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關(guān)愛“喜憨兒”,他們做了12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關(guān)愛“喜憨兒”,他們做了12年

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連續(xù)12年,堅持幫扶這群智力發(fā)育遲緩、心智不成熟的“大朋友”。

文 | 王冬曉 田志豪

“會來的,會來的,阿拉還會見面的……”

站在鄞州區(qū)白鶴街道陽光驛站殘疾人之家門口送別大學生志愿者,負責人李愛芬用這句話安慰身邊的“喜憨兒”。

李愛芬的安慰話不是敷衍。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連續(xù)12年,堅持幫扶這群智力發(fā)育遲緩、心智不成熟的“大朋友”,周末、節(jié)假日陪他們玩耍,和他們一起做手工,帶他們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這個暑假,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如約來到白鶴街道陽光驛站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wù),臨行前他們約定下次相聚的時間。

一屆帶一屆,堅持12年

“喜憨兒”是指患有腦癱、自閉癥、唐氏綜合征等疾病的特殊人群。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是因為他們的心智猶如兒童,總是憨憨地微笑。鄞州區(qū)白鶴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有6名“喜憨兒”,年齡最大的50多歲,最小的也有二十八、九歲。

大學生更愿意叫他們“大朋友”?!按蟆敝傅氖悄挲g大,“朋友”指的是他們的心智像小孩,這個稱謂也是為了消弭大學生與特殊群體的距離。

今年暑期,由寧財院“準大三”學生張宇杰帶隊的“青春綻放”暑期社會實踐團12名學生來到白鶴街道殘疾人之家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wù)。

“來之前,學長張旭辰囑咐我?guī)妆井嫳荆f有幾個大朋友喜歡畫畫?!边@是張宇杰第二次參與殘疾人之家公益活動。去年暑期,他被老團長張旭辰拉進群,還是個參與者。今年,他成了組織者。

“阿姨們喜歡畫畫,大叔喜歡下象棋、走五子棋。我們準備了創(chuàng)意繪畫材料,和益智類游戲。智商比較高的,我們準備了拼圖和積木。去年我們帶他們坐地鐵,今年帶他們?nèi)⒂^寧波博物館?!睆堄罱鼙硎荆麄儊碇白鲎懔藴蕚?,盡可能豐富“大朋友”的生活,帶他們走出驛站接觸社會,體會更多的樂趣。

從陌生到熟悉,他們有“法寶”

“來,像我這樣用手摁住這里,把積木放在這兒……你來試試……對,就這樣,你成功了!”大二學生邢舒艷多次來殘疾人之家做公益。耐心、細致和溫柔,是與喜憨兒交流的“法寶”。

“他們的樣子看起來讓人懼怕,但他們的心像天使一樣單純,你只要耐心一些,語速慢一點,語氣溫柔一些,他們能聽得懂,也能做得到!”邢舒艷說。

12個大學生志愿者,與6個“喜憨兒”,這樣的配置保證了志愿服務(wù)的效果。無論是每天五六個小時的手工課、繪畫課、康復訓練,還是一起包餃子,帶“大朋友”游覽寧波博物館……細致體貼的志愿服務(wù)讓“喜憨兒”的體驗感“良好”。

“包餃子對他們來說,難度挺大。需要手眼配合,捏餃子皮的時候,手指動作要精細?!钡诙芜^來的趙浙斌感嘆,教“大朋友”包餃子好難,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帮溩酉洛佒蠛?,他們捧起碗筷,第一個餃子先喂到我們嘴里……”這樣的舉動一下子戳到了趙浙斌的心窩里?!八麄冎巧痰拖?,他們的心是透明的;他們懂得感恩,只是不會言語表達?!?/p>

“到寧波博物館,他們很好奇,一個勁兒得問東問西。”團長張宇杰說,考慮到他們的理解能力,沒辦法講得深奧,“只能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的是用來煮飯,有的是攻打倭寇  的大炮……他們特別喜歡大炮,一個個要合影?!睆堄罱芤矎倪@樣一場出游活動中感受到,“大朋友”對接觸社會的渴望。

據(jù)了解,鄞州區(qū)白鶴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有三名工作人員,采用日托管理,幫助照料轄區(qū)殘疾人?!八麄儼它c到,下午三四點回家,上午開展康復訓練,做做手工,下午老師教教繪畫、玩玩游戲等?!必撠熑死類鄯艺f,喜憨兒的生活簡單,沒有機會接觸社會,寧財院學子開展的志愿服務(wù)讓他們從社會活動中收獲了經(jīng)驗和樂趣。

院系有調(diào)整,關(guān)愛一直在

“月底準備帶些畫本、顏料去看看大朋友?!币呀?jīng)畢業(yè)的楊麗華在校期間經(jīng)常參與“喜憨兒”的志愿服務(wù)。如今工作了,忙時她會拜托學弟帶些禮物過去;空閑時候她會帶上同事一起去看望愛心驛站的“老朋友”。

“有個大叔喜歡讀詩,我給他買了本詩集。”老團長張旭辰把關(guān)愛“喜憨兒”的接力棒傳給學弟,但牽掛并未中斷?!斑@個暑期報了培訓班準備考研,年底考完一定要去看他們?!?/p>

據(jù)了解,12年來,寧波財經(jīng)學院有6000余人次先后在驛站中參加志愿服務(wù)和社會實踐。不光是在寒暑期,每周都有學生參與愛心驛站的志愿服務(wù)。今年,寧財院金融與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皇甫賢昌又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生命實踐教育基地”的牌子掛到了愛心驛站門口。

“十多年來,我們院系調(diào)整,但是這個志愿團隊一直都在。一屆屆做下來,我發(fā)現(xiàn)去過驛站的同學很受觸動。他們認識到身邊還有一群智力受限但仍努力生活的‘喜憨兒’。通過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一方面讓大學生關(guān)愛弱勢群體;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從渺小無助的生命個體中,感受到強大生命力的迸發(fā)?!被矢t昌覺得,大學生和“大朋友”的牽手,是相互溫暖的過程。

“十多年前,大學生比‘大朋友’還拘謹,被‘喜憨兒’的樣子嚇住,不敢說話。十多年后,‘喜憨兒’這個群體被更多人了解,大學生第一次來也不怕,很快就把關(guān)系處好了。喜憨兒也在接觸大學生志愿者的過程中,更開朗更活躍。”李愛芬在白鶴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工作十多年,見證了寧財學子堅持12年做公益帶來的變化。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關(guān)愛“喜憨兒”,他們做了12年

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連續(xù)12年,堅持幫扶這群智力發(fā)育遲緩、心智不成熟的“大朋友”。

文 | 王冬曉 田志豪

“會來的,會來的,阿拉還會見面的……”

站在鄞州區(qū)白鶴街道陽光驛站殘疾人之家門口送別大學生志愿者,負責人李愛芬用這句話安慰身邊的“喜憨兒”。

李愛芬的安慰話不是敷衍。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連續(xù)12年,堅持幫扶這群智力發(fā)育遲緩、心智不成熟的“大朋友”,周末、節(jié)假日陪他們玩耍,和他們一起做手工,帶他們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這個暑假,寧波財經(jīng)學院“青春綻放”公益團隊如約來到白鶴街道陽光驛站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wù),臨行前他們約定下次相聚的時間。

一屆帶一屆,堅持12年

“喜憨兒”是指患有腦癱、自閉癥、唐氏綜合征等疾病的特殊人群。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是因為他們的心智猶如兒童,總是憨憨地微笑。鄞州區(qū)白鶴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有6名“喜憨兒”,年齡最大的50多歲,最小的也有二十八、九歲。

大學生更愿意叫他們“大朋友”。“大”指的是年齡大,“朋友”指的是他們的心智像小孩,這個稱謂也是為了消弭大學生與特殊群體的距離。

今年暑期,由寧財院“準大三”學生張宇杰帶隊的“青春綻放”暑期社會實踐團12名學生來到白鶴街道殘疾人之家開展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wù)。

“來之前,學長張旭辰囑咐我?guī)妆井嫳?,說有幾個大朋友喜歡畫畫?!边@是張宇杰第二次參與殘疾人之家公益活動。去年暑期,他被老團長張旭辰拉進群,還是個參與者。今年,他成了組織者。

“阿姨們喜歡畫畫,大叔喜歡下象棋、走五子棋。我們準備了創(chuàng)意繪畫材料,和益智類游戲。智商比較高的,我們準備了拼圖和積木。去年我們帶他們坐地鐵,今年帶他們?nèi)⒂^寧波博物館。”張宇杰表示,他們來之前做足了準備,盡可能豐富“大朋友”的生活,帶他們走出驛站接觸社會,體會更多的樂趣。

從陌生到熟悉,他們有“法寶”

“來,像我這樣用手摁住這里,把積木放在這兒……你來試試……對,就這樣,你成功了!”大二學生邢舒艷多次來殘疾人之家做公益。耐心、細致和溫柔,是與喜憨兒交流的“法寶”。

“他們的樣子看起來讓人懼怕,但他們的心像天使一樣單純,你只要耐心一些,語速慢一點,語氣溫柔一些,他們能聽得懂,也能做得到!”邢舒艷說。

12個大學生志愿者,與6個“喜憨兒”,這樣的配置保證了志愿服務(wù)的效果。無論是每天五六個小時的手工課、繪畫課、康復訓練,還是一起包餃子,帶“大朋友”游覽寧波博物館……細致體貼的志愿服務(wù)讓“喜憨兒”的體驗感“良好”。

“包餃子對他們來說,難度挺大。需要手眼配合,捏餃子皮的時候,手指動作要精細?!钡诙芜^來的趙浙斌感嘆,教“大朋友”包餃子好難,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帮溩酉洛佒蠛茫麄兣跗鹜肟?,第一個餃子先喂到我們嘴里……”這樣的舉動一下子戳到了趙浙斌的心窩里。“他們智商低下,他們的心是透明的;他們懂得感恩,只是不會言語表達?!?/p>

“到寧波博物館,他們很好奇,一個勁兒得問東問西?!眻F長張宇杰說,考慮到他們的理解能力,沒辦法講得深奧,“只能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的是用來煮飯,有的是攻打倭寇  的大炮……他們特別喜歡大炮,一個個要合影。”張宇杰也從這樣一場出游活動中感受到,“大朋友”對接觸社會的渴望。

據(jù)了解,鄞州區(qū)白鶴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有三名工作人員,采用日托管理,幫助照料轄區(qū)殘疾人?!八麄儼它c到,下午三四點回家,上午開展康復訓練,做做手工,下午老師教教繪畫、玩玩游戲等。”負責人李愛芬說,喜憨兒的生活簡單,沒有機會接觸社會,寧財院學子開展的志愿服務(wù)讓他們從社會活動中收獲了經(jīng)驗和樂趣。

院系有調(diào)整,關(guān)愛一直在

“月底準備帶些畫本、顏料去看看大朋友?!币呀?jīng)畢業(yè)的楊麗華在校期間經(jīng)常參與“喜憨兒”的志愿服務(wù)。如今工作了,忙時她會拜托學弟帶些禮物過去;空閑時候她會帶上同事一起去看望愛心驛站的“老朋友”。

“有個大叔喜歡讀詩,我給他買了本詩集?!崩蠄F長張旭辰把關(guān)愛“喜憨兒”的接力棒傳給學弟,但牽掛并未中斷?!斑@個暑期報了培訓班準備考研,年底考完一定要去看他們?!?/p>

據(jù)了解,12年來,寧波財經(jīng)學院有6000余人次先后在驛站中參加志愿服務(wù)和社會實踐。不光是在寒暑期,每周都有學生參與愛心驛站的志愿服務(wù)。今年,寧財院金融與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皇甫賢昌又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生命實踐教育基地”的牌子掛到了愛心驛站門口。

“十多年來,我們院系調(diào)整,但是這個志愿團隊一直都在。一屆屆做下來,我發(fā)現(xiàn)去過驛站的同學很受觸動。他們認識到身邊還有一群智力受限但仍努力生活的‘喜憨兒’。通過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一方面讓大學生關(guān)愛弱勢群體;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從渺小無助的生命個體中,感受到強大生命力的迸發(fā)?!被矢t昌覺得,大學生和“大朋友”的牽手,是相互溫暖的過程。

“十多年前,大學生比‘大朋友’還拘謹,被‘喜憨兒’的樣子嚇住,不敢說話。十多年后,‘喜憨兒’這個群體被更多人了解,大學生第一次來也不怕,很快就把關(guān)系處好了。喜憨兒也在接觸大學生志愿者的過程中,更開朗更活躍?!崩類鄯以诎Q街道愛心驛站殘疾人之家工作十多年,見證了寧財學子堅持12年做公益帶來的變化。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