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改款新車價格下探、油電同價甚至倒掛,合資品牌進入價格重塑期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改款新車價格下探、油電同價甚至倒掛,合資品牌進入價格重塑期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汽車淘汰賽的打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放下身段,用最為簡單有效的價格手段爭搶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市場份額受自主品牌擠壓而逐漸萎縮的壓力下,合資品牌的價格體系正在進入重塑期。本月上市的多款合資車型試圖以更低的定價贏回消費者的青睞,謀取銷量增長。

528日晚上汽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品牌一口氣發(fā)布了全新CT6、全新XT4和全新GT4三款新的改款車型。其中,全新XT4的起售價下降3.2萬元至22.97萬元全新CT6起售價更是下調4萬元。

更早之前同門品牌別克改款車型上市時的調價幅度有過之無不及。全新別克君越指導價17.9923.99萬元,與上一代君越相比新的入門款車型價格下調近4萬元,頂配的艾維亞車型則便宜了近5萬。而且新君越的指導價與別克旗下定位更低的兄弟車型君威相比價格區(qū)間也更低。

就在美系合資品牌以換代車型大降價的方式“掀桌子”的時候,日系合資品牌也并非無動于衷,他們采取的價格策略是“油電同價”

本月上市的廣汽本田全新雅閣取消了油電混動車型,并專為中國市場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其燃油版最高配和插電版最低配基本實現(xiàn)同價,而且與老款車型相比,插混最高配也比之前的油電混動略有降價。

緊隨其后,另一大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日產(chǎn)推出了奇駿超混電驅兩款車型,售價18.9919.99萬元,不僅實現(xiàn)了“油電同價”,而且四驅的配置只需要兩驅的價格。官方宣傳“以全球最低的價格,充分體現(xiàn)東風日產(chǎn)對于中國市場的最大誠意”

合資品牌除了改款燃油新車降價,以及推出插電混動車型實現(xiàn)“油電同價”,其純電車型的新車定價也顯得更加“低姿態(tài)”和“接地氣”,電車的價格和燃油車的價格甚至出現(xiàn)了“倒掛”。

同樣是別克品牌,首款純電動車Electra E54月份上市20.99萬元的起售價比尺寸相近的昂科威PLUS便宜近2萬,也比多次降價且軸距與尺寸更小的特斯拉Model Y價格更低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剛剛上市不久的奔馳全新EQE純電SUV,指導售價48.6063.06 萬元,這一價格比奔馳同級別油車指導價便宜20萬價格出現(xiàn)嚴重倒掛。

合資品牌價格體系集體重塑的背后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合資品的市場份額受到自主品牌侵蝕,正在被反超。

在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把持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自主品牌常年徘徊在40%的市占率以下。但到了2022,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2.7%,市場份額達到49.9%,開始占據(jù)半壁江山。自主品牌份額仍在持續(xù)增長,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今年14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368.2萬輛,同比增長18.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3%。

此消彼長之下,合資品牌銷量下滑份額失守。2022年主流合資品牌銷量為1131萬輛,相比2018年下降了17.4%。德系、日系、韓系、美系和法系合資品牌的銷量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韓系銷量下滑最為嚴重幅度高達67.5%,市場占比僅為1.6%。

合資品牌市場表現(xiàn)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新能源領域轉型遲緩且成績不理想。據(jù)乘聯(lián)會統(tǒng)計,今年14月份,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僅為5.4%,甚至較去年同期下滑0.2個百分點。

正因為此,隨著新能源轉型不斷深入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的定價主導權已經(jīng)受到嚴重沖擊,而且產(chǎn)品競爭優(yōu)勢不再品牌話語權也逐漸喪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曾表示,在10萬至20萬元的產(chǎn)品價格帶,比亞迪有定價權

已經(jīng)徹底轉型為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比亞迪今年一直在用“油電同價”的策略搶奪燃油車市場。此前3月份比亞迪漢EV冠軍版和唐DM-i冠軍版上市兩款車型在配置升級的基礎上,價格都較老款有所下調,而且比亞迪漢EV冠軍版已經(jīng)進入凱美瑞、雅閣等傳統(tǒng)合資B級轎車的價格區(qū)間。

在這種情況下,合資品牌不得不打破此前沿用的燃油車時代的定價體系。一方面對高收益的燃油車進行一部分降價讓利以此應對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產(chǎn)品沒有明顯優(yōu)勢的情況下降低姿態(tài)跟隨中國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定價策略。

其實,今年3月份中國車市開啟的大規(guī)模價格戰(zhàn)已經(jīng)對合資品牌的終端價格體系進行了一次沖擊。這場由特斯拉率先啟動,從新能源汽車蔓延至燃油車的降價潮,讓部分合資品牌廠商銷售終端已經(jīng)失靈。其中,法系合資品牌雪鐵龍C6最高讓利9萬元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當告別了傳統(tǒng)燃油車的黃金時代,中國汽車市場格局逆轉,合資品牌轉為被動,努力迎合中國車市的發(fā)展節(jié)奏??梢灶A見的是,隨著汽車淘汰賽的打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放下身段,用最為簡單有效的價格手段爭搶市場份額。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別克

4.1k
  • 中烏(茲別克斯坦)互免簽證協(xié)定即將生效
  • 上汽集團:一季度歸母凈利潤30.2億元,同比增長11.4%

比亞迪

7.8k
  • 比亞迪儲能將與圣勞倫佐共同推進磷酸鐵鋰電池的游艇適配開發(fā)
  • 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市占率差距縮至18個月新低 | 動力電池月度排名⑨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改款新車價格下探、油電同價甚至倒掛,合資品牌進入價格重塑期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汽車淘汰賽的打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放下身段,用最為簡單有效的價格手段爭搶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市場份額受自主品牌擠壓而逐漸萎縮的壓力下合資品牌的價格體系正在進入重塑期。本月上市的多款合資車型試圖以更低的定價贏回消費者的青睞謀取銷量增長。

528日晚上汽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品牌一口氣發(fā)布了全新CT6、全新XT4和全新GT4三款新的改款車型其中,全新XT4的起售價下降3.2萬元至22.97萬元,全新CT6起售價更是下調4萬元。

更早之前同門品牌別克改款車型上市時的調價幅度有過之無不及。全新別克君越指導價17.9923.99萬元,與上一代君越相比,新的入門款車型價格下調近4萬元,頂配的艾維亞車型則便宜了近5萬。而且新君越的指導價與別克旗下定位更低的兄弟車型君威相比價格區(qū)間也更低。

就在美系合資品牌以換代車型大降價的方式“掀桌子”的時候,日系合資品牌也并非無動于衷,他們采取的價格策略是“油電同價”。

本月上市的廣汽本田全新雅閣取消了油電混動車型,并專為中國市場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其燃油版最高配和插電版最低配基本實現(xiàn)同價,而且與老款車型相比,插混最高配也比之前的油電混動略有降價。

緊隨其后,另一大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日產(chǎn)推出了奇駿超混電驅兩款車型售價18.9919.99萬元,不僅實現(xiàn)了“油電同價”,而且四驅的配置只需要兩驅的價格。官方宣傳“以全球最低的價格,充分體現(xiàn)東風日產(chǎn)對于中國市場的最大誠意”

合資品牌除了改款燃油新車降價,以及推出插電混動車型實現(xiàn)“油電同價”,其純電車型的新車定價也顯得更加“低姿態(tài)”和“接地氣”,電車的價格和燃油車的價格甚至出現(xiàn)了“倒掛”。

同樣是別克品牌,首款純電動車Electra E54月份上市20.99萬元的起售價比尺寸相近的昂科威PLUS便宜近2萬,也比多次降價且軸距與尺寸更小的特斯拉Model Y價格更低。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剛剛上市不久的奔馳全新EQE純電SUV,指導售價48.6063.06 萬元,這一價格比奔馳同級別油車指導價便宜20萬價格出現(xiàn)嚴重倒掛。

合資品牌價格體系集體重塑的背后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合資品的市場份額受到自主品牌侵蝕,正在被反超。

在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把持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自主品牌常年徘徊在40%的市占率以下。但到了2022,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2.7%,市場份額達到49.9%開始占據(jù)半壁江山。自主品牌份額仍在持續(xù)增長,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今年14,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368.2萬輛,同比增長18.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3%。

此消彼長之下,合資品牌銷量下滑份額失守。2022年主流合資品牌銷量為1131萬輛,相比2018年下降了17.4%。德系日系、韓系美系和法系合資品牌的銷量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韓系銷量下滑最為嚴重,幅度高達67.5%,市場占比僅為1.6%。

合資品牌市場表現(xiàn)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新能源領域轉型遲緩且成績不理想。據(jù)乘聯(lián)會統(tǒng)計今年14月份,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僅為5.4%,甚至較去年同期下滑0.2個百分點。

正因為此,隨著新能源轉型不斷深入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的定價主導權已經(jīng)受到嚴重沖擊,而且產(chǎn)品競爭優(yōu)勢不再,品牌話語權也逐漸喪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曾表示,在10萬至20萬元的產(chǎn)品價格帶,比亞迪有定價權。

已經(jīng)徹底轉型為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比亞迪今年一直在用“油電同價”的策略搶奪燃油車市場此前3月份比亞迪漢EV冠軍版和唐DM-i冠軍版上市,兩款車型在配置升級的基礎上,價格都較老款有所下調,而且比亞迪漢EV冠軍版已經(jīng)進入凱美瑞、雅閣等傳統(tǒng)合資B級轎車的價格區(qū)間。

在這種情況下,合資品牌不得不打破此前沿用的燃油車時代的定價體系。一方面對高收益的燃油車進行一部分降價讓利以此應對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產(chǎn)品沒有明顯優(yōu)勢的情況下降低姿態(tài)跟隨中國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定價策略。

其實,今年3月份中國車市開啟的大規(guī)模價格戰(zhàn)已經(jīng)對合資品牌的終端價格體系進行了一次沖擊。這場由特斯拉率先啟動,從新能源汽車蔓延至燃油車的降價潮,讓部分合資品牌廠商銷售終端已經(jīng)失靈。其中,法系合資品牌雪鐵龍C6最高讓利9萬元,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當告別了傳統(tǒng)燃油車的黃金時代,中國汽車市場格局逆轉,合資品牌轉為被動,努力迎合中國車市的發(fā)展節(jié)奏??梢灶A見的是,隨著汽車淘汰賽的打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放下身段,用最為簡單有效的價格手段爭搶市場份額。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