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玖商業(yè)評論
在這場“嚼著玻璃仰望星空”的修行當中,新能源車企首先要活到2025年的格局塑形,才算真正實現了一個“小目標”。
???????????????????“我很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我們能打贏每一場仗?!?月24日晚,面對較為低迷的經營業(yè)績,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2023年一季報發(fā)布后的電話會議上,以此作為開場。
盡管市場早有一定預期,但當小鵬的一季報真正發(fā)出來之后,還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期內營收錄得40.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5.9%;凈虧損為23.4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虧大,但較上一季度有小幅收窄。
對此,小鵬汽車解釋稱,主要是一季度汽車市場打價格戰(zhàn),公司進行了“新春調價”,疊加新能源汽車補貼期結束的因素,從而導致的短期現象。
面對后面的市場競爭,盡管依然充滿種種不確定性,但從何小鵬以及小鵬汽車名譽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顧宏地博士的發(fā)言中不難看出,迅速擴大銷量和市場份額,將成為公司今年的首要戰(zhàn)略目標,甚至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事。
拐點或出現在下半年
站在大市場角度來看,導致小鵬本季利潤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或源自于 “價格戰(zhàn)”。
今年以來,特斯拉、比亞迪、長安等幾大巨頭接連降價“圍剿”小鵬,這讓本就身處價格波動區(qū)間之內的小鵬頗感壓力。一直以來,小鵬都是以智駕體驗取勝的新勢力車企,被迫卷入價格肉搏,實在過于殘酷。
當然,“價格戰(zhàn)”的發(fā)起者和跟隨者自身也并沒有討到太大的便宜,因為從最近發(fā)布的一批財報內容來看,不少車企都遭遇了利潤下滑的情況,即便是特斯拉也難逃此事。
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價格戰(zhàn)本身是一種殺傷力強、短平快的市場競爭手段,也是消費者選擇的必然。但價格戰(zhàn)的終局,是市場出清后,必將引領整個行業(yè)回歸到一個毛利率的均值,這一點在快遞、風電等諸多行業(yè)中都得到過驗證。
由于新能源車的經營“大頭”始終是賣車,因此銷量同樣也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一季度內,小鵬的總交付為18230輛。汽車銷售收入實現35.14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了87.1%。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及其他業(yè)務在本季貢獻了5.2億元的收入,同比上升13.9%、環(huán)比上升8.4%,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提升至12.9%,成為本季財報中表現較為亮眼的一個維度。該業(yè)務收入提升,主要由于零部件、超級充電服務及其他服務銷售增加。
盡管當季銷量在同比、環(huán)比上都出現下滑,但如果將一季度的銷量具體拆分至每一個月,還是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逐月上漲的趨勢。但何小鵬預估,2023年第二季度仍為銷量挑戰(zhàn)期,最新預計的2.1萬-2.2萬輛交付量已經開始往回拉升。
何小鵬表示,3月份,全新上市的P7刺激了訂單量增長,表現超出預期,但由于供應鏈準備(主要是電池)不足,P7i產能未能滿足交付需求;6月開始,小鵬將和供應商大幅提升零部件產能,進一步放大p7i的銷量。
除了P7i以外,小鵬對4月份上海車展首次亮相的G6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作為小鵬首款采用SEPA2.0技術架構的新車型,G6擁有800V電氣架構、前后車身一體壓鑄、XNGP等技術。據悉,該架構可將研發(fā)周期縮短20%,架構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80%,從而實現新車型研發(fā)費用和BOM成本的大幅下降。
何小鵬透露,G6將在6月上市,7月開始大規(guī)模交付并迅速爬坡,預計三季度G6月交付量爬坡速度快于G9和P7i。就這一點來看,小鵬真正的拐點可能出現在今年下半年。
降本增效成果初顯
站在產品切換的關鍵期,小鵬在“開源”方面不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節(jié)流”成為眼下權重相對更高的經營策略。
整體上講,小鵬的降本增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控制制造成本,這是極其重要且必要的。本季度,小鵬的毛利率也低至不到2%,對比特斯拉不難看出,控制制造成本成為拉高毛利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特斯拉用到的一體式壓鑄、電池底盤一體化,小鵬G6更是精進了這兩項技術,僅PACK成本就有望降低40%-50%。
平臺模塊化和技術創(chuàng)新,也是小鵬技術降本的重要表現形式:電子電氣架構、智能輔助駕駛軟硬件、動力系統(tǒng)等都將進入到平臺化,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推出新車。
據了解,小鵬汽車今年4月發(fā)布的SEPA 2.0扶搖全域智能架構,匯聚小鵬汽車在動力補能、智能體系、整車智造等領域的最核心技術。在該架構的加持下,小鵬汽車未來新車型研發(fā)周期將縮短20%,基于架構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80%。
目前,小鵬著重覆蓋20至30萬元價格區(qū)間,而基于扶搖架構的高兼容性,多款車型均可共享動力、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平臺。
其二,發(fā)揮智駕優(yōu)勢,這是小鵬布局時間較長、差異化優(yōu)勢較為凸顯的優(yōu)勢。
智駕要長期保持優(yōu)勢,既要在體驗上不斷提高,也要在成本上不斷下降。據了解,小鵬最新的XNGP已在一季度末,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進行推送。
按照公司規(guī)劃,今年下半年,小鵬將在全國沒有高精地圖的城市陸續(xù)開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XNGP,自由度、適配度、覆蓋面將變到前所為有的高度。
組織提效亦是如此。在2023年第一季度業(yè)績會上,何小鵬稱,隨著王鳳英的到來,小鵬團隊正向以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皆為中心的方向轉移,過去幾個月來,NPS(客戶滿意度)穩(wěn)定提升,并在4月達到行業(yè)前列水平。
事實上,在銷量之外,小鵬汽車還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革,比如在渠道管理端、銷售網絡效率、以及如何降低SKU(庫存量單位)上花了很多心思。這些準備,或將為小鵬下半年的回彈帶來更大的可能性。
探底,等待回彈
眾所周知,新能源車領域是一條資金密集型極高的賽道,技術壁壘高、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從幾家已上市的新能源車企的財務數據來看,虧損其實是行業(yè)內的一種常態(tài)。但需要強調的是,就經濟學角度而言,這種虧損也被稱為“戰(zhàn)略性虧損”。
小鵬之所以走的緩慢,與其前期重研發(fā)投入有著密切的關系。
自入局新能源賽道以來,“技術派”的小鵬就選擇了門檻更高的純電賽道,并在研發(fā)投入上始終不遺余力:一季度,小鵬的研發(fā)開支達到了13億元,較去年的12.2億同期增加6.1%,較2022年第四季度的12.3億增加5.3%。
業(yè)內認為,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競爭是智能化,各大車企也都不遺余力地投入研發(fā),試圖建立核心能力。隨著小鵬技術的成熟與落地,技術投入也將隨著產品銷量的規(guī)?;?,逐漸駛入回報期。
消費端的反饋最能說明問題。
一位小鵬P7車主對陸玖商業(yè)評論說,自己對于P7i期待已久,覺得P7i給年輕人帶來的新的選擇?!靶※i當時推出P7,當時這輛車的定位就是給追求科技感的年輕人開的車,P7i更是堅定了這條路線,因為當代購車需求,好開已無法充分滿足年輕人了?!?/p>
“從身邊一些已看過或參與試駕P7i的朋友來說,老P7被詬病的內飾也做了升級,真皮方向盤、座椅都有改變。總體來說,亮點還是在集中在智能化。目前這款車是小鵬銷量的支柱,我們期待它的表現!”該車主如是說。
毋庸置疑的是,各家車企之間的競爭,表面是營收、利潤、銷量,而這背后則是底層架構、體系化能力的競爭。
以深耕技術為護城河的小鵬,雖然短期銷量增長受到影響,但時代帶來的復利開始顯現,其核心競爭力日益生發(fā),尤其是隨著產品、組織變革的陣痛期度過,小鵬汽車重歸前沿隊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手中彈藥充足,截至今年3月底,小鵬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定期存款為341.2億元,支撐公司持續(xù)奔跑。正視差距、找準方向,小鵬的至暗時刻終將也會過去。
行業(yè)競爭行至中場,如果僅以銷量、營收等維度去定義一家新能源車企的價值空間,或許還是有些片面和狹隘,只有結合技術、配套、資金和品牌溢價等更多指標維度,進行綜合評估,結果才可能更有說服力。
從這些維度來看,已經9歲的小鵬正在全力做出突破,努力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周期。畢竟,創(chuàng)業(yè)之路本就是一場“嚼著玻璃仰望星空”的修行,對于包括小鵬在內的一眾新能源車企而言,活到2025年的格局塑形,可能才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那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