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糖炒山楂
編輯|Mia
“得女性用戶者得天下”的綜藝市場,卻在頻頻上演著“男粉出征寸草不生”的名場面。而這個五月,美依禮芽(下稱“小美”)和她的二次元宅男粉絲必須有姓名。
有人調(diào)侃一曲《極樂凈土》,炸醒了一批“老二次元”。這并不夸張,在B站、抖音、快手上,正在涌現(xiàn)出大量男性跳《極樂凈土》的視頻,一身迷彩的、西裝革履的、身著制服的、穿著學士服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小美征服不了的。絲毫不遜色于去年王心凌《愛你》的風靡程度。
娛樂獨角獸也在感受著身邊人的“血脈覺醒”。老P是資深B站用戶,游戲、動漫愛好者,剛剛遭遇被離職風波的他原本無心綜藝,但還是難抵《極樂凈土》刻在基因里的回憶,“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還在公司年會上跳過《極樂凈土》,滿滿的回憶?!倍@也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暴露二次元屬性。
小M,事業(yè)單位、大齡剩男,喜歡動漫,偶爾也會為了喜歡的虛擬人物小小氪金。他是在B站上刷到小美初舞臺切片的,之后他火速開通了微博,為小美投票、安利舞臺、考古、及時跟進小美在各大社交平臺的動態(tài),樂此不疲?!诖酥?,微博于他就是個APP,如今它才真正被賦予了社交平臺的功能。
當然他們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在社交平臺上,我們能夠看到太多表示為小美開通芒果TV會員、學習如何投票的人,也不乏為了投票全面動用人脈、征用身邊人手機的“狂熱者”。二次元宅男的群體屬性,在這場狂歡里被核心聚焦。
而我們想要探討的話題是:為何是二次元宅男?從王心凌男孩到小美宅男粉絲,甚至是更早前的楊超越現(xiàn)象,男性粉絲為何能夠爆發(fā)出如此大的力量?在以女性用戶為主的綜藝市場,男性正在成為新的市場增量,還是被輿論“神話”了?
女性綜藝的出圈名場面,為何由男性觀眾來塑造?
在與身邊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美的粉絲群體中女性、非二次元、非宅屬性的占比亦不在少數(shù)。那為何二次元宅男成了這次翻紅運動中的“精神領(lǐng)袖”,他們的聲音為何會被無限放大?
一方面,《極樂凈土》本就是“血洗”B站、入站必刷的神級存在,但同時它又曾因為肖戰(zhàn)、周深、譚松韻等明星的表演走入大眾視野,本身就兼具了“圈層”和“破圈”的雙重特質(zhì),小美的初舞臺無異于是一個旗幟性偶像所吹響的最有力的號角。而“給內(nèi)娛一點小小的二次元震撼”的口號背后,是二次元阿宅們希望走進主流視野、被認可接納的群體情緒。
雖然近年來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guī)模不斷增長,2021年已達4.6億人,更有數(shù)據(jù)預計2026年二次元內(nèi)容產(chǎn)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但事實上二次元作為亞文化的破圈之路仍然道阻且長。一如在“浪姐4”最初押寶的情懷牌中,也不曾有小美的影子。
種種反差現(xiàn)實,讓小美和《極樂凈土》成了那個群體聲音的出口,爆發(fā)出巨大的能量。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將大眾心理拿捏到了極致,而這與曾經(jīng)王心凌和她的“中年男人”、楊超越和她的“直男粉絲”,模版何曾相似。從直男、中年男性到二次元宅男,一個個被綜藝“邊緣化”的群體,為何能夠爆發(fā)出橫掃一切的能量?
從社會學層面來講,男性天然就是集體主義者。有研究表明,相比女性文化的“個體性”,男性的語言和社交風格更傾向于社會團體,他們可以在其中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能量和在更廣泛的人際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影響。
無論是楊超越、王心凌還是小美,她們所撬動的都是某一類有著共同情感和偏好的男性群體。直男、中年男性、二次元宅男,這些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我們簡單以標簽化概括的人,也成了隱藏在輿論冰山下最洶涌的力量,一旦有了出口就會迎來大爆發(fā)。更強的凝聚力,更大的影響力。
去年熱情跳著《愛你》的中年男性,大抵沒有幾個在年輕時喜歡過王心凌,但她身上的甜美初戀氣質(zhì)喚醒了太多人的青春回憶,人到中年怎能不憶青春?對于老P和小M來講,熱情投票更是為了曾經(jīng)自己的心之所愛。相比更“純粹”的二次元綜藝,比如《跨次元新星》《我愛二次元》等,這更多了一份“心之所動”。
當然更直觀的,還有“宇宙的盡頭是甜妹”,以及顏值即正義。老P喜歡小美的長相甜美,小M喜歡小美身上的活力,“小太陽”頻繁出現(xiàn)在他們的交談中;媒體檢索楊超越圈粉關(guān)鍵詞時,勇氣、錦鯉、顏值等名列前矛。大眾太需要一些正向的、積極的情緒價值,而若是由甜妹帶來的,那就更讓人無法抵擋。
男粉力量:被輿論“神話”,還是市場新增量?
男性從生理到情緒上的群體性和共一性,決定了他們每一次在綜藝市場的發(fā)聲都更加聲勢浩大。但我們需要理性探討的是:得女性用戶得天下的“真理”,失效了嗎?男性粉絲正在成為市場新增量,還是被輿論神話了?
先來看幾組數(shù)據(jù)。百度指數(shù)上,“小美”、“極樂凈土”、“美依禮芽”的用戶搜索占比中男性用戶皆高于女性用戶,尤其是《極樂凈土》的TGI達到了119.91。更遑論傾向度更明顯的B站大本營。在王心凌走紅的那段時間,同樣有媒體表示她的全平臺粉絲中男性占比一度達到了67.4%。
谷雨和知微數(shù)據(jù)曾提取楊超越的微博粉絲畫像,得出的數(shù)據(jù)是男性占比54.39%,女性占比45.61%。而微博平臺本身是以女性用戶為主,也就是說男性粉絲的實際占比更高。同時有數(shù)據(jù)顯示,楊超越的成年粉絲占比超過80%,而且在19~34歲這個年齡段里,男性是女性的1.5倍。
在這三個典型案例里,男性粉絲的確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他們的超高關(guān)注,還在于他們扮演著“輿論放大器”的作用,將整個事件中以一種更戲劇化的方式推到了大眾流量渠道。
這幾年來粉絲經(jīng)濟盛行,大眾對追星應援手段早已不陌生,男粉出征吸引話題的不止是性別,還有別具一格的“應援手段”。小美的票數(shù)斷層領(lǐng)先的同時,陳冰票數(shù)的“誤點”也被聯(lián)合玩梗,讓二次元宅男的形象多了幾分憨直可愛;B站等平臺上,各種打投攻略、“極樂凈土”教學視頻等同樣徑直出圈,影響力翻倍。
王心凌和楊超越當時亦是如此。即使時隔許久,肯定還有人記得當初刷屏熱搜的“楊超越男粉軍訓式應援”,以及那場吸引了倩碧、康師傅、騰訊課堂、騰訊體育等品牌入局的“超越杯”編程大賽。王心凌男孩的出圈之路,又怎么少的了一個個中年男人在客廳等場所里用力跳著《愛你》的“優(yōu)美舞姿”?
打破套路、樂于造梗和敢于玩梗、甚至是身體力行的唱跳,再加上短視頻平臺的爭相造勢、男性的群體性社交等,往往讓男粉的應援演變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傳播事件。雖然有幾分“互聯(lián)網(wǎng)鬧劇”的感覺,但無可否認相比女性粉絲更專精的粉圈操作,天然就擁有更龐大的用戶群和關(guān)注度。
不過此時“神話”男性粉絲的綜藝實力,或許還為時過早。一方面,像楊超越、王心凌、小美這樣能夠精準撬動男性粉絲的綜藝現(xiàn)象,仍是“可遇而不可求”,這也是我們探討的下一個話題:綜藝怎樣撬動男性用戶熱情;另一方面,當下市場的粉絲經(jīng)濟,仍然是以女性粉絲為主,男性在其中的占比仍然較小。
男性觀眾難討好,綜藝如何復刻下一個“男粉神話”?
老P直言平素對內(nèi)娛綜藝并沒有太大興趣,他更喜歡游戲和電影(海外大片),不過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也意外發(fā)現(xiàn)了他的另一重綜藝經(jīng)歷:他也曾是“創(chuàng)系列”女團選秀的忠實愛好者。選秀男粉和二次元宅男屬性,在他身上奇妙重疊。而關(guān)于小美同樣不乏調(diào)侃聲:有多少是去年的“王心凌男孩”?
我們無法去分辨這幾個群體的重合度,但可以肯定的是,男性粉絲群,是一個“身懷寶藏”、快速流動、沒有明確“敏感點”的群體,引爆他們熱情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種,只是需要耐心尋找。
另一方面,無論是中年男性還是二次元宅男,他們的關(guān)注往往是明星本身,對節(jié)目的引流效應則有待觀望。比如老P仍然會關(guān)注小美的一舉一動、每個舞臺,但并不意味著他會關(guān)注“浪姐4”節(jié)目本身。就像“浪姐3”也在王心凌效應爆發(fā)后,一度將首期的男性觀眾占比拉到了40%以上,但到后來也下降至37%左右。
不過百度指數(shù)顯示,最近兩季節(jié)目的男性用戶搜索占比已然較之前兩季出現(xiàn)躍升,男性受眾群體正在擴大。同樣典型的還有曾經(jīng)集結(jié)眾多偶像藝人的《超新星運動會》,也因為偶像女團、虎撲女神等的加入而吸引了一批男性用戶,在虎撲平臺上熱度不減。
相比曾經(jīng)喜劇綜藝、體育競技、科技題材等綜藝對男性用戶的短暫俘獲,女性題材似乎在一次次的現(xiàn)象級出圈中找到了機會。不過具體到這幾檔節(jié)目中,卻又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王心凌和小美的爆火,讓大眾不止一次調(diào)侃“浪姐”沒能押對“寶”,而男性粉絲的審美和偏好仍然是個謎。
當我們試圖問老P,喜歡什么樣的內(nèi)娛綜藝或是還期待怎樣的綜藝驚喜時,他沒有明確答案,因為沒有概念。男性不像女性那般擁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他們的情緒和偏好往往在群體中產(chǎn)生,是以也需要創(chuàng)作者更耐心去抽絲剝繭去挖掘他們的情緒共通點,最終以內(nèi)容鉤子聯(lián)結(jié)成一個群體意識。
至少目前,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引爆他們的點在哪里?就像老P,顏值即正義的普遍原則外,吸引他的點可以是養(yǎng)成,也可以是青春回憶,說不清道不明。而未來誰能率先找到這個點,并在綜藝中合理開發(fā)運用,或?qū)⒊蔀橄乱惠喌脑掝}引爆者,而我們靜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