領域接單量仍保持優(yōu)勢但由于承接其他船型的訂單減少當月中國船企以54%的市場份額超過韓國,在手持訂單方面再次逆轉成為世界第一。

據國際航運網站希臘航運新聞(hellenic shipping news)報道,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和韓國一直在爭奪全球造船市場的頭把交椅。

2020年,中國船企的市場份額與韓國船企相差2%,錯失全球第一。去年,中國船企反超韓國,接單量時隔三年登上全球第一寶座。

上述航運網站報道稱雖然韓國在LNG運輸船領域占據著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但從技術角度來說中國造船業(yè)正在彌合差距。目前中國造船業(yè)技術實力已達到韓國的80%-90%。

首爾國立大學海軍建筑與海洋工程系教授吳鐘勛(Woo Jong hun)表示,“韓國壟斷90%以上LNG運輸船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蹦壳埃袊軌蚪ㄔ?/span>LNG運輸船的船廠數量已從一家增加到三家。

該教授稱未來環(huán)保型和自主導航型等船舶將逐漸主導造船市場,如果韓國造船業(yè)無法率先開發(fā)新技術實現該領域訂單的大幅增長韓國造船業(yè)排名下降將不可避免。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球新造船價格指數達162.27點,再創(chuàng)新高同時也已連續(xù)22個月保持上漲趨勢。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市占率領先韓國0.1%,中國船企前三季度接單量居全球首位

中國船企承接新船訂單1327萬補償總噸,占全球43.7%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徐寧

今年前9個月,中韓船企接單量幾乎打成了平手

據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 Research)107日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球新船訂單為3034萬補償總噸(CGT),同比下降約32%。補償總噸即修正總噸,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系數得出。

其中,中國船企承接新船訂單524艘共計1327萬CGT,43.7%的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同期,韓國船企共獲新單1322萬CGT,約占世界總量的43.6%,僅差0.1%,落后于中國排名第二。

從手持訂單量來看中國船企也領先于韓國。

截至9月末,中國船企手持新船訂單量達4334萬CGT,全球份額占比約42%;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達3606萬CGT,全球份額占比約35%。

今年來,中國和韓國輪番爭搶造船業(yè)的頭把交椅競爭日益激烈。今年前七個月中,韓國船企有五個月的接單量超過中國,這主要受全球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市場需求增加影響,船東增加了在韓國訂造LNG船的力度。

今年8雖然韓國在LNG運輸船領域接單量仍保持優(yōu)勢,但由于承接其他船型的訂單減少,當月中國船企以54%的市場份額超過韓國,在手持訂單方面再次逆轉成為世界第一。

據國際航運網站希臘航運新聞(hellenic shipping news)報道,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和韓國一直在爭奪全球造船市場的頭把交椅

2020年,中國船企的市場份額與韓國船企相差2%,錯失全球第一。去年,中國船企反超韓國,接單量時隔三年登上全球第一寶座

上述航運網站報道稱,雖然韓國在LNG運輸船領域占據著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但從技術角度來說,中國造船業(yè)正在彌合差距目前,中國造船業(yè)技術實力已達到韓國的80%-90%。

首爾國立大學海軍建筑與海洋工程系教授吳鐘勛(Woo Jong hun)表示,“韓國壟斷90%以上LNG運輸船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蹦壳埃袊軌蚪ㄔ?/span>LNG運輸船的船廠數量已從一家增加到三家。

該教授稱未來環(huán)保型和自主導航型等船舶將逐漸主導造船市場,如果韓國造船業(yè)無法率先開發(fā)新技術實現該領域訂單的大幅增長,韓國造船業(yè)排名下降將不可避免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球新造船價格指數達162.27點,再創(chuàng)新高,同時也已連續(xù)22個月保持上漲趨勢。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