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認真聊聊東方甄選:如何告別低垂的果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認真聊聊東方甄選:如何告別低垂的果實

東方甄選這一年。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財經無忌 山核桃

爆火一年后,俞敏洪和他的東方甄選依舊是頗受外界關心的“網紅”。

7月5日至9日,為期5天的東方甄選“甘肅行”首次在自有App內直播,外界將其解讀為“東方甄選出逃抖音”的標志,俞敏洪對此回應:

“東方甄選和抖音平臺是互相成就的關系,創(chuàng)建自己的平臺,是公司進取的正常行為。”

“甘肅行”試水后,東方甄選自有渠道的直播已邁入常態(tài)。

7月12日,東方甄選App 首次開啟獨立直播,財經無忌了解到,首播當日同時在線人數最高超過2.6萬。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東方甄選App將開啟更多直播。

這其實并不是俞敏洪第一次回應與抖音間的微妙關系。

去年4月,東方甄選上線獨立電商APP時,關于“東方甄選與抖音”就被拿來討論,隨后無論是被傳出“入淘”還是上線微信小程序,東方甄選“狡兔三窟”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

事實上,關于“獨立與否”,是每一個直播電商機構逃不開的問題。

這個問題,李佳琦被問過、羅永浩被問過,辛巴也被問過,但這其實都不是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在商業(yè)模式的差異化。

直播電商長期以來被視為一個依附平臺的脆弱商業(yè)模式,但隨著行業(yè)洗牌,逐步演變成兩類:一種是類MCN機構,比如交個朋友與遙望科技,本質上是做廣告生意,扮演分銷商,不下場做基礎設施,用跨平臺的思維實現(xiàn)規(guī)模擴張。一種是類內容模式,對品牌與供應鏈的介入度更高,扮演的是“渠道品牌”的角色,話語權比MCN機構更高,比如李佳琦背后的美ONE。

而東方甄選所開創(chuàng)的,則是第三種模式——內容驅動型直播電商機構。依靠優(yōu)質的內容與自營產品驅動,從一開始東方甄選就要做電商平臺上的農產品品牌商(東方甄選自己定位為一家農產品科技公司),而非達人。

在多家券商對東方甄選的研報中,用了“知識帶貨自成一格”、“東方甄選知識變現(xiàn)的盛宴才剛剛開始”等詞,表明了對東方甄選前景的看好。

財經無忌在《直播電商里的降維打擊》中將東方甄選的爆火總結為:“是一場基于‘主播、文本與商品’的共謀,它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當下內容電商較為理想化的范本案例?!?/p>

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東方甄選是站著把錢掙了。”

一年過后,再次復盤東方甄選這一年,在經歷了股價的高點后,我們試圖厘清這家非典型直播電商機構的生意模式。

本文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1、東方甄選走紅的一年多都干了什么?

2、東方甄選面臨哪些挑戰(zhàn)?

3、大膽猜想東方甄選未來的走向會是什么?

東方甄選這一年:補短板、做長板

從2022年6月東方甄選因董宇輝“中英雙語”帶貨走紅以來,外界對其形成了唱空與唱多兩派清晰的態(tài)度。

“唱多者”認為,東方甄選的“知識帶貨”成為了“叫賣式”直播電商里的一股清流,同時其下場做自營與深入改造農業(yè)供應鏈的模式,讓外界看到了一家轉型企業(yè)的決心與情懷。

“唱空者”則認為,直播電商本質是一場價格與效率的游戲,東方甄選沒有直播電商的基因,而且想要改造難度極高的農產品供應鏈,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

兩類觀點本身并無對錯,梳理過去一年東方甄選的舉措,實則就是在補短板、做長板。

一方面是,做長長板,東方甄選放大內容優(yōu)勢,力圖形成穩(wěn)定的內容供給。

為減輕對董宇輝個人IP的依賴,東方甄選孵化了YOYO、頓頓、七七、明明、杰西、大琪、甜甜、大琪等40多人的主播團隊。同時開辟了包括東方甄選之圖書、東方甄選看世界、東方甄選美麗生活、東方甄選自營產品、東方甄選將進酒5個垂直賬號,覆蓋食品飲料、生鮮水果、圖書、美妝個護、旅游等品類,形成了特色化的品牌矩陣。

其中,于去年7月開播的美麗生活目前已成為東方甄選直播矩陣的第二大賬號,根據灰豚數據,近30天來,抖音粉絲數超過三百萬的美麗生活場均觀看人次達到235.2w,去年全年平均轉化率為1.56%。

與此同時,累計十余場的戶外專場活動,通過與當地政府合作,在地域文化與當地好貨加持下,為東方甄選提供了豐富優(yōu)質的內容,進一步實現(xiàn)更高轉化。

根據灰豚數據,東方甄選的銷售轉化率一般在3%左右,戶外專場的轉化率高于日常,在4%-6%上下波動。

除此以外,借助直播間內的名人訪談等內容創(chuàng)新,東方甄選逐步完善“知識分子”與“文化直播”的標簽,形成品牌心智。據財經無忌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22年6月以來,近60位名人曾走進東方甄選直播間,遠高于其他主播。

另一方面,補足短板,在品類、履約與供應鏈建設上下硬功夫。

在核心品類上,據財經無忌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東方甄選的自營品類池SKU接近80個,其品類逐步從食品飲料拓寬至生活用品,其中,南美白蝦、烤腸、北極甜蝦、獼猴桃汁等為東方甄選的長期爆品。

東方甄選將直播專場預告作為引流入口,自營新品位于展示頁前列

在履約上,東方甄選與順豐物流、京東物流達成合作,在北京、廣州、杭州、鄭州、成都5個城市,計劃建立20個自營產品倉庫。在供應鏈建設上,今年1月,東方甄選宣布投資1752萬元用于自營烤腸工廠的擴建。

一邊優(yōu)化內容,一邊補齊供應鏈短板,過去一年間,東方甄選真的沒有閑著。而外界最為關注的“出走抖音”等問題,實則也是上述思維下的常規(guī)渠道建設。

畢竟,俞敏洪很早就思考過:“基于外部的平臺所建立起來的熱鬧的商業(yè)模式,是有很強的脆弱性的,要夯實長期發(fā)展的基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東方甄選的兩道難關:流量與選品

當然,東方甄選的一舉一動之所以牽動著市場的心,這背后不僅是俞敏洪個人的話題度,同樣也是東方甄選在直播電商中的差異化定位。

從電商的“人、貨、場”的角度,我們將東方甄選的定位總結為三大特點:

人:“知識分子風”的主播與嘉賓

貨:高品質的自營貨品(包括非標農產品、食品飲料等)

場:“公域+私域”的渠道布局

在“人、貨、場”上高舉高打的差異化定位,讓東方甄選得以迅速在直播電商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態(tài)位,被外界視作是一次對直播電商的降維打擊,“知識帶貨”也拉動了新東方基本面與股價的抬升,俞敏洪與他的主播們一舉成為了“困境反轉”的代表。

但高舉高打也讓東方甄選面臨著“既要,還要”的難題:在持續(xù)保證高質量內容輸出的同時,一方面,東方甄選扮演著品牌商“代言人”的角色,為部分非自營產品提供渠道支撐;另一方面,通過親自下場做品牌,深入供應鏈的具體環(huán)節(jié)。

如今,擺在東方甄選面前,其實有兩重關卡:一是流量,二是選品。

首先,在流量上,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流量的獲取和流量的分配方式,這考驗著東方甄選與平臺間的關系。二是優(yōu)質的內容供給是否可持續(xù),這考驗東方甄選對用戶需求的洞察。

在流量的獲取與流量的分配上,東方甄選早已意識到要把“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方面,區(qū)別于快手的“私域屬性”,抖音是典型的公域流量池,中心化公域流量分配可以最大化流量的轉化率。表面上來看,抖音具備“造神”的案例,但實際上,在抖音,人是跟著貨走,而非跟著主播或直播間走。

東方證券曾統(tǒng)計了抖音電商內部達人電商的生態(tài)特征后發(fā)現(xiàn),目前,超頭部達人的增速已逐漸放緩。

因此,東方甄選選擇“狡兔三窟”,實則也是提前向平臺釋放出信號,這其實是一個更聰明的選擇,避免此后出現(xiàn)如辛巴與快手那樣撕破臉的棘手問題。

至少目前來說,東方甄選“出逃抖音”其實是一個被過于放大了的偽命題,在財經無忌看來,東方甄選目前更大的難題是內容供給的可持續(xù)性,即流量的粘性與效率。

流量的粘性即內容的吸引力。內容本質是一門關于注意力的生意,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在內容端的打法一般有兩類:一類是高頻內容,主要通過主播的個人能力與直播間場景的配合。二是低頻爆款內容,主要起到話題度引流與加強品牌認知的作用。

東方甄選同樣如此,除董宇輝外,抖音粉絲數目前破百萬的主播如YOYO、明明、頓頓已成功破圈,但距離董宇輝的粉絲量級與轉化能力還有較遠的距離。

根據海通證券的跟蹤,以今年5月為例,董宇輝直播日觀看人次均值為1013萬,GMV均值為2046萬,頓頓直播日觀看人次均值為289萬,GMV均值為673萬。

對一般的直播電商機構而言,高頻內容是主場,主要依靠主播個人能力,機構也可以通過孵化新主播實現(xiàn)內容迭代。但低頻爆款并不具有常態(tài)性,需要付出極大的內容投入,機構主要通過邀請名人助陣、變換直播場景與制作其他內容類產品等手段打造低頻內容。

高頻內容為主場,低頻內容打輔助。在高頻內容達到穩(wěn)定流量后,再進行低頻內容的打造。典型的案例就是李佳琦在淘系立足后,逐步開始涉足《所有女生的offer》《所有女生的主播》等綜藝內容。

但東方甄選本身定位為知識型直播,這就意味著其低頻內容同樣起著關鍵的作用,東方甄選正在將低頻爆款內容常態(tài)化,例如上文提及的名人訪談、戶外專場等。

東方甄選甘肅行專場,源自東方甄選APP截圖

上述內容供給端的“重模式”依賴重投入,具備諸多不確定性。

一是名人效應的不確定性。二是用戶的審美疲勞。根據東方證券對東方甄選的數據跟蹤,去年8月至10月,正值東方甄選的爆火時期,其名人助陣所帶來的粉絲增量與場觀表現(xiàn)呈現(xiàn)明顯的波動。

圖片來源:東方證券

而從去年6月場觀突破600萬人后,東方甄選的數據也呈現(xiàn)明顯的下滑趨勢。根據海通證券研報的具體統(tǒng)計,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東方甄選的場觀表現(xiàn)、日均GMV、觀看人次均出現(xiàn)明顯下滑。

圖片來源:海通證券

因此,盡管東方甄選圍繞內容供給進行了多元的嘗試,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高投入下,內容供給卻呈現(xiàn)出明顯的疲態(tài),能否實現(xiàn)“可持續(xù)”存在諸多的不確定。

在選品上,從品類趨勢來看,東方甄選走的是“自營+農產品”的路線,這同樣是很“聰明”的選擇。

一方面,對于直播電商“新手”而言,包括抖音等電商平臺對農產品的流量傾斜已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農產品的地域與非標屬性本身就天然與內容電商的形式相契合,同時也與俞敏洪個人IP強相關,因此上述兩點能讓東方甄選迅速捱過直播電商“新手期”。

但長期來看,“農業(yè)+自營”實則是“非標農產品品牌化”的過程,這條路并不好走。

自營模式的優(yōu)劣取決于對供應鏈的參與程度,東方甄選一邊自建自營工廠,一邊通過和區(qū)域內優(yōu)質的農產品企業(yè)進行合作,從而提升自己的品控能力,發(fā)揮渠道品牌的作用。

自營商品利潤率高,但自營電商對庫存管理與供應鏈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東方甄選必須通過擴大銷量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那么擺在眼前的又將是價格與效率之間的難題,僅從目前東方甄選的調性來看,并不想參與低價的競爭,而是在重申高客單價的優(yōu)勢。

東方甄選的理想未來,會是拼多多嗎?

在東方甄選自己看來,其定位是做以農產品為內核的產品科技公司,這符合此前俞敏洪對東方甄選的未來發(fā)展提出的三個預期目標:

一是,要建立一個立體化銷售平臺,為更多的中國商家服務。俞敏洪明確提出,除抖音外,還會考慮其他平臺,甚至自建平臺。

二是,自建自己的產品體系。俞敏洪提到,會做東方甄選嚴選,出產更多的東方甄選牌產品,本質上是自己下場做品牌與供應鏈。

三是,尋找以高科技為核心的農業(yè)產業(yè)公司,并在適當的時候以投資或者合作的方式進行參與。這代表,東方甄選要嘗試建立自己的農業(yè)產業(yè)生態(tài)。

愿景是偉大的,但回到現(xiàn)實,東方甄選想要實現(xiàn)上述三個小目標,可能是地獄級的難度。

首先,從自建平臺來看,東方甄選想要成為類似農產品界“網易嚴選”的精品電商。但一方面,精品電商“小而美”的形態(tài)依靠優(yōu)質的服務與專業(yè)精準的內容。過去,很多精品電商就因為如果盲目擴充商品品類,最終無力與綜合電商抗衡。另一方面,隨著電商平臺的馬太效應加劇,適者生存,對東方甄選來說,存量時代里自建渠道的紅利期可能已經逝去。

其次,在產品體系上,在供給側,農業(yè)相對碎片化的格局固然有著整合與提升效率的空間,但農產品利潤低、品控難、物流損耗大、退貨率高,越往上游改造越難,依賴重資產投入。除此以外,各大電商平臺自身也在下場做農業(yè)供應鏈的改造,東方甄選又能否從中搶到一杯羹?這同樣也是其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在這之中,東方甄選講述農業(yè)故事最有力的競爭者可能是拼多多。

自拼多多確立農業(yè)戰(zhàn)略以來,為強化其農業(yè)心智,在農業(yè)的“最初一公里”上投入看得見的真金白銀。例如在生產源頭幫助農民成立合作社,并輔之以供應鏈管理、品牌設計等全產業(yè)鏈的扶持。另一方面,針對農產品利潤薄的痛點,拼多多投入大力度的補貼,如“農云行動”。而在農業(yè)科技上,與農業(yè)院校合作,對高科技農產品進行扶持。

顯然,對這家“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而言,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東方甄選,究竟能如俞敏洪所預料的,成為一家偉大的“農產品科技公司”,還是僅僅成為眾多打著內容旗號的“MCN概念股”之一?

有些方向與答案寫在了明面上,比如,成為一家依靠內容電商驅動的農業(yè)科技企業(yè),這依賴管理者的前瞻視野、長期的基礎設施投入、源源不斷的內容創(chuàng)意以及越滾越大的規(guī)模效應。

至少現(xiàn)在來看,東方甄選努力做了一些,但當采摘完“低垂的果實”之后,后面又將迎來更多的挑戰(zhàn)。

參考資料:

1、互聯(lián)網怪盜團:《東方甄選究竟是不是泡沫?》

2、虎嗅:《東方甄選:非典型走紅樣本》

3、東方證券:《地標農產品上行,東方甄選卡位品牌渠道

4、海通證券:《東方甄選年度復盤:知識帶貨自成一格,甄選矩陣大有可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東方甄選

  • 港股收評:恒生指數跌0.74%,恒生科技指數跌1.46%,榮昌生物逆勢漲超17%
  • 新東方第三財季凈營收同比下降2%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認真聊聊東方甄選:如何告別低垂的果實

東方甄選這一年。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財經無忌 山核桃

爆火一年后,俞敏洪和他的東方甄選依舊是頗受外界關心的“網紅”。

7月5日至9日,為期5天的東方甄選“甘肅行”首次在自有App內直播,外界將其解讀為“東方甄選出逃抖音”的標志,俞敏洪對此回應:

“東方甄選和抖音平臺是互相成就的關系,創(chuàng)建自己的平臺,是公司進取的正常行為?!?/p>

“甘肅行”試水后,東方甄選自有渠道的直播已邁入常態(tài)。

7月12日,東方甄選App 首次開啟獨立直播,財經無忌了解到,首播當日同時在線人數最高超過2.6萬。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東方甄選App將開啟更多直播。

這其實并不是俞敏洪第一次回應與抖音間的微妙關系。

去年4月,東方甄選上線獨立電商APP時,關于“東方甄選與抖音”就被拿來討論,隨后無論是被傳出“入淘”還是上線微信小程序,東方甄選“狡兔三窟”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

事實上,關于“獨立與否”,是每一個直播電商機構逃不開的問題。

這個問題,李佳琦被問過、羅永浩被問過,辛巴也被問過,但這其實都不是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在商業(yè)模式的差異化。

直播電商長期以來被視為一個依附平臺的脆弱商業(yè)模式,但隨著行業(yè)洗牌,逐步演變成兩類:一種是類MCN機構,比如交個朋友與遙望科技,本質上是做廣告生意,扮演分銷商,不下場做基礎設施,用跨平臺的思維實現(xiàn)規(guī)模擴張。一種是類內容模式,對品牌與供應鏈的介入度更高,扮演的是“渠道品牌”的角色,話語權比MCN機構更高,比如李佳琦背后的美ONE。

而東方甄選所開創(chuàng)的,則是第三種模式——內容驅動型直播電商機構。依靠優(yōu)質的內容與自營產品驅動,從一開始東方甄選就要做電商平臺上的農產品品牌商(東方甄選自己定位為一家農產品科技公司),而非達人。

在多家券商對東方甄選的研報中,用了“知識帶貨自成一格”、“東方甄選知識變現(xiàn)的盛宴才剛剛開始”等詞,表明了對東方甄選前景的看好。

財經無忌在《直播電商里的降維打擊》中將東方甄選的爆火總結為:“是一場基于‘主播、文本與商品’的共謀,它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當下內容電商較為理想化的范本案例?!?/p>

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東方甄選是站著把錢掙了?!?/p>

一年過后,再次復盤東方甄選這一年,在經歷了股價的高點后,我們試圖厘清這家非典型直播電商機構的生意模式。

本文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1、東方甄選走紅的一年多都干了什么?

2、東方甄選面臨哪些挑戰(zhàn)?

3、大膽猜想東方甄選未來的走向會是什么?

東方甄選這一年:補短板、做長板

從2022年6月東方甄選因董宇輝“中英雙語”帶貨走紅以來,外界對其形成了唱空與唱多兩派清晰的態(tài)度。

“唱多者”認為,東方甄選的“知識帶貨”成為了“叫賣式”直播電商里的一股清流,同時其下場做自營與深入改造農業(yè)供應鏈的模式,讓外界看到了一家轉型企業(yè)的決心與情懷。

“唱空者”則認為,直播電商本質是一場價格與效率的游戲,東方甄選沒有直播電商的基因,而且想要改造難度極高的農產品供應鏈,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

兩類觀點本身并無對錯,梳理過去一年東方甄選的舉措,實則就是在補短板、做長板。

一方面是,做長長板,東方甄選放大內容優(yōu)勢,力圖形成穩(wěn)定的內容供給。

為減輕對董宇輝個人IP的依賴,東方甄選孵化了YOYO、頓頓、七七、明明、杰西、大琪、甜甜、大琪等40多人的主播團隊。同時開辟了包括東方甄選之圖書、東方甄選看世界、東方甄選美麗生活、東方甄選自營產品、東方甄選將進酒5個垂直賬號,覆蓋食品飲料、生鮮水果、圖書、美妝個護、旅游等品類,形成了特色化的品牌矩陣。

其中,于去年7月開播的美麗生活目前已成為東方甄選直播矩陣的第二大賬號,根據灰豚數據,近30天來,抖音粉絲數超過三百萬的美麗生活場均觀看人次達到235.2w,去年全年平均轉化率為1.56%。

與此同時,累計十余場的戶外專場活動,通過與當地政府合作,在地域文化與當地好貨加持下,為東方甄選提供了豐富優(yōu)質的內容,進一步實現(xiàn)更高轉化。

根據灰豚數據,東方甄選的銷售轉化率一般在3%左右,戶外專場的轉化率高于日常,在4%-6%上下波動。

除此以外,借助直播間內的名人訪談等內容創(chuàng)新,東方甄選逐步完善“知識分子”與“文化直播”的標簽,形成品牌心智。據財經無忌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22年6月以來,近60位名人曾走進東方甄選直播間,遠高于其他主播。

另一方面,補足短板,在品類、履約與供應鏈建設上下硬功夫。

在核心品類上,據財經無忌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東方甄選的自營品類池SKU接近80個,其品類逐步從食品飲料拓寬至生活用品,其中,南美白蝦、烤腸、北極甜蝦、獼猴桃汁等為東方甄選的長期爆品。

東方甄選將直播專場預告作為引流入口,自營新品位于展示頁前列

在履約上,東方甄選與順豐物流、京東物流達成合作,在北京、廣州、杭州、鄭州、成都5個城市,計劃建立20個自營產品倉庫。在供應鏈建設上,今年1月,東方甄選宣布投資1752萬元用于自營烤腸工廠的擴建。

一邊優(yōu)化內容,一邊補齊供應鏈短板,過去一年間,東方甄選真的沒有閑著。而外界最為關注的“出走抖音”等問題,實則也是上述思維下的常規(guī)渠道建設。

畢竟,俞敏洪很早就思考過:“基于外部的平臺所建立起來的熱鬧的商業(yè)模式,是有很強的脆弱性的,要夯實長期發(fā)展的基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東方甄選的兩道難關:流量與選品

當然,東方甄選的一舉一動之所以牽動著市場的心,這背后不僅是俞敏洪個人的話題度,同樣也是東方甄選在直播電商中的差異化定位。

從電商的“人、貨、場”的角度,我們將東方甄選的定位總結為三大特點:

人:“知識分子風”的主播與嘉賓

貨:高品質的自營貨品(包括非標農產品、食品飲料等)

場:“公域+私域”的渠道布局

在“人、貨、場”上高舉高打的差異化定位,讓東方甄選得以迅速在直播電商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態(tài)位,被外界視作是一次對直播電商的降維打擊,“知識帶貨”也拉動了新東方基本面與股價的抬升,俞敏洪與他的主播們一舉成為了“困境反轉”的代表。

但高舉高打也讓東方甄選面臨著“既要,還要”的難題:在持續(xù)保證高質量內容輸出的同時,一方面,東方甄選扮演著品牌商“代言人”的角色,為部分非自營產品提供渠道支撐;另一方面,通過親自下場做品牌,深入供應鏈的具體環(huán)節(jié)。

如今,擺在東方甄選面前,其實有兩重關卡:一是流量,二是選品。

首先,在流量上,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流量的獲取和流量的分配方式,這考驗著東方甄選與平臺間的關系。二是優(yōu)質的內容供給是否可持續(xù),這考驗東方甄選對用戶需求的洞察。

在流量的獲取與流量的分配上,東方甄選早已意識到要把“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方面,區(qū)別于快手的“私域屬性”,抖音是典型的公域流量池,中心化公域流量分配可以最大化流量的轉化率。表面上來看,抖音具備“造神”的案例,但實際上,在抖音,人是跟著貨走,而非跟著主播或直播間走。

東方證券曾統(tǒng)計了抖音電商內部達人電商的生態(tài)特征后發(fā)現(xiàn),目前,超頭部達人的增速已逐漸放緩。

因此,東方甄選選擇“狡兔三窟”,實則也是提前向平臺釋放出信號,這其實是一個更聰明的選擇,避免此后出現(xiàn)如辛巴與快手那樣撕破臉的棘手問題。

至少目前來說,東方甄選“出逃抖音”其實是一個被過于放大了的偽命題,在財經無忌看來,東方甄選目前更大的難題是內容供給的可持續(xù)性,即流量的粘性與效率。

流量的粘性即內容的吸引力。內容本質是一門關于注意力的生意,頭部直播電商機構在內容端的打法一般有兩類:一類是高頻內容,主要通過主播的個人能力與直播間場景的配合。二是低頻爆款內容,主要起到話題度引流與加強品牌認知的作用。

東方甄選同樣如此,除董宇輝外,抖音粉絲數目前破百萬的主播如YOYO、明明、頓頓已成功破圈,但距離董宇輝的粉絲量級與轉化能力還有較遠的距離。

根據海通證券的跟蹤,以今年5月為例,董宇輝直播日觀看人次均值為1013萬,GMV均值為2046萬,頓頓直播日觀看人次均值為289萬,GMV均值為673萬。

對一般的直播電商機構而言,高頻內容是主場,主要依靠主播個人能力,機構也可以通過孵化新主播實現(xiàn)內容迭代。但低頻爆款并不具有常態(tài)性,需要付出極大的內容投入,機構主要通過邀請名人助陣、變換直播場景與制作其他內容類產品等手段打造低頻內容。

高頻內容為主場,低頻內容打輔助。在高頻內容達到穩(wěn)定流量后,再進行低頻內容的打造。典型的案例就是李佳琦在淘系立足后,逐步開始涉足《所有女生的offer》《所有女生的主播》等綜藝內容。

但東方甄選本身定位為知識型直播,這就意味著其低頻內容同樣起著關鍵的作用,東方甄選正在將低頻爆款內容常態(tài)化,例如上文提及的名人訪談、戶外專場等。

東方甄選甘肅行專場,源自東方甄選APP截圖

上述內容供給端的“重模式”依賴重投入,具備諸多不確定性。

一是名人效應的不確定性。二是用戶的審美疲勞。根據東方證券對東方甄選的數據跟蹤,去年8月至10月,正值東方甄選的爆火時期,其名人助陣所帶來的粉絲增量與場觀表現(xiàn)呈現(xiàn)明顯的波動。

圖片來源:東方證券

而從去年6月場觀突破600萬人后,東方甄選的數據也呈現(xiàn)明顯的下滑趨勢。根據海通證券研報的具體統(tǒng)計,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東方甄選的場觀表現(xiàn)、日均GMV、觀看人次均出現(xiàn)明顯下滑。

圖片來源:海通證券

因此,盡管東方甄選圍繞內容供給進行了多元的嘗試,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高投入下,內容供給卻呈現(xiàn)出明顯的疲態(tài),能否實現(xiàn)“可持續(xù)”存在諸多的不確定。

在選品上,從品類趨勢來看,東方甄選走的是“自營+農產品”的路線,這同樣是很“聰明”的選擇。

一方面,對于直播電商“新手”而言,包括抖音等電商平臺對農產品的流量傾斜已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農產品的地域與非標屬性本身就天然與內容電商的形式相契合,同時也與俞敏洪個人IP強相關,因此上述兩點能讓東方甄選迅速捱過直播電商“新手期”。

但長期來看,“農業(yè)+自營”實則是“非標農產品品牌化”的過程,這條路并不好走。

自營模式的優(yōu)劣取決于對供應鏈的參與程度,東方甄選一邊自建自營工廠,一邊通過和區(qū)域內優(yōu)質的農產品企業(yè)進行合作,從而提升自己的品控能力,發(fā)揮渠道品牌的作用。

自營商品利潤率高,但自營電商對庫存管理與供應鏈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東方甄選必須通過擴大銷量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那么擺在眼前的又將是價格與效率之間的難題,僅從目前東方甄選的調性來看,并不想參與低價的競爭,而是在重申高客單價的優(yōu)勢。

東方甄選的理想未來,會是拼多多嗎?

在東方甄選自己看來,其定位是做以農產品為內核的產品科技公司,這符合此前俞敏洪對東方甄選的未來發(fā)展提出的三個預期目標:

一是,要建立一個立體化銷售平臺,為更多的中國商家服務。俞敏洪明確提出,除抖音外,還會考慮其他平臺,甚至自建平臺。

二是,自建自己的產品體系。俞敏洪提到,會做東方甄選嚴選,出產更多的東方甄選牌產品,本質上是自己下場做品牌與供應鏈。

三是,尋找以高科技為核心的農業(yè)產業(yè)公司,并在適當的時候以投資或者合作的方式進行參與。這代表,東方甄選要嘗試建立自己的農業(yè)產業(yè)生態(tài)。

愿景是偉大的,但回到現(xiàn)實,東方甄選想要實現(xiàn)上述三個小目標,可能是地獄級的難度。

首先,從自建平臺來看,東方甄選想要成為類似農產品界“網易嚴選”的精品電商。但一方面,精品電商“小而美”的形態(tài)依靠優(yōu)質的服務與專業(yè)精準的內容。過去,很多精品電商就因為如果盲目擴充商品品類,最終無力與綜合電商抗衡。另一方面,隨著電商平臺的馬太效應加劇,適者生存,對東方甄選來說,存量時代里自建渠道的紅利期可能已經逝去。

其次,在產品體系上,在供給側,農業(yè)相對碎片化的格局固然有著整合與提升效率的空間,但農產品利潤低、品控難、物流損耗大、退貨率高,越往上游改造越難,依賴重資產投入。除此以外,各大電商平臺自身也在下場做農業(yè)供應鏈的改造,東方甄選又能否從中搶到一杯羹?這同樣也是其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在這之中,東方甄選講述農業(yè)故事最有力的競爭者可能是拼多多。

自拼多多確立農業(yè)戰(zhàn)略以來,為強化其農業(yè)心智,在農業(yè)的“最初一公里”上投入看得見的真金白銀。例如在生產源頭幫助農民成立合作社,并輔之以供應鏈管理、品牌設計等全產業(yè)鏈的扶持。另一方面,針對農產品利潤薄的痛點,拼多多投入大力度的補貼,如“農云行動”。而在農業(yè)科技上,與農業(yè)院校合作,對高科技農產品進行扶持。

顯然,對這家“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而言,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東方甄選,究竟能如俞敏洪所預料的,成為一家偉大的“農產品科技公司”,還是僅僅成為眾多打著內容旗號的“MCN概念股”之一?

有些方向與答案寫在了明面上,比如,成為一家依靠內容電商驅動的農業(yè)科技企業(yè),這依賴管理者的前瞻視野、長期的基礎設施投入、源源不斷的內容創(chuàng)意以及越滾越大的規(guī)模效應。

至少現(xiàn)在來看,東方甄選努力做了一些,但當采摘完“低垂的果實”之后,后面又將迎來更多的挑戰(zhàn)。

參考資料:

1、互聯(lián)網怪盜團:《東方甄選究竟是不是泡沫?》

2、虎嗅:《東方甄選:非典型走紅樣本》

3、東方證券:《地標農產品上行,東方甄選卡位品牌渠道

4、海通證券:《東方甄選年度復盤:知識帶貨自成一格,甄選矩陣大有可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