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觀察
遭遇車市低潮,汽車人才還能追上高薪風(fēng)口?

“時代在變,風(fēng)口在變,人也會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體系?!?/p>

韓系車在中國市場還有機會嗎?

繼法系車之后,韓系車也與中國汽車市場漸行漸遠。

購置稅減征600億元,是不是車市強心針?

能否快速改進產(chǎn)品,吃到紅利,才是對車企的考核指標。

滿哥也“抄襲”?從奧迪廣告門看大廠危機處理的玄妙

注意“奧迪”聲明中的用詞“困擾”,為啥是“困擾”而不是“侵害”?

合資品牌緊湊型車該定多少錢?

說是防守,實際上就是以價換量。

汽車營銷走到了十字路口?

將汽車營銷推向深淵的是倦怠,還是懶?

自建供應(yīng)鏈,車企能否沖破缺芯少電困境?

在窗口期下,整個汽車行業(yè)暗流涌,整車廠不想在這輪競賽中受制于人,更不愿意失去話語權(quán)。

生產(chǎn)重心更偏向平價車型,特斯拉Model X預(yù)定后無具體交付時間

對于Model X的客戶們來說,熱忱至少要維持兩年才能換來愛車的垂青。

保時捷“減配門”事件持續(xù)發(fā)酵

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近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場交付量為68426輛。其中,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貢獻了17685輛的銷量。