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韓國教育部新動作,正在引領一個新的教育時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韓國教育部新動作,正在引領一個新的教育時代

在人工智能時代,個性化教育將逐漸取代應試教育。

文|觀察未來科技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教育部周四宣布,從2025年開始獲得AI賦能的數字教科書將進入中小學課堂,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這是什么意思呢?

韓國教育部長李柱鎬Lee Ju-ho正試圖通過在所有公立學校教室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變韓國教育系統(tǒng)的模式。其實韓國的基礎教育在這之前也是出了名的內卷,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去年在私立/民辦教育上花費了創(chuàng)紀錄的 26 萬億韓元(200 億美元),父母們忙于將孩子送到校外補習班,以便在進入名牌大學的激烈競爭中能取得好成績。

聽起來是不是跟我們當前的一些狀況很類似呢?但這一次不一樣了,韓國在人工智能率先領跑全球進行教育改革。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學生將通過電子設備連接到云端,并訪問人工智能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則轉變?yōu)楦鼈戎赜陉P注學生的社交和情感行為,以及提供以一些主動學習為中心的課程。

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如果我們延續(xù)著19世紀的那種將知識復制、粘貼給學生的教育模式,顯然在今天是不適應的,因為我們在知識層面的復制、粘貼根本就不是人工智能的對手。

根據韓國教育部周四公布的新政策,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以及初中和高中一年級學生將率先受益于2025年3月新學年開始的轉變,率先使用人工智能教學模式。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初中二年級學生將于2026 年使用數字教科書。同時,初中三年級學生將在2027年開始使用數字教科書學習。到2025年,數字教科書將從四個科目開始:數學、英語、信息學和針對殘疾學生的韓語教科書。之后,到2028年,它們將被用于韓國語、社會研究、科學、歷史和其他學科。

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教學模式,學生將通過教科書與 AI 導師互動。人工智能導師將根據學生的學術理解,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不同的學生,他們對相同的知識在理解上是有不同的,有的理解得快,有的理解得慢,有的理解得深,有的理解得淺,有的對藝術更感興趣,有的對科學更感興趣,有的對物理更感興趣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其實都是天才,只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案。

但人工智能的介入就會不一樣,人工智能導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針對性的評估與制定相應的學習內容與方案。并且人工智能還會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況,進行及時的評估,其中包括 AI 導師的評論和評估。這些信息都可以分享給老師與家長,那么老師與家長就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孩子的學習提升與培養(yǎng)。

人工智能計劃有望為韓國的課堂教學帶來線下的變化,人類教師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和情感發(fā)展。這也就意味著學生不必親自到教室參加某些數字化課程,物理實體學校的圍墻將被拆除,因為學生將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在線課程。

我一直說,人工智能時代,所有從事于知識類教學工作的老師統(tǒng)統(tǒng)可以下崗,因為知識類的教學,我們人類老師不僅在知識面存在著局限性,并且喜歡按照一個固定的思維框架教育孩子,這就容易讓學生形成是一個血肉版的程序軟件,連初級版本的人工智能都算不上。

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很多時候一些學生有疑問,或者有好奇心,一方面不敢提,另外一方面老師也沒有這個時間允許提,當然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提問很可能就是超出老師的知識邊界,這些因素就導致學生只能是不加思考的記,周而復始下去就失去了寶貴的好奇心。但人工智能老師可以幫助學生跳出固定思考框架,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探索自己的思考與問題,并且會從人工智能強大的知識庫中獲得答案,可以更好的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并在課堂上參與尋找解決方案。

最終,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目前基于考試成績的模式也將會改變,學生的學術標準也會改變。這將緩解大學入學競爭,因為大學將開始根據人工智能教育評估學生。

可以說,韓國不僅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在基礎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的國家,更開啟了一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

當然這背后的核心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將會成為接下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我們人類社會將會因為人工智能的賦能而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不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生產資料;另外一方面是韓國人口出生率一直處于下行階段,面對不斷減少后的人口,學校就需要比以前更容易關注每個學生,要爭取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真正的人才。

這一次韓國的教育改革讓我們看到,韓國在人工智能時代不僅快速拋棄了應試教育的模式,并且跳過通識教育,直接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到個性化教育時代。在人工智能時代,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懂教育頑固不化的老師。如果在人工智能時代,以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不能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教育,最終這些學生可能會成為被時代拋棄的產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韓國教育部新動作,正在引領一個新的教育時代

在人工智能時代,個性化教育將逐漸取代應試教育。

文|觀察未來科技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教育部周四宣布,從2025年開始獲得AI賦能的數字教科書將進入中小學課堂,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這是什么意思呢?

韓國教育部長李柱鎬Lee Ju-ho正試圖通過在所有公立學校教室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變韓國教育系統(tǒng)的模式。其實韓國的基礎教育在這之前也是出了名的內卷,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去年在私立/民辦教育上花費了創(chuàng)紀錄的 26 萬億韓元(200 億美元),父母們忙于將孩子送到校外補習班,以便在進入名牌大學的激烈競爭中能取得好成績。

聽起來是不是跟我們當前的一些狀況很類似呢?但這一次不一樣了,韓國在人工智能率先領跑全球進行教育改革。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學生將通過電子設備連接到云端,并訪問人工智能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則轉變?yōu)楦鼈戎赜陉P注學生的社交和情感行為,以及提供以一些主動學習為中心的課程。

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如果我們延續(xù)著19世紀的那種將知識復制、粘貼給學生的教育模式,顯然在今天是不適應的,因為我們在知識層面的復制、粘貼根本就不是人工智能的對手。

根據韓國教育部周四公布的新政策,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以及初中和高中一年級學生將率先受益于2025年3月新學年開始的轉變,率先使用人工智能教學模式。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初中二年級學生將于2026 年使用數字教科書。同時,初中三年級學生將在2027年開始使用數字教科書學習。到2025年,數字教科書將從四個科目開始:數學、英語、信息學和針對殘疾學生的韓語教科書。之后,到2028年,它們將被用于韓國語、社會研究、科學、歷史和其他學科。

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教學模式,學生將通過教科書與 AI 導師互動。人工智能導師將根據學生的學術理解,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不同的學生,他們對相同的知識在理解上是有不同的,有的理解得快,有的理解得慢,有的理解得深,有的理解得淺,有的對藝術更感興趣,有的對科學更感興趣,有的對物理更感興趣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其實都是天才,只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案。

但人工智能的介入就會不一樣,人工智能導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針對性的評估與制定相應的學習內容與方案。并且人工智能還會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況,進行及時的評估,其中包括 AI 導師的評論和評估。這些信息都可以分享給老師與家長,那么老師與家長就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孩子的學習提升與培養(yǎng)。

人工智能計劃有望為韓國的課堂教學帶來線下的變化,人類教師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和情感發(fā)展。這也就意味著學生不必親自到教室參加某些數字化課程,物理實體學校的圍墻將被拆除,因為學生將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在線課程。

我一直說,人工智能時代,所有從事于知識類教學工作的老師統(tǒng)統(tǒng)可以下崗,因為知識類的教學,我們人類老師不僅在知識面存在著局限性,并且喜歡按照一個固定的思維框架教育孩子,這就容易讓學生形成是一個血肉版的程序軟件,連初級版本的人工智能都算不上。

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很多時候一些學生有疑問,或者有好奇心,一方面不敢提,另外一方面老師也沒有這個時間允許提,當然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提問很可能就是超出老師的知識邊界,這些因素就導致學生只能是不加思考的記,周而復始下去就失去了寶貴的好奇心。但人工智能老師可以幫助學生跳出固定思考框架,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探索自己的思考與問題,并且會從人工智能強大的知識庫中獲得答案,可以更好的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并在課堂上參與尋找解決方案。

最終,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目前基于考試成績的模式也將會改變,學生的學術標準也會改變。這將緩解大學入學競爭,因為大學將開始根據人工智能教育評估學生。

可以說,韓國不僅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在基礎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的國家,更開啟了一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

當然這背后的核心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將會成為接下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我們人類社會將會因為人工智能的賦能而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不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生產資料;另外一方面是韓國人口出生率一直處于下行階段,面對不斷減少后的人口,學校就需要比以前更容易關注每個學生,要爭取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真正的人才。

這一次韓國的教育改革讓我們看到,韓國在人工智能時代不僅快速拋棄了應試教育的模式,并且跳過通識教育,直接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到個性化教育時代。在人工智能時代,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懂教育頑固不化的老師。如果在人工智能時代,以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不能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教育,最終這些學生可能會成為被時代拋棄的產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