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新冠疫情之下,大自然的音軌正在緩慢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類世界歸于沉寂,大自然的樂章終于再次響起。

《猿形畢露》作者弗朗斯·德瓦爾:靈長類動物學家眼中的性別問題

即使《不同》沒有為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問題提供滿意的答案,但它仍然是一本關(guān)于我們動物表親的有趣、溫暖、有時令人心碎的軼事集。

為什么美國人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知之甚少?

為何就在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時候,它卻出人意料地與世界其他地區(qū)保持著隔絕?在新作《正義的煙幕》中,山姆·萊博維奇指出,這主要歸因為美國在20世紀中期的政策。

信息洪流當前,注意力不僅是經(jīng)濟的,也是政治的

為何防止注意力被分散是現(xiàn)在最大的挑戰(zhàn)之一?

朱利安·巴恩斯出新作,再度行走于虛構(gòu)與歷史之間

在這部講述男子尼爾癡迷于文學講師伊麗莎白·芬奇的新作中,朱利安·巴恩斯不斷挑戰(zhàn)著敘事和讀者的耐心。

家庭中的心理學:人如何繼承了父母的問題?

離婚、喪親、收養(yǎng)、藥物成癮、空巢綜合癥……在新作《家家都有難念的經(jīng)》中,心理治療師茱莉婭·塞繆爾試圖探討“一代人未獲解決的壓力源如何傳給下一代并使其日常生活壓力加重”這一課題。

隔離度過春夏秋冬:英國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四季續(xù)篇

在史密斯的“四季四部曲”打破系列的第五本中,抒情的想象與寓言、鬧劇,歷史與新冠病毒交替出現(xiàn)。

心碎的科學:悲傷和孤獨何以摧毀身體?

心碎不僅會對我們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還會帶來身體上的損害。在新作《心碎》中,科學記者弗洛倫斯·威廉斯探討了分手后情感是如何與生理相互纏繞的。

“講述者永遠是一面扭曲的鏡子”:埃萊娜·費蘭特的四次講座

在新作《頁邊空白》中,埃萊娜·費蘭特既不像在采訪中那樣咄咄逼人,也不是那樣難以捉摸,她以一種直截了當?shù)姆绞疥U述她的想法,定義她的術(shù)語,確定她的來源——包括個人和文學上的來源。

是表現(xiàn)欲過剩還是文明的終結(jié)?社會學家眼中的真人秀

真人秀已成為當下最火爆的電視節(jié)目。社會學家丹妮爾·林德曼在一口氣連刷一系列真人秀節(jié)目后寫就了《真實的故事:真人秀節(jié)目告訴了我們什么》,但她的見解是否值得借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