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駕網 伊麗 雨來
編輯|浪浪山上的小豬妖
如果時間回到六年前,2017年5月沒有被罷免福特汽車公司的CEO,福特的今天會不會更好一些?
不少人有這樣的猜想。
5月25日,福特汽車在推特上表示,其旗下的電動車將可以接入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北美地區(qū)的福特品牌電動車車主有望于2024年開始用其充電。
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一位美國汽車評論人桑迪·蒙羅(Sandy Munro)卻對此評論說:“今天是燃油車統(tǒng)治的結束。祝賀特斯拉和福特!”
而在汽車行業(yè)久不露面的馬克·菲爾茲在接受美國電視臺采訪時平淡地說:“在電氣化的路上,我認為,每一家汽車制造商都應將特斯拉視作領導者。”
01 馬克·菲爾茲失敗的轉型與不再驕傲的福特
馬克·菲爾茲曾是福特汽車歷史上最年輕的少帥,2015年他在接手福特僅僅一年之后在當年CES電子消費展上宣布了一度被視為波瀾壯闊的“福特智能移動計劃”。
這份計劃涵蓋車載互聯技術、移動出行、自動駕駛、消費者體驗以及大數據應用,同時包括向無人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ArgoAI一次性大手筆的10億美元投資,并加強與Velodyne、SAIPS、Nirenberg Neuroscience LLC、Civil Maps等四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構建“未來城市”,也包括收購共享通勤班車初創(chuàng)公司Chariot,部署GoBike共享自行車等新出行應用。?
可以說彼時福特是世界上首家啟動從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商轉型的老牌車企,聲勢浩大,一時無兩。
彼時福特最出色的成績不是銷量和利潤,而是福特一度超越谷歌高居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力排行榜榜首。
但是馬克·菲爾茲在僅僅兩年之后即黯然下課。
原因極為簡單,福特汽車銷量大跌、利潤大幅下滑,華爾街日報在當時的報道中稱, 福特的股價在菲爾茲任期內下跌40%引發(fā)董事會不滿。
那么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問題,如果馬克·菲爾茲沒有被解雇,福特的今天會不會有所不同?
答案可能更為讓人悲觀,不會有所不同。
答案之一,在馬克·菲爾茲下課五年之后,估值一度高達70億美元,團隊規(guī)模超過2000人的Argo AI在2022年11月被關閉并解散,其員工和部分零部件將分別被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公司接收。馬克·菲爾茲當年的激進投資在今天看來同樣是失敗的。?
答案之二,即便被董事會掃地出門之后,馬克·菲爾茲依然在公開場合對福特的首款電動汽車Mach-Ey贊譽有加:“這是特斯拉第一次遇到真正的競爭對手,福特的Mach-E是一款了不起的新車,它正在從Model Y和其他車型那里搶走市場份額。所以伊隆·馬斯克現在開始面臨一些真正的競爭,這會給他們的業(yè)務帶來很大壓力?!苯裉旎仡^來看,Mach-E可以說輸得體無完膚。馬克·菲爾茲對何為好的電動汽車的判斷同樣是失敗的。
所以當馬克·菲爾茲說出“每一家汽車制造商都應將特斯拉視作領導者”時,雖然表面平靜,但內心實則五味雜陳。
如果考慮到福特T型車和它創(chuàng)立的流水線在世界工業(yè)史上的地位,更能理解美國汽車人對于福特接入特斯拉的充電設施,巨頭向新貴低頭時生出的那種“偶像黃昏”的滄桑感。
是的,當福特同意將自己的電動汽車接入特斯拉的充電網絡時,福特不僅放下了自己的驕傲,而且承認自己在電動汽車時代從起步就已經輸了,而且輸的徹底。
福特放棄了自建充電網絡,電動汽車時代最核心的基礎設施。??
福特汽車從2025年開始將停止制造帶有傳統(tǒng)聯合充電系統(tǒng)(CCS)端口的電動汽車,轉而采用特斯拉首選的北美充電標準(NACS)充電端口,之后福特電動車將不再需要特殊的適配器。
特斯拉在美國運營著約1.7萬個超級充電站,福特可以使用其中的大部分。
對此??福特汽車現任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說:“為了加速電氣化轉型,并使我們的客戶成功過渡到電動時代,我們必須改善充電基礎設施。很高興能與馬斯克和特斯拉合作,讓福特的電動車主能夠使用特斯拉充電網絡?!?/p>
而不幸的是,吉姆?法利可能將是福特汽車歷史上同時迎來兩場敗仗的CEO。
他在不久前舉辦的摩根士丹利可持續(xù)金融峰會上表示:“我們將中國企業(yè)視為主要競爭對手,而不是通用或豐田。中國人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力量?!?/p>
他強調:“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擁有最好的電池技術,并控制著電動汽車的生產。”
在他認為的贏家中有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
而為了戰(zhàn)勝中國電動車企業(yè),吉姆?法利認為必須在品牌上有所作為,或者更大力地削減成本。
在2022年8月,福特汽車宣布裁減3000個工作崗位,主要體現在北美和印度市場。
今年1月,福特汽車宣布在歐洲裁員約3200人的計劃;一個月之后,福特官方表示,未來3年將在歐洲地區(qū)裁員3800人。
而在近日,這種裁員浪潮也傳導到了中國。
有消息稱,福特中國表示將整體裁員1300人。
不過,新任福特中國總裁兼CEO吳勝波對外表不:“公司并未確定具體裁員人數,1300人的數據并不屬實?!?/p>
在面臨福特是否會退出中國的疑問,他強調:“福特汽車不會退出中國市場”,并表示此次裁員并不意味著福特汽車會改變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
對于裁員規(guī)模,智駕網向福特中國進行了核實,但其只是回復稱:“通過打造一個更加精簡、靈活的團隊,能夠確保我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獲勝,使福特在華業(yè)務變得更健康和更可持續(xù)?!?/p>
事實上,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失聲,電動化并不是關鍵,而是在中國燃油車市場正失去存在感。
裁員顯然是當前市場表現的結果。??????
02 福特正在輸掉中國市場
福特自2001年4月在華與長安成立長安福特以來,已經走過22年,多年來一直都是合資陣營的頭部玩家。
2016年,長安福特曾創(chuàng)下95.7萬輛的銷量巔峰。
可以說,長安福特是中國家用汽車普及時代的最大獲利者之一,只是這些成就同樣隨著智能化、電動化轉型的緩慢漸漸消耗殆盡。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福特汽車的虧損金額達到了19.81億美元,其中在中國市場的虧損為5.72億美元。
2023年第一季度,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為12.5萬輛,同比下降18.8%,頹勢依舊。
與福特在智能化領域最早發(fā)力,在向移動科技出行公司轉型上最早采取動作一樣,在中國本土化方面,福特同樣走在前面,在2019年即公布了“福特中國2.0戰(zhàn)略”:“研發(fā)本土化、設計本土化、測試本土化”,以“更福特,更中國”的方式規(guī)劃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中國規(guī)劃:
"未來3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車型,其中超過10款新能源車型,并加大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fā)力度。"
目前依舊支撐著市場銷量的銳際、銳界、探險者等車型,即是在這一階段先后上市的。
這一舉措的確為福特贏回了部分市場,其2020年的銷量回升至25.33萬輛,同比增長37.69%;2021年的銷量再次提升至30.47萬輛,同比增長20.29%。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也正是在這兩年間,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陡然提速。
在智能互聯服務、智能駕駛技術不斷實現提升的時候,堅守燃油車市場的福特在電動化缺乏號召力的新車型。
在2022年,福特汽車的上升趨勢不但被打斷更是掉頭向下:
這一年,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49.6萬輛,同比下降33.5%,市場份額跌至2.1%。
其中,長安福特的全年銷量為25.1萬輛,同比下降17.62%;江鈴福特的全年銷量為4.8萬輛,同比下降25.68%。
而被寄以厚望如今為了突出電動化賣點而改名“電馬”的首款純電動汽車Mach-E,全年銷量僅為4860輛。
福特的電動化在中國市場敗得無聲無息,甚至鮮有媒體關注。
蔚來聯合創(chuàng)始人秦立洪曾在今年春天發(fā)問:“去年燃油汽車少賣了200多萬臺,是誰少了這兩百多萬臺?”
是啊,是誰呢?一定是那些在電動化領域沒有站住腳的品牌。????
據媒體報道,長安福特在重慶、哈爾濱、杭州的五家整車工廠已經將160萬輛的總產能降低到了67萬輛,利用率已經不足一半。
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似乎在每一步,福特與長安福特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主動迎接變革,轉換投資方向,主動觀察中國市場動向,強化本土研發(fā),提升中國本土管理層話語權,每一步都及時,但結果卻是一個讓人錯愕的結果。
福特輸在哪了呢?
03 爆款已成過往?
福特曾在中國市場打造過不少爆款車型,蒙迪歐、??怂?、翼虎、銳界、探險者都是車市中頗有影響力的名字。
其中,??怂?、蒙迪歐、翼虎在國內家用車普及階段就人氣極高,為福特品牌在A級家轎、中級轎車和中級SUV市場樹立了強大的影響力;銳界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唯一可與豐田漢蘭達對抗的車型;而探險者則是合資品牌中少有的大型7座SUV車型,讓福特旗艦SUV市場有一席之地。
可以說,福特并不缺少爆款車型,甚至在高光階段,福特的每一款車型都稱得上是爆款。
然而在產品質量和技術策略上,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接連敗北。
首先,翼虎因為斷軸和發(fā)動機缸蓋開裂事件令市場形象明顯受挫,以至于翼虎的名字被停用,換代車型直接另起爐灶易名為“銳際ESCAPE”。
2017年,長安福特的銷量下降至82.8萬輛;2018年,其全年銷量甚至暴跌至37.8萬輛。
之后,時任福特CEO韓愷特(Jim Hackett)做了一個關鍵的決定——從2019年開始,??怂谷祿Q裝3缸發(fā)動機。
長安福特在2019年的銷量暴跌至18.4萬輛,堪稱企業(yè)成立以來的冰點。
有媒體報道稱,韓愷特之所以采取這樣的產品策略,原因在于前任CEO馬克·菲爾茲主導的智能化轉型過于激進,新業(yè)務占據過多精力而導致傳統(tǒng)業(yè)務失守。
3缸發(fā)動機的確在成本“節(jié)流”上有一定功效,但在市場“開源”層面,卻成了長安福特加速跌落神壇的催化劑。
福特高層低估了中國消費者對3缸發(fā)動機的“歧視”,而遭受同樣打擊的還有日產奇駿。
雖然此后??怂怪匦聠⒂?缸發(fā)動機,但失去的市場機遇再也回不來了。
??怂蛊放篇毩⒌脑O想只喊了幾次,在長安福特內部也再無人提起。?????
自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爆款車型與長安福特一道成為了過往。
這里不得不提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陳安寧。
他早在1992年就加入了福特,2010年轉投奇瑞汽車任職。2018年,陳安寧重新回歸福特中國,出任總裁兼CEO。
陳安寧上任之后,主導了“福特中國2.0”戰(zhàn)略,一方面力推燃油車型換代更新穩(wěn)住原有市場,一方面加速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并加強本土化研發(fā)。
然而,這些計劃被接替韓愷特出任福特CEO的吉姆·法利打亂了節(jié)奏,他的上任改變了福特中國的策略。
吉姆·法利在全球范圍內對福特管理機構進行了精簡,研發(fā)資源、產品規(guī)劃開始向福特總部集中,這與之前陳安寧提出的本土化研發(fā)完全背道而馳。
于是,Mach-E成了以北美市場需求而打造的車型,它并不適合中國市場。
中國消費者最初雖然對Mach-E不乏關注,但最終高開低走,落得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
Mach-E上市之時,對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明顯重視不足。
在它上市同時期,中國造車新勢力成長迅速,搶占了智能化先機。
此外,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一線傳統(tǒng)車企的轉型動作加快,純電、插混車型同步投放市場,迅速擠壓合資品牌的舊有領地。
相比之下,無論是Mach-E,還是燃油車型,福特車型在智能化、電動化層面都同時失勢,逐步進入不溫不火之中。
而到2023年初,陳安寧宣布退休,福特汽車在中國的轉型之路,再次陷入迷霧。
04 福特戰(zhàn)略性放棄中國市場?
之所以說再次陷入迷霧,外界猜測按照吉姆·法利的策略,福特中國裁減的員工可能聚焦中國市場本土化研發(fā)的團隊。
這將與德國BBA不斷加大中國本土研發(fā)團隊的舉動背道而馳。
外界有這種猜想并非穴來風。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吉姆·法利明確了福特中國的轉型方向——作為生產基地,面向東南亞、南美等低端燃油汽車市場出口產品。
為此,福特汽車與江鈴汽車已經達成框架協議,進一步擴大出口業(yè)務。
將中國打造成福特全球的出口基地,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于福特汽車的市場布局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從原來的支柱型市場降級為一個“區(qū)域性工廠”,只用來發(fā)揮產能優(yōu)勢而已。
這對于長安福特而言顯然將是致命的。
福特中國在回答智駕網的問題時表示:
“對于福特汽車來說,中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在華業(yè)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承諾始終不變。我們正將資源投入到具有優(yōu)勢的核心業(yè)務,并將繼續(xù)堅定不移地加速在中國的電氣化轉型,首批純電動車型正在開發(fā)中。我們還將與合作伙伴一起,通過拓展銷售渠道在內的多重手段,改善我們的電動車業(yè)務。從中國市場獲取的經驗,以及中國團隊在數字化和電氣化方面積累的能力,將有助于福特全球業(yè)務的成功發(fā)展。此外,基于既有的出口業(yè)務優(yōu)勢,公司計劃將中國打造成福特全球的出口基地,其中最新的進展是,福特汽車與江鈴汽車已經達成框架協議,將進一步擴大出口業(yè)務,尤其是面向亞洲、中東和南美市場。
福特中國官方也坦承“很清楚福特在成本控制方面尚不具備競爭優(yōu)勢”,未來其將攜手合作伙伴全面推進降本增效工作。
這可以理解為福特正準備敗走中國嗎?
顯然不是。
福特汽車不會放棄中國車市這是任何一家跨國車企的正常選擇。
目前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嚴峻是不爭的事實。
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線正急需調整。
尤其是新能源車型。
目前,長安福特依舊停留在燃油車領域,銳界L、探險者等新車型投放引發(fā)的熱度平平;江鈴福特主要聚焦在商用車和皮卡市場,是小眾市場。
此外,林肯身處二線豪華品牌陣營,發(fā)展相對穩(wěn)定,但由于車型數量并不多,銷量和影響力也難堪大任。
而另一點不容忽視之外在于,與福特合資成立長安福特的長安集團近年來自主品牌日漸出色,不但自身的長安品牌發(fā)展穩(wěn)定,而且成功推出了深藍、阿維塔等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在長安集團的營收比重中,合資品牌的占比也在下降,長安福特會不會重蹈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的覆轍?
現在看來還難以判斷。
對于未來,長安福特官方表示,將繼續(xù)專注電氣化、智能化,遵循福特和林肯雙品牌共同發(fā)展、多產品線布局的原則,計劃在2023-2025年持續(xù)投放16款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維持產品的市場新鮮度并提升銷量。
福特和它在華的合資企業(yè)能否扭轉目前的頹勢?
至少有一點是人讓到希望的,即福特正在放下身段,雖然接入特斯拉的充電網絡,從名聲上不大好,但在實際效果上,卻可能事半功倍,在減輕了充電網絡建設的投入壓力之后,才可能集中更多的資金推動新產品落地。
而在電動化方面,福特在今年2月通過引進寧德時代技術的方式,投資35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建造動力電池工廠。
對于福特這樣走過百年的汽車品牌,類似的轉型并非第一次發(fā)生。
雖然它很難成為先鋒品牌,但它有足夠的空間轉圜。??????
從菲爾茲的經歷來看,似乎驗證了那句話:轉型是死,不轉型也是死。
但事實上我們很難在一代人身上看到像汽車行業(yè)轉型這樣具有歷史性特征的事件的終局。
福特經歷的兩場敗局只是汽車在智車化、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序章。
更聚焦的福特,可以說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