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yè)
實體唱片的銷售“正統(tǒng)”在粉絲經濟?

雖然粉絲向實體專輯不是什么洪水猛獸,但行業(yè)確實仍該警惕銷售額大數(shù)字后的泡沫。

面對市場寒冬,資本為何還在豪賭音樂版權?

投資黃金石油,還不如音樂版權。

2023會是AI音樂和人類正面交鋒的一年嗎?

一邊打壓,一邊扶持。

蔡徐坤專輯搭售周邊惹爭議,“粉絲經濟”能否撐起唱片復蘇?

回春的實體唱片,正在走向奇怪的方向。

《烏梅子醬》火了,“明星制造”會成為神曲的“第三極”嗎?

《烏梅子醬》引發(fā)了行業(yè)的思考。

Spotify為什么不敢漲價?

還在等什么?

《烏梅子醬》會成為2023年的《孤勇者》嗎?

當歌曲熱度過去后,有多少人愿意繼續(xù)聽這首歌,并且每當想表達愛的時候就用這首歌,才是對《烏梅子醬》的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