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電解液一哥”天賜材料去年凈利大增3倍,市值5個月蒸發(fā)600億,為何機構拋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電解液一哥”天賜材料去年凈利大增3倍,市值5個月蒸發(fā)600億,為何機構拋售?

機構退出,散戶涌入。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 | 李昊

新能源賽道的火熱,令“電解液一哥”天賜材料(002709.SZ)2021年利潤大漲三倍。

3月21日晚,天賜材料發(fā)布2021年年報,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0.91億元,同比增長169.26%;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8億元,同比增長314.42%。公司擬每10股派5元并轉贈10股。

天賜材料的業(yè)績與寧德時代(300750.SZ)深度綁定,2021年公司一半的營收均來自于寧德時代。

展望未來,天賜材料認為電解液高需求將持續(xù),在建產能約為目前已有產能的六倍。與此同時,多家券商紛紛給出2022年凈利潤翻倍的預測。

但與之相對的是,天賜材料股價自2021年10月以來陰跌不止,市值從最高1600億元縮水至最新的不到1000億元。與此同時,眾多機構減持退出,大量散戶涌入。

鋰電業(yè)務量價齊漲,一半營收來自寧德時代

天賜材料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是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公司配套布局電解液和磷酸鐵鋰關鍵原料的生產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鋰、新型電解質、鋰輝石精礦等。

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儲能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由于供需不平衡,2021年電解液產品價格飆升,天賜材料充分享受產品漲價紅利。以磷酸鐵鋰電解液為例,2021年初其價格約為4萬元/噸,到年末已漲至11.03萬元/噸,上漲幅度接近200%。這一行情在過去幾年從未出現(xiàn)。

圖:近幾年電解液價格走勢

產能釋放為天賜材料業(yè)績的增長提供了支柱。報告期內公司開展了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年產2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項目、年產6.2萬噸電解質基礎材料項目、年產6萬噸日化基礎材料項目(一期)、年產4.1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新建項目建設工作。公司全年共交付電解液超14.4萬噸,同比增長超過97.3%

從毛利率表現(xiàn)來看,2021年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這一業(yè)務毛利率大增8.42個百分點至36.03%。該項毛利率創(chuàng)下了過去四年的新高。

圖:天賜材料各項業(yè)務營收情況

從客戶端來看,天賜材料深度綁定寧德時代,是其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2021年,天賜材料50.47%的銷售額均由寧德時代提供。

圖:天賜材料2021年前五大客戶

至于天賜材料第二大業(yè)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其營收下降成本卻大增,盈利能力明顯下降。不過該業(yè)務占公司總體營收的不到10%,對整體業(yè)績影響有限。

大擴產,多家機構預計2022年凈利潤翻倍

對于天賜材料2022年業(yè)績表現(xiàn),多家機構給出了樂觀預測。

iFind數(shù)據(jù)顯示,年初至今已有5家券商對天賜材料2022年全年業(yè)績進行預測,預計2022年凈利潤在39.58億元-56.01億元不等。若將時間線拉長至過去半年,10家券商對公司2022年全年凈利潤預測的平均值為41.97億元。

圖:機構對天賜材料2022年凈利潤的預測 圖源:iFind

天賜材料2021年凈利潤為22.08億元,即券商普遍認為公司2022年凈利潤增長幅度在一倍左右

券商的樂觀預期有兩點支撐:一是今年前兩月公司產銷兩旺,經營情況樂觀;二是公司已大筆投資擴張產能,2022年將迎來產能釋放。

據(jù)天賜材料經營數(shù)據(jù),2022年1至2月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0%左右;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70%左右。若公司全年保持這種產銷狀態(tài),可實現(xiàn)凈利潤翻倍。

產能方面,東吳證券3月10日研報指出,天賜材料現(xiàn)已建成寧德、廣州、九江三大基地,此外溧陽、福鼎、九江、南通陸續(xù)在建,總產能規(guī)劃140萬噸+,遠期規(guī)劃龐大。

年報也顯示,目前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設計產能為20.59萬噸,在建產能則有123.20萬噸。在建產能約為現(xiàn)有產能的六倍。

圖: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設計產能及在建產能

機構減持散戶涌入,失守千億市值

分季度來看,天賜材料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及凈利潤均快速增長,第四季度營收保持高增長但凈利潤環(huán)比已有所下滑。

天賜材料的股價與業(yè)績表現(xiàn)高度重合。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股價瘋漲,并于10月觸及170.51元/股的新高,市值突破1600億元。但隨后公司股價震蕩下行,最新市值已跌破1000億。

2021年四季度就是天賜材料股價的“分水嶺”,眾多機構已對持倉進行調整。

iFind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6月末共有744家機構合計持有2.87億股公司股份。但截至2021年末,共有181家機構合計持有2.16億股公司股份,眾多機構選擇在2021年下半年退出。

圖:機構對天賜材料持股統(tǒng)計 圖源:iFind

從基金的整體持股情況也能看出,天賜材料在2021年第四季度被基金集體拋棄。2021年三季度末共有426只基金持有公司股份,到2021年末驟降至172只;基金合計持股市值也從2021年三季度末的290.27億元下降至2021年末的132.46億元。

圖:基金對天賜材料的持股數(shù) 圖源:iFind
圖:基金對天賜材料的持股總市值 圖源:iFind

與機構退出相對應的是眾多散戶涌入,天賜材料的籌碼進一步分散。

截至2021年末,公司股東總戶數(shù)為11.78萬戶,較2021年三季度末暴增5.68萬戶,股東戶數(shù)再創(chuàng)新高。

不過也有資金看好天賜材料股價走勢。截至2021年末,北上資金已連續(xù)四個季度加倉公司股份,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同樣選擇加倉。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天賜材料

548
  • 泉果基金調研天賜材料
  • 天賜材料(002709.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1.50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電解液一哥”天賜材料去年凈利大增3倍,市值5個月蒸發(fā)600億,為何機構拋售?

機構退出,散戶涌入。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 | 李昊

新能源賽道的火熱,令“電解液一哥”天賜材料(002709.SZ)2021年利潤大漲三倍。

3月21日晚,天賜材料發(fā)布2021年年報,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0.91億元,同比增長169.26%;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8億元,同比增長314.42%。公司擬每10股派5元并轉贈10股。

天賜材料的業(yè)績與寧德時代(300750.SZ)深度綁定,2021年公司一半的營收均來自于寧德時代。

展望未來,天賜材料認為電解液高需求將持續(xù),在建產能約為目前已有產能的六倍。與此同時,多家券商紛紛給出2022年凈利潤翻倍的預測。

但與之相對的是,天賜材料股價自2021年10月以來陰跌不止,市值從最高1600億元縮水至最新的不到1000億元。與此同時,眾多機構減持退出,大量散戶涌入。

鋰電業(yè)務量價齊漲,一半營收來自寧德時代

天賜材料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是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公司配套布局電解液和磷酸鐵鋰關鍵原料的生產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鋰、新型電解質、鋰輝石精礦等。

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儲能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由于供需不平衡,2021年電解液產品價格飆升,天賜材料充分享受產品漲價紅利。以磷酸鐵鋰電解液為例,2021年初其價格約為4萬元/噸,到年末已漲至11.03萬元/噸,上漲幅度接近200%。這一行情在過去幾年從未出現(xiàn)。

圖:近幾年電解液價格走勢

產能釋放為天賜材料業(yè)績的增長提供了支柱。報告期內公司開展了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年產2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項目、年產6.2萬噸電解質基礎材料項目、年產6萬噸日化基礎材料項目(一期)、年產4.1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新建項目建設工作。公司全年共交付電解液超14.4萬噸,同比增長超過97.3%。

從毛利率表現(xiàn)來看,2021年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這一業(yè)務毛利率大增8.42個百分點至36.03%。該項毛利率創(chuàng)下了過去四年的新高。

圖:天賜材料各項業(yè)務營收情況

從客戶端來看,天賜材料深度綁定寧德時代,是其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2021年,天賜材料50.47%的銷售額均由寧德時代提供。

圖:天賜材料2021年前五大客戶

至于天賜材料第二大業(yè)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其營收下降成本卻大增,盈利能力明顯下降。不過該業(yè)務占公司總體營收的不到10%,對整體業(yè)績影響有限。

大擴產,多家機構預計2022年凈利潤翻倍

對于天賜材料2022年業(yè)績表現(xiàn),多家機構給出了樂觀預測。

iFind數(shù)據(jù)顯示,年初至今已有5家券商對天賜材料2022年全年業(yè)績進行預測,預計2022年凈利潤在39.58億元-56.01億元不等。若將時間線拉長至過去半年,10家券商對公司2022年全年凈利潤預測的平均值為41.97億元

圖:機構對天賜材料2022年凈利潤的預測 圖源:iFind

天賜材料2021年凈利潤為22.08億元,即券商普遍認為公司2022年凈利潤增長幅度在一倍左右

券商的樂觀預期有兩點支撐:一是今年前兩月公司產銷兩旺,經營情況樂觀;二是公司已大筆投資擴張產能,2022年將迎來產能釋放。

據(jù)天賜材料經營數(shù)據(jù),2022年1至2月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0%左右;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70%左右。若公司全年保持這種產銷狀態(tài),可實現(xiàn)凈利潤翻倍。

產能方面,東吳證券3月10日研報指出,天賜材料現(xiàn)已建成寧德、廣州、九江三大基地,此外溧陽、福鼎、九江、南通陸續(xù)在建,總產能規(guī)劃140萬噸+,遠期規(guī)劃龐大。

年報也顯示,目前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設計產能為20.59萬噸,在建產能則有123.20萬噸。在建產能約為現(xiàn)有產能的六倍。

圖: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設計產能及在建產能

機構減持散戶涌入,失守千億市值

分季度來看,天賜材料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及凈利潤均快速增長,第四季度營收保持高增長但凈利潤環(huán)比已有所下滑。

天賜材料的股價與業(yè)績表現(xiàn)高度重合。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股價瘋漲,并于10月觸及170.51元/股的新高,市值突破1600億元。但隨后公司股價震蕩下行,最新市值已跌破1000億。

2021年四季度就是天賜材料股價的“分水嶺”,眾多機構已對持倉進行調整。

iFind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6月末共有744家機構合計持有2.87億股公司股份。但截至2021年末,共有181家機構合計持有2.16億股公司股份,眾多機構選擇在2021年下半年退出

圖:機構對天賜材料持股統(tǒng)計 圖源:iFind

從基金的整體持股情況也能看出,天賜材料在2021年第四季度被基金集體拋棄。2021年三季度末共有426只基金持有公司股份,到2021年末驟降至172只;基金合計持股市值也從2021年三季度末的290.27億元下降至2021年末的132.46億元。

圖:基金對天賜材料的持股數(shù) 圖源:iFind
圖:基金對天賜材料的持股總市值 圖源:iFind

與機構退出相對應的是眾多散戶涌入,天賜材料的籌碼進一步分散。

截至2021年末,公司股東總戶數(shù)為11.78萬戶,較2021年三季度末暴增5.68萬戶,股東戶數(shù)再創(chuàng)新高。

不過也有資金看好天賜材料股價走勢。截至2021年末,北上資金已連續(xù)四個季度加倉公司股份,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同樣選擇加倉。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