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文化中,人們會質疑富人的道德素質。企業(yè)家經常受到稱贊,但他們也被描繪成貪婪和無情。財富的繼承者,尤其是女性,常常被描繪成魅力四射但自我放縱的人物。
潘文捷 · 10/19 10:30
這些失敗腳本的存在是可以預見的,畢竟在“霸道總裁”的完美形態(tài)里,裂痕深植于其自身——霸總們基于金錢和權力的傲慢、冷漠本來就被默認是可以理解的,男主對女主的羞辱和暴力原本就被看作是可以接受的愛情前奏。
潘文捷 · 09/30 10:30
當他們走出家門進入社會機構的世界里,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文化慣性并未被賦予同等價值。
與姓名、照片、身份證號碼、指紋或DNA特征一樣,地址幫助提高國家識別個人并因此加強了社會控制的能力,而它反過來也成為了構成一個現(xiàn)代人身份認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林子人 · 05/21 11:00
在談及哈佛女孩劉亦婷和谷愛凌等事例時,桑德爾認為崇拜個人成功故事的危險在于,它們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關注如何為更廣泛的社會公正創(chuàng)造條件。
林子人 · 03/24 09: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