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杠桿游戲 張銀銀
編輯 | 欣欣然
長安汽車牽手華為車BU之后,汽車界最近的大熱點,可能要數(shù)蔚來和江淮汽車分手?應該是的,而且這倆哥們各自都有了新歡或其他考慮。
我們首先看蔚來,最近新聞特別多。
1)2023年12月4日,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y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顯示,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進入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yè)目錄。這意味著蔚來汽車獲得獨立造車資質。
此前,該司通過江淮汽車代工。
其實這個消息,從前段時間江淮汽車擬轉讓相關工廠開始,大概就基本確鑿了。當然不管當時還是現(xiàn)在,蔚來方面都沒有出來證實。
2)11月末,長安之后吉利入局,蔚來第二家換電合作伙伴敲定吉利控股。
按照蔚來吉利雙方發(fā)布的新聞通稿,合作換電體系不僅包括私家車,還將開拓B端運營車市場。蔚來的換電體系合作據傳還有一些車企。
3)不久前,有市場消息稱,蔚來將開啟裁員,裁員比例占總員工人數(shù)的10%-20%。后基本證實。
接著杠桿游戲簡單介紹一下江淮汽車。
1)12月1日,江淮汽車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在合肥簽署了《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產品開發(fā)、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著力打造豪華智能網聯(lián)電動汽車……
2)11月25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此后11月27日早些時候,江淮汽車發(fā)布聲明,并稱華為本次在車領域平臺戰(zhàn)略的調整,不影響雙方之間的后續(xù)合作。另外,對于華為擬設立汽車智能系統(tǒng)及部件解決方案獨立公司的有關事項,江淮汽車高度關注,積極與華為共同探討參與投資及合作的相關事宜。
11月27日晚間,江淮汽車再次發(fā)布公告稱,江淮汽車未收到華為共同投資邀請,且未參與投資及資本合作相關事項。
不過,對此,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證實,“四界”都邀請了,并希望一汽也參股。
3)10月時,江淮汽車發(fā)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部分資產,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權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筑物和設備資產。
很快,有媒體報道稱,江淮汽車資產轉讓的2家工廠,實際就是江淮與蔚來合作的2座工廠。
蔚來或將收購上述江淮汽車資產,并進一步謀求獨立生產資質的消息不脛而走。
問題來了,如果蔚來謀求獨立資質生產、確有收購意思,這得不少錢啊。蔚來目前依舊屬于燒錢階段、虧損巨大,大額購入資產、單干,是否最佳時機?
同時,若此,未來江淮汽車還和蔚來合作嗎?業(yè)績也不太好的江淮汽車,牽手華為,能否修成正果?要知道賽力斯與華為合作后業(yè)績也是跌宕起伏,一會不太行,一會不錯,一會又不行了,一會起死回生……
其實此前,蔚來、江淮我都大篇幅談過。本周的“杠桿觀車”,杠桿游戲就再來說一下這個話題。
1、蔚來的未來:準備豪賭一把
客觀地說,理想、小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近些年靠收購都已經獲得了造車資質。蔚來算是異類。
其實當初2018年蔚來在美股招股書中披露過上海建廠計劃。遺憾的是,這一計劃或許因為特斯拉超級工廠落地上海而告吹。
按照國家發(fā)改委在2018年底發(fā)布的《汽車產業(yè)投資管理規(guī)定》,同一省份新建純電動汽車項目受到數(shù)量限制,現(xiàn)有項目投產并滿足預設目標后,其他企業(yè)才可能獲得資質。
后來,蔚來2019年很慘,生死存亡之際,合肥方面伸手援助。蔚來與合肥方面深度綁定,當?shù)氐慕雌囎€(wěn)代工地位至今。
這3、4年蔚來銷量、業(yè)績有過起伏,但如今基本站穩(wěn)了月銷過萬輛的臺階(少數(shù)月份例外)。
而且特別值得一說,蔚來和多數(shù)新能源車企的模式不同,它走的一條換電的路。這個路前期投入當然不低,而國內乘用車公司中,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有比較明顯這方面的布局,于是近期蔚來首先牽手長安、吉利這方面。
蔚來的銷量、業(yè)績到底如何?是否能支撐拿下資質后獨立生產?
1)根據最新銷售數(shù)據,2023年11月,蔚來交付新車15,959輛,同比增長12.6%;
2023年1-11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42,026輛,同比增長33.1%。蔚來新車已累計交付431,582輛。
值得一說,這是2023年以來,蔚來連續(xù)第6個月交付超過1萬輛,其中7月時交付曾超過2萬輛。而在此之前的4、5月交付量均只有幾千,引起不小的討論。
好在從6月開始,重新站上萬輛關口。如上圖。
對于2023年11月及前11個月的銷售表現(xiàn),到底應該怎么看?我們不妨和同行做一個比較。
乘聯(lián)會綜合預估11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fā)銷量94萬輛,同比增長29%,環(huán)比增長6%。1-11月經測算,累計批發(fā)774萬輛,同比增長35%。
也就是不管單月還是前11月,蔚來都是跑輸大盤的,特別是單月雖然再次交付過萬輛,但明顯比同行平均慢。
如下圖,乘聯(lián)會發(fā)布的2023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榜單,過2萬輛的車企有11家;即便1萬多輛的車企中,上汽大眾、零跑汽車等比蔚來的銷量高;其次上汽通用、奇瑞汽車的新能源乘用車也緊追其后,蔚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圖表來源|乘聯(lián)會(特此感謝)
當然我們可以說,蔚來的單價貴啊,沒毛病。
對了,此前杠桿游戲寫過,前10月的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榜單上,蔚來守住第9,排名和前9個月時一模一樣。
另外我去對比了一下2022年1-10月的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榜單,當時蔚來排13位,當時不到10萬輛。
如果這樣看,2023年以來的表現(xiàn)還是說得過去。應該說,非常不容易。不過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能排多少名,等過一段乘聯(lián)會發(fā)布。
以目前的銷售狀況,是否應該迅速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牌照,在杠桿游戲看來至少有爭議,當然生產工廠或者購買資產的方式、資金壓力可以探討。
2)說完銷量、排名,我們看看蔚來的財務、經營數(shù)據。目前三季報尚未發(fā)布。
2023年二季度,蔚來收入總額為人民幣87.717億元(12.097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下降14.8%、較2023年一季度下降17.8%。
二季度的汽車銷售額為71.852億元(9.909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24.9%、較2023年一季度下降22.1%。
汽車銷售額較2022年第二季度下降,主要由于ET5和75 kWh標準續(xù)航電池包交付量占比提高帶來平均售價降低,以及交付量的下降。
汽車銷售額較2023年一季度的下降主要由于交付量下降。
2023年二季度其他銷售額為15.865億元(2.188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19.9%、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9.3%。
其他銷售額較2022年第二季度有所增加,主要由于隨保有量提升而增長的二手車銷售、配附件銷售及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收入。
其他銷售額較2023年一季度有所增加,主要由于隨保有量提升而增長的二手車銷售及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收入,部份被汽車金融服務收入下降所抵銷。
二季度的銷售成本為86.848億元(11.977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3.0%、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17.4%。
銷售成本較2022年二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單車電池成本的下降及交付量的減少,部份被二手車銷售、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及配附件銷售成本的增加所抵銷。
銷售成本較2023年一季的下降主要由于交付量的減少。
二季度的毛利為0.870億元(0.120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93.5%、較2023年一季度下降46.4%。
二季度的毛利率為1.0%,而2022年第二季度為13.0%、2023年第一季度為1.5%。毛利率較202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汽車毛利率下降。
毛利率較2023年一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較低毛利的二手車銷售的增加。
2023年二季度的汽車毛利率為6.2%,而2022年第二季度為16.7%、2023年第一季度為5.1%。汽車毛利率較202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產品組合變動,部份被電池單位成本的下降所抵銷。
蔚來的汽車毛利率較2023年一季度有所提升,主要由于上一代ES8、ES6及EC6車型的促銷折扣減少。
二季度的研發(fā)費用為33.446億元(4.612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增長55.6%、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8.7%。扣除股權激勵費用,研發(fā)費用(非公認會計準則)為29.429億元(4.058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增長57.1%、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8.5%。
二季度的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為28.566億元(3.939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增長25.2%、較2023年第一季度增長16.8%??鄢蓹嗉钯M用,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非公認會計準則)為26.721億元(3.685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增長28.3%、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19.3%。
銷售費用增加,二季度的凈虧損為60.558億元(8.351億美元),較2022年二季度增長119.6%、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27.8%。
二季度歸屬于蔚來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61.219億元(8.443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23.0%、較2023年一季度增長27.4%。
如果看整個2023上半年,杠桿游戲注意到,蔚來虧超100億元,遠超2022年同期的虧40多億元。
3)蔚來是否缺錢?截至2023年6月末,杠桿游戲注意到,蔚來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受限制現(xiàn)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為315億元(43億美元)。
截至6月末,蔚來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余額160億元左右。
客觀說,蔚來2023上半年的表現(xiàn)是不好的。很快蔚來將發(fā)布三季報,總體或許改善,但也不會太好。
于此我們也更好理解,蔚來近期和長安、吉利在換電方面的合作。
按照此前公告,9月,蔚來完成了10億美元的可轉債發(fā)行。這大概是蔚來有底氣的金錢基礎。
中報還披露,蔚來于2023年7月12日完成來自CYVN Investments RSC Ltd(CYVN Holdings
L.L.C.的聯(lián)屬公司,CYVN Holdings L.L.C.為由阿布扎比政府全資擁有的投資主體,統(tǒng)稱為“CYVN實體”)的7.385億美元戰(zhàn)略性股權投資。
CYVN實體同時以3.5億美元的總對價從騰訊的一家聯(lián)屬公司購入蔚來的若干A類普通股。繼上述交易后,目前CYVN Investments RSC Ltd合共實益持有蔚來已發(fā)行及流通在外股份總數(shù)約7.0%。
綜上杠桿游戲認為,蔚來業(yè)績暫時是不好,但包里錢似乎還是不少,這是可以購買工廠的底氣。
21世紀經濟報道說,蔚來可能會滁州長豐獵豹,解決資質問題;有了資質,通過收購江淮汽車的2個工廠結束代工的歷史。
如杠桿游戲上文所述,對此,蔚來暫時選擇暫時沉默不回答。
一定程度上說,可以理解,代工成本本身也不低,有了自己的工廠,各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更好把控。
另外,如江淮汽車的出讓公告所言,江淮汽車本次擬轉讓的資產按照三個資產包形式掛牌交易。
有業(yè)內人士向媒體分析,轉讓資產拆分為三個資產包,能更精準地賣給不同的買家;同時考慮到蔚來目前的經營狀況,全盤吃下對其現(xiàn)金流也有一定負擔。
同時,有接近蔚來的人士向媒體透露,蔚來已有新投資人在談。
結果最終如何,很快就會揭曉。
如果放棄代工、搞工廠獨立生產,意味著要增加很多支出。
第一,廠區(qū)費用;
第二,人員費用;
第三,新增管理成本。
這些問題,蔚來肯定都是想過的,所以近期上述這么多謀發(fā)展的大動作,同時進行裁員,為自己節(jié)約資金。
在我看來,蔚來近期的舉動,是想要豪賭一把自己的未來。
2、江淮汽車“分手再婚”:靠譜嗎?能否絕處逢生?
如果江淮汽車此次出售相關工廠后,不再為蔚來代工,那么少一筆收入,這是確定的。
然后牽手華為,從目前消息看,合作車型似乎從高端MPV開始。這玩意價格是高,但是銷量和轎車、SUV比或許還是要少一些。
何況從賽力斯、華為合作的問界看,故事也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能否快速站穩(wěn)?能否解江淮汽車的燃眉之急?
接下來,杠桿游戲詳細說一下江淮汽車目前的情況。
1)截至2023年12月5日15點,江淮汽車11月產銷快報尚未發(fā)布,我們看江淮汽車10月的銷售數(shù)據吧。
10月,該司乘用車、商用車合計銷量53,153輛,2022年同期為40,505輛,同比增長31.23%;前10月銷量494,369輛,2022年同期為412,217輛,同比增長19.93%。
注意,江淮汽車的商用車銷量還是不少。
其中,10月純電動乘用車銷售了19,475輛,2022年同期為17,050輛,同比14.22%;前10月,151,014輛,2022年同期為154,091輛,同比下滑2.00%。
如上圖,10月出口11,958輛,2022年同期為10,071輛,同比增長18.74%;前10月138,815輛,2022年同期89,915輛,同比增長54.38%。
從上述銷量看,作為一家傳統(tǒng)車企,江淮汽車轉型迫在眉睫。
2)說完銷量,我們看看江淮汽車最新的財務、經營數(shù)據。2023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車的營收為34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11%,似乎不錯。
2022年同期,該數(shù)字約276億元,當時同比下滑10.38%。
前三季度,歸屬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23.47%。增幅不錯,但絕對值實在是……
2022年同期則是-7.84億元,當時同比下滑幅度更驚人,下滑了502.26%。
值得一說,藍鯨財經報道說,早在2016年,蔚來和江淮簽訂了代工協(xié)議,蔚來旗下的車型都由江淮代工生產,初步確認產銷量計劃為5萬輛/年。通過與蔚來的深度綁定,江淮在隨后的日子里獲得了一筆較為穩(wěn)定的營收。
伴隨蔚來銷量持續(xù)攀升,僅在2018年4月-2020年12月,蔚來就向江淮支付了超過12億元的代工相關費用,而江淮汽車2019年和2020年凈利之和也僅僅2.5億元。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蔚來的代工費,江淮汽車更慘。
比如,杠桿游戲看了一下該司2021、2022年的歸屬凈利潤。
2021年尚且錄得2億元的歸屬凈利潤,2022年則是-15.82億元。如果看扣非凈利潤更加慘不忍睹:2021年該數(shù)字為-18.84億元、2022年-27.95億元。
其實這個狀況,杠桿游戲注意到,已經維持好些年,2017年江淮汽車的扣非凈利潤為-9314萬元,2018年為-18.77億元,2019年為-9.78億元,2020年為-17.19億元。
顯然,江淮汽車的這個經營狀況不太好。對了,近些年江淮汽車的年度營收基本都在三四百億元徘徊,極少年份能超500億元。上半年營收則基本都在一兩百億元。
如果這么說,代工蔚來很需要(畢竟是錢?。?,和華為的深度合作(如果能賣得好),大概也很需要,反正死馬當活馬醫(yī)。
但是,代工一來收入有限,其次人家蔚來畢竟有主動權,收益就算是很好的補充也不是長久之計。
于此,也就更加凸顯與華為合作的必要性。
3)另外值得注意,江淮汽車產能過于富余,或許賣廠也有相關部門推動因素,通過產能換產能。
同時,正因為江淮汽車的營收、利潤都不太好,資產轉讓至少短期讓財務數(shù)據好看、優(yōu)化資產結構。而這筆錢可以拿來干更多可能的事情。
從問界這2年的情況看,先巨虧是大概率,所以江淮汽車搞點錢在手上很有必要。
“那兩個工廠對江淮來說是多余的資產,轉讓變現(xiàn)搞活現(xiàn)金流,可以投入研發(fā),否則每年只能通過出租廠房來獲取部分現(xiàn)金流,一次賣掉獲得的現(xiàn)金流更大。”10月時,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鐘師向藍鯨財經分析道。
其實這并非是江淮汽車第一次賣地“輸血”,早在2020年底,江淮汽車發(fā)布公告,擬轉讓乘用車公司二工廠總裝車間、涂裝車間相關廠房及設備等,涉及土地763.57畝、房產及構筑物25.3萬平米、設備937臺/套、備品備件19638個。而上述擬轉讓資產賬面凈值48661.78萬元,經評估,擬轉讓資產評估價值71596.08萬元,增值率為47.13%。
4)和華為合作算一個重要轉型,江淮汽車近年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和大眾的合作簽署也好些年,但產品上量依舊在路上。
具體到此次和華為的協(xié)議。因為賽力斯和華為合作的問界受到很多關注,2022年戰(zhàn)績也不錯。2023年前幾個月表現(xiàn)不咋地,但近期問界新M7訂單爆好、再次異軍突起——這給了江淮汽車轉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前我們看到相關招標資料,江淮汽車和華為合作的合肥工廠將于2024年建成,30萬輛產能。
對此,杠桿游戲曾說,從自主到代工蔚來,與大眾合作、與華為合作,江淮汽車給自己設計的路似乎也挺多、挺廣的。
汽車行業(yè)的新能源轉型進入關鍵時期,過2年或許我們就能看到,江淮汽車倒下還是崛起。
祝福蔚來、祝福江淮。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蔚來、江淮汽車有關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