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詩涵
當?shù)貢r間12月1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由約翰·艾爾坎(John Elkann)擔任董事長的Stellantis集團董事會,接受了唐唯實(Carlos Tavares)辭去其首席執(zhí)行官職務的突然請求,辭呈立即生效。
公司稱任命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的流程正在順利進行,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在此之前,Stellantis集團將成立一個由董事長艾爾坎擔任主席的新臨時執(zhí)行委員會。
唐唯實辭職之際,高管層和董事會之間的分歧可能正日益加劇。Stellantis集團高級獨立董事卡斯特(Henri de Castries)表示,集團取得成功的核心是股東、董事會和首席執(zhí)行官之間的協(xié)同,但是最近幾周內部出現(xiàn)不同觀點,導致集團董事會和首席執(zhí)行官做出上述決定。
唐唯實決定辭職一個半月前,Stellantis曾宣布他將于2026年初合同到期后退休。當時集團表示計劃在明年第四季度前確定繼任者人選。
自2021年Stellantis由PSA集團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并成立以來,唐唯實一直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他曾在日產(chǎn)北美任職,通過裁員和成本削減在一年內扭虧為盈。其注重效率和利潤的作風延續(xù)至合并后的Stellantis,唐唯實領導下集團去年成為歐洲最賺錢的汽車制造商。
今年四月,Stellantis股東批準向唐唯實支付高達3650萬歐元的總薪酬,投資者投票贊成率高達70%。這一薪酬方案相較2022年增幅接近六成,業(yè)內傳聞總額遠超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Mary Barra)和福特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
需要指出的是,唐唯實任期內集團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中國市場經(jīng)營始終不理想。旗下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大多以退市或者慘淡經(jīng)營為結果,如北京吉普、廣汽菲亞特、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等。其在華合資企業(yè)廣汽菲克已申請破產(chǎn),神龍汽車也處于市場邊緣地位。
面對能源轉型潮流,唐唯實選擇在華輕資產(chǎn)運營,并與中國造車新勢力零跑聯(lián)手,雙方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零跑國際,由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
唐唯實認為,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市場不算成功的情況下,需要在華保持一定的曝光率,“要贏得中國市場,最好先獲得一家中國發(fā)展較好的公司幫助。”
零跑國際率先在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銷售零跑T03和C10兩款車型。但零跑國際進入歐洲的時機并不完全理想,當前下降中的電動汽車市場需求和更高的進口關稅都將帶來挑戰(zhàn)。
一位造車新勢力歐洲中臺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受到地緣政治動蕩影響,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車型態(tài)度也出現(xiàn)分化,“企業(yè)能夠做的是盡可能抓住對中國品牌抱有好感的消費群體,同時因地制宜做好營銷?!?/span>
而在北美市場,由于資金管理不善、新產(chǎn)品投資力度缺乏等原因,Stellantis的業(yè)績嚴重低于預期,集團第三季度的交付量降幅高達36%;其第一大市場歐洲當季交付量也下滑了17%。
今年第三季度,Stellantis凈營收同比下滑27%至330億歐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359億歐元。
集團將全年調整后營業(yè)利潤率預期下調至5.5%至7.0%,遠低于此前的兩位數(shù)目標,自由現(xiàn)金流預期也從正值調整為負50億至100億歐元。
短期經(jīng)營疲態(tài)已顯,Stellantis被外媒評價為今年最失意的老牌汽車制造商之一,唐唯實也被認為是承受壓力相當大的傳統(tǒng)汽車公司高管。
據(jù)CNBC報道,唐唯實將削減成本作為Stellantis的一項重要任務,具體措施包括重塑公司的供應鏈和運營模式,減少美國的員工數(shù)量并增加巴西和墨西哥等低成本國家的工作崗位。但多位Stellantis高管表示,這些裁員措施過于嚴厲,導致美國市場進一步出現(xiàn)問題。
由于工會成員面臨失去工作,美國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數(shù)月以來一直呼吁罷免唐唯實。與此同時,因為庫存過剩、缺乏資金支持以銷售汽車,Stellantis美國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也對唐唯實持反對意見。
唐唯實請辭后,Stellantis集團確認此前發(fā)布的2024年度全年財務業(yè)績預期保持不變。今年Stellantis的股價已下跌約40%。
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丹尼爾·羅斯卡(Daniel Roeska)表示,現(xiàn)任董事會董事長埃爾坎過去在選擇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時表現(xiàn)敏銳,“董事會將謹慎決定候選人,當中的過渡期對于公司管理層和投資者來說都將很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